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诊断冠心病的价值。方法对80例患者同时行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以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为金标准,评价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诊断冠心病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结果 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诊断冠状动脉狭窄≤50%、50%~70%和≥70%的敏感性分别为78.1%、79.1%、90.2%,特异性分别为96.9%、97.7%、98.2%,阳性预测值分别为79.4%、82.0%、83.8%,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6.7%、97.2%、99.0%。结论 64排螺旋CT诊断冠状动脉狭窄可作为冠心病的无创性检查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西门子64排128层螺旋CT冠脉成像技术与冠状动脉造影在冠心病患者中冠状动脉狭窄病变影像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85例冠心病患者为主要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64排128层螺旋CT冠脉成像技术,1个月后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对所有患者的各项临床资料和检查结果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共确诊340个节段图像,冠状动脉正常、轻度狭窄、中度狭窄和重度狭窄符合率分别为95.48%、97.15%、96.89%、99.98%;西门子64排128层螺旋CT冠脉成像的灵敏度为91.58%,特异度为93.47%,阳性预测值为87.92%,阴性预测值为95.63%。结论在冠心病的临床诊断上,采用64排128层螺旋CT冠脉成像技术进行检查和诊断,可提高冠状动脉狭窄的诊断准确性,可作为冠状动脉造影前的筛查手段,可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诊断冠心病的价值.方法 对80例患者同时行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以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为金标准,评价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诊断冠心病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结果 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诊断冠状动脉狭窄≤50%、50%~70%和≥70%的敏感性分别为78.1%、79.1%、90.2%,特异性分别为96.9 %、97.7%、98.2%,阳性预测值分别为79.4%、82.0%、83.8%,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6.7%、97.2%、99.0%.结论 64排螺旋CT诊断冠状动脉狭窄可作为冠心病的无创性检查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4.
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用于冠状动脉成像的图像质量和诊断冠状动脉狭窄≥50%的准确性,方法 采用64排螺旋CT对临床拟诊为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的113例病例扫描,其中42例有冠状动脉造影与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作为对照。分析冠状动脉成像质量和计算诊断冠状动脉狭窄≥50%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价值及阴性预测价值。结果成像质量Ⅰ级93例(82.30%),Ⅱ级17例(15.04%),Ⅲ级3例%(2.65%)。64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诊断冠状动脉狭窄≥50%的准确性为92.86%,敏感性、特异性、阳性和阴性预测价值分别为95.29%、93.33%、96.15%、87.50%。结论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图像质量高,对冠状动脉狭窄≥50%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16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近期收治的6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分别对其应用16排多层螺旋CT扫描冠状动脉成像和冠状动脉造影,比较两种方法对冠状动脉显示的效果。结果 16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在诊断中对冠状动脉狭窄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级阴性预测值均高于冠状动脉造影,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6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有着良好的应用效果,可以对冠状动脉狭窄进行准确的评价。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及分析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诊断冠状动脉狭窄敏感率以及特异性。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间46例在本院进行冠心病治疗的66例患者,让其均接受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与常规冠脉造影的检查。对比64排螺旋CT冠状成像与常规冠状造影检查结果,了解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诊断冠状动脉狭窄敏感率以及特异性。结果:以常规冠状造影检查结果为标准,64排螺旋CT冠脉造影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敏感率为97.01%,64排螺旋CT冠脉造影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特异性为95.35%。结论: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检查属于无创检查,具有很高的敏感性以及特异性,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探讨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诊断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5例疑似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行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诊断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进行检查,比较两种不同的检查方式的临床诊断准确率。结果比较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CTA)诊断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检查(SCA)的准确率可见,冠状动脉轻度狭窄的患者中,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诊断准确率稍低于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且P<0.05,具有比较意义。而中度狭窄、重度狭窄、闭塞的患者中二者的检查准确率无显著差异,P>0.05。CTA发现钙化病变66节段,SCA仅发现钙化病变31节段。结论 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病变具有无创、对患者的伤害小、易于发现钙化病变、诊断准确率高,敏感性强、定位准确等优点,是有效的冠心病筛查手段,值得在临床诊断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双源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在诊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中的价值。方法 110例冠心病临床诊断或可疑病例在1周内先后行双源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及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对左右冠状动脉及主要分支的狭窄程度进行诊断,以冠状动脉造影的结果作为诊断标准,评价双源64层螺旋CT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符合率。结果双源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质量高,可评价的血管比例在90%以上,与冠脉造影结果比较的敏感性为77.4%、特异性为94.1%、阳性预测值为74.9%、阴性预测值为94.9%、符合率为91.8%。结论双源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对冠状动脉狭窄的诊断具有较高的准确行,可作为高危人群筛选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64排以上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32例疑似冠状动脉狭窄的患者,分别行64排以上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检查(128排多层螺旋cT)及传统的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cAGl检查,并对两种检查方式的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采用64排以上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可清晰的对冠状动脉1-3级及大部分4级分支进行显示;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及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在冠状动脉狭窄程度诊断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28排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检测在冠心病诊断方面有着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临床应用不同放射线的检查方法,在进行诊断冠心病患者中所起的作用.方法 是通过对临床这 90例冠心病患者,来进行 64排螺旋 CT冠脉成像以及常规冠状动脉的造影显示.结果 采用 64排螺旋 CT冠脉造影诊断冠状动脉狭窄敏感度为 93.2%.特异性为 91.3%,所以 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对钙化病变以及冠脉狭窄病变的显影有比较高的准确率.结论 临床采用的 64排螺旋 CT冠脉成像技术,不仅可以进行冠心病患者的无创检查,还能对冠脉支架患者进行手术后的随访工作.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64排128层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造影术(CTA)在冠心病筛查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2019年10月某院收治的70例冠心病患者临床资料,均采用64排128层螺旋CT冠状动脉CTA检查,1周内进行选择性冠脉造影(CAG)检查。以CAG诊断为金标准,记录CT影像表现,统计冠状动脉狭窄情况;以CAG检查为金标准,分析64排128层螺旋CT冠状动脉CTA对冠脉狭窄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结果:70例患者经64排128层螺旋CT冠状动脉CTA检查,以CAG检查为金标准,螺旋CTA图像表现为冠状动脉轻度狭窄44支,中度54支,重度40支,正常105支;CAG检查冠状动脉轻度狭窄39支,中度62支,重度46支,正常106支。螺旋CTA图像显示轻度冠状动脉狭窄数量多于CAG检查数量,中度、重度狭窄少于CAG检查;64排128层螺旋CT冠状动脉CTA检查敏感性为87.18%,特异性为97.06%。结论:冠心病采用64排128层螺旋CT冠状动脉CTA筛查,具有较高的敏感性、特异性,为冠心病临床筛查、诊断提供参考依据,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MSCTCA)对冠脉显示和判断冠脉狭窄度的可行性。方法85例患者均进行16层螺旋CT冠脉成像与选择性冠脉造影(SCA)检查,分析MSCTCA对冠状动脉各节段的显示能力,判断冠脉的狭窄度并与SCA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其诊断准确性。结果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对冠脉的总显示率为96.7%,MSCTCA显示未见狭窄冠脉血管477段,轻度狭窄119段,中度狭窄191段,高度狭窄41段,总诊断准确率为92.9%,正常血管段的准确率为99.2%,轻度狭窄的诊断准确率为65.1%,以有临床意义的中高度狭窄(即管腔狭窄≥50%)作为阳性标准,MSCTCA阳性诊断准确率为93.1%,灵敏度为90%,特异度为97.3%,MSCTCA诊断与SCA结果具有较高一致性,两者间无统计学显著性差异。结论MSCTCA可获得较好的冠脉图像并准确判断其狭窄度,是冠心病筛查以及诊治后随访的一种有效安全、无创的血管成像技术。  相似文献   

13.
张勇  曹中朝  刘滨松 《医药世界》2010,(9):996-996,998
目的比较64排螺旋冠状动脉(冠脉)CT与冠脉造影检查的结果并对比二者的优越性,从而比较二者在老年冠心病患者的诊断上的优越性。方法选择71例老年冠心病及疑似冠心病的患者行冠脉CT与冠脉造影。结果以常规冠脉造影为标准,64排螺旋冠脉CT诊断符合率为89.5%。结论 64排螺旋冠脉CT可以作为诊断老年冠心病患者的无创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对于双下肢动脉血管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62例怀疑或确诊双下肢血管病变患者行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检查(CTA),使用Vitrea2工作站对图像进行后处理分析并将图像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对照。结果:本组患者所有CTA图像成像清晰,血管管壁钙化、管腔闭塞及狭窄均能得到良好的显示,经DSA检查对照,CTA诊断下肢动脉闭塞符合率为99.2%,下肢动脉狭窄符合率为98.4%。结论:下肢动脉CT血管成像能准确的显示下肢动脉病变的部位范围及狭窄程度,对于临床诊断、随访与治疗方法的选择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在下肢动脉病变的中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9月—2012年7月收治的36例下肢动脉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均行血管造影及及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术检查,对64层螺旋CT成像术在下肢动脉病变中的应用价值进行评价。结果 36例患者CTA均清晰显示检查范围内动脉血管影像,图像分辨率较高,可显示各级主要分支血管,与DSA诊断结果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是一种可靠、快捷、无创的下肢血管检查方法,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盛军  陈宏山  杨奕  郭海麒  刘德顺 《安徽医药》2013,17(8):1312-1313
目的探讨分析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随机选取经手术证实的42例冠心病患者,通过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诊断。结果该组病灵敏度为95.24%、特异度97.62%、阳性预测值为88.10%、阴性预测值为92.86%。结论采用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诊断冠心病是一种安全、快速、准确的检查方法,有很好的临床诊断价值,可以作为诊断冠心病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02例临床拟诊为冠心病患者行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对所有原始数据采用容积再现,最大密度投影,多平面重组,曲面重建进行图像后处理,显示冠状动脉主干及主要分支。结果心率〈70次/min且较平稳时冠状动脉成像质量最佳,可较准确地显示冠状动脉通畅情况、冠状动脉斑块、狭窄程度及管壁病变。对于桥血管及支架植入是否通畅和有无再狭窄显示良好。结论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安全、快捷、无创,对冠状动脉疾患的筛选、内支架术后疗效随访等有很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64排螺旋CT在急性胸痛诊断进行探讨,观察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本院50例急性胸痛患者进行64排螺旋CT检测,对患者胸部症状进行冠状动脉、肺动脉、胸主动脉成像,观察患者肺叶及胸壁情况。结果36例患者出现心血管病变,4例显示气胸,1例出现急性心包炎,4例胸椎压缩性骨折。结论64排螺旋CT能够对患者胸部进行清晰造影,显示患者胸部急症,对急性胸痛诊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杨志强  张欣  王兴龙 《中国基层医药》2012,19(16):2425-2426
目的 探讨256层螺旋CT(SCT)与冠状动脉造影诊断冠状动脉病变的价值.方法 选择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患者46例,均行冠状动脉造影及SCT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法对冠状动脉病变的检出情况.结果 (1)所有SCT及冠状动脉造影均取得满意的图像,在对冠状动脉狭窄及闭塞的诊断中,两种检查方法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依照冠状动脉造影的标准,SCT对冠状动脉狭窄诊断的敏感性为93.0% (132/142),特异性为91.6% (142/155),阳性预测率为91.0%( 132/145),阴性预测率为93.4%( 142/152).结论 SCT有很高的时间分辨率、空间分辨率,对冠状动脉病变的显示具有较高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率和阴性预测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