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人甲胎蛋白(AFP)基因的转录受控于5'-侧翼序列的三种调控区域,即启动子、增强子和沉寂子.AFP启动子是一个典型的肿瘤特异性的启动子,非常适宜于肝细胞癌(HCC)基因治疗,但由于它作用比较弱,在决定胎儿肝脏和HCC的AFP表达水平上,发挥主要作用的是增强子.如何增强人AFP转录调控序列的转录活性,是当前HCC靶向基因治疗研究的重要方面,本文对该三种调控区域的研究进展和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大片断基因复合物经常使用顺式DNA作用元件来确定对基因活性的适当的调节.这些长片断基因复合物中的转录增强子远距离激活启动子,然而却很少有人研究过这些远距离相可=作用的机制.来源于果蝇双胸复合物的Abd-B区域的启动子靶向序列(PTS)可以促进增强子启动子的相互作用.在这篇文章中.我们的研究证明PTS能够克服增强子抑制型的绝缘子的作用,并且可以促进一个远程增强子的作用,将转录活性仅仅限制在两个有效启动子的其中一个上面.我们又证明:PTS能够克服多个绝缘子的作用.我们假设PTS可以在增强子和启动子之间建立一个稳定的染色质结构,这个结构可以推动并且限制一个增强子到单个启动子上.这些发现为研究PTS的作用机制提供了有力的工具,并为揭示增强子一启动子相互作用和绝缘子相互作用机制的基本问题提供了一个新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3.
核转录因子κB(nuclear facter of kappa B,NF-κB)作为一种分布广泛的真核细胞转录因子,能与B细胞免疫球蛋白轻链基因的增强子κB序列特异性结合,参与调控多种与细胞凋亡、肿瘤形成和转移有关的基因表达.近年,NF-κB在肾肿瘤发生、发展、治疗中的作用及其机制逐渐成为医学研究的热点.NF-κB最初是由Sen等从B细胞的核抽提物中发现的一种核蛋白因子,能与免疫球蛋白κ轻链基因增强子的B位点(GGGACTTCC)结合,调控κ轻链的转录.近年发现它是一种分布和作用均十分广泛的转录因子,不仅存在于B细胞,也存在于T细胞、非淋巴细胞、Hela细胞等多种细胞,能与多种基因的启动子和增强子发生特异性结合,促进相关基因的转录和表达,参与免疫应激、炎症反应、细胞增殖和凋亡等过程.现对NF-κB的信号转导机制及其与肾肿瘤的关系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正>转录因子是类蛋白质,它能够与DNA在启动子和增强子的区域相结合,起到调控下游基因表达的功能。转录因子能够被其他的蛋白分子激活或失活,经常是作为信号转导的最终步骤。真核生物的转录因子大多对转录进行正向调控,而仅有少数的转录因子是对转录过程起到负向的调控功能。  相似文献   

5.
为检测人端粒酶催化亚基(hTERT)基因启动子,克隆构建hTERT启动子(319bp)调控的荧光素酶报告载体,用脂质体转染法将其转染肿瘤细胞和正常细胞。结果表明,hTERT启动子在所检测的4种端粒酶阳性的肿瘤细胞中具有明显的转录活性,平均为阳性对照的44.3%;而在端粒酶阴性的正常成纤维细胞株中则无明显的转录活性。结论:hTERT启动子的转录活性在端粒酶阳性的肿瘤细胞中明显上调,由hTERT启动子构建的载体可能是一种新颖和有前景的靶向性基因治疗载体。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阳离子脂质体联合转铁蛋白(transferrin,Tf)介导甲胎蛋白(AFP)启动子/增强子载体对分泌AFP的人肝癌细胞株的双重靶向作用.方法测定比较阳离子脂质体Lipofectin、Lipofectin联合含双铁的人转铁蛋白[HTf(Fe)2]介导质粒pDR2luc、pEBAFluc转染分泌AFP的人肝癌细胞株(HepG2)、不分泌AFP的人肝癌细胞株(SMMC7721)、人肾癌细胞株(GRC)及非洲绿猴肾细胞(COS7)的转染效率,转染效率以液体闪烁计数仪单光子计数法测定荧光素酶活性估计.结果(1)除COS7外,其余3株细胞以Lipofectin+HTf(Fe)2介导pDR2luc的转染效率均比单用Lipofectin的转染效率高(均P<0.01).(2)以Lipofectin介导pEBAFluc转染4株细胞,荧光素酶活性仅在能分泌AFP的HepG2中表达.(3)比较Lipofectin、Lipofectin+HTf(Fe)2介导pEBAFluc转染HepG2的效率,后者较前者高8倍多(P<0.01).结论Lipofectin+HTf(Fe)2介导含人AFP启动子/增强子的质粒pEBAFluc转染细胞时对分泌AFP的人肝癌细胞株有双重靶向作用.  相似文献   

7.
甲胎蛋白基因表达调控及其在肝癌基因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甲胎蛋白(alpha-fetaprotein,AFP)是一类胚胎中清蛋白样载体蛋白,在正常成人组织中很难检测到,恶性病变时又有大量产生,常被用作检测肝细胞癌变的指标。AFP基因调控区包括一系列顺式作用元件,特异的反式作用因子直接或间接地调控AFP基因的表达,其基因调控主要在转录水平上。AFP基因表达与肝癌发生中涉及到的某些原癌基因的表达相关。目前,基于对AFP基因表达调控的认识,可以构建出特定表达载体,应用于肝癌的靶向基因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人类横纹肌肉瘤细胞中Utrophin蛋白表达上调的可能因素。方法查阅文献,检索人类Utrophin基因启动子区域可能的调控元件,应用染色质免疫沉淀(CHIP)和凝胶阻滞实验(EMSA)加以验证。并利用RNA干扰和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的方法分析人类EN1转录因子调节Utrophin表达的作用机制。结果经查阅文献获知,Utrophin基因启动子区域有2个转录因子EN1的可能结合位点,经CHIP和EMSA实验证实位点2是真正结合位点。通过RNA干扰实验,发现在人横纹肌肉瘤细胞中EN1基因沉默后,可使Utrophin mRNA水平上调。结论如果能进一步验证其蛋白表达水平亦升高,将可能为假肥大性肌营养不良基因治疗提供新的靶点。  相似文献   

9.
在复杂基因组中,绝缘子形成了染色质区域的边界,阻止邻近的基因上的增强子对这些启动子进行不必要的激活.果蝇双胸复合体的Abd-B基因区域的启动子靶向序列(promoter targeting sequence,PTS)能够克服一个绝缘子的作用,并且推动和限制单个启动子的作用.研究发现这个启动子靶向序列活性的建立需要一个绝缘子对它进行激活,但是无需这个绝缘子存在就可以持续下去.这些结果表明启动子靶向序列的建立是不依赖于增强子活性的,是通过发育和后代繁衍的表观遗传保持下去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构建携铜绿假单胞菌外毒素PE38基因及甲胎蛋白(AFP)启动子的重组载体,并研究其在体外对AFP阳性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carcinoma,HCC)的靶向杀伤作用。方法:构建重组免疫毒素表达质粒pAFP-PE38,通过转染细胞观察其作用,RT-PCR法测定PE38 mRNA表达,CCK-8法检测细胞毒性。结果:各组细胞转染质粒pAFP-PE38后仅AFP阳性的HepG2细胞表达PE38 mRNA,且形态发生改变,生长显著受抑(P〈0.01),48 h和72 h抑制率分别为27.2%、58.3%,而AFP阴性的PC-3和HeLa细胞未受明显影响。结论:PE38基因真核表达载体可实现HCC基因治疗的靶向性和高效性,有望成为肝细胞癌靶向基因治疗的有力工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