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乳头状甲状腺癌择区性颈淋巴结清扫术(SND)后并发乳糜漏的临床特点和防治体会。 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2008年3月至2015年12月诊治的124例SND患者临床资料,对比不同淋巴结清扫范围、有无使用超声刀对术后乳糜漏发生率的影响。 结果Ⅵ+Ⅲ+Ⅳ区清扫与Ⅵ+Ⅱ+Ⅲ+Ⅳ+Ⅴ区清扫术后乳糜漏的发生率分别为1.37%和5.8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8,P=0.305);超声刀组与电刀组之间术后乳糜漏的发生率分别为1.30%和6.3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6,P=0.302)。 结论包含静脉角的SND术后发生乳糜漏,超声刀的使用并不会增加乳头状甲状腺癌颈淋巴结清扫术后乳糜漏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甲状腺癌中乳头状癌占绝对优势,目前发病占比>90%,其转移主要发生在颈部,有报道转移率为30%~80%[1]。中央区及侧颈区淋巴结清扫术是甲状腺癌手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乳糜漏是颈淋巴结清扫术少见但严重且处理棘手的并发症,多见于侧颈区淋巴结清扫术。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后乳糜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甲状腺癌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后并发乳糜漏的原因、临床特点和诊治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2月至2017年2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甲状腺外科行甲状腺癌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病人中14例术后发生乳糜漏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乳糜漏发生率为0.5%,出现在术后的第1~2 天,中位时间1.5 d;发生乳糜漏之前的引流量峰值为30~76 mL,中位数为49 mL;乳糜漏发生后,引流量进一步增多,最大值为30~135 mL,中位数为57.5 mL。乳糜漏病人淋巴结清扫区域:左侧中央区清扫3例(21.4%);右侧中央区清扫8例(57.2%),其中4例包含右侧喉返神经(rRLN)深面(rⅥb区)淋巴结清扫;双侧中央区清扫3例(21.4%,均不包含rⅥb区清扫)。淋巴结清扫数目0~14枚。发生乳糜漏后,2例经低脂饮食痊愈,7例经禁食水痊愈,剩余5例调整饮食效果不佳,辅以持续低负压吸引后痊愈。乳糜漏基本治愈时间为1~8 d, 中位时间3 d。结论 甲状腺癌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后乳糜漏发生率较低,引流量一般较少,术后1~2天引流量异常增多及性质改变时应警惕乳糜漏的发生,及时采取调整饮食或辅以持续负压吸引可在短期内治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甲状腺癌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后并发乳糜漏的原因、临床特点和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2月至2017年2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甲状腺外科行甲状腺癌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病人中14例术后发生乳糜漏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乳糜漏发生率为0.5%,出现在术后的第1~2天,中位时间1.5 d;发生乳糜漏之前的引流量峰值为30~76 mL,中位数为49 mL;乳糜漏发生后,引流量进一步增多,最大值为30~135 mL,中位数为57.5 mL。乳糜漏病人淋巴结清扫区域:左侧中央区清扫3例(21.4%);右侧中央区清扫8例(57.2%),其中4例包含右侧喉返神经(rRLN)深面(rⅥb区)淋巴结清扫;双侧中央区清扫3例(21.4%,均不包含rⅥb区清扫)。淋巴结清扫数目0~14枚。发生乳糜漏后,2例经低脂饮食痊愈,7例经禁食水痊愈,剩余5例调整饮食效果不佳,辅以持续低负压吸引后痊愈。乳糜漏基本治愈时间为1~8 d,中位时间3 d。结论甲状腺癌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后乳糜漏发生率较低,引流量一般较少,术后1~2天引流量异常增多及性质改变时应警惕乳糜漏的发生,及时采取调整饮食或辅以持续负压吸引可在短期内治愈。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临床上更加有效地预防和治疗颈乳糜漏的方法 .方法 我科1988~2008年期间共收治593例行甲状腺癌颈淋巴结清扫术的患者,对术后出现乳糜漏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共出现颈乳糜漏19例,占3.2%,其中17例采用持续负压吸引加局部加压包扎的保守治疗方法 治愈,2例采用淋巴管缝扎方法 治愈.结论 持续负压吸引加局部加压包扎是治疗甲状腺癌颈淋巴结清扫术后乳糜漏的主要治疗方法 ,对于引流量较大、持续时间较长的病例应采用手术治疗的方法 .  相似文献   

6.
超声刀颈淋巴结清扫术后乳糜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超声刀颈淋巴结清扫术后发生乳糜瘘的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四川大学华西医院2005年1月至2009年4月期间105例使用超声刀及110例使用传统方法行左颈或双颈淋巴结清扫的甲状腺癌患者的乳糜瘘的发生情况。结果 105例使用超声刀行左颈或双颈淋巴结清扫术后发生乳糜瘘6例,发生率为5.71%,110例未使用超声刀行左颈或双颈淋巴结清扫术后发生乳糜瘘1例,发生率为0.91%,前者明显高于后者(P<0.05)。结论超声刀行左颈或双颈淋巴结清扫增加了术后发生乳糜瘘的风险,在解剖左颈内静脉下段及左颈静脉角时,显露并保护胸导管,使用丝线结扎的传统方法可有效避免术后发生乳糜瘘。  相似文献   

7.
颈淋巴结清扫术是治疗头颈部恶性肿瘤淋巴结转移的根治性方法,乳糜瘘是一种不常见但后果严重的手术并发症,约占颈淋巴结清扫术的1%~3%,处理不当容易引起电解质紊乱、诱发感染、伤口不愈合等并发症,严重者甚至危及生命.我院于2005年1月至2007年7月,应用锐性解剖分离胸导管、右淋巴导管的方法施行颈淋巴结清扫术52例,无一例出现术后乳糜瘘.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乳糜漏是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清扫术(颈清)术后相对少见但却较为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可增加住院天数和医疗费用,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本文综述了甲状腺癌颈清乳糜漏的形成原因和防治策略,系统概括了近年来国内外非手术和手术治疗的研究进展,提出在熟悉相关解剖、规范手术操作并加强术后管理的基础上,可以显著降低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清扫术后乳糜漏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结肠癌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后乳糜漏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结肠癌完整结肠系膜切除(CME)术后乳糜漏的发生率、影响因素及防治措施。方法收集2000年9月至2011年9月间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结直肠外科同一组医师连续实施的592例结肠癌CME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592例结肠癌CME术后共发生乳糜漏46例(7.7%),CME右半结肠切除术后乳糜漏发生率为13.3%(30/226).显著高于CME左半结肠切除术后的4.4%(16/366)(P=0.000)。单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肿瘤大小(P〈0.05)、肿瘤部位(P〈0.叭)及清扫淋巴结数目(P〈0.01)与CME术后乳糜漏有关: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肿瘤部位和清扫淋巴结数目是CME术后发生乳糜漏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肿瘤部位和清扫淋巴结数目是结肠癌CME术后乳糜漏的独立危险因素。当患者术后开始进食后腹腔引流量由少而突然增加时.应积极进行乳糜试验检查.以便早期明确诊断并及时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经胸乳入路行腔镜颈侧区淋巴结清扫术与传统开放颈淋巴结清扫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7年9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82例甲状腺癌颈侧区淋巴结清扫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手术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47,行传统开放颈淋巴结清扫术)与研究组(n=35,经胸乳入路行腔镜颈侧区淋巴结清扫术)。结果:两组患者颈清时间、术后引流总量、引流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清扫淋巴结数量、阳性淋巴结数量、切口愈合不良、面部肿胀、乳糜漏、颈胸部感觉异常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重度疼痛占2.86%,对照组占21.28%,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胸乳入路行腔镜颈侧区淋巴结清扫术安全、可靠,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