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评价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切除术在十二指肠乳头部腺瘤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1例因十二指肠乳头部腺瘤行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切除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内镜治疗完成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术后随访情况。结果29例(93.5%,29/31)成功完成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切除术治疗,术后病理提示腺瘤伴低级别上皮类瘤变25例、腺瘤伴上皮类瘤变4例。术中1例(3.4%,1/29)发生出血,无穿孔;术后无出血和穿孔,17例(58.6%,17/29)并发高淀粉酶血症、3例(10.3%,3/29)并发轻度胰腺炎,均经内科保守治疗痊愈。有2例(6.9%,2/29)伴有上皮类瘤变者分别在术后6个月及2年后复发;其余27例随访期间无复发,随访时间11个月至5年,平均(33.6±8.5)个月。结论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切除术治疗十二指肠乳头部腺瘤安全可行,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虽然术后复发率较低,但仍应注意密切随访。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冠心病介入术后患者吸烟状况。方法:采用上海公共卫生研究所设计的戒烟调查表,对109例一年前因冠心病行介入治疗,且介入治疗前为吸烟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09例介入治疗术后的患者中有81例尝试戒烟,其中成功戒烟者39人,占戒烟者48.2%(39/81),占总例数的35.78%(39/109);复吸者42例,占戒烟者51.8%(42/81);仍在吸烟者70例(包括戒烟复吸者),占总例数的64.22%(70/109)。42例复吸者复吸原因:认为戒烟很痛苦36例(85.7%),疾病已好5例(11.9%),医师没强调,自己没认识吸烟危害1例(2.4%);复吸时间:介入术后3个月内40例(69.23%),6个月内20例(28.57%),9个月内10例(14.29%)。结论:冠心病介入术后患者仍吸烟者仍占很大比例,若戒烟有困难,建议药物辅助戒烟。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心房颤动(AF)患者射频消融术前、术后1年不同时期相关炎症因子的变化,以及此种变化趋势对房颤复发的影响。方法:42名临床诊断AF的患者,于射频消融术前、术后1、3、9和12个月抽取外周血,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IL).6和IL-8的浓度。20例同期体检健康人作为正常对照组。结果:射频消融术前,AF患者hs-CRP、IL-6和IL.8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AF患者hs-CRP水平在术后1个月较术前有明显下降(P〈0.05),术后3个月趋于稳定。AF组IL-6、IL-8水平在术后3个月明显上升(P〈0.05),术后9个月均明显下降(P〈0.05),术后12个月趋于稳定。AF术后3个月内早期复发者与未复发者比较IL-6、IL-8水平前者较后者明显升高(P〈0.05);88%比例的患者在之后长期随访中未再发生AF。术后12个月晚期复发者与未复发者相比IL-6、IL-8水平无统计学差异。AF复发者与未复发者hs-CRP水平差异未达统计学意义。结论:AF患者较正常健康人炎症因子IL-6、IL-8与hs-CRP水平均明显增高。射频消融术本身短期内可影响炎症因子表达;AF的转归与炎症因子的长期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影响肺结核患者治愈的因素,为提高肺结核治愈率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7~2012年甘肃省民乐县新涂阳肺结核患者治愈情况的相关信息并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共调查新涂阳患者490例,治愈393例,治愈率80.2%,半年后复发97例,复发率19.8%;复发组在就诊前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55.7%)低于治愈组(76.0%);复发组接受综合医院治疗大于1个月者比率(18.5%),明显高于治愈组(6.3%);复发组及时转诊(7日内)到位率(14.4%),明显低于治愈组(93.6%);复发组患者规则治疗依从性比率(5.3%)明显低于治愈组(79.2%)。结论患者对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病后及时转诊到位率、接受规范治疗率低是影响肺结核治愈的主要原因,应加强宣传力度,建立健全转诊审批制度,强化督导管理,给予结核病患者早期、及时、全程、规范的治疗,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5.
替比夫定在预防肝移植后乙肝复发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替比夫定在预防肝移植后乙肝复发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54例乙肝终末期肝病息者移植术后应用替比夫定及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预防乙肝复发;6例移植术后应用拉米夫定出现病毒变异者停用拉米夫定,换用替比夫定+阿德福韦。观察用药后HBVDNA复制、HBsAg以及HBeAg的变化及不良作用。结果54例患者[29例术前HBVDNA高复制(〉10^3 copies/ml)及25例低复制(〈10^3 copiea/ml)]在术后6个月时HBV DNA、HBsAg、HBeAg全部阴转;6例移植术后乙肝复发病例加用替比夫定3个月以上,5例乙肝标记物转阴。结论肝移植术前应用替比夫定,术后继续替比夫定治疗,可有效改善肝功能、抑制肝炎复发。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血管内治疗高级别(Hunt—HessIV~V级)的急性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的早期疗效和长期随访结果。方法选取2001年1月-2009年12月行血管内栓塞治疗的44例高级别aSAH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37例为Hunt—HessIV级,7例为Hunt—HessV级。对术中、术后并发症、出院时临床预后(mRS评分)及平均12.4个月的长期随访结果进行综合评价。结果(骈4例中,39例动脉瘤完全闭塞,2例动脉瘤栓塞率≥90%,3例动脉瘤栓塞率为70%~90%。②3例(6.8%)出现术中并发症,其中2例为动脉瘤破裂出血,1例术中弹簧圈脱出。③术后14d连续行TCD监测,显示26例出现严重血管痉挛,其中11例死亡。④出院时,15例(34.1%)死亡,29例(65.9%)存活,其中2例(4.5%)预后良好,27例(61.4%)均残留有中、重度的神经功能障碍,27例中24例(24/37,64.9%)为Hunt—HessIV级患者,3例(3/7)为V级患者,两组比较预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⑤29例存活患者中,27例获得长期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38个月(6~71个月)。27例中,18例(66.7%)预后良好,6例(22.2%)遗留有中、重度残疾,3例(11.1%)出院后死亡。长期预后良好率、病死率均为42.96%(18/42)。27例中,20例行影像学复查,均未见动脉瘤复发。结论对高级别aSAH患者,血管内治疗的有效性仍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Gateway—Wingspan球囊支架系统治疗基底动脉狭窄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应用Gateway—Wingspan球囊支架系统治疗基底动脉慢性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支架置人的手术成功率、狭窄率的改变、围手术期并发症及术后症状改善的情况。结果①20例基底动脉狭窄病变,共置入20枚Wingspan支架,技术成功率为100%。②术后即刻造影证实,狭窄率由(79.0±6.0)%下降至(13.0±3.4)%。围手术期1例发生小脑前下动脉闭塞,导致脑干梗死。③本组在术后1、3、6个月进行随访,根据Malek评分,术后3次评分均为1分者共12例(60%),均为2分者2例(10%),均为3分者1例(5%)。这15例患者的病情稳定,其中12例疗效肯定;其余5例术后早期疗效明显,但以后有所下降,其中有3例(15%)1个月时评分为1,3个月时转为2分;有2例(10%)1、3个月为1分,6个月时转为2分。结论经短期随访发现,采用Gateway—Wingspan球囊支架系统治疗基底动脉狭窄安全性及疗效均良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大肠癌术后吻合口病变与临床表现的关系。方法对本院290例大肠癌术后患者进行结肠镜检查。结果因症状复查177例,103例有吻合口病变,无症状复查113例,47例有吻合口病变,两者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术后3个月~1年内复查87例,主要病变为吻合口炎症(38例)、缝线残留(21例)、癌复发(6例);1~3年复查156例,主要病变为炎症(35例)、良性增生(14例)、癌复发(4例);3年后复查47例,仅有少部分良性增生(4例),癌变少见(1例)。结论大肠癌术后吻合口可发生炎症、增生、癌复发等多种病变,并出现相应的临床表现。因此,应定期复查肠镜,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9.
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治疗眼动脉瘤31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治疗眼动脉瘤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31例支架辅助弹簧圈治疗的眼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男12例,女19例;年龄18—74岁,平均52.3岁。其中13例有高血压病史,10例有糖尿病史,6例合并脑缺血表现。未破裂动脉瘤4例,Hunt—Hess分级I级3例,Ⅱ级5例,Ⅲ级15例,Ⅳ~V级4例。头痛24例,恶心、呕吐18例,有眼部症状者12例,有视力下降者8例,有视野缺损者4例,首发症状为视力下降或视野缺损者3例。结果所有支架均成功释放,其中Neuroform支架27枚,Enterprise支架4枚;完全及次全栓塞28例,部分栓塞3例。29例患者分别在术后3~32个月复查,无一例动脉瘤复发。应用格拉斯哥预后(Glasgow Outcome Scale,GOS)评分进行疗效评价,恢复优或良者(GOS5或4)26例(83.9%),一般者(GOS3)2例(6.4%),差者(GOS2)2例(6.4%),死亡(GOS1)1例(3.2%)。结论通过支架对眼动脉瘤瘤颈重塑及弹簧圈的封堵作用,使动脉瘤得到致密栓塞,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阵发性房颤射频消融术后3个月(“空白期”)内房性心律失常的发作趋势与远期复发的关系.方法 入选在我院接受首次环肺静脉电隔离射频消融术的阵发性房颤患者50例,并于术后3个月内每月行24h动态心电图检查,同时进行术后定期临床随访和监测12个月.根据术后第12个月体表心电图、24h动态心电图监测及临床随访结果,分为房颤复发组和无复发组,比较复发组患者与无复发组患者术后3个月内房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及随着时间推移两组房性心律失常的发作趋势.结果 术后第12个月体表心电图及24h动态心电图统计结果显示,房颤复发率为36.0%(18/50),所有心电图中出现快速型房性心律失常心电图为26.9%,其中房颤20.2%、房扑2.0%、房速4.7%;房性早搏20.1%;窦性心动过缓2.0%.复发组患者术后3个月内房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高于无复发组(41.1%比10.2%,P<0.05),复发组患者术后3个月内房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维持在较高水平(术后3个月分别为44.4%、41.8%、38.5%,P>0.05).无复发组患者术后3个月可出现房颤复发,随着时间推移房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呈降低趋势(术后3个月分别为18.7%、10.5%、4.4%,P<0.01).结论 早期复发不能代表消融失败和晚期复发,但早期房性心律失常发作频繁,则晚期房颤复发的危险性增加.  相似文献   

11.
应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测定60例大肠癌患者术前、术后癌胚抗原(CEA)、癌相关糖抗原CA199、CA72-4单项表达情况,将3种标记物组合为4种方式进行联合检测.并对其中45例患者术后随访4个月~2a。结果Ⅰ、Ⅱ、Ⅳ期大肠癌患者3项标记物均明显增高(P均〈0.05).其敏感性与病理分期程度相关。术后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转移、复发者标记物明显增高至术前水平。CEA+CA72-4及CEA+CA19-9+CA72-4组合方式检测的敏感性显著高于任一单项(P均〈0.05),但后一种组合方式的特异性有所降低。认为3项肿瘤标记物对大肠癌中晚期的诊断、术后疗效监测具有实用价值,CEA和CA72-4联合检测可作为首选项目。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导管射频消融术后应用替米沙坦联合螺内酯治疗的效果。方法:将90例接受单次射频消融术治疗的阵发性房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和研究组(常规治疗+替米沙坦+螺内酯),术后1个月和3个月分别返院复查24h动态心电图(Hoher)、经胸超声心动图、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等,并记录房颤复发情况。结果:17例(18.9%)患者术后3个月内再发房颤,其中对照组12例(26.7%),研究组5例(11.19/6),两组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4)。研究组术后3个月NT—proBNP明显低于对照组,即(75.9±71.1)pg/ml对(106.9±74.3)pg/ml,P=0.046;研究组术后3个月NT—proBNP与术前的变化量较对照组显著增高,即(-11.13±126.48)pg/ml对(-59.8±102.30)pg/ml,P=0.037。结论:替米沙坦联合螺内酯治疗能够减少阵发性房颤患者环肺静脉消融术后的早期复发,特别是能够显著降低术后3个月NT—proBNP水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的临床特征和手术治疗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对23例OSAS患儿在局麻下手术,其中行扁桃体切除术同时行腺样体刮除术17例(74%),单纯扁桃体切除术3例(13%),单纯腺样体刮除术3例(13%)。术后随访6个月~1年,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3例全部治愈,其中18例(78.3%)术后7~10d睡眠打鼾、呼吸暂停、张口呼吸、憋醒等症状消失,5例(21.7%)术后睡眠鼾声基本消失,无呼吸暂停、憋醒和张口呼吸等表现。术后随访6个月-1年,未见OSAS复发,生长发育良好,无并发症。结论手术切除扁桃体和(或)腺样体,是治疗儿童OSAS的非常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心房颤动导管消融复发患者二次消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心房颤动(房颤)导管消融治疗仍然存在一定的复发率,而其复发的特点目前仍然不清,本文对房颤消融复发患者二次消融的特点进行分析。方法共442例房颤消融治疗患者中,29例消融后复发的患者[男性19例,年龄(56±11)岁],本文患者复发时间〉6个月。对这些复发患者进行二次导管消融治疗。分析和对比初次与二次消融的电生理特点。结果29例房颤患者(20例为阵发性房颤,9例为持续性房颤)复发时间6—33(11.3±5.3)个月,所有患者初次消融后均服用3个月抗心律失常药。在复发的29例患者中,(1)3例初次消融术采用单纯靶肺静脉电隔离,二次消融发现1例出现非消融肺静脉触发灶,予以补充消融;另2例发现原靶肺静脉均有传导恢复,予以所有肺静脉经验性电隔离。(2)12例初次消融策略为所有肺静脉(48根)经验性电隔离,二次消融时发现所有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肺静脉传导恢复(36根),8例再次所有肺静脉节段电隔离(其中1例发现上腔静脉起源予以针对性电隔离);4例患者采用三维标测系统指导下同侧肺静脉环形电隔离。(3)12例患者初次消融策略为三维标测系统指导下同侧肺静脉环形电隔离,二次消融时重复进行环肺静脉电隔离。1例患者术中发现左心房局灶性房性心动过速(房速)并成功消融,2例患者术中出现左心房不典型心房扑动(房扑)成功消融。二次消融术后随访(15±10)个月,5例患者出现房颤复发(阵发性房颤1例,持续性房颤4例;成功率82.8%),1例患者出现严重左肺静脉狭窄。结论对于房颤进行肺静脉消融电隔离治疗,其复发患者以肺静脉传导恢复为复发的主要原因。单纯进行靶肺静脉消融的部分患者,其他肺静脉的触发灶对于复发起着重要的作用。部分复发患者与非肺静脉起源的触发灶相关。复发的房颤患者,再次导管消融治疗可以达到较高的治疗成功率。  相似文献   

15.
辨证论治加化疗治疗Ⅱ、Ⅲ期胃癌术后39例远期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总结分析1987~1991年间辨证论治加化疗治疗Ⅱ、Ⅲ期胃癌术后患者39例的远期疗效、结果,Ⅱ、Ⅲ期患者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5.7%(6/7)、80%(4/5)、66.7%(2/3)及90.6%(29/32)、51.8%(14/27)、31.3%(5/16);术后2年内中药治疗3个月以上加化疗3个疗程以上患者的3、5年生存率明显高于中药治疗不足3个月加化疗不足3程者(P<0.05);术后2年内出现转移及复发者的3年生存率低于未出现转移及复发者(P<0.01)。提示术后尽早行长期中药治疗加长期间断化疗能提高胃癌的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16.
蔡正文  刘汉锋  甘廷庆  蓝东 《内科》2008,3(5):710-711
目的 探讨原发性纵隔淋巴瘤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9例原发性纵隔淋巴瘤的临床资料。29例患者均经病理诊断,其中20例采用化疗联合放疗治疗,9例单用化疗治疗。结果29例是声中完全缓解19例(65.5%),部分缓解5例(17.2%),稳定3例(10.3%),进展或恶化2例(6.7%)。总缓解率(完全缓解+部分缓解)82.8%。随访至2007年12月(14个月-81个月),失访8例。在随访的21例患者中,无瘤生存10例,带瘤生存3例,死亡8例。结论原发性纵隔淋巴瘤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易误诊。化疗联合放疗可能有助于提高疗效,是目前治疗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初步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的应用价值及安全性。方法2009年2月至2012年7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ESD治疗的176例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的病例,对其手术及治疗情况、近远期并发症、术后随访疗效等多个指标进行回顾比较。结果176例患者中,低级别上皮内瘤变56例,病灶长度1~10cm,平均4.3em,ESD平均手术时间62min。高级别上皮内瘤变80例,病灶长度1~10cm,平均5.0em,ESD平均手术时间72min。早期食管癌病例40例,病灶长度1-11em,平均5.7cm,ESD平均手术时间86min。术后出现胸骨后疼痛80例(45.5%),出血2例(1.1%),穿孔3例(1.7%),食管狭窄15例(8.5%),腹痛17例(9.6%),发热15例(8.5%),均未发生其他并发症。125例病例进行了随访,中位随访时间14个月(1~39个月)。病灶术后病理示,低级别上皮内瘤变的56例患者中,54例一次性完整切除病灶,3.6%(2/56)边缘有残留;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的80例患者中,76例一次性完整切除病灶,5.0%(4/80)切缘有残留;食管早期癌的40例患者中,37例为一次性完整切除,7.5%(3/40)切缘见残留。所有病理基底均未见残留,且术后病理提示所有患者病变范围均未突破黏膜下层。病灶局灶复发3例(1.7%)。101例进行了术后2个月的胃镜复查,创面愈合率100%(101/101)。79例完成了术后6个月的胃镜复查,其中2例局灶复发,1例发现贲门病变,创面愈合率100%(79/79)。52例完成了术后12个月的胃镜复查,1例局灶复发,创面愈合率100%(52/52)。结论ESD能够一次性完整切除病灶,有利于病理诊断,并且病灶复发率低、并发症少、创伤小,是诊断及治疗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的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低位直肠癌手术后复发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采用随访与病史回顾的方法研究了低位直肠癌患者手术后复发的可能原因及相应预防措施.本组18例,男14例,女4例,年龄42岁~68岁,肿块距肛门齿状线7cm~5cm者12例(66.7%),5cm以下者6例(33.3%).采用Miles手术12例(66.7%),保留肛门者6例(33.3%);腺癌11例,乳头状腺癌2例,粘液腺癌5例.结果本组跟踪随访5a,保留肛门者6例均因术后癌肿局部复发、转移,2a内死亡,而Miles手术组2a生存率明显高于保留肛门组.结论复发原因:①术者为满足患者的心理要求勉强保留肛门致手术切除范围不够;②癌肿距肛缘大近;③溃疡型或浸润型直肠癌,组织学类型多为低分化腺癌;④手术前后未进行化疗。放疗等.预防复发的措施:①术后3mo~6mo内及时随访,重视下消化道症状及大便性状改变可提高复发的早期诊断率;②手术务求彻底根治;③术中无瘤操作;④术前、术后包括化疗、放疗在内的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吸入表面激素(ICS)减量后哮喘症状变化与诱导痰嗜酸性粒细胞(EOS)比例的关系.方法 选择专科门诊已使用ICS治疗的39例缓解期哮喘患者,进行诱导痰检查.根据减量时间分为两组,一组16例为缓解1个月后ICS剂量减半(减量1组16例),另一组23例为缓解3个月后ICS剂量减半(减量2组),予诱导痰检查.分别予目前使用ICS剂量减半,并于ICS减量后1个月、2个月、3个月及6个月复诊,复查诱导痰,观察气道炎症变化,对所得数据应用SPSS15.0软件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ICS减量后3个月(43.8% vs.21.7%)及6个月(43.8% vs.43.5%)内哮喘症状复发率无显著差异(P >0.05);ICS减量后3个月复发组与未复发组患者减量前诱导痰EOS比例存在显著差异(10.3% vs.2.5%,P<0.05).ICS减量后6个月复发组与未复发组患者减量前诱导痰EOS比例也存在显著差异(11.5% vs.2.5%,P<0.05).结论 诱导痰EOS比例对判断缓解期患者ICS减量后症状复发具有重要参考价值,临床症状缓解后,参考诱导痰EOS比例进行ICS减量,有可能减少哮喘的复发.  相似文献   

20.
目的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评价阿托伐他汀钙在预防椎动脉起始段支架置入后再狭窄的作用。方法纳入59例行单侧椎动脉起始段支架置入术且随访资料完整的患者。根据术后是否服用阿托伐他汀钙(20mg/d),将患者分为服药组(29例)和未服药组(30例),术后均给予两组患者阿司匹林100mg/d和氯吡格雷75mg/d。于支架置入术前,术后1、6及12个月行CDFI检查,记录椎动脉起始段及椎间隙段的收缩期峰值流速(PSVos,PSV IV),计算PSVos/PSV IV,以DSA显示支架内狭窄率〉150%者为术后再狭窄,比较分析两组问再狭窄发生率及血流动力学的变化。结果①术后6个月,服药组和未服药组的再狭窄率分别为20.7%(6/29)和36.7%(11/3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未服药组再狭窄率(50.0%)明显高于服药组(2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术后1个月,两组患者的PSVos及PSVos/PSV IV均较术前明显改善。术后6个月,未服药组较服药组患者的PSVos[(187±18)、(179±20)cm/s]和PSVos/PSV IV(3.93±0.59,3.24±0.48)相对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2个月时,未服药组较服药组患者的PSVos[(209±21)cm/s、(159±16)cm/s]和PSVos/PSV IV(4.34±0.65、2.86±0.36)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DFI评估结果显示,阿托伐他汀钙可以降低椎动脉支架置入术后再狭窄率。随着服药时间的延长,可影响病变血管内血流动力学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