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目的分析鼻内镜下中鼻甲成形术对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术后鼻腔功能及嗅觉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资料,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鼻内镜下中鼻甲部分切除术治疗,研究组予以鼻内镜下中鼻甲成形术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鼻腔功能、嗅觉功能、SNOT-20CV评分、Lund-Kennedy评分和并发症情况。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术前2组鼻气道阻力、鼻腔最小横截面至前鼻孔距离(DCAN)、鼻腔的最小横截面积(NMCA)、鼻腔容积(NCV)、SN0T-20CV、鼻内镜Lund-Kennedy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2组鼻气道阻力、DCAN、SN0T-20CV、鼻内镜Lund-Kennedy评分均显著下降,且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2组NMCA、NCV均显著上升,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鼻内镜下中鼻甲成形术治疗慢性鼻窦炎伴息肉的疗效确切,能够有效解除鼻腔梗阻,促进鼻腔功能及嗅觉改善。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在慢性鼻窦炎行鼻内镜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和效果。方法:将74例慢性鼻窦炎行鼻内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采用加速康复外科护理措施,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 0. 05),研究组术后1、3、7 d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 0. 05),研究组术后8周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术前(P 0. 05),研究组术后1、3个月嗅觉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鼻腔气道阻力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对慢性鼻窦炎行鼻内镜手术患者实施加速康复外科护理,有利于缓解患者疼痛情况,改善患者嗅觉功能,降低鼻腔气道阻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鼻窦内镜术治疗鼻窦炎鼻息肉的疗效和对鼻腔气流的影响。方法收集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110例鼻窦炎鼻息肉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将患者分别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鼻窦内镜术治疗,对两组的临床疗效、手术前后3个月鼻气道总阻力、嗅觉功能及声反射鼻腔指标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87.27%)明显高于对照组(63.63%),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后4个月,两组鼻气道总阻力、嗅觉功能以及声反射鼻腔指标均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术后鼻气道总阻力及嗅觉功能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鼻腔容积(NCV)、鼻腔最小横截面积(NMCA)明显高于对照组,鼻腔最小横截面积到前鼻孔的距离(DCAN)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窦内镜术治疗鼻窦炎鼻息肉临床疗效显著,能够改善鼻腔通气状况,促进嗅觉的恢复和改善。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经鼻内镜手术结合药物治疗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的疗效。方法将我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90例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进行鼻内镜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鼻内镜手术结合药物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嗅觉测试评分、生活质量差异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半年,观察组嗅觉测试评分及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给予鼻内镜手术结合药物治疗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促进患者康复,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临床价值显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与分析修正性鼻内镜手术治疗复发性鼻窦炎鼻息肉的临床疗效。方法从2016年11月至2017年8月接收的复发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中,按随机数字表法抽取112名患者,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均56例。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手术方式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修正性鼻内镜手术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后的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术后嗅觉功能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鼻腔气道阻力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修正性鼻内镜手术对于治疗复发性鼻窦炎鼻息肉的效果较为显著,极大地改善了患者鼻窦炎的临床症状,减小了鼻腔气道阻力,并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6.
饶婷  熊引  熊笑 《全科护理》2022,(26):3721-3723
目的:了解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病人鼻内镜术后嗅觉障碍发生情况,分析其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1年9月医院收治的87例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病人为研究对象,均行鼻内镜手术治疗,于术后12周入院门诊复查时进行嗅觉功能评估,了解病人嗅觉功能障碍发生情况,根据是否发生嗅觉功能障碍分为发生组与未发生组。记录病人基线资...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上颌窦窦口开放联合下鼻道开窗入路手术治疗真菌性鼻窦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3年9月至2018年8月于我院行手术治疗的真菌性鼻窦炎患者146例,依患者意愿分为对照组(n=69)和研究组(n=77),分别行鼻内镜下上颌窦窦口开放术和鼻内镜下上颌窦窦口开放联合下鼻道开窗入路术治疗,随访3个月。比较两组手术前及随访结束后的鼻内镜评分、生存质量、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随访结束后,两组患者的鼻内镜评分和生存质量评分均明显低于手术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内镜下上颌窦窦口开放联合下鼻道开窗入路术治疗真菌性鼻窦炎可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其生存质量,且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鼻内镜手术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CRSwNP)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6月我院收治的80例CRSwNP患者。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行鼻内窥镜手术治疗,研究组行鼻内窥镜手术+孟鲁司特钠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炎性指标水平,比较两组鼻息肉复发率。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2.50%)显著高于对照组(75.00%)(P<0.05)。研究组治疗后鼻塞、流涕及嗅觉障碍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血清PCT、hs-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1年内鼻息肉复发率(7.50%)显著低于对照组(25.00%)(P<0.05)。结论 鼻内镜手术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CRSwNP,疗效确切,可显著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减轻机体炎症反应,降低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究鼻内镜中鼻甲成形术治疗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2月~2019年3月我院收治的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9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鼻内镜中鼻甲部分切除术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鼻内镜中鼻甲成形术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术后鼻腔功能、嗅觉功能的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5.65%,高于对照组的78.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鼻腔功能、嗅觉功能的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上治疗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时,采用鼻内镜中鼻甲成形术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术后鼻腔功能、嗅觉功能,效果显著,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留置布地奈德混悬液明胶海棉对鼻内镜手术后中鼻道术腔上皮化的影响.方法: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4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均给予鼻内镜鼻窦手术及常规术后处理.治疗组鼻内镜清理检查后于中鼻道术腔内留置浸有布地奈德混悬液的明胶海棉,1次/周,共3~6周,对照组仅行常规清理.结果:治疗组术腔黏膜上皮化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慢性鼻窦炎鼻息肉鼻内镜术后术腔局部应用糖皮质激素可取得较好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对52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分别在鼻内镜手术前后进行嗅觉功能的测试,确定其嗅觉功能恢复情况,以分析可能影响术后嗅觉恢复的各种因素的作用.方法:采用CCCRC嗅觉测试方法对52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在鼻内镜手术前、术后第24周分别进行嗅觉功能测试,将结果按其性别、病程、文化程度、分型分期、过敏因素、吸烟、饮酒、中隔偏曲8个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分型分期和过敏两个因素对鼻内镜术后嗅觉功能恢复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而性别、病程、文化程度、吸烟、饮酒、中隔偏曲对嗅觉恢复的影响则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患者鼻内镜术后的嗅觉恢复情况与病变严重程度和变应性鼻炎有关,为了使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术后嗅觉功能尽可能地恢复,在内镜手术彻底清除病变的基础上,还需积极治疗变应性鼻炎.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比鼻窦镜手术对慢性鼻-鼻窦炎(CRS)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鼻黏液纤毛清除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10月至2016年5月76例慢性鼻-鼻窦炎患者,通过随机数表法分组,每组38例。研究组采用鼻窦镜手术,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对比治疗前后两组临床症状(头痛、面部疼痛、鼻塞、嗅觉障碍、鼻分泌物)评分、鼻黏液纤毛清除功能(鼻黏液纤毛清除率、鼻黏液纤毛清除速度、糖精消除时间)变化情况,统计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头痛、面部疼痛、鼻塞、嗅觉障碍、鼻分泌物评分对比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各指标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97.37%)高于对照组(78.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两组鼻黏液纤毛清除率、鼻黏液纤毛清除速度、糖精消除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鼻窦镜手术治疗慢性鼻-鼻窦炎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鼻黏液纤毛清除功能与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功能性鼻内窥镜鼻窦手术联合鼻中隔三线减张法矫正术治疗慢性鼻-鼻窦炎并鼻中隔偏曲的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慢性鼻—鼻窦炎并鼻中隔偏曲患者84例,依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4例。对照组实施功能性鼻内窥镜鼻窦手术,观察组实施功能性鼻内窥镜鼻窦手术联合鼻中隔三线减张法矫正术。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症状评分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前,两组鼻塞、鼻分泌物、嗅觉障碍、头痛头昏等症状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观察组鼻塞、鼻分泌物、嗅觉障碍、头痛头昏等症状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慢性鼻—鼻窦炎并鼻中隔偏曲患者行功能性鼻内窥镜鼻窦手术联合鼻中隔三线减张法矫正术治疗,可显著改善临床疗效,提高治疗效果,且术后并发症较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鼻窦炎鼻息肉的临床疗效及影响疗效。方法选取116例鼻窦炎鼻息肉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组间均58例;其中对照组给予非手术方法治疗,观察组给予鼻内镜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以及复发率,并分析影响疗效的相关因素。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10%(54/58),明显高于对照组68.97%(40/58)的总有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6个月后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术后有1例出现鼻腔粘连,使用凡士林纱条进行分隔;3例出现上颌窦窦口开放不良,用鼻内镜扩大窦口后患者窦口开放。结论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鼻窦炎鼻息肉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采用鼻内窥镜手术联合糠酸莫米松治疗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的临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60例行鼻内窥镜手术的CRS伴鼻息肉患者,依据术后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术后采用生理盐水冲洗鼻腔,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喷鼻。对比两组术后6个月时的临床疗效,另比较两组术前1天及术后1个月、6个月时的鼻功能指标(嗅觉功能评分、鼻气道阻力与鼻黏膜纤毛输送速率)、炎症指标[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与白介素-6(IL-6)]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6个月时的鼻黏膜纤毛输送速率高于对照组,而嗅觉功能评分与鼻气道阻力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6个月时的ECP、IL-6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鼻内窥镜手术后给予CRS伴鼻息肉患者糠酸莫米松喷鼻治疗,效果较好,能减轻鼻黏膜炎症,加速鼻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布地奈德雾化在功能性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将100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手术患者等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术后应用丙酸氟替卡松120μg鼻腔喷雾,每日2次;观察组每次清理鼻腔后应用布地奈德2 mg加生理盐水10 ml鼻腔雾化,每日2次,连续3 d,两组都持续治疗12周,比较两组患者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布地奈德鼻腔雾化可提高功能性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应用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与鼻息肉的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4月郯城县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择期行手术治疗的慢性鼻窦炎与鼻息肉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0)与观察组(n=42),2组均采用激素或鼻内制剂治疗鼻窦炎,而对鼻息肉对照组采取常规手术方法治疗,观察组采取鼻内镜手术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效果及手术前后睡眠质量。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 24%,对照组为95. 00%,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与术前比较,术后1个月与3个月2组睡眠质量评分均降低,但观察组评分降低幅度明显要比对照组显著(P 0. 05)。结论:针对慢性鼻窦炎与鼻息肉,采取鼻内镜手术治疗方式可取得满意效果,改善患者睡眠质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张亮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9,(14):2444-2445
目的分析鼻内窥镜手术治疗鼻窦炎伴鼻息肉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我院耳鼻咽喉科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80例鼻窦炎伴鼻息肉,按随机双盲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行常规术式,观察组行鼻内窥镜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效果。结果观察组术后面部疼痛、嗅觉障碍、鼻塞、鼻内分泌物及头晕头痛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术后疼痛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5.00%)低于对照组(25.00%)(P0.05)。结论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行鼻内窥镜手术治疗,术后疼痛轻,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9.
探讨鼻内镜下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临床效果,进一步指导临床治疗。收治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70例,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划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采用鼻内镜下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鼻息肉根治术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及对比分析。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鼻内镜下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疗效确切,且不良反应低,安全可靠,操作简单,可以作为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治疗的首选方法进行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对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行鼻内镜手术方式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12—2014-12朝阳市第二医院收治的慢性鼻窦炎-鼻息肉9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行传统的手术治疗,观察组行鼻内镜的手术方式治疗,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总体健康评分(78.68±12.26)分比对照组(61.35±10.02)分高,且并发症的总发生率8.89%显著低于照组62.22%,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患者行鼻内镜手术方式治疗的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