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总结腹腔穿刺术在腹部闭合性损伤中的应用方法和体会。方法:对考虑有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在左右下腹腹直肌外缘。用8-9号针头接10-20ml。注射器穿刺抽吸,可以多部位,多角度进行穿刺,必要时可用腹腔灌洗法。结果:本组256例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中237例经术中证实为阳性,19例为阴性,阳性率92%。结论.腹腔穿刺术在腹部闭合性损伤中能快速作出初步临床诊断,安全、经济、快捷,在基层医院、抢救室中都可进行。能提高对危重患者抢救的成功率,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腹腔穿刺术在诊断腹部闭合性损伤及急腹症中的重要性及实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1年6月应用诊断性腹腔穿刺术对120例外科腹部闭合性损伤及急腹症患者作出诊断的临床资料。结果 120例患者中第一次穿刺阳性86例,第二次穿刺阳性22例,除1例经B超证实为脾被膜下破裂出血,5例腹膜后血肿,经保守治疗愈合外,其他均及时手术并证实诊断。总阳性率为100%,穿刺过程中无一例出现并发症。结论腹腔穿刺适应证宽,并发症少,准确率高,是一种经济、实用、科学的诊断疾病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腹腔穿刺术对腹部闭合性损伤有较大的诊断价值,早已应用于临床。本文仅就疑为腹内脏器损伤而施行腹腔穿刺术的132例作一分析,并谈谈应用中的几点体会。临床资料本组132例中,腹内脏器损伤119例,腹腔穿刺阳性者115例(其中4例第二次穿刺、1例第三次穿刺始获阳性),阴性者4例。阳性率为98%;单纯腹壁损伤13例,腹腔穿刺均阴性。本组经手术或观察证实腹腔穿刺结果与腹内实际  相似文献   

4.
腹部闭合损伤常因病情复杂而给早期诊断带来不少困难,特别是当合并颅脑、脊髓或多发性损伤造成昏迷、休克或截瘫时,常常掩盖腹部原发伤情以至误诊而危及生命。诊断性腹腔穿刺术自Morris首次在英国文献中完整报告以来,广泛地应用于临床。为腹部闭合性损伤的早期诊断提供了有效的诊断方法,诊断准确率达80%以上。笔者临床实践中应用腹腔穿刺诊断闭合性  相似文献   

5.
诊断性腹腔穿刺术(简称腹穿)是一种容易掌握、操作简单的诊断方法,特别适用于外科急腹症的诊断。它不仅为诊断提供证据,也为手术时选择恰当的切口提供参考。我院1986~1996年运用腹腔穿刺辅助诊断腹部闭合性损伤和急性腹痛648例。经腹穿取得阳性结果630例,均经手术证实,阳性率972%。体会如下。l穿刺方法通常腹部上、下、左、右四个象限皆可穿刺,但穿刺点最好选在压痛及肌卫明显处(以在、右下外侧腹为优),且必须位于腹直肌外侧,以免损伤腹壁血管。穿刺前宜嘱病人先侧卧于拟穿侧3~smin,继之皮肤常现消毒、局麻。7~9号注射针头…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腹部闭合性损伤的诊治策略,提高腹部外伤的治疗水平。方法:对本院1996年9月至2004年5月收治的86例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做回顾性分析。结果:诊断性腹腔穿刺、CT和B超的阳性率分别为94.3%,86.4%,90.2%;83例手术治疗,术后8例死亡,3例保守治疗,痊愈出院。结论:诊断性腹腔穿刺、CT和B超是腹部闭合性损伤有效的诊断措施,2个以上脏器损伤多见。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诊断性腹腔穿刺在腹部创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腹腔穿刺术作出诊断的98例腹部创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诊断性腹腔穿刺的阳性率高达93.88%。结论:诊断性腹腔穿刺操作简单安全,在腹部创伤诊断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
我院自1983~1997年运用腹腔穿刺辅助诊断腹部闭合性损伤138例,现简介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138例中男106例,女32例.138例均采取右下腹麦氏点为穿刺点.患者取右侧卧45°,斜卧位30°,皮肤常规消毒后,用7-9号注射针头接10 ml注射器,与皮扶垂直进针,入皮下后带3 ml负压缓缓刺入.当腹腔液多时即可获阳性结果,否则变换针头方向,亦可获阳性结果.对于腹穿结果阴性而症状和体征与腹穿结果不符者,可行腹腔灌洗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CT平扫对腹部闭合性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48例急诊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的CT平扫资料,评价其诊断价值。结果:48例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共发现腹腔内实质性脏器损伤57处,其中9例(18.8%)患者为合并多发脏器损伤。脏器外伤的部位为肝脏14例、脾脏19例、肾脏21例、肾上腺2例及胰腺1例。腹水、下部肋骨及腰椎骨折在CT平扫,均清楚显示。结论:CT平扫能清楚显示腹水、下部肋骨及腰椎骨折,对腹腔内闭合性实质性脏器损伤的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急诊超声检查在腹部闭合性损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102例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进行急诊超声检查,观察腹部脏器声像图有无异常改变,并重视观察腹腔内有无游离液体及气体。结果:所有患者均经CT检查或手术证实,超声诊断总体符合率85.3%(87/102),其中实质性脏器损伤93例,空腔脏器损伤9例,实质性脏器损伤诊断符合率明显高于空腔脏器损伤(89.2%vs44.4%,P0.01)。结论:对腹部闭合性损伤尤其是实质性脏器损伤,急诊超声检查诊断符合率高,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选取我院普外科2012年1月~2014年4月收治的76例行经皮腹腔穿刺置管引流非手术治疗的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68例行经皮腹腔穿刺置管引流非手术治疗成功,6例患者由于进行性腹腔出血,腹腔引流管引流量增多而中转手术,2例患者由于腹膜炎体征加重,行肠穿孔修补术。术后均恢复良好。随访2个月均无腹腔感染、延迟性肝、脾脏出血、肠漏等并发症发生,且患者生活质量较出院前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皮腹腔穿刺置管引流治疗腹部闭合性损伤能能动态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具有操作方法简单、安全、创伤小等优点,能有效提高抢救成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提高腹部闭合性损伤的诊治水平。方法:对178例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的诊治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2例经非手术方法治愈,手术病例中138例治愈,8例死亡。结论:早期快速、正确的诊断,减少漏诊、误诊,及时抢救治疗,是腹部闭合性损伤获得满意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腹部闭合性损伤的诊治策略,提高腹部外伤的治疗水平.方法:对本院1996年9月至2004年5月收治的86例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做回顾性分析.结果:诊断性腹腔穿刺、CT和B超的阳性率分别为94.3%,86.4%,90.2%;83例手术治疗,术后8例死亡,3例保守治疗,痊愈出院.结论:诊断性腹腔穿剌、CT和B超是腹部闭合性损伤有效的诊断措施,2个以上脏器损伤多见.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严重多发伤中腹部损伤116例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开放性腹部损伤,有无实质或空腔脏器损伤的诊断容易,闭合性腹腔损伤因多严重多发伤伤情复杂,腹内脏器损伤被掩盖,昏迷休克者更易漏诊。详细的询问病史、仔细查体、反复多部位的腹腔穿刺仍是腹部闭合性损伤诊断的重要手段。结果 115例痊愈97例(84.4%);死亡18例(15.6%)。结论 闭合性腹部损伤行反复多部位的诊断性腹腔穿刺简单安全、阳性率高,伤情重、严重休克、昏迷、合并有或脊髓损伤和小儿等更为重要,在抗休克时.掌握手术时机和术前伤情的判断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15.
我院自1997年6月至2005年12月共收治35例闭合性腹部外伤合并颅脑损伤患者,来院后均有不同程度的休克表现及意识障碍,常规行腹腔穿刺检查、B超检查、头部和/或腹部CT扫描,并行开颅手术和/或剖腹探查手术,其中3例死亡,其余32例存活。为了降低闭合性腹部外伤合并颅脑损伤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诊断性腹腔穿刺对闭合性腹部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04例闭合性腹部损伤共行诊断性腹腔穿刺136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88例首次穿刺结果阳性,一次穿刺阳性占75%,12例首次穿刺阴性,4例穿刺假阴性,二次腹腔穿刺后为阳性,腹腔穿刺阳性率为96.15%。结论诊断性腹腔穿刺术操作简单、结果准确,对闭合性腹部损伤的诊断及术式的选择确实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腹部闭合性损伤小肠破裂的早期诊断及手术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腹部闭合性损伤小肠破裂的诊断及手术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78腹部闭合性损伤小肠破裂的诊断方法及手术治疗结果,术后均联合应用抗生素防治感染。结果 诊断性腹腔穿刺、腹透的阳性率分别为89.7%、32.0%;30.7%的患者合并其他器官损伤;58例(74.4%)行单纯修补术,18例(23.1%)行肠部分切除吻合术。2例(2.5%)行断端修整吻合术。4例因迟发性小肠破裂再次手术治疗。本组死亡3例,死因为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结论 性腹腔穿刺在闭合性小肠破裂早期诊断中具有重要作用;术式选择宜根据术中情况灵活掌握;围手术期抗生素的正确应用对减少术后迸发症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8.
严重多发伤中腹部闭合性损伤的诊断与治疗时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严重多发伤是指凡因同一伤因伤及 2个或 2个以上解剖部位且ISS≥ 16 [1] 。在严重多发伤的抢救过程中 ,由于腹部脏器多 ,损伤后的诊治复杂 ,因此如何提高腹部创伤的治愈率 ,减少并发症 ,降低死亡率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现将我院在这方面的诊断和治疗经验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990~ 1999年我院共收治合并腹部闭合性损伤的严重多发伤患者 76例 ,其中男 5 8例 ,女 18例。受伤后就诊时间2 0min~ 6h。就诊时均有不同程度的休克、烦躁或意识不清。本组病例经手术证实腹腔脏器损伤包括脾破裂 42例 ,右肝破裂 8例 ,左肝破裂 9例 ,胃肠破裂…  相似文献   

19.
多排螺旋CT扫描对腹部闭合性损伤的临床诊断及治疗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凡杰 《临床医学》2007,27(8):34-35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对腹部闭合性外伤后诊断及治疗的价值。方法应用螺旋CT扫描对血流动力学相对稳定的31例腹部闭合性外伤患者进行检查。结果CT扫描发现肝破裂9例,脾破裂12例,肝、脾包膜下出血4例,肾挫伤并血肿1例,肠系膜挫伤并腹膜后血肿2例,十二指肠破裂2例,腰椎骨折骨并后腹膜血肿1例;骨盆骨折并腹膜后血肿2例,腹腔积血28例,排除腹腔脏器损伤1例。实行手术27例。结论多排螺旋CT除评估腹腔积液的量外还可了解具体器官损伤的情况,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腹部闭合性损伤的诊断,对腹部闭合性损伤的诊断有着比较高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在诊断中发挥重大的作用,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闭合性腹部伤后肠损伤的诊断。方法 回顾性分析66例闭合性腹部伤后肠损伤的临床资料,并按伤后8h内手术和8h后手术分为两组,进行比较。结果所选的66例在腹膜炎、腹腔积液、失血、手术发现及发病率和病死率上两组没有差别。白细胞升高和腹腔积液(B超)最常见。结论 闭合性腹部伤后肠损伤在没有明确指征作腹腔穿刺、腹腔灌洗、剖腹探查时,白细胞升高和不能解释的腹腔积液有明显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