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全肺切除术后的护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院自1996~2004年8月施行全肺切除40例 ,术后经精心护理 ,均治愈、好转 ,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临床资料本组40例 ,男性34例 ,女性6例 ,年龄在18~70岁 ;肺癌35例 ,左肺不张3例 ,左肺毁损1例 ,右肺毁损1例 ;左全肺切除36例 ,右全肺切除4例 ,经手术治疗和细心护理 ,治愈36例 ,好转4例 ,无1例并发症和死亡。2护理特点2.1术后体位 :术后麻醉完全清醒、血压平稳后 ,逐渐抬高床头 ,取斜坡卧位 ,只允许躺在背侧 ,要避免完全侧卧 ,以免纵隔移位 ,心血管扭曲引起休克 ;亦不能卧于非手术侧 ,以免压迫健肺 ,造成缺氧。为病人做护理时 ,可让病人躺…  相似文献   

2.
我科于 1999年 1月~ 2 0 0 1年 4月收治老年肺癌患者10 2人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年龄为 6 3~ 74岁 ,其中男 88例 ,女 14例 ,肺叶切除 85例 ,全肺切除 17例。大多病人经变换体位 ,扣胸拍背 ,雾化吸入 ,指导有效咳嗽 ,体位引流等方法排出痰液。 5例病人给于机械吸痰 (其中 2例为纤微支气管镜吸痰 )。 2例病人并发呼吸衰竭于术后一周后死亡 ,其余病人未均出现并发症康复出院。2 护理2 .1 体位护理 全麻未清醒前应去枕平卧 ,头偏向一侧。全麻清醒、生命体征平稳改为半卧位 ,抬高床头 30~ 40° ,使膈肌下降 ,有利于肺膨胀、通气及…  相似文献   

3.
手术切除是治疗食管癌的首选方法。我院自2004年6月~2005年6月共收治具备手术适应症的食管癌患者50例,现将其术后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患者50例,男42例,女8例。入院时均有不同程度的吞咽困难。病变在食道上段者18例,食道中段者17例,食道下段者15例。2术后护理2.1一般护理:麻醉未醒者平卧位,头偏向一侧,防止分泌物误吸引起肺部感染,给予氧气吸入3L/分,接监护仪,严密监测生命体征,每15~30分钟测1次,待平衡后改为1~2小时测一次,测SPO 2,保持呼吸道通畅,观察末梢有无紫绀情况。2.2卧位及早期活动病人清醒后改半卧位,抬高床头30-60…  相似文献   

4.
肺切除术后的护理直接关系到手术的成败。护理人员必须以高度的责任心和科学的预防护理,尽量避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我科自1986年—1989年期间,做了80例肺切除的病人。经过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绝大部分病人达到了预期效果。现将我们对肺切除病人术后的临床护理小结如下。 1 给氧时间的选择:肺叶和肺段切除的一般病人,全麻清醒后病人无乏氧及呼吸困难症状时,可停止吸氧。但对于胸部成形术和全肺切除病人给氧时间要长。因胸廓成形术切除了大  相似文献   

5.
黄桂英 《现代医药卫生》2003,19(10):1349-1349
甲状腺癌切除术及颈淋巴结清除术 ,能获得比较满意的生存率 ,术后护理尤为重要。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临床资料本组35例中男18例 ,女17例 ,年龄20~70岁 ,手术时间180~240分钟 ,全部病例为甲状腺癌 ,并行甲状腺癌联合根治术 ,均采用全麻。2护理要点2.1呼吸道的护理 :术后病人常规平卧位 ,头偏向一侧。6小时后或血压平稳后给予半卧位 ,及时吸痰 ,有呕吐物及分泌物及时清除。雾化吸入每日2次。如有烦躁、鼻翼煸动甚至呼吸困难 ,则立即查明原因后对症处理 ,必要时行气管切开。2.2切口的护理 :观察伤口有无肿胀以防压迫气管而产生呼吸困难 ,…  相似文献   

6.
我院自1996~1998年手术治疗58例肺癌病人,其中有10例行全肺切除术,手术后进行监护,密切观察病情,全面细致地护理,减少了术后并发症,提高了手术成功率,现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10例全肺切除病人中,男8例,女2例,年龄38~62岁,10例病人经术前充分的准备,术后精心的治疗和护理,均治愈出院.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物理降温护理对小儿肺炎感染致高热的降温效果。方法将2013年11月至2014年11月收治于我院的肺炎感染致高热患儿7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均分成观察组36例以及对照组36例,其中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护理降温;观察组患儿给予物理降温;对比分析12 h后体温差异。结果在经过不同的降温方式后,观察组患儿体温下降明显,由于对照组(P<0.05)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于肺炎感染致高热患儿,采用物理降温能够有效降低患儿体温,确保患儿生命安全,在临床中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食管癌和支气管肺癌是老年病人的主要胸外科疾病 ,作者总结了我院胸外科老年病人术后并发肺不张共 15例 ,现将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 15例中均为老年病人 ,平均年龄 6 4 2岁 ,其中男10例 ,女 5例。食管癌术后 6例 ,支气管肺癌术后 5例 ,重症肌无力术后 2例 ,纵膈肿瘤术后 1例 ,支气管外伤 1例。引起支气管阻塞的原因有 :脓性分泌物 12例 ,新斯的明用量不足 2例 ,肉芽组织加脓性分泌物 1例。2 观察与护理2 1 生命体征的观察与护理 主要是针对体温与呼吸的观察与护理 ,一般情况下胸外科病人术后均有 4~ 7d低热现象 ,但体温应在 38℃…  相似文献   

9.
1术后病人的卧位麻醉未清醒前取侧卧或仰卧位,头偏向一侧。腰麻病人术后去枕平卧6小时,硬膜外麻醉病人平卧4~6小时。麻醉清醒,生命体征平稳后,颅脑部手术可取15°~30°头高脚低斜坡卧位,如病人伴有休克,应取仰卧中凹位,即下肢或床脚抬高20度,头部和躯干同时抬高15°的体位。腹部手术后,多取低半坐位卧式或斜坡卧位,以减少腹壁张力,脊柱或臀部手术后可采用俯卧或仰卧位。2生命体征的观察大手术后一般每15~30min测量脉搏、血压、呼吸一次,至少连续4次,直至生命体征平稳。后可改为每60min测量一次。小手术后可每1~2小时测量脉搏、呼吸、血…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手术病人术中体温变化与年龄相关性,为改进术中护理方法提供依据.方法 206例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手术病人按年龄分两组,A组97例,年龄26~ 50岁;B组50岁以上共109例,均接受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手术并全程监测体温变化,比较两组差异性.结果 两组入室60 min内体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室后90 min ~2 h体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同年龄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手术病人术中体温变化有差异性,50岁以上病人应注意保暖护理,防止体温过低造成器官功能性障碍.  相似文献   

11.
结肠癌致肠梗阻是外科常见急腹症之一,我院1990~1997共手术治疗结肠癌致肠梗阻病人46例,其中有32例行一期切除吻合术,总结护理体会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资料,男49例,女13冽,肿瘤部位:升结肠14例,横结肠9例,降结肠5例,乙状结肠4例.留置肛管有16例.其中有1例术后7d因低蛋白致吻合口漏而行肠造疹术,有1例因术后脑血管意外死亡,其余全部病愈出院.2护理体会①术前补液及纠正水电解质平衡与酸中毒并给予胃肠减压及灌肠,全麻病人留置尿管.①术后病人回病房,全麻尚未完全清醒的病人要保持呼吸道通畅,取去枕乎卧位,头偏向一侧,…  相似文献   

12.
我院自 1999年 8月~ 2 0 0 0年 8月共手术护理 4 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 ,现将护理总结报告如下。1 临床病例  本组 4 0例 ,男 31例 ,女 9例 ;其中妊娠 7个月孕妇 1例 ;年龄 18~ 6 0岁 ,平均年龄 4 2岁 ;术后麻醉作用消失后神经压迫症状即减轻者 16例 ,占 4 0 %。术后无伤口感染及负压引流管脱落 ,所有病人都掌握术后功能锻炼要领。2 护理对策2 .1 术前准备及护理 :术后因麻醉的影响及卧位的改变 ,病人极易发生术后尿潴留 ,因此 ,术前 3天训练病人 ,体验卧位大小便 ,同时 ,病人入院后即介绍手术医生的技术水平及手术的安全性、术后近…  相似文献   

13.
1992年5月~1997年9月,我科共施行一侧全肺切除手术62例,现将我们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病人62例中男40例,女22例,年龄11~69岁。病理类型:肺癌24例,结核性毁损肺26例,主支气管异物并肺广泛纤维化2例,多囊肺5例,支气管胸膜瘘5例。其中,施行右全肺切除28例,左全肺切除34例。2 临床护理21 生命体征的观察及护理 全肺切除术后3d内常规对血压、呼吸、脉搏等生命体征进行持续监测。正常情况下,血压比较稳定,波动不大。由于刀口疼痛等因素的影响,有时血压可有轻度升高…  相似文献   

14.
术后的护理可以分为3个阶段:(1)术后3d以内;(2)术后2~3d至拆线(术后7~10d);(3)恢复期:拆线后至出院. 1 术后3d内的护理,此期护理重点是观察病情,预防合并症.具体内容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 1.1 卧位 患者的术后卧位应按医嘱执行.一般全身麻醉的患者在未清醒前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椎管内麻醉术后平卧6h.在麻醉清醒,血压平稳后.颈、胸手术术后的患者用高坡半卧位,腹部手术术后的患者采用低坡半卧位,脑部手术术后的患者抬头高度15°~30°,肥胖患者侧卧位更有利于呼吸和血液回流.总之,任何卧位都应使患者感到舒适,并经常纠正患者的卧位,做好皮肤护理.术后还要注意保暖,但不要贴身放热水袋,且热水袋温度不超过50℃.  相似文献   

15.
自2004年3月~7月对我科160例腹部肿瘤手术后患者取舒适卧位,减轻了患者手术后的不适感,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1资料与方法1.1资料160例腹部手术,男82例,女78例,年龄28~76岁,平均年龄58岁。其中胃肠肿瘤手术92例,子宫卵巢肿瘤手术68例。硬膜外麻127例,硬膜外麻加全麻33例,清醒后返回病房。1.2方法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80例,患者返回病房后,按腹部手术护理常规,采取去枕平卧位6h后取自由卧位;观察组80例,术前为患者准备3~4个软枕,枕高10~15cm,返回病房后,垫枕平卧或垫枕侧卧位,高度以患者自觉舒适为限。垫枕平卧时,一软枕横放垫枕位置为从肩…  相似文献   

16.
刘亚军  曲雁  宋艳丽 《河北医药》2002,24(12):1005-1005
我科于 1998~ 1999年间共收治鼻息肉患者 5 1例 ,男 3 3例 ,女 18例 ,年龄 12~ 71岁。全部采用内窥镜下摘除鼻息肉 ,并随访 3年手术后效果好 ,无 1例复发。护理体会如下 :1 术前护理1 1 切实做好病人的思想工作 ,消除恐惧心理 ,积极配合手术 ,术前应清洁鼻腔 ,剪鼻毛。1 2 术前 3d应用强的松 3 0mg ,晨起顿服 ,每日 1次。应用伯克纳喷鼻 ,每日 2次。2 术后护理2 1 术后给予半卧位 ,注意出血情况及鼻咽、口咽有无异物感 ,及时通知医生检查有无纱条脱落现象。2 2 观察病人有无溢泪 ,眼睑有无水肿 ,术后 48h及时撤出纱条。2 3 …  相似文献   

17.
门脉高压症的临床表现均以脾肿大、脾功亢进、腹水、呕血为主.病人因急性呕血而入院,往往病情很危重,有时呕血不止,如及时手术,精心合理的护理,病人往往获救,减少死亡.l临床资料本组资料为近5年收治的已确诊的门脉高压症病人50例.男40例,女10例:其中35-60岁发病率最高.行急诊手术40例,择期手术10例;手术方式:分流于术4例,断流手术46例;死亡6例,治愈44例。2护理2.1一般常规护理此类病人手术均采用全麻、术后一级护理。病人未清醒前应取去枕平卧位,头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吸入气管.清醒后,血压平稳给予半卧位,利于腹腔…  相似文献   

18.
胡艳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9):1280-1280
目的:探讨芬太尼静脉持续镇痛致尿潴留的原因及减少导尿率的护理对策。方法:回顾分析2004~2005年骨科病儿术后应用芬太尼静脉持续镇痛发生尿潴留48例。其中臀肌筋膜挛缩症12例,发育性髋关节脱位14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16例,大脑性瘫痪、马蹄足6例。治疗方式均为在基础麻醉加持续硬膜外麻醉下行手术治疗,术后均采用枸橼酸芬太尼1~2ug/(kg·h)加生理盐水静脉持续镇痛。结果:48例病儿中,行导尿术26例,改变体位后排尿13例,改变周围环境后排尿9例。其中,麻醉尚未完全清醒即用药30例,麻醉完全清醒后15分钟内用药14例,麻醉完全清醒15分钟后用药4例。结论:加强术前宣教及训练卧位排便、术后给予全面细致地护理能有效的降低术后导尿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应用降温毯为中枢性高热病人降温,观察不同方式的降温效果和不同水温所致不良反应。方法将符合条件的78例病人随机分组;A组单用毯,B组毯帽联用,观察两组病人降温效果;C组水温设定为4cc~10℃,D组为10℃~15℃,观察两组病人发生不良反应情况。结果B组降温效果优于A组;D组较C组不良反应少。结论中枢性高热病人应用降温毯降温,在合理的水温、体温设定下毯帽联用,降温效果良好并较为安全实用。  相似文献   

20.
<正>我科对全身麻醉、硬膜外麻醉和颈丛麻醉术后患者各50例给予半卧位和去枕平卧6h后改半卧位,比较了颈丛麻醉本身的影响,手术种类,大小以探索术后合理体位。我们发现,全身麻醉术后清醒的病人平卧观察30min即可给予半卧位,其症状如不适、头痛、呕吐及血压、呼吸的变化与体位无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