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抑郁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了解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乙肝)患者抑郁现状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 以慢性乙肝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制慢性病毒性肝炎问卷调查表、抑郁症状自评量表、艾森克人格问卷等对慢性乙肝患者抑郁症状及相关因素进行调查;应用SPSS 13.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32例慢性乙肝患者抑郁症状检出率为57.6%,抑郁症状自评量表(SDS)评分为(39.79±10.45)分,其中轻度抑郁者42例,中度抑郁者27例,重度抑郁者7例,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慢性乙肝患者SDS评分与复发次数(b=4.362,P<0.001)、肝炎分度(b=3.233,P=0.004)、社会支持总分(b=0.211,P=0.036)、是否担心传染(b=5.041,P=0.001)、情绪稳定性维度分值(b=0.626,P=0.001)、有无抗病毒治疗(b=3.484,P=0.038)等因素有关.结论 慢性乙肝患者抑郁症状发生与复发次数、肝炎分度、社会支持总分、是否担心传染、情绪稳定性维度分值、有元抗病毒治疗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育龄期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治疗策略和垂直传播风险。方法回归分析某院门诊乙肝病毒感染者治疗效果及生育情况。结果慢性乙肝病毒携带和非活动性HBsA携带分别占21.6%和45.7%,不进行治疗生育。女性HBVDNA(-)感染者明显多于男性HBVDNA(+)感染者。没有用抗病毒治疗的患者病毒应答率、生化应答率、以及完全应答率明显低于抗病毒治疗患者(P﹤0.05或P﹤0.01),没有用抗病毒治疗的患者治疗失败率高于抗病毒治疗患者(P﹤0.05),停药后没有用抗病毒治疗患者全部复发,用抗病毒治疗患者停药后绝大部分复发(P﹤0.05)。没有用抗病毒治疗的男性和女性感染者预期生育失败率高于抗病毒治疗感染者(P﹤0.01)。女性较男性更担心病毒的垂直传播(P﹤0.01),女性慢性乙肝病毒携带生育子女HBsAg阳性5例(3.2%),男性生育子女无一例HBsAg阳性(P﹤0.01)。结论育龄期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不需要治疗可以正常妊娠,有肝功能异常者,如果通过保肝治疗能够维持肝功能指标正常或大致正常,权衡抗病毒治疗与生育利弊后,可以考虑先生育,感染者后代出生24h内通过预防接种乙肝疫苗和/或乙肝免疫球蛋白,女性垂直传播率非常低,父婴传播风险没有出现。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微信平台的应用与慢性乙肝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满意度改变的关系进行探索。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5年5月间进行抗病毒的慢性乙肝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包含76例患者,使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对照组和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的乙肝防治知识了解程度、治疗依从性及治疗满意度进行统计。对照组和研究组患者均进行常规的抗病毒护理及身体健康教育,研究组在此基础上邀请加入科室建立的慢性乙肝抗病毒公共微信平台,定期推送慢性乙肝抗病毒治疗健康知识,并对患者的疑问由科室专业医师进行微信信息回复。对比研究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的乙肝防治知识了解程度、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患者的治疗半年内的满意程度。结果研究组患者的乙肝防治知识了解程度、治疗依从性、半年内的满意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利用微信公共平台可以提高慢性乙肝患者的乙肝防治知识了解程度、治疗依从性及治疗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我国《慢性乙肝经治复发患者治疗策略》指出:口服抗病毒治疗巩固治疗时间短、e抗原阴性、年龄大于40岁是乙肝容易复发的三大因素。乙肝复发会增加肝硬化、肝癌的风险。因此,正在口服抗病毒治疗的乙肝患者不宜早停药。  相似文献   

5.
文摘回廊     
合理抗病毒是治疗慢性乙肝的最佳选择慢性乙肝是我国肝硬化和肝癌的主要成因。若能有效地延缓慢性乙肝的恶化进程,对降低肝硬化和肝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至关重要。目前我国慢性乙肝接受抗病毒治疗者仅有18%,其余80%以上的患者没有得到有效的抗病毒治疗,多数患者只重视所谓降酶(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保肝、营养和适当休息等治疗,而忽略了最根本的抗病毒治疗。慢性乙肝若不进行有效地抗病毒治疗,病毒就会在肝细胞内继续大量繁殖复制,不断地破坏肝细胞,加速肝硬化及肝癌的进程,威胁患者的生命与健康。我国最近出台的《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  相似文献   

6.
十几年前.我们治疗乙肝时.经常要面临乙肝患者病情反复发作、进展过快的’清况。当抗病毒治疗的关键地位确立后,住院患者少了,很多病情在门诊就可以处理.不需反复住院。2010年版《中国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明确指出.经干扰素或核苷(酸)类药物抗病毒治疗后.肝组织病理学检查可见纤维化(或肝硬化)有所减轻。因此.抗病毒治疗是慢性乙肝治疗的基础也是慢性乙肝抗纤维化治疗的基础。《指南》还指出:  相似文献   

7.
甘肃省乙型病毒性肝炎诊断及报告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甘肃省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诊断、报告等存在的问题,为乙肝防治提供依据和建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调查了13所医院2004年部分出院诊断为乙肝的住院病历。结果急性乙肝的诊断混杂了慢性乙肝、疫苗免疫者、病后免疫者;慢性乙肝的诊断混杂了急性乙肝、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携带者、疫苗免疫者、病后免疫者;乙肝的诊断包括了慢性乙肝、HBsAg携带者、病后免疫者。诊断为乙肝的患者更多地混杂了HB-sAg携带者;上报的乙肝病例以慢性乙肝和HBsAg携带者为主(占70.3%),重报占9.01%,从诊断到报告的时限平均为3.09d。结论未严格执行乙肝的诊断标准;从报告病例中,无法估计乙肝的发病率水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乙型病毒性肝炎报告质量,为进一步规范报告乙型病毒性肝炎与数据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抽取县级及以上医疗机构15家,随机抽取2010年网络报告实验室诊断乙肝病例556例,均为住院病例,查阅病案资料,根据卫生部新修订的WS-2008传染病诊断标准分析乙肝诊断情况和病例报告状况。结果报告的556例患者,急性乙肝和慢性乙肝病例分别占6.83%、60.80%,未分类病例占32.37%;慢性乙肝患者病史长,超过1年的占55.33%;556例患者符合"卫标"诊断标准的248例,占44.60%,临床医生和"传染病诊断标准"诊断一致率50.90%。临床医生诊断与"传染病诊断标准"(金标准)诊断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6.66,P0.001)。结论乙肝病例报告质量不高,提高医生乙肝诊断准确性,减少或避免病史超过1年的慢性乙肝患者网络报告病例,有助于乙肝监测数据分析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 为了解我国乙型肝炎(乙肝)病例的发病特征,为评估我国消除乙肝目标的实现情况,制定乙肝防控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13-2020年我国高、中、低流行区的全国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NNDRS)中报告的乙肝病例进行调查,分析报告的病例的诊断信息,通过报告信息和诊断信息对2013-2020年的乙肝病例发病情况进行估算。分析急性乙肝和慢性乙肝的病例特征。结果 NNDRS中共报告了27 013例病例,其中急性乙肝病例4 070例,慢性乙肝病例21 971例,未分类乙肝病例972例。报告急性乙肝病例中,诊断为急性乙肝的占69.9%(2 845/4 070),报告慢性乙肝病例中,诊断为急性乙肝的占2.1%(452/21 971),诊断为慢性乙肝的占89.0%(19 548/21 971)。通过对发病情况进行估算,2013-2020年全国估计急性乙肝发病率为4.6/10万,慢性乙肝发病率为54.5/10万。急性乙肝中以31~45岁组最多,占35.3%(1 164/3 297),≤ 15岁儿童仅占0.4%(13/3 297)。慢性乙肝中以46~60岁组最多,占34.4%(7 211/20 932)。结论 我国急性乙肝发病率逐年下降,慢性乙肝发病率有上升趋势,应进一步加强对慢性乙肝的规范化诊断和治疗,降低因慢性乙肝导致的疾病转归和死亡的发生。同时需要对NNDRS中报告的乙肝病例报告进行规范化的管理和报告,以提高乙肝病例分类报告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建立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病例监测点,了解乙肝病例报告的可靠性。方法对监测点2006~2008年报告的乙肝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采血和实验室检测。结果监测点共监测1734例乙肝,为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National Notifiable Disease Reported System,NNDRS)报告数的69.28%,男女性别比为2.90:1。监测病例平均年龄37.1岁,15~54岁病例占监测病例的86.85%。监测病例职业以农民、工人和民工为主。NNDRS报告的急性乙肝占33.98%,慢性乙肝占62.74%。经实验室检测后,急性乙肝占15.52%,慢性乙肝占71.46%。结论监测点乙肝报告病例以慢性病例居多,NNDRS报告的乙肝病例分类准确性不高,急性乙肝发病低于NNDRS报告的急性乙肝发病。病例重复报告和诊断错误是乙肝病例报告增加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慢性乙肝患者在临床治愈后常会复发,即使在接受正规、系统的抗病毒治疗之后,在停药阶段仍然避免不了复发。多次复发,肝脏将逐渐发生纤维化,直到发展成肝硬化。认识、处理好乙肝复发,是乙肝持久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急、慢性乙肝患者病变及治疗过程中Pre-S1Ag、抗HBc-IgM的变化及其临床价值.方法:应用酶联免疫法、荧光定量PCR技术及化学法对40例急、慢性乙肝患者病变及治疗过程中血清Pre-S1Ag、抗HBc-IgM、HBV-DNA及肝功能等指标进行检测并观察其与预后的关系.结果:Pre-S1Ag、抗HBc-IgM在急性乙肝中的检出率达92.9%和96.4%,与HBV-DNA检出率差异无显著性(P>.05);急性肝炎患者血清Pre-S1Ag、抗HBc-IgM检出率明显下降(P<0.05)但肝功能恢复不佳的急肝患者,其血清Pre-S1Ag、抗HBc-IgM检出率下降不明显(P>0.05);慢性乙肝中,活动性乙肝患者血清Pre-S1Ag、抗HBc-IgM、HBV-DNA检出率均显著高于非活动性患者(P<0.05).结论:检测Pre-S1Ag和抗HBc-IgM对急性乙肝的早期诊断、监测复制及预后评估及慢性乙肝的分类均具有较大价值.  相似文献   

13.
2005年上海市杨浦区医疗机构网络报告乙肝病例质量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医疗机构网络报告乙肝病例质量。[方法]采用流行病学调查及血清学检测相结合的方法,对网络报告的60例乙肝病例进行核实。[结果]网络报告的19例急性乙肝病例中,5例核实为慢性乙肝,网络订正报告的41例慢性乙肝病例中,21例核实为急性乙肝,核实结果与网络报告符合率为56.67%。[结论]网络报告乙肝病例质量不高。应加强核实诊断,提高报告质量。  相似文献   

14.
20 0 0年 3月 2 1日 ,在一个高度安全的州管教所发现了 1例 34岁的急性乙型肝炎 (乙肝 )患者 (首发病例 ) ,并经血清学确诊。该患已在此关押了 2 5年 ,由于出现了黄疸和异常的转氨酶而到管教所的门诊就医。据患者反映 ,在患病前 6个月与同牢房的人有未采取保护措施的性行为 ,这是他患病的唯一危险因素。血清学检验显示 ,这位 2 1岁同牢房的人有慢性乙肝感染。他说以前未曾出现过类似肝炎的临床症状 ,也不知道他有乙肝的慢性感染 ,但与首发病例和另外两位监犯 (Y宿舍 )曾有过未采取保护措施的性行为。从 2 0 0 0年5月 15日开始 ,州卫生局、…  相似文献   

15.
乙肝抗病毒治疗与细胞因子变化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HBV感染仍是当今世界公认的治疗学难题.目前对慢性乙肝患者的治疗多采取综合治疗方法;鉴于病毒持续感染与机体的免疫功能失调是乙肝发病的主要环节,抗病毒治疗是其中的主要治疗措施之一.抗病毒治疗主要的临床用药有拉米夫定(Lamivudine)、干扰素(Interferon,IFN)和苦参素(Matrine)等.  相似文献   

16.
刘士敬 《家庭医学》2007,(11):40-40
慢性乙肝患者在临床治愈后常会复发,即使在接受正规、系统的抗病毒治疗之后,在停药阶段仍然避免不了复发。多次复发,肝脏将逐渐发生纤维化,直到发展成肝硬化。认识、处理好乙肝复发,是乙肝持久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7.
我国绝大多数的乙肝病毒都是通过偶然的查体才被发现的,真正由于典型的肝炎症状(疲乏、肝区不适、眼黄、尿黄等等)而被检查出的病例并不多。我国乙肝病例多达1.4亿人左右,其中一半以上是以病毒携带状态存在,他们没有明显的症状,混杂在正常人群中间,外表和正常人没有两样。他们一旦发病,出现典型的肝炎症状,经检查确诊为乙肝后,往往被误认为是“急性乙肝”。其实,急性乙肝和慢性乙肝病毒携带状态下的急性发作有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对山东省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National notifiable disease reporting system,NNDRS)报告的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进行复核并评价两次的一致性.方法 在山东省7个县(区)建立监测试点,对2010年NNDRS报告的乙肝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血标本采集和实验室检测,对照国家诊断标准对病例临床分型进行复核,用Kappa检验计算报告与复核分类的一致率.结果 共对919例NNDRS报告的乙肝病例进行了复核.急性乙肝和慢性乙肝的复核分类一致率分别为39.53% (17/43)和74.52% (462/620);报告未分类乙肝中急性乙肝、慢性乙肝和乙肝病毒携带者分别占1.17% (3/256)、64.45% (165/256)和30.08% (77/256).报告急性乙肝病例和复核急性乙肝病例的年龄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NDRS乙肝报告数据无法全面反映乙肝发病现状,开展乙肝病例监测和复核可以掌握乙肝真实发病水平和流行特征.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核苷类抗病毒治疗对慢性乙型肝炎(以下简称"慢乙肝")相关性肝癌患者术后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至2014年3月间浙江省宁波区奉化人民医院收住的100例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阳性的慢乙肝相关性肝癌术后患者,50例对照组采用单纯手术切除或加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50例治疗组采用手术切除或加TACE术后核苷类抗病毒治疗。结果治疗2年和3年结果显示,治疗组和对照组HBV-DNA清除率分别为100%和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2年和3年复发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组2年及3年生存率分别为50.0%及46.0%,而对照组分别为30.0%及24.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核苷类药物抗病毒治疗对慢乙肝相关性肝癌术后患者能抑制HBV-DNA复制,最大限度的延缓复发,提高患者生存率。  相似文献   

20.
乙型肝炎治疗比较困难,而且还容易复发,反复发作会转变成肝硬化和肝癌。然而寻找乙肝发病的规律,进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治疗,能提高治疗的效果。对各型乙肝进行深入研究发现,乙肝临床治愈(肝功能正常,症状消失)后的第6、9、12个月时,分别对急性肝炎、迁延性肝炎和慢性活动性肝炎进行肝组织活检,结果仅有10%的病例肝细胞炎症消失恢复正常,而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