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抚触联合康复护理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患儿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12月在我院儿童神经康复中心收治的HIE患儿24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118例)采取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122例)采取抚触联合康复护理,干预6个月后观察两组患儿神经心理发育、生长发育及神经功能后遗症情况。结果:观察组Gesell发育量表各领域发育商、身长、体重及每日摄奶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神经功能后遗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 0. 05)。结论:抚触联合康复护理促进了患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新生儿的智力发育及心理运动发育,增强患儿体质,减少了神经功能后遗症。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抚触联合穴位按压防治HIV母婴阻断新生儿喂养不耐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5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新生儿随机分为观察组43例与对照组42例。对照组在出生后4 h内开始经口喂养并给予奈韦拉平抗病毒阻断治疗,必要时可予静脉营养支持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处理的基础上给予抚触联合穴位按压治疗;抚触时按照头面部、胸部、腹部、四肢、手足及背部的顺序,依次进行全身抚触;穴位按压取穴:足三里、中脘及天枢,每个穴位按压的时间从1 min开始逐渐延长至2 min,每日2次,治疗疗程1周。分别观察两组新生儿腹胀、呕吐、胃潴留、血便及奶量增加困难的发生情况,以及每日奶量增加速度、完全经口喂养日龄和恢复出生体重日龄。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完全经口喂养日龄及恢复出生体重日龄早于对照组,每日奶量增加速度快于对照组,腹胀、呕吐、胃潴留及奶量增加困难等喂养不耐受情况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抚触联合穴位按压对HIV母婴阻断新生儿喂养不耐受的发生有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抚触配合中医穴位按摩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6月诊治的新生儿黄疸患儿3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150例)和对照组(150例),对照组患儿接受抚触护理,研究组患儿在对照组患儿的基础上联合中医穴位按摩进行护理,观察并对比2组患儿的护理情况。结果护理后研究组患儿的黄疸持续时间、血清总胆红素水平、首次排便时间、胎便转黄时间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0. 05);研究组与对照组光疗时间没有显著差异(P 0. 05)。结论抚触配合中医穴位按摩治疗新生儿黄疸临床护理效果理想,能降低患儿黄疸持续时间以及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且不良作用小,临床上应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4.
抚触配合穴位按摩对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抚触配合穴位按摩对NICU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影响。方法将132例早产儿随机分为3组,抚触配合穴位按摩组41例,抚触组41例,对照组40例。3组早产儿均放置于暖箱内给予保暖、抗感染、早期微量喂养等常规早产儿护理方法。对照组仅给常规早产儿护理方法,抚触组加用国际通用的手法抚触,抚触配合穴位按摩组将穴位按摩手法融入标准抚触方法进行按摩。疗程10 d,观察3组早产儿消化功能(每日增加奶量、每日排便次数、胎便排净时间)、喂养不耐受(胃潴留、呕吐、腹胀)发生率。结果抚触配合穴位按摩组早产儿消化功能、喂养不耐受发生率分别与抚触组、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或0.05)。结论抚触配合穴位按摩能有效改善NICU早产儿消化功能,减少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新生儿抚触的护理技巧。方法:将新生儿3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150例,对照组150例。两组新生儿常规护理方法相同,此外观察组于产后一天给予抚触护理,观察两组的体重变化、胎粪排泄、进奶量的情况及睡眠情况。结果:观察组新生儿抚触后体重没有显著变化(P〉0.05),胎便初排及转黄时间均旱子对照组(P〈0.05),平均进奶量高于对照组(P〈0.05),睡眠时间较对照组增加。结论:抚触有利于新生儿的体重增加,进奶量增加,使胎粪排出和胎粪变黄时间提前。抚触能增强机体免疫力,刺激消化功能,稳定情绪,减少哭泣,有利于新生儿的睡眠。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抚触是否可以降低新生儿黄疸指数和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方法:选择108例足月顺产出生的满24小时的新生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抚触组,连续7天进行新生儿抚触,10分钟/次,2次/日,分别测量、记录两组经皮测黄疸指数,并观察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抚触组新生儿经皮测黄疸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1;抚触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抚触可以明显降低新生儿黄疸指数和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抚触护理对新生儿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我院住院分娩的80例健康足月新生儿随机分为对照组(n=40例)和研究组(n=40例),对照组予常规护理服务,研究组予抚触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新生儿6个月后吃奶量、睡眠时间、头围、身长及体质量等情况。结果:研究组新生儿6个月后吃奶量、睡眠时间、头围、身长及体质量等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新生儿施行抚触护理可有效促进新生儿身长、头围等发育,改善新生儿睡眠状态,增加吃奶量及体质量。  相似文献   

8.
李霄 《双足与保健》2018,(12):50-51
目的探究抚触保健护理对于新生儿体格发育和胆红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7年3月该院新生儿科收治的健康足月新生儿100名,回顾护理方法分组:对照组新生儿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新生儿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抚触保健护理,对比两组的体格发育指标、胆红素水平等。结果观察组新生儿在出生第14、28天的体质量、身长、头围均高于对照组新生儿(P<0.05);观察组新生儿的胎便转黄时间短于对照组,出生第3、5天的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为6.0%,对照组为22.0%,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抚触保健护理刺激新生儿的触觉感受器,促进黄疸消退,促进新生儿健康成长,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早期抚触护理在新生儿生理性黄疸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佛山市南海区桂城医院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出生的300例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50例,对照组新生儿进行常规的眼部护理、保暖护理、脐部护理、早期喂养、护理观察等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进行早期抚触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新生儿1~4 d粪便排泄量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经过护理后24 h经皮胆红素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8 h、72 h、96 h后经皮胆红素值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新生儿96 h的血清胆红素值为(239.27±29.45)μmol·L~(-1),观察组新生儿96 h的血清胆红素值为(197.64±49.22)μmol·L~(-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新生儿进行早期抚触护理可以帮助新生儿尽早将胎粪排除,加快新生儿新陈代谢,对新生儿体内的红素值进行控制,预防生理性黄疸。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新生儿抚触疗法对早产儿胃肠功能的改善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2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80例早产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儿给予保暖、胃肠减压、对症处理等常规干预,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行新生儿抚触疗法,对两组早产儿喂养不耐受情况、胃肠功能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儿喂养不耐受发生率17.5%,对照组喂养不耐受发生率4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患儿呕吐、腹胀、尿潴留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另外,两组患儿胎便排净时间、吸允吞咽建立时间、插胃管时间及经口全肠道喂养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抚触能减少早产儿喂养不耐受发生率,尽快建立吸允吞咽功能,改善早产儿胃肠功能,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抚触护理在新生儿黄疸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60例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出生时间将患儿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抚触护理,观察两组新生儿的黄疸指数以及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新生儿中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率为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1.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每日排便次数、胎便初排时间、黄疸指数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对新生儿进行抚触护理,能够有效降低新生儿黄疸指数及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游泳和抚触对新生儿生长发育的影响,探讨游泳和抚触对新生儿生长发育的促进作用。方法:随机选择57例剖宫产儿,分为治疗组25例,对照组32例,以出生后第1天开始对治疗组新生儿抚触,每天3次,每次15m in,游泳,每天2次,每次10-15分钟。两组记录每天体重,24h摄入奶量,并于第10~60天进行身长、头围、听力部分行为测试。出院后由婴儿母亲完成记录,定期随访,于第60天回医院复查各项指标。统计学方法采用t检验。结果:接受抚触和游泳的新生儿于60天后其体重、身长、头围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神经行为测试治疗组于10天后两项反射均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新生儿摄奶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抚触和游泳对新生儿的体格和能力发育均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喂养不耐受早产儿生理性体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2月至2016年12月期间博罗县妇幼保健院确诊治疗的喂养不耐受早产儿100例,依据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儿在此基础上给予抚触式护理干预,统计分析所有患儿喂养、生理性体质量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开始和完全经口喂养日龄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日体质量增长、出院体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前者恢复出生体质量时间明显低于后者,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抚触式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喂养不耐受早产儿的喂养状态,有利于促进其生理性体质量增长和恢复。  相似文献   

14.
钟俊丽 《新中医》2014,46(5):222-223
目的:观察中医特殊护理应用在新生儿黄疸中的效果及探讨其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在本院治疗的122例新生儿黄疸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1例,对照组采用抚触和光照治疗,观察组予常规治疗护理联合中医特殊护理,观察记录患儿的黄疸指数、胆红素降低幅度、高胆红素血症发生情况、胎粪转黄时间、完全退黄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从第3天开始至第6天,观察组新生儿黄疸指数均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新生儿胎粪转黄时间、完全退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新生儿胆红素降低幅度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采用常规治疗护理联合中医特殊护理可以有助于新生儿黄疸消退,减少高胆红素血症,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5.
新生儿抚触联合中医穴位按摩治疗新生儿黄疸护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蓝魏芳  纪建英  郑聪霞 《新中医》2020,52(21):133-135
目的:观察新生儿抚触联合中医穴位按摩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护理效果。方法:将黄疸新生儿126 例,按照随机数字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3 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治疗和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抚触联合穴位按摩的干预方法,对比干预的效果。结果:治疗后,2 组血清总胆红素均降低(P<0.05)。治疗后血清总胆红素为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Z=2.101,P<0.05)。2 组低热、腹泻、皮疹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新生儿抚触联合中医穴位按摩治疗新生儿黄疸,可以良好的控制体内胆红素水平,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抚触法对新生儿摄入量,排便及睡眠的影响。方法:将60例正常足月分娩、无窒息史、出生体重在2.7-3.7kg、apgar评分大于等于9分,孕母身体健康的新生儿,随机分为抚触纽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按新生儿常规护理,观察组新生儿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行抚触,2次,d,10-15min/次观察其摄入量、排便及睡眠情况。结果:观察组新生儿奶量摄入及排便次数明显多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安静、易入睡,睡眠时间相对较长,观察组新生儿睡眠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抚触有助于增加食欲,加速大便排出,利于新生儿睡眠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抚触加穴位按摩对新生儿睡眠、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选取新生儿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抚触和穴位按摩护理。结果:观察组新生儿睡眠时间、摄乳量、哭闹时长,以及头围、体质量和身长的发育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抚触加穴位按摩可以有效的提升新生儿的睡眠质量和营养摄入量,促进其身体的生长发育,减少新生儿的哭闹时间。  相似文献   

18.
目的:针对新生儿黄疸178例中医抚触护理的效果予以观察研究。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178例新生儿黄疸患儿,并将其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89例和对照组89例,对照组患儿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患儿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中医抚触护理,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儿的临床疗效与对照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相比差异显著,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黄疸消失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及胎便转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抚触护理在新生儿黄疸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治疗中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新生儿抚触护理联合中医推拿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接收的50例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新生儿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2组各25例,对照组新生儿接受新生儿抚摸护理,观察组新生儿接受新生儿抚摸和中医推拿护理。观察对比2组新生儿的身体发育情况、运动能力发育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新生儿的身高和体质量的增加量都要大于对照组,观察组新生儿的大动作和精细动作评分都要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新生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要低于对照组。2组结果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新生儿进行抚摸护理联合中医推拿能够对新生儿的生长发育起到促进作用,可以有效的促进新生儿的身高、体质量的发育,让新生儿尽早的掌握一些动作,预防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不良情况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穴位推拿结合小儿抚触对早产儿体格发育的影响。方法:将我校二附院儿科病区2012年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80例早产儿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试验组每天在早产儿常规护理基础上加以穴位推拿结合小儿抚触15~20min,出院后则由经过培训的小儿母亲继续实施,对照组则每天行早产儿常规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早产儿出生时、生后1个月、生后3个月时的体重、身长、头围、胸围的发育指标。结果:试验组早产儿在出生时、生后1个月、生后3个月时的体重、身长、头围、胸围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穴位推拿结合小儿抚触有利于促进早产儿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