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9 毫秒
1.
目的对2009年浙江省衢州市流行性感冒(流感)监测结果进行分析,进一步了解流感病毒的流行趋势,探索流感流行规律,为制定流感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国家级哨点医院的流感样病例(ILI)资料、病原学分离检测结果和暴发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9年衢州市ILI占门急诊就诊总数百分比(ILI%)为3.22%,波动在0.54%~6.68%之间;内科急诊ILI%最高,为11.19%,儿内科急诊ILI%最低,为0.77%;633份检测标本中,阳性375份,阳性率为59.24%。≥60岁年龄组阳性率最高;11月流感病毒分离率最高。甲型H1N1流感发病以学生为主,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10~30岁人群;流感暴发疫情主要发生在学校,占94.44%。结论 2009年衢州市6-9月以季节性流感病毒为主,10-12月以甲型H1N1流感病毒为主。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分析流行性感冒(流感)监测结果,显示流感的流行特征,为制定流感防控策略提供参考。 方法 对浙江省2008-2012年流感监测年度的流感样病例(ILI)监测资料、病原学监测结果及暴发疫情信息进行描述分析。 结果 2008年4月至2012年3月浙江省流感监测哨点医院的平均ILI就诊百分比(ILI%)为4.00%,病例以15岁以下的少年儿童为主。各个监测年度的实验室检测阳性率高峰基本上与ILI%高峰相一致。暴发疫情多发生在学校和幼托机构。 结论 浙江省流感流行的季节性特征较为明显。在甲型流感大流行后,浙江省流感的流行特征发生了一定的改变。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甘肃省白银市2010-2013年国家哨点医院流感样病例(ILI)监测结果,掌握本地区流行性感冒的流行趋势及病毒株变化特点,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 收集哨点医院ILI就诊数、门急诊病例总数,采集ILI咽拭子进行核酸检测,使用Excel 2003和SPSS 19.0统计软件分析ILI分年度、诊室、年龄段分布及ILI核酸检测情况. 结果 4年ILI就诊百分比(ILI%)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193.678,P=0.000),ILI%最高的年份为2013年,为1.58%,最高的月份是12月,最低在8月,就诊比例最高诊室是儿内科急诊,占5.21%,年龄分布主要集中在15岁以下儿童,占65.03%;4年核酸检测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154.680,P=0.000),阳性率最高的是2012年,为26.37%;甲型H1N1型流感病毒构成比逐年上升(2趋势=58.773,P=0.000);分月核酸检测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646.743,P=0.000),阳性率最高的是11月,为50.39%;5个年龄组核酸检测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143.568,P=0.000),阳性率最高的是15~24岁组,为36.04%. 结论 白银市流感发病呈冬春季高峰且冬季流感来临较早,儿童和青少年是防控重点人群,甲型H1N1型流感近4年病毒活性逐年上升.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辽宁省锦州市流行性感冒(流感)流行动态,为及时预警流感活动强度和流感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收集锦州市2009-2011年流感样病例(ILI)监测数据和病原学检测数据,分析ILI占门诊就诊病例百分比(ILI%)、病毒分离率及流感病毒各亚型的变化规律。 结果 锦州市2009-2011年共报告ILI 26 483例,ILI%为2.86%;2009-2011年共采集3382份ILI咽拭子标本,其中阳性428份,平均病毒分离率为12.65%;其中甲型H1N1流感占阳性标本的42.52%。 结论 2011年各月份 ILI%均低于2010年,提示2011年流感病毒活动较2010年减弱;ILI%与病毒分离率之间正相关(rs=0.352,P=0.035), ILI%的变化能够较好地反映当地流感病毒的活动情况。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浙江省金华市流感监测哨点医院流感样病例(ILI)门诊就诊负担变化特征,估计其流感疾病负担。 方法 通过国家流感监测网络,收集2009-2012年金华市2所哨点医院ILI流行病学和病原学监测资料,分成3个年度进行分析。 结果 Ⅰ年度(2009年5月1日至2010年4月30日)2所哨点监测医院的ILI%为3.67%, ILI标本流感病毒核酸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阳性率为23.89%,ILI流感估计感染率为22.59%,流感病例门诊就诊负担相对比估计值为8.29‰;Ⅱ年度(2010年5月1日至2011年4月30日)2所哨点监测医院的ILI%为1.90%, ILI标本流感病毒核酸RT-PCR检测阳性率为8.42%,ILI流感估计感染率为6.27%,流感病例门诊就诊负担相对比估计值为1.19‰;Ⅲ 年度(2011年5月1日至2012年4月30日)2所哨点监测医院的ILI%为2.79%, ILI标本流感病毒核酸RT-PCR检测阳性率为23.14%,ILI流感估计感染率为25.40%,流感病例门诊就诊负担相对比估计值为7.09‰。在Ⅰ~Ⅲ 年度中,流感病毒核酸RT-PCR检测阳性率曲线主高峰与ILI就诊高峰一致,多发生在"冬-春"季。除Ⅱ年度外,Ⅰ、Ⅲ年度流感"流行月"期间的月ILI%均数均高于流感"非流行月"期间的月ILI%均数(P结论 "冬-春"季为金华市ILI疾病的就诊高峰。为了降低ILI疾病负担,努力提高市级流感监测工作水平,开展ILI疾病病原谱监测是今后的重点工作。  相似文献   

6.
常玥  翁坚  张宗祥  胡雅飞  李未  靳妍 《疾病监测》2014,29(11):888-892
目的了解浙江省台州市2010—2013年流行性感冒(流感)流行趋势及其病原学变化特点,为本地区防控流感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10—2013年台州市流感监测哨点医院流感样病例(ILI)监测资料和流感网络实验室病原学监测结果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2010—2013年台州市流感流行大致呈1—3月、6—8月和11—12月三峰型,平均ILI就诊百分比(ILI%)为3.42%;ILI以15岁以下少年和儿童为主,占76.86%,构成比逐年上升。优势流感病毒2010年为B型;2011年为新型H1和B型流感病毒;2012年为H3型和B型流感病毒,2013年为新型H1。结论台州市流感流行呈现春、夏、冬三峰型,ILI的高峰与流感病毒检测阳性情况基本一致;暴发疫情主要发生在学校;H3型、新型H1型、B型流感病毒交替成为年检测、分离优势病毒。  相似文献   

7.
2006-2007年江苏省流行性感冒流行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2006-2007年江苏省流行性感冒(流感)流行特征。方法 收集国家级监测哨点医院的流感样病例(ILI)资料、 全省病原学分离检测结果以及流感或ILI暴发疫情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 2006年和2007年(计1-52周)2年度,徐州、南京、无锡、丹阳4个监测点共登记ILI分别为94 231、102 099例, 流感样病例百分比(ILI%)分别为4.67%、4.87%,两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I/Isup2/sup=85.18,IP/I=0.0000),其中徐州、南京、无锡、丹阳市的 ILI%分别为7.18%、5.06%、3.66%、2.00%。2006-2007年流感或ILI暴发中,采集标本进行实验室检测的为56起(94.92%),其中流感病毒阳性52起(92.86%)。实验室确诊流感暴发疫情年度分布显示:2006年主要以B型(94.12%)为主,2007年主要以A型H3N2亚型(66.67%)和B型(33.33%)为主,根据月份分布显示:所有暴发疫情均分布在1-5月和9-12月,其中1-3月是流行高峰,共45起(86.54%),病原学显示2006年1-2月全省发生大范围的B 型(Victoria系)流感暴发,2007年1月发生较大规模的H3N2亚型流感暴发。结论 2006-2007年江苏省流感活动相对稳定,但仍存在局部暴发,哨点医院的ILI和暴发疫情的病毒分离均显示A型H3N2亚型、B型Victoria系为优势毒株。流感流行季节的变化趋势及其预警机制的建立需要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8.
王亚丽 《疾病监测》2011,26(10):788-789,796
目的 对河南省开封市2010年流行性感冒(流感)监测结果进行分析,了解流感的流行趋势、病原学变化特点,为今后流感防治工作提供科学指导。 方法 哨点医院对流感样病例(ILI)进行监测,并按要求采集ILI咽拭子标本运送至流感监测网络实验室,流感监测网络实验室在24小时内采用real-time RT-PCR法进行核酸检测,并完成流感病毒的分离鉴定。 结果 2010年开封市流感监测哨点医院共监测门、急诊就诊病例91 661例,ILI 853例。病例以25岁~年龄组为主(占35.99%),60岁~年龄组最少。第1周(1月4-10日)至第18周(5月3-9日),25岁~和15岁~年龄组所占比例较大,但自第43周(10月25-31日)开始,以0岁~年龄组为主。全年共采集ILI咽拭子标本571例,经实验室检测,新甲H1N1流感病毒18例(占3%),A未分型57例(占10%),B型9例(占2%),季H1和季H3均未检出,全年无流感及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的发生。 结论 流感发病有季节性,2010年第3周ILI数达高峰,随后呈明显下降趋势,ILI构成以25岁~年龄组为主,流感病毒以A未分型为优势流行株。  相似文献   

9.
目的 2009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疆)建立了覆盖全疆地州(市)的流行性感冒(流感)监测网络体系,探索此监测体系下2009-2012年度流感流行特征,为今后流感大流行及流感防控策略提供依据。 方法 对新疆2009-2012年流感监测年度内报告的流感样病例数占门急诊就诊病例总数百分比(ILI%)、病原检测阳性率及全疆报告的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分布进行描述性分析。 结果 周流感样病例占门急诊就诊病例百分比中位数为2.58%,夏秋季节中位数为2.35%,冬春季节中位数为2.81%;哨点医院流感样病例检测阳性率中位数为5.85%,夏秋季中位数为0.51%,冬春季节中位数为13.60%;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主要发生在冬春季节时的中小学校。 结论 新疆流感流行具有明显的冬春季节流行性特征,今后应进一步加强冬春季节学校流感预防控制工作,继续做好全疆流感监测工作,为流感防控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掌握2009-2014年新疆石河子市流行性感冒(流感)流行规律、病毒型别及其活动水平,为流感的预警及防控提供依据. 方法 收集2009-2014年石河子市流感监测系统流感样病例(ILI)监测资料和流感样标本病毒检测结果资料进行分析.应用2检验分析阳性率等指标的差异. 结果 2009-2014年,哨点医院门诊病例总数为793 920例,ILI 23 036例,ILI占门诊病例总数的平均比例(ILI%)为2.90%,6个年度中15岁以下人群 ILI占60.68%.ILI流行高峰主要集中在10月至次年2月.共检测ILI咽拭子标本1788份,阳性255份,阳性率为14.26%,各年份病毒阳性率不同(2=42.00,P 0.001),各年度优势毒株变化十分明显. 结论 石河子市冬、春季流感流行严重,应根据流感病毒各亚型毒力开展以15岁以下人群为重点防控对象的流感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1.
史恒越 《疾病监测》2014,29(12):948-952
目的了解2010 2014年度辽宁省阜新市的流行性感冒(流感)流行趋势及病原学分布规律,预测流感样病例(influenza-like illness,ILI)短期趋势,为流感的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2010 2014年ILI监测哨点医院的ILI和病原学监测结果进行流行病学分析,利用166周ILI%时间序列数据构建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ARIMA(1,0,0)。结果 4年间阜新市ILI%峰值均出现在12月至次年2月。4年间ILI%在月份和年龄组分布上不同。4年阜新市共分离到流感毒株116株,季节性H3N2型所占比例较大,4年间分离到的毒株几乎分布于12月至次年2月间,ILI周报告数与阳性检出率呈正相关(rs=0.423,P0.05)。ILI%资料构建的ARIMA(1,0,0)模型,残差分析统计量经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jung-Box Q=19.948,P=0.277),提示残差为白噪声,实际值与预测值的相对误差平均值为0.804%。结论阜新市流感流行呈现冬春季高峰,0~4岁组为流感的高危人群,其次为14岁以下儿童,4个监测年度流感病毒流行型别发生了变化,ILI高峰与阳性毒株检出率联系密切。ARIMA(1,0,0)模型对阜新市ILI的发病趋势模拟效果较好,适宜做短期预测。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流感监测结果,为制定流感防控策略提供参考。方法对2007-2009年流感样病例的流行病学监测、病原学监测、职业暴露人群人禽流感血清抗体监测、重点人群血清抗体监测等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7-2009年龙岗区监测流感样病例78 650例,占监测就诊病例总数的7.29%;流感样病例主要集中在0~及5~岁年龄组,占79.92%;全年均有病例发生,主要集中在4-8月,占55.89%;3年间共分离出流感病毒毒株316株,阳性率为16.89%(316/1871);其中季节性流感A型25株、B型60株,甲型H1N1流感183株。3年共发生流感暴发疫情126起,累计发病例数1381例;暴发时间多在6-7月及9-11月,占总暴发疫情数的78.57%,流感暴发疫情主要发生在中、小学校,占80.95%;病原学检测2007年以A型流感病毒(60.00%)为主,2008年以B型流感病毒(57.58%)为主,2009年8月后以甲型H1N1流感病毒(56.96%)为主。结论龙岗区2007-2008年季节性流感发病相对平稳,未发生较大规模的暴发流行,2009年8-11月甲型H1N1流感较为活跃。  相似文献   

13.
孙丽娜  袁兆虎  刘金  缪春华 《疾病监测》2021,36(12):1302-1307
  目的  了解2013 — 2020年江苏省镇江市流感样病例(ILI)的流行病学特征及流感病毒的病原学变化趋势,为流感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利用镇江市现有的流感监测哨点医院和流感监测网络实验室进行病例和病原学监测,并对2013 — 2020年的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2013 — 2020年镇江市流感监测哨点医院共报告207 252例ILI,年平均ILI百分比(ILI%)为3.50%,总体呈上升趋势(趋势χ2=30 554.00, P<0.001)。 ILI中,0~4、5~14、15~24、25~59、≥60岁年龄组病例分别占39.91%、27.53%、7.40%、17.93%、7.23%。 在同一个流感监测年度内ILI%存在2个高峰(12月至次年2月、6 — 9月)。 2013 — 2020年镇江市共检测ILI标本25 318份,流感阳性标本2 780份,流感病毒检出率为10.98%,甲型流感(检出率为7.08%)的流行强度高于乙型流感(检出率为3.90%),甲型H1N1流感集中在1 — 3月,甲型H3N2集中在7 — 12月,乙型Victoria系集中在4 — 6月,乙型Yamagata系集中在1 — 3月。 季节性流感病毒的流行存在2个特点:一是以某种型别毒株单独流行为主,二是多种型别毒株混合流行。 2013 — 2019年镇江市共报告39起ILI暴发疫情,其中37起发生在学校和幼托机构,2020年未报告ILI暴发疫情。 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期间镇江市ILI%(6.82%)较2013 — 2019年均值(3.03%)增加125.08%,并以≥60岁人群增加最多,增幅为176.61%;2020年1月流感病毒检出率为52.21%,2月为11.20%,3月为0.37%,4 — 12月为0,全年检出率(5.37%)比2013 — 2019年均值(11.79%)减少54.41%。  结论  镇江市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应根据当地ILI和流感病毒的流行特点,有针对性地加强流感防控工作,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期间所采取的防控措施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索2009年流感大流行后我国北方地区流感样病例(influenza like illness,ILI)预测预警模式,并评价预测预警效果。方法 根据2010-2014年我国北方地区ILI哨点监测数据,利用Eviews 6.0软件建立乘积季节ARIMA模型,选择最适宜的时间间隔对2015年1-32周ILI占门急诊病例百分比(ILI%)进行预测。采用流行控制图法探索北方地区ILI预警模型,通过比较灵敏度、特异度和绘制ROC曲线,选择合适的预警界值,结合乘积季节ARIMA模型的预测值,进行预警并评价预警效果。结果 建立了乘积季节ARIMA模型(1,0,0)(1,1,0)52,模型拟合度 R2=0.65,不同时间间隔预测结果中,2周时间间隔预测效果较好,且能兼顾预测时效性,模型均方根误差为0.37,平均绝对误差为0.24,平均相对误差百分比为8.26%。ILI%预警界值选用P95预警功效较好,灵敏度为100%,特异度为96%。结合ARIMA模型2周时间间隔预测结果对2015年1-32周北方地区ILI进行预测预警,结果与实报预警一致率为100%。结论 利用ARIMA模型和流行控制图结合构建的动态预警模型,能够较好反映我国北方地区ILI流行趋势,为早期发现和控制流感暴发和流行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杨旭辉  谢立  王麟  邓晶 《疾病监测》2009,24(3):183-184
目的了解杭州市流行性感冒(流感)样病例疫情流行特点。 方法通过杭州市流感监测网络,收集整理流感样病例疫情资料;利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流感病毒。 结果2006-2007年共发生流感样病例疫情67起,流感样病例2703例,总罹患率为3.77%。各起疫情平均报告时间为5 d。2006年疫情平均持续时间为6 d,2007年为13 d,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Iu/I=-4.37,IP/I<0.05)。2006-2007年疫情发生时共采样186份,其中阳性126份,阳性率为67.74%。2006年流行株为B型, 2007年为A型H3亚型。 结论2006年及2007年杭州市流感流行表现为散发及局部暴发,2年流行的毒株不同。  相似文献   

16.
何涛  曾同霞  王犇  张入学 《疾病监测》2016,31(11):953-956
目的 了解白银市流行性感冒(流感)监测网络运行情况,评估流感监测质量,探索市级评估方法。方法 依据《全国流感监测工作质量评估方案》,结合市级实际情况,选取国家级哨点医院、市级网络实验室和暴发监测管理三方面指标,对白银市各年度流感监测质量进行量化评分。结果 2009-2015年,白银市流感监测质量综合评估平均得分为73.25分,2015年最高,为88.75分。两家哨点医院流感样病例(ILI)及时报告周次比例一直在90.00%以上,无缺报、漏报,采样合格周次比例2013年以来达90.00%以上(趋势2=42.613,P=0.000;趋势2=17.356,P=0.000),标本送检及时率分别为53.91%和40.89%。市级网络实验室核酸检测及时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趋势2=272.189,P=0.000),送检毒株复核一致率从73.08%上升至98.00%以上(趋势2=20.129,P=0.000),阳性标本亚型鉴定比例、接受国家盲样考核正确率达100.00%,但流感病毒的鸡胚分离能力需要提高,向国家流感中心及时送检毒株数量不足。全市7年报告28起ILI/流感暴发疫情,监测管理情况良好。结论 白银市流感监测质量明显提高,但仍需加强哨点医院ILI监测,市级网络实验室在原有工作基础上进一步提高流感病毒的鸡胚分离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估东莞市流行性感冒(流感)监测系统的运作情况及质量。 方法 通过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开展专项调查等方法对监测系统的代表性、时效性、可接受性、真实性、敏感性和特异性等属性进行评估。 结果 东莞市流感监测系统由流感样病例(ILI)监测、病原学监测和聚集性疫情监测组成,监测哨点覆盖了全市1/3区域,包括乡镇医院、市属综合性医院和私立医院;监测系统的流程通畅,各环节时效性较好;ILI构成比(ILL%)与聚集性疫情间、ILI%与病毒阳性率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683和0.707,P值分别为0.003和0.000,能一致地反映出东莞市流感的流行趋势和季节性变化特征;监测门诊部分医生对ILI的病例定义掌握不够完整,50%的门诊医生认为监测任务增加了其工作量,45.45%的临床医生曾出现漏登或错登ILI的情况,而负责数据收集及上报的防保医生则均认为监测工作可以接受。用ILI%较上周上升10%这个指标评价系统敏感性和特异性,其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均最高,分别为92.42%、58.33%和85.92%,但灵敏度只有41.18%。 结论 东莞市流感监测系统有较好的代表性、时效性、真实性和实用性,系统的可接受性需通过改进监测手段来提高,系统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有待进一步评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