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7 毫秒
1.
病人,女,11岁,2年前偶然发现左耳垂后下方一肿块,如拇指头大小,可移动,无触痛、压痛。2年来该包块持续性缓慢增大,无局部明显红肿热痛及破溃。2周前右耳垂后下方也无意中发现一指头大小包块。查体:左耳垂后下方明显饱满隆起,胸锁乳突肌上1/5前缘深面可触及一圆形肿物,直径约3.5cm;右耳垂后下方触及一直径约1cm肿物。  相似文献   

2.
患者。42岁。发现左外阴包块6年,伴左外阴疼痛半月收住。1998—04发现左外阴有一约红枣大小包块,质软、无触痛。近2年来感包块逐渐增大,如核桃大小。近半月来感左外阴轻微胀痛。于2004—04—22来我院就诊,以“左巴氏腺囊肿”收住。患者于1987—04、1992—07分别足月分娩一女婴及一男婴。1990—05行中妊引产术,1994—06行绝育术。其母孕期未服用过雌激素类药物。  相似文献   

3.
1病例报告患者男,32岁。因全身多发性包块,左下肢进行性肥大增粗14年入院。近14年来无明显诱因出现全身多发性包块,尤以头面部及胸背部为多,后左下肢进行性肥大增粗,肿瘤生长迅速,瘤体巨大,以至完全不能站立,不能离床活动,生活不能自理。2004年曾在外院行左下肢病理活检术,结果提示:左下肢神经纤维瘤。  相似文献   

4.
例1,男,19岁.半年前发现右下肢有一包块,初为黄豆大,渐增至蚕豆大,伴疼痛,行走时加重,无麻木等感觉异常,查体见右小腿腓侧中段隆起有一1.1 cm×0.8 cm×0.5cm包块,表面皮肤无红肿破溃,质软,基底部固定,活动度差,压痛,无波动感.神经系统(一).结合病史门诊诊断为右下肢皮脂腺囊肿.拟局麻下行皮脂腺囊肿摘除术.常规消毒、局麻后切开,见包块内为1 cm×0. cm×0.3 cm肌纤维,继续向其基底部分离见胫前深筋膜有一纵行长0.9cm缺损,还纳肌纤维后以4号线细密修补筋膜缺损,探查无其他缺损,关闭切口并加压包扎.最后诊断:肌疝,随访2年,未见复发.  相似文献   

5.
头部外伤促巨大神经纤维瘤生长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 ,男性 ,19岁。诊断 :左额、颞、顶部皮肤神经纤维瘤。患者自幼左颞部皮肤表面存在色素加深现象 ,7个月前被人用钝器击伤左颞顶部 ,加重 2周于 1997 0 5 0 9入院。左颞顶部轻度肿胀 ,无头皮裂伤及其它不适。于 1个月前在当地医院行“左颞顶部头皮包块”切除术 ,取包块上纵形切口 ,见出血多而缝合 ,未行病理检查。近 2周包块明显增大 ,表皮褐色斑随包块扩散 ,范围累及左额、颞顶部。大小约 2 0cm× 2 5cm× 5cm ,无神经系统定位体征 ,CT检查颅内未见异常。入院后行左额、颞顶部皮肤神经纤维瘤切除术。术中见左颞顶颅骨陈旧性线…  相似文献   

6.
刘佼佼 《人民军医》2006,49(8):495-495
1病例报告患者男,53岁。发现左耳垂下无痛性包块2年,右耳垂下无痛性包块6个月余入院。病程中,两侧包块增大均不明显。专科检查:两侧耳垂下包块均凸出下颌角,边界清楚,移动度良好,质度稍硬,无压痛,其皮肤表面光滑无红肿,双侧下颌淋巴结不肿大。B超示:左下颌4·3 cm×2·5 cm低密  相似文献   

7.
患者男,64岁。发现左下腹进行性增大包块1年入院。患者于1年前无意间扪及左下腹包块,约蚕豆大小,无明显压痛;在当地医院行B超检查,提示左下腹及盆腔内一5.0cm×4.5cm×4.0cm大小类圆形低回声团块,边界可辨。考虑包虫囊肿。CT检查:左侧盆壁内侧见大小不等的略高密度结节影(图1),  相似文献   

8.
患者男,26岁。左耳廓黑色包块逐渐增大2年,近半年包块发痒入院治疗。检查:全身无异常。左耳廓耳舟见黄豆大圆形黑褐色包块,无触痛,表面光滑无毛发,边界清楚,周围皮肤无红肿。在局麻下行包块切除及耳后游离皮片植皮术,术中见包块基底与软骨膜无粘连,术后病理报告为真皮内有大量成  相似文献   

9.
患者 男,39岁.无明显诱因出现左腰及左腹部疼痛2个月余,腹痛突然加剧半天余,呈陈发性加剧.无腹泻、呕吐,大小便正常.3年前行左大腿脂肪肉瘤切除术.体检:T 37℃,腹部膨隆,腹部可触及一大小约25 cm×15 cm包块,触痛,边界不清,包块固定.双侧腹股沟及全身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左大腿可及数个大小不等的包块,直径分别为10 cm、6 cm、3 cm,无触痛,左膝关节屈曲活动受限.  相似文献   

10.
患者男,20岁,因"发现左小腿包块5个月,包块增大伴行走不适10余天"于本院行PET/CT检查.5个月前患者无意间发现左小腿下段包块,大小约2.0 cm×2.0 cm,无疼痛,未重视.10余天前发现左小腿包块增大,有不适感,行走时较明显,无明显疼痛,于当地医院就诊.经MRI、CT和彩超检查后诊断为良性病变("血管瘤")可能性大,拟行血管栓塞治疗.但经血管造影评估,不宜栓塞治疗,建议手术切除,家属拒绝手术出院.  相似文献   

11.
男 ,2岁。以胸壁包块 2年之主诉入院。患儿出生时发现右侧胸壁有一约核桃大小质软的包块 ,行加压包扎无缩小 ,X线透视该包块位于胸壁与肺不相连 ,未作特殊治疗。 1岁时又发现右胸壁上部有一与原来同样大小的包块 ,质硬。当地诊所按“皮脂腺囊肿”切除后痊愈 ,未作病理。 1岁半时胸骨角处又出现一约 0 .5cm× 0 .5cm大小的包块 ,质硬 ,迅速增大至鸡蛋大小 ,有压痛 ,同时右侧胸壁原来包块较前增大。检查 :T 36.2℃ ,P 90次 /min ,R 2 4次 /min ,体重 14kg ,发育正常 ,营养中等。无明显消瘦及低热。右侧胸壁有一约 15cm×9c…  相似文献   

12.
巨大脾囊肿一例陈嘉宾,石子磊,赵温秀患者女,27岁,已婚。因左上腹包块于1993年11月3日入院,自述左上腹痛有包块2年多,近3个月来增大迅速,无既往史。体检:左上腹膨隆触及巨大包块,质中偏硬,边界清楚可移动,轻压痛。实验室检查:血、大小便、肝肾功能...  相似文献   

13.
叶某,女性,31岁,因右上腹包块伴疼痛4个月,发现左乳肿物一周于1986—06—24入院。患者于4个月前渐觉右上腹隐痛,并触及一包块,腹痛无放射,包块时消时现,未予特殊检查及治疗,至一周前,偶觉左胸部不适,扪及左乳房一肿物如核桃大小,于1986—06—20在我院病理科行穿刺找到癌细胞,于1986—06—24拟诊左乳癌而步行入院。诉一年来逐渐消瘦,无发热史,无大便习惯改变及脓血、粘液、  相似文献   

14.
患者 女,68岁.因"胸壁多发包块40年,伴增大、融合、发红、疼痛2年余"就诊.患者40年前发现左胸壁及背部多发包块,无疼痛不适,此后皮肤肿块随时间增长而进行性增大,无特殊不适,近2年胸壁包块增大,伴有疼痛,局部包块有融合,质地变硬.  相似文献   

15.
患者,女性,56岁。因左乳巨大包块于1990年初行乳房单纯切除,病理诊断“乳房纤维瘤”。术后恢复良好。半年前发现原切口外上方有一核桃大小包块,于1996年6月14日再次入院。体检:一般情况好,营养中等,胸廓对称,左乳缺如,可见10cm×2cm纵形疤痕,其外上方隆起如为小核桃大,轻压痛,质硬,稍可活动。局部皮肤无红肿,左腑下未扪及肿大淋巴结,右乳正常,心肺无异常。拟诊左乳纤维瘤,在局麻下行左乳包块切除。包块约2.5cm×2.5cm,外有一增厚的纤维膜包裹,完整切除。肉眼见包块  相似文献   

16.
韩莉 《放射学实践》2014,(5):578-578
病例资料患者.男,66岁,发现左下腹包块3个月余住院,患者于3个月前发现左下腹有一鸡蛋大小的包快,无压痛及其他不适.自以为是粪便自行灌肠及口服果导片,症状未见缓解,3个月来包块逐渐增大,自觉排尿困难,饭后腹胀明显,来我院就诊.行腹部CT检查后,以左下腹包块、先天性巨结肠入院治疗。  相似文献   

17.
一、临床资料患者 ,男性 ,2 7岁 ,运 -5飞行员 ,飞行时间 10 0 0 h。患者发现无痛性左髌骨包块 1个月 ,于 2 0 0 1年 7月 9日入院。查体 :左下肢无畸形 ,左髌骨下极可见三角形长突 ,表面无静脉怒张 ,可扪及包块 ,约 1.0 cm× 1.2 cm× 2 .0 cm,有扣击痛。左髌骨上端内侧可扪及骨性突起 ,无压痛。左膝关节活动可。X线片示 :左膝关节未见异常 ,左髌骨前下缘骨质结构紊乱 ,骨质密度不均 ,向下膨大 ,边界尚清楚 ;未发现骨膜反应及软组织肿块影。意见 :左髌骨良性骨肿瘤 ,骨软骨瘤可能性大。 2 0 0 1年 7月 2 5日在硬膜外麻醉下 ,行病灶清除术及…  相似文献   

18.
患者,男,55岁,主因发现左下腹包块1年于2008-03-15入院.患者缘于2007-04无意间扪及左下腹包块,约蚕豆大小,相对固定,无明显压痛;近半年患者自觉包块进行性增大,约有鸡蛋大小,质硬且有压痛.自患病以来患者无发热,无排便、排尿困难,大小便正常,体重无明显减轻.超声检查:左下腹可见多个大小不等的低回声团,界限可辨,内回声尚均匀,部分融合,最大约6.0 cm×3.2 cm,CDFI其内见较丰富的血流信号.超声诊断左下腹实性占位性病变,考虑肿大淋巴结可能性大.CT增强扫描于左侧盆壁见串珠状结节,动脉期强化程度与髂动脉相仿.  相似文献   

19.
多囊性肾瘤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病例资料患者,女,22岁,于2年前无意中发现右上腹有一包块,约拳头大小,无疼痛不适。近来发现包块有所增大,同时感右上腹偶有隐痛,到我院就诊,血生化及肾功正常,B超示右肾多囊肾;左肾多发性囊肿。CT平扫示右肾向前突起占位病变,性质多考虑局灶型的黄色肉芽肿性肾盂肾炎,未排除肾癌可能。查体:右上腹稍隆,未见肠型及蠕动波,腹肌软,全腹无压痛,肝脾肋缘下未触及,右上腹肋下可触及一7cm×9cm大小包块,质韧,无活动,光滑,未扪及结节,无压痛,边界清楚,无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正常。双侧肋脊角无隆起及压痛,双侧肾区无叩击痛。X线诊断:右肾盂肾盏扩张…  相似文献   

20.
患者女,71岁,以"多发性骨髓瘤6年,右乳包块1月"入院.发现右乳无痛性包块,逐渐增大,伴有纳差、头晕、全身酸痛乏力、倦怠.查体:右侧乳房下象限可及一鸡蛋大小包块,质硬,活动度可,表面皮肤略红、皮温增高,左侧乳房下缘皮肤呈暗红色,皮温增高;右侧锁骨上可及数个直径约5 cm的包块,融合、质硬、无触痛;左上肢可见骨折术后愈合疤痕,双足浮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