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功能性鼻内窥镜鼻窦手术是鼻外科近十年来运用临床的一项新技术,功能性鼻内窥镜鼻窦手术具有术区明亮、术野清晰、视角大、分辨率高、创伤小、面部无瘢痕、病变切除彻底又能最大程度保留正常鼻黏膜组织、术后恢复快等优点。通过内镜手术在彻底清除病变组织同时,又重建了鼻腔、  相似文献   

2.
功能性鼻窦内窥镜手术是通过清理鼻窦口鼻道复合体的阻塞性病变,恢复鼻腔鼻窦正常的通气和引流功能.而不需要行根治术粘膜切除术,从而将传统的根治性或破坏性手术改变为功能性手术。从2002~2003年行功能性鼻窦内窥镜手术88例,效果明显.护理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3.
应用鼻内窥镜治疗病人的护理体会段雪玲鼻内窥镜是通过小范围的手术,彻底清除广泛的鼻窦病变,并保持鼻窦的生理功能,即把传统的根治性手术或破坏性手术进步为功能性手术〔1〕。我院1995年引进鼻内窥镜所施手术共58例,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  相似文献   

4.
范嘉太  张伟 《实用医技杂志》2009,16(10):788-789
<正>近年来,功能性内窥镜鼻窦外科已成为治疗慢性鼻炎鼻窦炎的主要手段。其破坏性小,安全性高,治疗效果明显而易被患者接受。但手术的效果与鼻腔、鼻窦的解剖结构及炎症病变的部位及程度关系密切。副鼻窦CT可为功能性鼻内窥镜外科技术提供较为全面的影像信息。本文收集82例经临床证实慢性鼻炎鼻窦炎患者CT影像资料,结合文献资料,讨论其诊断、分型及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进一步探讨鼻窦内窥镜手术的经验。方法对63例功能性鼻窦疾患行内窥镜手术。I期病例切除异常结构,Ⅱ期以上病例切除病变组织,并开放或切除筛所有病例均开放上颌窦,蝶窦酌情处理。结果治愈率为87.3%,好转率为99.4%无效1例。结论鼻窦内窥镜手术对功能性鼻窦疾患疗效好,方法简单,并发症少,宜在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6.
鼻窦炎、鼻息肉是耳鼻喉科常见病、多发病,传统手术治疗病变复发率高,是临床治疗的一个难题。近年来由于鼻窦内窥镜的应用,对于感染性鼻窦炎及鼻息肉的发生、发展的解剖、病理基础建立了新的理论,改进了手术方法,功能性鼻窦内窥镜手术更加成熟,将鼻窦外科推向一个新阶段。我院自1998年4月至2001年4月开展内窥镜鼻窦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124例(145侧),取得满意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慢性鼻窦炎、鼻息肉和鼻中隔偏曲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疾病,疾病的保守治疗的效果不理想和病变复发已成为颇为棘手的问题,一直为鼻科医务人员关注。功能性鼻窦内窥镜手术(FESS)是近年来开展的一项新技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良好保存鼻腔生理功能、复发率低的优点,使鼻外科的临床水平有了极大的提高,开创了鼻外科学的新领域,是慢性鼻窦炎手术治疗的一次新突破。功能性鼻内窥镜手术是我科近年来开展的治疗急慢性鼻窦炎的新技术。我科自2005年以来,对143例患者采取鼻内窥镜手术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功能性鼻窦内镜手术是在彻底消除病变的基础上,重建鼻腔一鼻窦通气引流,促进鼻窦黏膜病变自行恢复,而不需要根治性黏膜切除术,从而将传统的根治性或破坏性手术改变为功能性手术.2000年至2003年我们行功能性鼻内窥镜手术82例,疗效显著,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正> 功能性鼻窦内镜手术是在彻底消除病变的基础上,重建鼻腔-鼻窦通气引流,促进鼻窦黏膜病变自行恢复,而不需要根治性黏膜切除术,从而将传统的根治性或破坏性手术改变为功能性手术。2000年至2003年我们行功能性鼻内窥镜手术82例,疗效显著,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功能性内窦镜鼻窦手术是在彻底清除病变的基础上,将重建鼻腔、鼻窦通气和引流作为改善和恢复鼻腔、鼻窦黏膜形态及生理功能的基本条件,以治愈鼻息肉、鼻窦炎及鼻腔阻塞性疾病。将传统的根治性或破坏性手术改变为功能性手术。我院自1998年起对136例鼻息肉和鼻窦炎患者实行功能性鼻窦内窥镜手术,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鼻内窥镜鼻窦手术的目的是在彻底清除病变的基础上,尽可能保留鼻腔、鼻窦的正常粘膜和结构,形成良好的通气和引流,以达到自身生理功能的恢复,其优点创伤小、痛苦轻、术后反应轻。现将我科自2002年7月~2002年12月采用功能性内窥镜鼻窦手术后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总结鼻窦内窥镜手术78例,手术范围根据鼻窦病变的种类及程度而定,对只累及1、2个鼻窦的做功能性内窥镜鼻窦手术;对病变广泛、复杂、鼻腔解剖标志不清,手术可能波及多组鼻窦的病例做鼻窦内窥镜手术。前者手术68例,后者10例。并着重讨论了手术中中鼻甲处理、上颌窦自然口开放、术中出血及术后术腔清理、随访与综合治疗等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正> 功能性鼻窦内窥镜手术(Functional Endoscopiciuns Surgery简称FEss,)是近年来开展的一项新技术,使鼻外科的临床水平有了极大的提高,开创了鼻外科新领域。其手术方法是采用各种不同角度的内窥镜结合鼻腔显微手术器械直视下行鼻息肉摘除,筛窦开放,上颌窦自然口扩大以及中鼻甲钩突的处理等。通过小范围的手术,彻底清除鼻腔鼻窦病变,保留鼻腔鼻窦的生理功能,建立良好的鼻腔通气,鼻窦引流通畅术后复发少,现已被广泛的应用于临床。由于本科开展此工作已五年,时间尚短,只能浅谈此手术注意事项,供同道参考。  相似文献   

14.
全自动电动切割钻在鼻内窥镜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黄桂球  熊国军 《广东医学》1999,20(9):707-708
目的 改进鼻息肉及鼻窦炎的手术治疗方法,提高疗效。方法 采用美国的史赛克公司生产的全自动电动切割钻手术器械对106例鼻息肉、鼻窦炎患者施行手术,其中功能性鼻窦内窥镜手术(FESS)87例,单纯息内磨除19例。结果 全自动电动切割钻具有准确、安全切除病变组织,保护正常粘膜和重要结构;它的连续吸引可以保持术野清楚。本组要6个月~1a随访,87例功能性鼻窦镜手术Ⅰ期治愈率为80%,Ⅱ期治愈率为11%,有  相似文献   

15.
功能性内窥镜鼻窦外科(FESS)给鼻窦炎,鼻息肉治疗带来不可喜的进步,近年来国内这一技术正在蓬勃发展,我科使用杭州奥福鼻窦内窥镜开展此手术23例,男13例,女10例。年龄17~66岁,其中鼻息肉病4例,鼻窦炎5例,上颌窦炎伴息肉13例,上颌窦鼻囊肿1例,手术效果满意,鼻塞缓解率83%,头痛缓解率达78%,脓涕缓解率69%,总有效率87%。  相似文献   

16.
1912年mosher指出“鼻内手术是所有手术中最盲目和最危险的”。现代功能性鼻内窥镜手术使已被认为是“盲目”的手术变得清晰而直观,其危险性也大大降低。功能性鼻内窥镜鼻窦手术,既不损伤鼻腔,鼻窦的基本结构,又最大限度地保存了鼻腔,鼻窦的基本功能,可以准确而又彻底地清除病变。功能性鼻内窥镜手术的迅速发展,这对相应该项微创手术也提出了更多的护理要求。2002年1月~2003年10月我院运用德国  相似文献   

17.
鼻窦冠状位CT扫描对功能性鼻内窥镜手术的应用价值姚建军程莉温大勇功能性鼻内窥镜手术(FunctionalEndoscopicSinusSurgery,以下简称FESS),是近年来开展起来的治疗慢性鼻窦炎和鼻息肉的新技术。目前冠状位CT已成为FESS术...  相似文献   

18.
张月敏 《广西医学》2003,25(5):765-767
目前 ,鼻内窥镜手术已广泛应用于鼻外科〔1〕,它通过采用不同角度的内窥镜结合鼻腔显微手术器械 ,可在直视下彻底清除鼻腔、鼻窦内病变 ,保留鼻腔鼻窦的生理功能 ,使鼻外科的临床水平有了极大的提高〔10〕 。随着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 ,相应的护理手段也推陈出新 ,现就鼻内窥镜术护理现状综述如下。1 对青少年手术的护理以往对青少年鼻息肉、副鼻窦炎多采用保守治疗〔2〕。现采用内窥镜手术可准确切除病变组织 ,既保留鼻窦鼻腔功能 ,又不妨碍其鼻窦的正常发育。但病人年纪小 ,对于手术多有恐惧心理 ,不愿配合手术 ,针对这种情况 ,术前应和病…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功能性内窥镜鼻窦手术中同期鼻中隔形成术的优越性。方法:施行功能性内窥镜鼻窦手术同时行鼻中隔成形术108例。结果:鼻中隔偏曲治愈率为98.15%,有效率为100%。结论;功能性内窥镜鼻窦手术中同期行鼻中隔成形术具有减轻患者负担、提高治疗效果、便于术后复查、减少并发症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随着鼻腔、鼻窦黏膜生理学和病理学研究的深入,人们逐渐认识到正常中鼻甲的存在对保持鼻腔、鼻窦正常生理功能有重要作用。功能性鼻内窥镜手术(FESS)是近年来鼻科学领域中对慢性鼻窦炎诊治的一大革命,是一种创伤小、痛苦小的新手术方法,我院耳鼻喉科于1996年开始采用Stryker公司提供的电动微切吸器(microdebrider),并把它应用于功能性鼻窦内窥镜手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