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通过对安Ⅱ1错以不同方法矫治;观察患者的X线头影测量值的变化,寻求最佳的矫治方法。方法第一组选择10例患者在替牙期用Bionator矫形矫治,之后在恒牙初期以快速扩弓联合Tip-Edge进行双期矫治;第二组10例患者仅恒牙初期以快速扩弓联合Tip-Edge矫治。结果矫治后,20例患者均下颌前移,面形得到改善,上下前牙的倾斜度和后牙关系良好。第一组Go-Pg、Co-Go增加量大于第二组。结论安Ⅱ1患者,双期矫治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对安Ⅱ1错以不同方法 矫治;观察患者的X线头影测量值的变化,寻求最佳的矫治方法 .方法 第一组选择10例患者在替牙期用Bionator矫形矫治,之后在恒牙初期以快速扩弓联合Tip-Edge进行双期矫治;第二组10例患者仅恒牙初期以快速扩弓联合Tip-Edge矫治.结果 矫治后,20例患者均下颌前移,面形得到改善,上下前牙的倾斜度和后牙关系良好.第一组Go-Pg、Co-Go增加量大于第二组.结论 安Ⅱ1患者,双期矫治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喉全切除术后应用Blom-Singer发音管重建喉发声功能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2月至2009年4月15例喉全切除术后行Blom-Singer发音管重建喉发声功能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5例患者中10例行Ⅰ期发音管重建术,全部成功;5例行Ⅱ期发音管重建术,亦均成功。结论喉全切除术后应用Blom-Singer发音管重建喉发声功能是一种有效的发声重建方法,适应症广;保留气管食管壁的完整是手术成功的关键;下咽黏膜保留越多新声门振动发声效果越好;放疗、咽瘘等因素不影响发声效果;清洗保养是延长Blom-Singer发音管寿命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尹杨 《医药世界》2007,(2):8-78
目的:通过替牙期10例错牙合患者应用“2×4”矫治技术治疗,分析探讨“2×4”矫治技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2×4”矫治技术对替牙期上前牙间隙前牙反牙合,内倾型深覆牙合,个别切牙扭转等错合畸形进行阻断性矫治,并评价其疗效。结果应用“2×4”矫治技术矫治的16例患者治疗效果良好。结论“2×4”矫治技术操作简便,疗程短,效果佳,是比较适合替牙期错牙合患儿的矫治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口腔正畸患者的心理特点及心理干预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口腔正畸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测定量表-100对其矫治前后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估。结果所有患者矫治后的生活质量明显优于矫治前的生活质量,矫治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对正畸治疗患者的个体性心理状态,结合心理干预的基本原则和正畸相关专业知识给予相应的心理咨询和治疗,有助于提高正畸治疗的效果,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 建立一个具有科研和临床实用价值的嗓音评估多参数模型,使嗓音评估客观化、科学化和数据化.方法 将现有嗓音评估的各种主客观评估方法进行筛选,挑选出适应临床需要的、方便临床开展的、特异性高的评估方法及参数,建立一套嗓音评估模型.结果 我们经过多次测试,建立一套适合评估的多参数量表,用于嗓音病的系统性研究,临床观察疗效及开展发声矫治,有针对性的对于不同原因出现的发声障碍而导致的疾病进行个性化矫治.结论 我们的嗓音评估多参数模型适应临床需要,能够全面系统的对嗓音障碍患者进行评估.使嗓音评估更加精确.  相似文献   

7.
目的 总结胸腔镜下NUSS 手术矫治漏斗胸的经验.方法 2008年8月~2010年9月,采用胸腔镜下NUSS手术矫治10例漏斗胸患者.结果 本组1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 ,术中平均失血量<10 mL.1 例术后出现少量气胸;1 例术后出现少量胸腔积液,均经相应的处理治愈.术后平均住院8.4 d ,胸廓畸形矫正满意.矫形...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2×4矫治技术矫治替牙期前牙反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替牙期前牙反的患者10例,应用2×4矫治技术配合上颌垫及Ⅲ类牵引进行矫正。结果:10例替牙期前牙反患者经过5~10个月的治疗,均取得满意的效果。结论:2×4矫治技术是矫正替牙期前牙反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索上颌尖牙与侧切牙易位的矫治方法,以提高临床矫治效果。方法对上颌尖牙与侧切牙易位的10例患者,采用开拓间隙、解除易位侧切牙干扰、易位尖牙远移、近中移动侧切牙、交互控根。结果 10例患者经以上多种技术的同步矫治后均达到了牙弓排列整齐,易位尖牙与侧切牙牙根平行。结论采用直丝矫治器,五种技术的同步矫治尖牙与侧切牙易位,可有效提高临床矫治效果,缩短矫治时间。  相似文献   

10.
郑光 《江西医药》2013,48(5):431-433
目的评价应用Herbst矫治器矫治II类下颌后缩患者的效果。方法将我院2007年2月至2013年1月的50例II类下颌后缩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其中观察组的25例II类下颌后缩患者采用Herbst矫治器矫治,对照组的25例II类下颌后缩患者采用双骀垫矫治器进行矫治。观察两组II类下颌后缩患者的矫治效果。结果两组经过矫治后均取得显著效果,但采用Herbst矫治器矫治的观察组效果优于Herbst矫治器矫治,而且矫治效果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对于II类下颌后缩患者的矫治中,应用Herbst矫治器来进行矫治是最佳的选择,而且Herbst矫治器对于青春期患者和不配合矫治的患者以及通过其他矫治器没有矫治好的患者都有着非常显著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磁力矫治器矫治早期功能性-骨性安氏Ⅲ类错合的方法和疗效。方法选择20例替牙期功能性-骨性安氏Ⅲ类错合前牙反合患者。使用磁力矫治器进行矫治,并作头影测量分析及面型分析。结果经治患者面型改善,前牙反合解除,磨牙Ⅰ类关系,效果满意。结论磁力矫治器矫治早期功能性-骨性安氏Ⅲ类错合疗效显著,使用方便,患者易合作。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上颌快速扩弓矫治恒牙早期后牙反合及下颌偏斜的特点及临床处理。方法 回顾性分析8例上颌快速扩弓矫治患者临床资料,予以上颌快速扩弓矫治,对比矫治前后头颅定位后前位片(P-A)测量分析结果。结果 全组患者矫治后各标志点与正中矢状定位线的水平距离均较矫治前有显著改善(P<0.05)。全组患者矫治后S3面积相比矫治前有显著变化(P<0.05)。全组患者上颌快速扩弓矫治过程均未见明显不适和不良反应。结论 对于常见的恒牙早期后牙反合及相关性下颌偏斜,可规范予以上颌快速扩弓矫治扩大上颌牙弓、纠正下颌骨不对称部分,消除患者不适、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替牙期10例错患者应用“2×4”矫治技术治疗,分析探讨“2×4”矫治技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2×4”矫治技术对替牙期上前牙间隙前牙反,内倾型深覆,个别切牙扭转等错合畸形进行阻断性矫治,并评价其疗效。结果应用“2×4”矫治技术矫治的16例患者治疗效果良好。结论“2×4”矫治技术操作简便,疗程短,效果佳,是比较适合替牙期错患儿的矫治方法。  相似文献   

14.
周剑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5):248-249
目的探讨上颌单颌拔牙矫治安氏Ⅱ类1分类错的疗效、适应证和临床意义。方法对10例安氏Ⅱ类1分类患者采用上颌单颌拔牙模式进行矫治,将矫治前后的X线头影测量数据进行对比。结果 U1-L1角平均增加8.01°、U1-FH角减少11.2°、L1-MP角增加2.91°、前牙覆盖平均减少4.63mm;Ptm-ANS平均增加1.35mm,Co-Pog增加3.2 mm;上唇突度减小2.72mm、下唇突度减小1.5mm,各测量项目矫治前后均值之间的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上颌拔单颌拔牙矫治安氏Ⅱ类1分类错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九味芩香含漱液治疗正畸矫治牙龈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9月—2020年8月在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接受固定正畸矫治的90例牙龈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2例)和治疗组(48例)。对照组患者在3餐后、睡前以10 mL生理盐水含漱5~10 min,含漱后30 min内禁食禁水;治疗组3餐后和睡前含漱九味芩香含漱液,20 mL/次,5~10 min/次。两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牙周指标牙龈指数(GI)、龈沟出血指数(SBI)、菌斑指数(PLI)值,龈沟液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前列腺素E2(PGE2)水平。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81%(P<0.001)。治疗后,两组患者GI、SBI、PLI值均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TNF-α、PGE2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九味芩香含漱液可改善正畸矫治牙龈炎患者牙周指标,减轻牙周组织炎症反应,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安氏三类错合是临床常见的一种错合类型,重度前牙反合对患者的面部、发音影响更为重要。前牙反合内倾型的矫治难度较大。1 一般资料1994-12~2000-08共矫治前反合内倾型40例;疗程2~15个月。详见附表。附表 不同程度牙合矫治疗程情况(±s, 月)反合n平均疗程Ⅰ度102.3±1.0Ⅱ度163.9±1.5Ⅲ度146.4±1.9合计404.2±1.52 矫治器械及方法该矫治器由平导板、合垫、弹力橡胶圈、第Ⅰ、Ⅱ磨牙带环、方托槽等组成。矫治方法各牙常规贴方托槽;第Ⅰ、Ⅱ磨牙支抗带环。上前牙垂直曲开大,后牙合垫,下牙水平曲,进行上下合间三类牵引,矫治反合关系,…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角膜塑型术矫正青少年近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适合应用角膜塑型术矫治的青少年中度近视近视患者280例(560只眼)进行矫治,观察其裸眼视力改变、屈光度降幅和治疗1a后效果评价及其并发症情况。结果 560只眼矫治3个月后的屈光度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多数眼等效球镜降幅在2.00D~4.00D之间,等效球镜最高降幅达-7.25D,散光最高降幅为-1.75D。治疗1年后,≤-3.00组患者矫正效果最佳;-3.00~-5.00组患者矫正效果较好,≥*5.00组患者效果较差;所有患者中央角膜曲率均变平。垂直轴Simk-V(D)和水平轴Simk-H(D)值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1);几乎所有患者戴镜当天都出现异物感、畏光、流泪等症状,一般1周内消失;部分患者有重影现象或伴有轻度角膜上皮脱落或角膜点状荧光素着色现象,所有症状均对症治疗后痊愈。结论对青少年轻中度近视,角膜塑型术的近期效果明显,但不能完全控制近视进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Ebstein畸形患者行矫治术后的重症监护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患者均在全麻低温、体外循环下行Ebstein畸形矫治术,术后加强监护,尤其注意循环功能方面的监护,如注意心律、心率、中心静脉压、动脉血压等监测。结果 10例患者中有2例术后出现频发室性早搏,合理使用静脉给药后心律均恢复正常,其余患者未发生任何术后并发症,10例患者均取得较满意治疗效果,顺利出院。结论加强Ebstein畸形矫治术患者的术后监护,尤其是循环功能的监护,是提高围手术期治疗成功率的组成部分,对此类患者加强手术前后护理,可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19.
尹杨 《医药世界》2007,(2):78-310
目的:通过替牙期10例错牙合患者应用“2×4”矫治技术治疗,分析探讨“2×4”矫治技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2×4”矫治技术对替牙期上前牙间隙前牙反牙合,内倾型深覆牙合,个别切牙扭转等错合畸形进行阻断性矫治,并评价其疗效。结果应用“2×4”矫治技术矫治的16例患者治疗效果良好。结论“2×4”矫治技术操作简便,疗程短,效果佳,是比较适合替牙期错牙合患儿的矫治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矫治效能特点,为临床推广应用奠定实践基础。方法收集因牙列错牙合畸形且自愿接受无托槽隐形矫治的患者18例,将患者矫治前后的头颅侧位片经华西头测分析法测量后,结果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对比分析矫治前后组织的变化。结果 (1)矫治前后上下颌骨及牙槽组织变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矫治前后软组织变化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主要表现为上切牙舌倾和下前牙唇倾共同作用导致覆牙合覆盖减小;软组织主要表现为鼻唇角增大和面突度减小。结论对临床表现为牙性错牙合畸形的患者,可以考虑对其进行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矫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