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俯卧位是骨科脊柱手术及脑外科手术常用的一种安置体位。该体位虽然具有手术视野暴露充分,手术切口不偏离中线,便于手术操作等优点,但有造成患者呼吸及循环障碍,神经损伤和皮肤压疮等并发症的可能[1]。因此,俯卧位安置是否合理、安全是手术成功的基本保证。我院自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通过对188例脊柱手术及72例颅脑外科手术患者体位安置的护理,积累了一些经验,现将该体位适宜度的观察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在外科手术中,安全合理的体位是手术成功的基本保证。俯卧位常用于神经外科幕上顶枕部后颅窝中线区、脑干背侧面以及骨科的脊柱和脊髓各部位的病变手术。俯卧位具有充分地暴露手术是视野、手术切口不偏离中线、便于手术者操作等优点,但此体位可造成患者生理学的改变,易导致面部受压、呼吸循环障碍、脊髓神经损伤和皮肤压疮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3.
骨科脊柱手术常采用俯卧位,造成对血管的压迫,腔静脉位置变动及麻醉后下肢血管扩张等,导致回心血量减少,引起血液动力学的改变。我院自1986~1994年共进行了518例脊柱手术并随机将80例病人分为两组,各40例。分别对使用Relton支架(脊柱手术卧位支架)[1]和“U”形体位垫(自行研制)对循环系统的影响做了对比观察,发现两种体位垫对病人Sm,Din,MAP,HR等有明显影响,并有显著差异(P<0.01)。提示正确安置手术病人体位减少对循环系统的影响是护理人员值得研究、重视的课题。1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本组病人共80例,男55例、女25…  相似文献   

4.
目的杜绝和减少神经外科侧俯卧位手术患者体位压疮的发生,提高手术护理质量。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我院插管全麻下,择期、急诊手术时间≥2.5h以上,需要安置神经外科侧俯卧位手术患者62例,进行压疮风险评估,对患者手术体位压疮的危险因素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结果术后无压疮及并发症的发生。结论术前全面评估患者的皮肤情况,术中正确的侧俯卧位摆放和预防措施,是减少神经外科侧俯卧位压疮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陆秋莲  吴华 《中外医疗》2011,30(9):159-159
目的探讨脊椎手术俯卧位的护理措施。方法对158例脊椎手术病人进行俯卧位的安置、护理及观察。结果除1例右脚大拇指受压发红外,没有因体位的原因而发生并发症,手术顺利完成。结论安置恰当的俯卧位并进行精心护理是脊椎手术成功的重要前提和基本保证。  相似文献   

6.
目的:运用循证护理(Evidence-based nursing,EBN)的科学方法,预防脊柱手术俯卧位并发症的发生,保证患者手术全程的安全。方法:针对脊柱手术俯卧位潜在的并发症,寻找相关文献实证,分析其发生原因,制定相应的体位安置方法,改进体位安置用品,细化体位安置环节,加强手术全程中的观察和护理管理。结果:本组应用EBN的416例患者均无并发症发生。结论:通过应用科学规范的EBN方法,有效的预防了俯卧位并发症的发生,为患者提供了安全、舒适的手术体位护理。提出了今后工作中需要改进和加强的方面,保证患者安全,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7.
俯卧位是骨科脊柱手术及脑外科手术常用的一种安置体位。该体位虽然具有手术视野暴露充分,手术切口不偏离中线,便于手术操作等优点,但有造成患者呼吸及循环障碍,神经损伤和皮肤压疮等并发症的可能。  相似文献   

8.
脊柱手术多采用特殊的俯卧位,手术时间长。体位改变后身体负重点和支撑点相应改变,加上麻醉后知觉丧失,肌肉松弛,保护性反射作用减弱或消失,基本上失去了调节能力,皮肤易受损,而且程度加重,俯卧位更导致呼吸和循环等生理功能改变,是引起并发症最多的一种。为了提高手术配合质量,满足手术医生操作要求,以病人尽快康复为目的,我们1997年3月开始对俯卧位安置方式进行改进。1 资料与改进方式1988~1997年我们一直采用传统“十”字型安置脊体俯卧位手术141例,安置方式为:头部由头架支撑,胸部、耻骨联合、小腿分…  相似文献   

9.
正确的体位是手术成功的关键之一,骨科胸椎手术、腰椎等胸背部手术,主要是在俯卧位下进行。安置这种体位既要符合手术操作的需要,又不能影响正常的呼吸、循环及神经功能,而手术时间相对较长,若体位摆放不当,常出现皮肤、神经、眼部压伤及呼吸道扭曲、压迫等并发症,文献报道:俯卧位摆放不当会造成失血增多、神经坏死或损伤,为减少用常规的“u”形架造成的相关并发症,我们自制了一种简易的“马蹄形”型架,现将制作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经皮肾镜手术俯卧位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57例经皮肾镜手术俯卧住手术病人的护理体会,探讨此类俯卧位的安置方法及并发症的护理方法.主要从两大方面进行阐述,即合理安置体位的方法和体位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对策.通过临床实践总结提出观点:只要每一位手术护士重视认真做好这项基本工作,仔细观察、护理,完全可以和手术医生共同使患者安全渡过手术过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俯卧手术卧位的合理有效安置程序改进,确保手术病人手术卧位安全和减少各类损伤.方法随机将我院2010年至2011年行脊柱后入路内固定手术患者60例,分为传统组30例和实验组30例,传统组采用常规操作方法;实验组采用改良安置方法,比较两组操作完成体位安置时所需时间、一次性安置符合要求例数、术后有无并发症、术毕皮肤完好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改良组完成体位摆放所用时间明显低于传统组,一次安置符合要求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术有无并发症的发生等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改良明显优于传统组.结论手术俯卧位改良安置在基层医院手术室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随着医学发展进步,老年人的手术范围不断扩大,老年人的俯卧位手术不断增多,因此需要医护人员针对老年人的生理特征,采取安全的方法提高老年人俯卧位手术的耐受力,降低术后并发症,从而进一步提高手术成功率。本文从两个方面即术前准备和术中护理阶段阐述了正确、稳定地安置老年人俯卧位手术体位,便于术者操作,充分暴露手术视野以及使麻醉师正确地观察病人生命体征,为病人营造一个安全舒适的环境,让病人平稳渡过手术期是一名手术室护士的责任和义务。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凝胶体位垫在骨科脊柱俯卧位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40例骨科脊柱俯卧位手术患者,年龄18~71岁,随机分为观察组(P组)和对照组(M组)各20例,P组使用凝胶体位垫,M组使用传统海绵、布垫。观察手术体位摆放时间和术后局部皮肤受压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手术体位摆放时间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局部皮肤受压情况,对照组出现静脉回流受阻3例,皮肤紫绀1例,局部皮肤受压红斑8例,两组无术后局部皮肤压伤、坏死病例。观察组1例术后局部皮肤红斑。总不良反应发生率对照组为60%,观察组为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凝胶体位垫应用于骨科脊柱俯卧位手术能起到良好的体位摆放作用,减少了临床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俯卧位脊柱手术术中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俯卧位是脊柱后路手术的常用体位,而俯卧位有可能造成患者生理曲度改变,从而引起呼吸、循环、皮肤及其他并发症的潜在危险性[1]。因此加强脊柱后路手术病人的术中护理,有利于手术顺利进行,是保证患者术中安全的首要措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俯卧位下脊柱后路手术患者面部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采用改善头托、适当调整体位、细致的术前评估等措施,加强对患者头面部护理,并对4例压疮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防范措施。结果对4例出现面部并发症的原因分析及加强护理之后,脊柱后路手术患者无面部并发症发生。结论恰当的体位安置及选择适宜的头面部体位架、枕,加上严密观察、精心护理可有效防止和减少面部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研究泌尿外科手术中改良俯卧位的运用价值。方法本次研究中的观察对象均选自于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泌尿外科手术患者,82例患者均在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入院。根据患者手术中的体位将其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俯卧位)和观察组(改良俯卧位)。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进行比较,分析患者体位安置前后各项生命体征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耗时、手术出血量以及住院天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体位安置前,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舒张压、收缩压、血氧饱和度及心率比较,P0.05;安置后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水平均较安置前降低,但观察组患者体位安置后各项指标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良俯卧位应用于泌尿外科手术中可以保障手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7.
医院骨科脊柱手术过程中比较常用的一种体位就是俯卧位,该体位能够比较容易地将患者进行固定,并能够充分地将术野暴露出来,以使医师比较方便地进行手术操作,但使用该体位也会使患者在生理上产生一些障碍,为了有效地减少患者术后出现并发症,笔者对俯卧位手术中体位的护理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8.
俯卧位手术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昭  杨丹 《内蒙古医学杂志》2009,41(10):1266-1267
我院是骨科专科医院,脑部手术、脊柱、脊髓各部位病变及某些骨盆骨折的手术,常用于俯卧位。俯卧位具有手术视野暴露充分、手术切口不偏离中线、便于手术医生操作等优点,但此体位可造成患者生理学的改变,易导致循环和呼吸障碍、神经损伤、皮肤压疮等并发症[1]。  相似文献   

19.
目的:做好脊柱后路手术俯卧位患者的体位、呼吸及循环功能的护理,了解患者焦虑的原因,使患者安全渡过手术期。避免体位不当造成的损伤,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方法:观察俯卧位下负重点支撑,棉垫厚薄适宜,注意眼睛保护,随时调节体位垫并进行呼吸及循环功能监测。结果:患者焦虑减轻,术中出血少,呼吸循环功能良好。结论:正确、舒适、安全、有效的体位护理是保证手术顺利进行的关键之一。  相似文献   

20.
舒适护理在全麻下俯卧位脊柱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应用舒适护理在俯卧位脊柱手术中减少受力部位疼痛和压疮的发生。方法对130例俯位脊柱手术病人应用舒适护理模式,并与进行常规护理下的130例俯卧位脊柱手术患者作对照。结果观察组受力部位疼痛反应及压疮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实施舒适护理后患者受力部位疼痛反应减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