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小儿急性心肌梗死样重症心肌炎临床表现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4例心电图有类似急性心肌梗死时ST-T改变。心肌酶谱异常增高,误诊为“急性心肌梗死”患儿的病史、心电图、心肌酶谱、心律失常、心功能不全等临床表现。结果4例患儿入院时均误诊为“急性心肌梗死”。2例并发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其中1例出现阿斯综合征,抢救无效死亡。1例窦性心动过速误诊为室性心动过速而应用电复律死亡。1例出现心源性休克。结论当急性重症心肌炎患儿心电图、心肌酶谱出现急性心肌梗死样改变时,病情凶险,病死率极高。要结合既往史、临床表现及时作出正确诊断和处理。  相似文献   

2.
重症肺炎对肾功能的影响穆亚平王雪萍孟宪贞吴丽霞史海燕孟辉李晓菊潘永娴张宝珍1993年1月~1995年2月对重症感染,特别是重症肺炎患儿进行了血和尿β2微球蛋白(β2m)的检测,报告如下。对象和方法:重症肺炎51例,男25例,女26例;轻症84例,男4...  相似文献   

3.
王晴 《小儿急救医学》2005,12(2):140-141
目的总结31例小儿重症腹膜炎的综合治疗体会。方法31例患儿均经手术治疗,行肠切除吻合者21例,行单纯腹腔引流者4例,肠造瘘者3例,胆总管引流者3例。31例中行腹腔引流者22例,未置引流者9例。结果2例死亡,1例放弃,余者痊愈。结论重症腹膜炎患儿腹腔感染难以控制,治疗上尽可能清除原发灶,进行充分而有效的腹腔引流,并予以全身营养支持及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重症手足口病(HFMD)的临床特征,探讨早期干预措施。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752例HFMD患儿的相关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752例患儿中,男512例,女240例,男女之比为2.13:1。发病年龄主要在5岁以下,其中l~3岁最多,占72.07%。(2)大部分患儿热程持续≥3d,出现嗜睡、激惹、惊跳等神经系统表现。(3)粪肠道病毒71型检测阳性609例(80.98%),29例(3.86%)粪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xA16)阳性,42例(5.59%)为其他肠道病毒阳性,72例(9.57%)未检测出肠道病毒。结论重症及危重症HFMD病例主要是EV71感染,年龄分布主要集中在1—5岁,尤其是1~2岁。对于HFMD患儿应严密监测生命体征,早期发现危重病例,早期干预,以降低病死率,改善患儿预后。  相似文献   

5.
本文77例重症肺炎患儿中,有10种类型酸碱失衡。其中单纯和复合代酸最多为88%,复合代碱发生率也相对较高的55%,后者低血钾不严重,治疗中人工呼吸机治疗比较普遍,AG值可确定代酸性质,以便指导临床治疗,AG值的升高有助于判断复合酸碱失衡中隐匿的代酸,其在判断三重酸碱失衡中的作用更为突出。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15例重症肌无力危象抢球的总结,指出维持呼吸道通畅,保证有产通气量是抢救危象强有力措施;综合治疗及大剂量肾上腺皮质激素对缓解危象有肯定疗效;机械通气时选择抗性素不限制,并停用抗胆硷脂酶剂。  相似文献   

7.
少年型重症肌无力激素及手术治疗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比较激素及胸腺切除治疗少年型重症肌无力(JMG0的疗效。方法 我院住院及随访的55例患者中,2例单用溴佛吡啶斯的明治疗,37例用尼松治疗,3例用甲基氢化尼松冲击治疗,13例采用胸腺切除。结果 激素及胸腺争降疗效的显著,甲基氢化泼尼松冲击起效快,副作用小。结论 建议首选激素治疗JMG。  相似文献   

8.
病毒相关性急重症的现状和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病毒相关性急重症属于感染所致的重症疾病。某些病毒直接侵犯靶器官,发生重症疾病,如重症病毒性脑炎、毛细支气管炎或肺炎等。而多数病毒相关性急重症可视为病毒感染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即脓毒症(sepsis)的一种类型。事实上,小儿严重脓毒症往往是包括病毒在内的多重感染,它具有感染的多重性、多变性和年龄依赖性(不同年龄有其易感病毒和疾病)。其致病机制是病毒诱发宿主失控的免疫反应,严重时则发生休克或原发(速发)性和继发(迟发)性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近年来小儿病毒相关急重症发生率呈增加趋势,  相似文献   

9.
患儿,男,3个月。于入院前因发热1天,最高体温38.5℃,自服扑热息痛2次,每次0.1,次日热退,全身出现密集出血点及瘀斑,急来我院。查体:T、P、R、Bp正常。皮肤、舌尖、颊粘膜等多处见大量出血点,四肢散在瘀斑,心、肺听诊正常,腹软,肝缘于右肋下4.0cm,质软,次日回缩至肋下2.0cm,3天后肋下不能触及。  相似文献   

10.
例1 男,5岁,因吞咽、发音、呼吸困难伴头痛、步态不稳3d入院。2岁时有重症肌无力病史,表现为上睑下垂,经口服吡斯的明2年治愈,停药1年未复发。体检:神志清,呼吸浅表,R45次/min,口唇、面色略紫绀,瞳孔4mm等大正圆,光反射敏感,口腔大量唾液,呼吸运动减弱,双肺闻及痰鸣音,膝反射减弱,脑膜刺激征阴性。辅助检查:电  相似文献   

11.
支原体肺炎临床常见,而并发纵隔及皮下气肿却较为少见。我院在2006年8,9月收治2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小儿重症肺炎及其合并症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59,自引:1,他引:59  
小儿重症肺炎及其合并症的诊断和治疗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编者按小儿肺炎是造成发展中国家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全世界儿童死因调查表明,前五位死亡疾病中肺炎居首位。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到本世纪末的战略目标是:将儿童肺炎死亡率降低三分之一。而我国现阶段...  相似文献   

13.
急性重症病毒性脑炎诊治体会:附28例报告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为探讨儿童重症病毒性脑炎(病毒脑)的诊断与治疗,对近十年PICU收治的28例重症病毒脑患儿进行回顾分析,28例中男13例,女15例;年龄7个月~12岁。3例明确为单纯疱疹病毒感染,2例为EB病毒感染,余无病原学证据。经应用抗病毒治疗,精制干扰素(能)100万U~300万U/天×3天~7天、三氮唑核苷10mg/(kg·d)×10天~14天、无环鸟苷5mg/(kg·次)q6h~q8h×10天~14天,及激素治疗5天~7天。结果死亡5例,脑瘫2例,智能落后2例,继发性癫痫4例,痊愈出院15例。诊治体会诊断早晚与预后有关,EEG及CT对估计转归及预后有关,早期及时的抗病毒、激素应用及丙球治疗能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甲基强的松龙在治疗儿童重症哮喘中的作用。方法42例重症哮喘息儿应用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而38例患儿则应用常规剂量的琥珀氢考治疗,其余治疗两者相同。结果应用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的患儿有效率为69.05%,而对照组为34.21%,x^2=9.71,P〈0.01,两者差异有显著性。结论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儿童重症哮喘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小儿重症肌无力激素治疗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张靖  吴沪生 《中华儿科杂志》1998,36(10):612-614
目的比较两种激素治疗方案对小儿重症肌无力(MG)的疗效及副作用。方法通过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方法,把39例MG分为两组,分别予以泼尼松常规治疗及甲基氢化泼尼松冲击治疗。对两治疗组患儿激素的近期疗效、起效时间、达最佳疗效时间、副作用进行比较。结果泼尼松常规治疗组与甲基氢化泼尼松冲击治疗组比较,近期疗效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起效时间(中位数):泼尼松常规治疗组6天,甲基氢化泼尼松冲击组2天,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达最佳疗效时间(中位数):泼尼松常规治疗组74天,甲基氢化泼尼松冲击组23天,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类固醇副作用:泼尼松常规治疗组发生率70.0%,甲基氢化泼尼松冲击组发生率36.8%,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甲基氢化泼尼松冲击疗法与泼尼松常规疗法疗效相同,前者可获得快速、有效且副作用小的疗效。  相似文献   

16.
重症肌无力(MG)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患。主要发病机制是通过自身抗体的产生,导致肌肉运动终板乙酰胆碱受体(AchR)密度下降。研究证实,抗AchR抗体、肌肉特异性激酶(MuSK)抗体及多种针对其他肌肉胞浆蛋白的抗体与重症肌无力的发病相关。该病治疗主要采用胆碱酯酶抑制剂、肾上腺皮质类固醇或其他免疫抑制剂、胸腺切除术、血浆置换和免疫球蛋白等。应根据病人及疾病特点采取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干细胞疗法为难治性MG提供了一条新的治疗。  相似文献   

17.
不同剂量地塞米松治疗重症病毒性脑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地塞米松(DXM)治疗重症病毒性脑炎的疗效。方法 56例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分为甲、乙两组,每组28例。甲组采用短程大剂量DXM治疗,乙组采用短程小剂量DXM治疗,在治疗过程中对两组的临床疗效及药物副作用进行观察。结果 甲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乙组(P<0.05),两组副作用基本相同(P>0.05)。结论 早期大剂量、短疗程DXM治疗重症病毒性脑炎安全、疗效好。  相似文献   

18.
儿科重症监护病房十五年死亡疾病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为进一步减少重症监护病房患儿的病死率,分析和总结引起死亡的主要疾病,有助于提高儿内科医生特别是PICU专业人员对儿科常见病的认识。方法 对近15年来引起儿童死亡的主要疾病、各年龄段的主要死亡疾病以及不同时期的主要死亡疾病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 比较80~90年代,PCIU病死率有明显下降;重症肺炎(饰物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炎)是儿童死亡的主要疾病,近年来死亡数有明显下降;婴儿期重症肺炎(先心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特点及抢救治疗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38例小儿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资料。结果 38例病前均有明确病毒感染史,心电图示严重心律失常:房颤,房扑,短阵性室速,短阵性室扑,窦房阻滞,Ⅲ。房室传导阻滞,部分呈ST段下移,单项曲线,和QRS低电压.大多数CK—MB及肌钙蛋白I升高明显。经过综合抢救措施,治愈14例,好转17例,未愈5例,死亡2例。结论: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表现复杂,多变,易变速变,治疗主要是抢救心源性休克和纠正心律紊乱。积极应用大剂量Vitc.1.6-二磷酸果糖,改善心肌代谢,心律平治疗心律失常,可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20.
新生儿硬肿症是由寒冷、饥饿及感染等多种原因引起的综合征,易发生于低体重儿。特别是早产儿及有窒息的新生儿。其特征是皮肤和皮下脂肪变硬、水肿,常伴有低体温及多器官功能低下,重症患儿常合并DIC。病死率高,是北方地区新生儿期常见病之一。我科1997年12月~2003年12月收治重症新生儿硬肿症(Ⅱ度以上)127例。现将我们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