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0.75%罗比卡因高龄病人硬膜外麻醉妇科手术5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自 2 0 0 0年初引进罗比卡因至今用于高龄妇科手术病人实施硬膜外麻醉 5 8例 ,对其阻滞效果与血液动力学干扰进行观察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 择期手术妇科病人 5 8例 ,年龄 6 2~ 79岁 ,ASAⅡ~Ⅲ级。其中腹式手术 5 1例 ,阴式手术 7例 ,术前均伴有不同程度合并症 (包括冠心病、陈旧性心梗、心律失常等 )。麻醉方法 病人入室 ,开放静脉 ,连续监测血压、心率、ECG与SpO2 ,持续面罩吸氧。病人取左侧卧位 ,根据手术类型取L2~ 3 或L3~ 4行硬膜外穿刺 ,确定进入硬膜外腔后 ,先注入 1 6 %利多卡因 3ml,3~ …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 ,我院采用改良式坐骨神经并股神经阻滞 ,在日本东芝 85 0WA X线机下 ,手法复位老年膝关节以下骨折 ,取得良好效果 ,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4 0例 ,男 2 5例 ,女 15例 ;年龄 6 0~ 70岁 ;ASA(美国麻醉医师协会 )病情评估分级Ⅱ~Ⅲ级。所有病人体形中等或偏瘦 ,听力、神志正常。合并有高血压、冠心病者 10例 ,占 2 5 % ;呼吸功能不全 6例 ,占 15 %。本组病例均为膝关节以下新鲜骨折。2 麻醉方法术前常规肌注苯巴比妥钠 0 0 7~ 0 10 g。入手术室后监测心电图、无创血压、血氧饱和度 ,对合并有高血压、冠心病、呼吸功能不…  相似文献   

3.
星状神经节阻滞与气管插管应激反应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星状神经节阻滞 (SGB)的中枢作用可调节下丘脑 ,维护内环境稳定 ,外周作用可抑制阻滞区的交感神经功能及痛觉传导。本文拟通过咽喉窥探、气管插管等操作前后心血管和内分泌方面的变化 ,观察单侧SGB对气管插管应激反应的影响。资料与方法择期外科全麻手术病人 2 7例 ,ASAⅠ~Ⅱ级 ,男∶女 18∶9,无内分泌和心血管方面疾病 ,无近期使用激素类药物史。平均年龄 4 1 6 3岁 ,体重 6 1 2 8kg。随机分成两组 ,SGB组 (S组 ,15例 )和对照组 (N组 ,12例 )。试验方法 术前常规禁食 12h ,入室前 1h肌注苯巴比妥钠 0 1g、阿托品0 5…  相似文献   

4.
局麻药—阿片合剂行颈丛神经阻滞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阿片类受体既存在于中枢神经系统 ,也分布于周围神经末梢[1] 。本文联合应用阿片类药物和局部麻醉药合剂行颈丛神经阻滞 ,观察阻滞效果、术后镇痛时间和不良反应。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  71例ASAⅠ~Ⅱ级的甲状腺肿瘤病人 ,男2 7例 ,女 44例 ,年龄 19~ 6 3岁 ,体重 49~ 78kg。随机分为三组 :吗啡组 (M组 ,n =2 3)、芬太尼组 (F组 ,n =2 2 )和对照组 (C组 ,n =2 6 )。所有病人皆接受单纯甲状腺肿瘤或甲状腺部分切除术。术前 30分钟苯巴比妥钠 0 1g和东莨菪碱0 3mg肌注。局麻药用 1%利多卡因 + 0 2 5 %布比卡因 + 1∶2 0万…  相似文献   

5.
C_7水平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在上肢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的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法 ,在临床实践上常常不能完全阻滞尺神经。我院自 1995年来 ,改用C7水平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法来完成上肢手术 ,取得了良好效果 ,现总结如下。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 上肢手术病人 16 0例 ,ASAⅠ~Ⅱ级 ,男 10 2例 ,女 5 8例 ,年龄 15~ 6 6岁 ,随机均分成两组 :Ⅰ组男 5 6例 ,女 2 4例 ,为对照组。Ⅱ组男 46例 ,女 34例。两组分布经统计学检查 ,差异无显著意义 (P >0 0 5 )。麻醉方法 术前均肌注阿托品 0 5mg、苯巴比妥钠0 1g ,局麻药为 2 %利多卡因 10ml+0 75 %布比卡因 10ml(含 1∶2 0万肾上腺素…  相似文献   

6.
罗哌卡因是一种新型长效酰胺类局麻药 ,与布比卡因有相似的化学结构和药理学特性。本文观察了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在腰麻 硬膜外联合阻滞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资料与方法1 资料 选择 4 0例ASAⅠ~Ⅱ级拟在腰麻 硬膜外联合阻滞下行择期下肢手术病人 ,排除重要脏器功能不全 ,局麻药过敏史 ,酒精或药物滥用史 ,腰麻和硬膜外禁忌证等病人。将病人随机分为罗哌卡因组和布比卡因组。2 方法 术前 30min常规肌注阿托品 0 5mg、苯巴比妥钠 0 1g。入室后常规监测ECG ,无创血压 (NIBP) ,HR ,脉搏氧饱和度 (SpO2 )。开放静脉 ,…  相似文献   

7.
神经刺激器用于肌间沟臂丛神经定位阻滞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神经刺激器用于肌间沟径路臂丛神经阻滞 ,就其神经定位的准确性及成功率 ,刺激强度及刺激时的肌肉收缩反应与阻滞效果的关系 ,以及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进行了临床观察。资料与方法选择行上肢骨科手术病人 6 0例 ,男4 2例 ,女 18例 ,年龄 14~ 6 5岁 ,ASAⅠ~Ⅱ级 ,无神经系统疾患。 6 0例病人均经肌间沟径路 ,应用神经刺激器 (B BRAUN)定位行臂丛神经阻滞 ,刺激器主要参数如下 :刺激强度 (以电流强度表示 ) :0 1~ 5 0mA ,刺激频率 1Hz。该装置的正极与一次性心电监护电极相连固定在病人胸壁上 ,负极与一 2 0G绝缘金属针 (仅…  相似文献   

8.
减轻丙泊酚复合硬膜外阻滞对心血管影响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硬膜外阻滞加全麻联合麻醉技术已广泛应用于胸腹部手术。但循环系统的过分抑制是其主要缺点。本文通过观察胸科手术硬膜外阻滞复合丙泊酚静脉全麻诱导前后的循环变化 ,比较不同复合用药对心血管功能的影响。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 食管癌男性患者 6 0例 ,ASAⅠ~Ⅱ级 ,术前无明显心血管病史 ,且ECG、电解质和肝肾功能均正常。所有病人在麻醉前 1小时肌注苯巴比妥钠 0 1g、阿托品0 5mg。麻醉与监测 入室后开放静脉输注复方氯化钠 10ml/kg ,同时选T5~ 6椎间隙行硬膜外穿刺头向置管。平卧后桡动脉穿刺置管 ,连续监测MAP和H…  相似文献   

9.
在临床实践中发现 ,臂丛神经阻滞经喙剑连线、喙突下方入路垂直穿刺注局麻药与锁骨上法相比阻滞成功率明显提高。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 ASAⅠ~Ⅱ级前臂手术病人 44 6例 ,男 2 31例 ,女 2 15例 ,年龄 12~ 6 8岁。手术种类包括 :肱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 98例 ,肘关节切开复位 6 4例 ,尺、桡骨切开复位 12 2例 ,手腕部手术 16 2例 ,并随机分为两组。改进组 2 2 3例 (喙突下入路 ) ,对照组 2 2 3例 (锁骨上法 ) ,术前 30分钟肌注苯巴比妥钠 0 1g。麻醉用药成人采用 1%利多卡因和0 5 %布比卡因 2 0ml~ 30ml,术中不用辅助药。儿童则需…  相似文献   

10.
腰-硬联合阻滞和硬膜外阻滞对母婴影响的比较   总被引:30,自引:1,他引:29  
近年来 ,腰麻 硬膜外联合阻滞已较多应用于产科 ,它克服了硬膜外阻滞诱导时间长 ,阻滞不完善的缺点 ;但仍然有很高的低血压发生率 ,是否对母婴造成负面影响尚无详细报道。本文就两种麻醉方法对产妇的血压、母婴血气分析、新生儿Apgar评分、新生儿神经行为和适应能力评分 (NACS)等几个方面进行评估 ,旨在为剖宫产术选择合适的麻醉方法提供依据。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 ASAⅠ级择期剖宫产产妇 4 0例 ,术前无妊娠合并症和并发症 ,年龄 2 2~ 30 (2 6 4 3± 5 96 )岁 ,体重 6 5~ 85 (74 81± 8 96 )kg ,妊娠 38~ 4 0 (39 15± …  相似文献   

11.
持续胸膜外神经阻滞用于开胸术后镇痛已有报道[1,2 ] ,但罗哌卡因肋间神经持续阻滞用于老年病人开胸手术后单侧胸壁止痛尚未见报道。本文观察了老年食管癌病人开胸术后此镇痛方法的镇痛效果及围手术期对呼吸功能的影响 ,总结如下。资料与方法本组 80例 ,均选择ASAⅠ~Ⅲ级老年食管癌择期开胸手术病人 ,其中男 48例 ,女 32例 ,年龄 6 1~ 78(6 5 6 7± 2 72 )岁 ,体重平均 (6 0 10± 6 89)kg。术前合并心血管及呼吸道疾病者占 1/ 4。随机分为止痛组和对照组 ,每组各 40例。止痛组于关胸前行持续肋间神经 (旁 )置管 ,术后经导管持续…  相似文献   

12.
形状记忆合金环抱式接骨板治疗掌(指、跖)骨干骨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999年 8月~ 2 0 0 1年 8月 ,我们使用钛镍形状记忆合金 (TiNiSMA)环抱式接骨板治疗掌骨、指骨、跖骨干骨折效果理想 ,无畸形愈合及功能性障碍 ,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本组 38例共 5 6根掌骨、指骨和跖骨。其中男 2 9例 ,女 9例 ;年龄 18~ 5 6岁 ,平均 32岁。交通事故 16例 ,打(砸 )伤 2 2例 ,并发其他部位骨折 6例 ,并发一侧指神经指血管损伤 2例。开放性骨折 6例。横断骨折 2 3根 ,螺旋型、斜型骨折 19根 ,粉碎性骨折 16根。1.2 手术方法术前 ,根据正斜位的X线片 ,选择合适直径长度环抱式接骨板置入 0~ 5℃消…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旨在探讨冠心病人术中应用胸段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对术中血流动力学及ST段影响 ,并与全麻组进行对比观察。资料和方法选择ASAⅡ~Ⅲ级择期行肝胆外科手术的冠心病人 6 0例 ,年龄 40~ 6 5岁 ,心功能Ⅰ~Ⅱ级 ,其余脏器功能均正常。随机分为两组 ,A组采用胸段硬膜外加全麻 ,B组采用全麻。术前 30min肌注阿托品 0 5mg ,0 1g ,入室后开放静脉通路 ,A组病人先行胸段 (T8 9)硬膜外阻滞 ,置管后 ,注入试验量 3ml,局麻药采用 1%利多卡因加0 2 %地卡因 ,5min后观察无全脊麻征象注入局麻药 6ml,15min后测试麻醉平…  相似文献   

14.
本文比较了低浓度罗比卡因与布比卡因行颈段硬膜外阻滞的镇痛效果及其对肌力和呼吸的影响。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 ASAⅠ~Ⅱ级甲状腺手术病人 6 0例 ,男 13例、女 4 7例。年龄 19~ 5 3岁。手术时间 (82± 35 )分钟。随机均分为两组 :0 2 5 %罗比卡因组 (Ⅰ组 ) ,0 2 5 %布比卡因组 (Ⅱ组 )。方法与观察项目 术前 30分钟肌注地西泮 10mg ,入室后持续监测ECG、BP及SpO2 。选择C7~T1椎间隙行硬膜外穿刺置管 ,回吸无血和脑脊液后 ,Ⅰ组注入 0 2 5 %罗比卡因、Ⅱ组注入 0 2 5 %布比卡因各 15ml,以后每隔 6 0分钟追加 5m…  相似文献   

15.
芬太尼复合罗比卡因用于颈丛阻滞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甲状腺手术采用双侧颈丛阻滞麻醉 ,阻滞后常发生心率增快、血压升高等不良反应 ,以致病人表现为恐惧、紧张和情绪激动。在局麻药中加入小量芬太尼 ,可望减轻颈丛阻滞后不良反应 ,为此进行了临床观察。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 择期甲状腺腺瘤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的病人 5 0例 ,ASAⅠ~Ⅱ级 ,其中男 2 3例 ,女 2 7例 ,年龄 15~ 5 0岁 ,体重 4 4~ 6 5kg ,无内分泌疾患。按手术顺序随机分为A、B两组 :A组 (观察组 ) 2 5例和B组 (对照组 ) 2 5例 ,两组病人一般情况见表 1。药品  0 75 %罗比卡因注射液 (每支 10ml,阿斯利康公司提供 ,…  相似文献   

16.
硬膜外阻滞在腰椎间盘镜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腰椎间盘镜 (MED)手术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点 ,临床使用日渐增多。我院从 2 0 0 0年 7月以来开展MED术 6 0例 ,疗效满意。现将麻醉处理的体会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本组 6 0例患者 ,ASAⅠ~Ⅱ级 ,男 34例 ,女 2 6例 ,年龄2 6~ 74岁。术前阿托品 0 5mg、苯巴比妥钠 0 1g肌注。入室后开放静脉 ,在侧卧位下 ,选病变间隙上方 2~ 3个节段 ,行硬膜外穿刺 ,成功后注入试验量 5ml,往骶端留管 3cm ,改俯卧位。麻醉药为 1 6 %利多卡因 +0 3%丁卡因 +1∶2 0万肾上腺素混合液。根据病人情况及麻醉平面分次追加麻醉药 6~ 12…  相似文献   

17.
艾司洛尔预防颈丛阻滞心血管副反应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颈丛阻滞应用于甲状腺类手术 ,其操作方法简便且效果可靠。但其引起的心血管副反应不容忽视 ,尤其是对合并有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我们将艾司洛尔应用于颈丛阻滞 ,观察其预防心血管副反应的效果。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 选择 4 0例甲状腺类手术病人 ,男 12例 ,女2 8例 ,年龄 2 4~ 5 0岁 ,ASAⅠ~Ⅱ级。无心脑血管疾患 ,无特殊药物应用史。手术种类包括单甲瘤、双甲瘤及甲亢。将病人随机分为两组 ,每组 2 0例 ,Ⅰ组为观察组 ,Ⅱ组为对照组 ,两组间性别、年龄及病种无显著性差异。麻醉方法 两组术前均常规肌注苯巴比妥钠 0 1g、阿托品 0 …  相似文献   

18.
乌拉地尔预防颈丛阻滞下高血压反应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甲状腺腺瘤切除术中要求病人意识清醒以配合手术 ,多发生高血压反应。本研究通过预防性应用乌拉地尔 ,观测其对术中高血压反应的影响及用药安全性。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 ASAⅠ~Ⅱ级甲状腺腺瘤病人 2 3例 ,分成乌拉地尔组和对照组。两组年龄、体重无显著差异。麻醉与监测 病人术前肌注地西泮 0 2mg/kg、阿托品0 1mg/kg ,病人平卧 ,常规行颈神经丛阻滞。乌拉地尔组 12例病人在手术开始即刻应用乌拉地尔0 5mg/kg ,必要时 15分钟后重复用药 1次 (0 4mg/kg)。对照组 11例 ,不用乌拉地尔。连续监测血压、心率、SpO2 …  相似文献   

19.
全麻加颈丛阻滞在甲亢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拟观察全麻加颈丛阻滞与单纯全麻、单纯颈丛阻滞在甲亢手术中应用的优缺点。资料与方法36例ASAⅠ~Ⅱ级甲亢病人 ,术前经内科治疗 ,具备手术指征。拟行甲状腺大部切除术。男 12例 ,女 2 4例 ,年龄18~ 44岁。随机分为三组 ,每组 12例 ,Ⅰ组 :全麻加颈丛阻滞组 ;Ⅱ组 :全麻组 ;Ⅲ组 :颈丛阻滞组。术前肌注苯巴比妥钠 0 1g、东莨菪碱 0 3mg。Ⅰ、Ⅱ组均用咪唑安定 0 2mg/kg、异丙酚 2mg/kg、芬太尼 4μg/kg、琥珀胆碱 1 5mg/kg ,快速诱导行气管插管后控制呼吸。以维库溴铵静注和安氟醚吸入维持麻醉 ,术中间断追加…  相似文献   

20.
臂丛神经阻滞肱中法的可行性评价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腋路臂丛神经阻滞在临床中已应用了很多年 ,但因其阻滞不全的发生率很高 ,术中难免要追加局麻药或辅助静脉药。近几年国外应用了一种新的麻醉方法 ,即肱中法[1] ,其成功率远高于腋路法。本研究旨在探讨肱中法的可行性。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 选择ASAⅠ~Ⅱ级上肢手术 (肘关节及肘关节以下手术 )病人 6 0例。随机分为两组 ,肱中法组 (Ⅰ组 )和腋路法组 (Ⅱ组 ) ,每组 30例。麻醉方法 两组病人均于麻醉前 1h口服舒乐安定2mg。病人入手术室后连续监测血压、心电图及脉搏血氧饱和度 ,常规开放一条静脉。局麻药选用 1%利多卡因与 0 5 %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