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2014年,中医药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全委中心工作,以"中国梦·国医情·健康行"为主题,坚持"抓龙头,强基层;做特色,重内涵;建机制,促发展"的工作思路,着力完善中医药事业发展政策和机制,运用"三观互动、六位一体"的理论体系,狠抓工作落实,努力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积极为助推江西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2.
姚海跃  熊航 《大医生》2023,(10):86-89
在新型冠状病毒大流行的后疫情时代背景下,提高自身免疫能力非常重要,因此中医健康养生文化也比以往更受关注。作为中医临床医护人员,如何将中医健康养生发挥更大价值,并通过长期临床诊疗发现大众养生存在的误区或者方法过程中存在的某些错误;作为临床医护人员,思考如何将中医医护更好地融入传统养生,尤其是某些中医护理操作或手段如何融入,值得不断探索创新。只有将中医医护与健康养生紧密结合、互相促进并补充,才能更好地为患者服务,为人民保驾护航,真正达到科学地预防疾病、提高生活质量甚至延年益寿的目的。这也是作为中医人继承、发扬中医药传统文化,为我国中医药卫生事业和健康管理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通过回顾国医李济仁先生相关研究,从中发掘李老的中医心理思想,发现"仁"是李济仁先生中医心理思想的核心。李济仁先生认为内心世界的稳定是心理健康的基石,顺应四时是维护心理健康的重要方法,珍视自身生命的价值是心理卫生的内在要求。在医患互动心理方面,李济仁先生综合考虑各种社会心理因素,辨证处方;在教育心理方面,李济仁先生重视因材施教,强调早立志、早成才;从心理思想学术渊源来看,李老的中医心理思想源自"张一帖"心法。  相似文献   

4.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属于中医学"疫病"范畴,中医药在历代疫病防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我院自确定为河南省省内唯一一所省级中医医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定点救治医院以来,积极发挥中医药在防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的作用,针对疫情期间,如何预防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感染,基于中医"治未病"思想和中医养生学说,围绕生活起居预防、饮食调护、情志护理、中药用药护理、适宜的中医传统疗法、中医养生保健操等方面,归纳中医护理防控要点,为提高居民中医药健康素养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5.
王陵 《齐鲁护理杂志》2003,9(7):549-550
中医院在开展整体护理过程中如何突出中医特色 ,充分发挥中医药在整体护理中的优势和作用 ,是我国护理工作有待深入探讨的课题。我院自 1997年至2 0 0 2年在全院 3个病区开展了突出中医特色的整体护理工作 ,收好良好效果 ,现将体会报告如下。1 方 法1 1 加强中医药基础理论和技术操作常规的培训 开展中医护理工作 ,首先需向护理人员普及中医药基础理论和技术操作常规 ,我们对毕业于西医护理专业的人员分期分批地进行培训 ,每期 3个月 ,提高了所有护理人员中医护理专业的基础理论和技术操作水平 ,为开展中医整体护理奠定了良好基础。1 2…  相似文献   

6.
《中医文献学》是一门培养和提高学生利用中医文献能力的重要课程,它指引学生如何从浩瀚的中医药文献中甄别、选择和阅读中医药文献,从古今中医药文献中发掘宝藏,汲取营养,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因此,  相似文献   

7.
国医堂赋     
国医堂云集了安徽中医学院中医药界的"高知精英群体",其中有国家级、省级名中医及中青年中医名家。在这一杏林名圃里,大医们承新安准绳,师南阳典则,以人民健康为己任,活人无数。和谐盛世,谨献一序,以颂其德。二零一一年孟秋月吉旦巢湖澄碧接天,蜀山矗立拔地。锦绣江淮,政令发自省府;邃密学术,衣冠冕旒大庠。  相似文献   

8.
<正>胃肠道恶性肿瘤发病率较高,是临床常见的癌肿之一。中医药在胃肠道恶性肿瘤的治疗中,较好的发挥了其整体观念及辨证思维,在一定程度上有效改善患者的身体机能,着力提高免疫力,同时抑制肿瘤的生长,延长病人的生存期[1]。李艳教授是安徽省名中医,十五世业医,师从其家父国医大师李济仁,从事中医肿瘤临床和研究工作30余年,将肿瘤患者的病情发展趋势了然胸  相似文献   

9.
2014年,中医药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全委中心工作,以“中国梦·国医情·健康行”为主题,坚持“抓龙头,强基层;做特色,重内涵;建机制,促发展”的工作思路,着力完善中医药事业发展政策和机制,运用“三观互动、六位一体”的理论体系,狠抓工作落实,努力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积极为助推江西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构建高等中医药院校本科护理学专业中医模块设置规范(简称"规范"),为中医护理课程设置提供参考。方法对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本科护理教学培养方案进行调研分析,以理论研究、专家会议法、德尔菲法构建"规范"。结果确定了毕业生应达到的基本要求(培养目标与培养要求)、专业基本教学条件、课程设置要求(包括中医学概论、中医护理学基础、中医临床护理学三大课程模块)以及中医护理实习安排。2轮专家咨询,专家积极系数分别为88.24%和81.40%,专家权威系数为0.85,第2轮专家咨询Cochran's Q值较低,说明专家意见趋于一致。结论本研究以理论为先导,立足中医特色护理教育现状,通过科学论证,制订的"规范"可以作为中医护理课程设置和教学改革的有力依据。  相似文献   

11.
业师张炳秀教授,为安徽省卫生厅"首届跨世纪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培养对象(268计划)"导师;人事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第3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教学工作"指导老师.迄今已从事中医临床、教学、科研40余年,学验俱丰.现任安徽省六安市中医医院大内科主任,国医堂首席专家.  相似文献   

12.
最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以国中医药办新函〔2013〕40号文公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文化科普巡讲团成员名单,安徽省六安市中医院李传平、芜湖市中医院黄树林、省立医院李平、安徽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邓沂名列其中。巡讲团由126人组成,分属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史、中医文献、方剂、中医诊断、中医内科、中医外科、中医骨伤科、中医妇科、中医男科、中医儿科、中医眼科、中医耳鼻喉科、中医养  相似文献   

13.
以"中医药防治慢性肾小球肾炎"为主题的安徽省中医肾病学术研讨会,于2012年6月22日~6月24日在六安市白天鹅大酒店隆重举行。本次会议得到了安徽省中医药管理局、安徽省中医药学会、《中医药临床杂志》社、六安市卫生局、六安市中医院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来自全省40余个地市县近50所中医院及综合医院80余名代  相似文献   

14.
正韩明向教授,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名誉院长,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国家第二、四、五批老中医药继承人指导老师,安徽省国医名师,香港大学荣誉教授,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一直从事于中医教学、临床、科研工作。笔者有幸成为安徽省中医药管理局  相似文献   

15.
2006年6月8日至9日,安徽省全省中医工作会议在合肥隆重举行。省卫生厅厅长高开焰,副厅长徐恒秋、李劲风出席会议,高开焰厅长发表了重要讲话,李劲风副厅长作了题为“理清发展思路,突出特色优势,为安徽中医事业再创辉煌而努力奋斗”的工作报告,省厅中医管理局局长董明培作了总结讲话。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省科技厅、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省委政策研究室、毫州市谯城区人民政府及安徽中医学院、安徽省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有关负责同志应邀出席会议,各市卫生局分管中医工作的局长、中医(医政)科长,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及创建单位的卫生局长,全国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卫生局长,全省中医医疗、教育和科研机构负责人,省卫生厅机关各处室及省直有关医疗卫生机构负责人共180多人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16.
<正>导师熊墨年系江西省名中医,全国名老中医学术经验传承指导老师,从事中医肿瘤临床、科研30余年,临床经验丰富,尤其对于中医药治疗肺癌、肠癌、胃癌等肿瘤疾病造诣颇深。笔者有幸作为全国第五批中医师承工作继承人,师从熊墨年教授,受益颇多,现将熊墨年教授治疗肺癌经验进行整理,报告如下:1肿瘤的病理基础导师认为正气亏虚是肿瘤发生的根本病因。《素问遗篇·刺法论》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气  相似文献   

17.
风湿病中医临床思维   总被引:6,自引:6,他引:0  
目的:风湿性疾病已成为世界范围内的"头号"致残性疾病,提高风湿病的防治水平势在必行.方法:通过多年的临床实践观察和动物实验研究.结果:中医药治疗风湿病有其独到之处,其治疗方案及应用策略关系到治疗的系统性、规范性和有效性.结论:对风湿病在中医治疗方面作进一步的思考和探寻,将会有助于中医药在该领域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正>赵荣胜是安徽省国医名师,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第三、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长期从事中医妇科临床科研工作。笔者有幸随师实践,获益良多。现总结赵师防治滑胎的经验如下。防患未然古今保胎,多采取有是证(出现流产先兆症状)才投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宫颈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R?HPV)感染中医证型、体质分布及相关危险因素,为中医药防治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通过流行病学调查分析宫颈HR?HPV感染患者的中医证型、体质及两者相关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宫颈HR?HPV感染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本研究共调查782例,其中宫颈HR?HPV感染309例,...  相似文献   

20.
《中医药临床杂志》2006,18(3):248-248
2006年4月8日,安徽省名老中医张琼林主任医师从医60周年暨《临证碎金录》首发式大会在六安市举行,为“十一五”期间安徽中医打造“三名”揭开序幕。全省中医药界代表200多人出席大会,安徽省卫生厅中医管理局, 安徽省中医药学会,安徽省中医药现代化研究会,安徽中医学院,六安市市委、政府、人大、政协和该市金安区派专人到会致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