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603例育龄妇女人工流产原因及避孕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3年3~5月对北京市两个计划生育门诊的603例19~44岁人工流产妇女进行了人工流产原因及避孕情况调查。结果表明:在已婚有孩子的妇女中,96.4%是因不想或不能再要孩子而行人工流产术,多数因为避孕方法本身的质量问题致避孕失败;已婚无孩子妇女中52.2%是因各种主观原因暂时不想要孩子,多数因为思想麻痹未避孕或避孕方法使用不当导致意外妊娠;50名未婚妇女均因未婚不宜养孩子而行人工流产术,60.0%的人未采用避孕措施,其中33.3%是由于缺乏避孕知识。在常用的5种避孕方法中,3组妇女均以避孕套和安全期避孕的使用率最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宝应县妇女人工流产原因及避孕现状,探讨如何采取干预措施防止意外妊娠,减少人工流产。方法对宝应县计划生育指导站2013年6月至2014年5月自愿要求人工流产的1 082例妇女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以问答的方式进行访谈,调查其避孕情况及意外妊娠原因。结果意外妊娠原因主要为未避孕和避孕失败,未避孕177例(16.36%),其中未婚及45岁以上妇女所占比例较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避孕失败866例(80.04%),依次为避孕套(43.99%)、宫内节育器(25.14%)、安全期(6.38%)避孕失败。结论要加强避孕知识的宣传,指导育龄妇女及时落实避孕措施,正确掌握避孕方法,提高避孕有效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未婚人流女青年生殖健康状况和避孕知识知晓情况。方法:选择接受人工流产的未婚女青年300例,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调查未婚人流女青年的社会人口学特征、既往人工流产史、避孕措施使用情况和避孕知识知晓情况,统计分析妇科检查和阴道分泌物实验室检查情况。结果:300例未婚女青年中,重复人工流产94例,占31.3%;生殖道感染157例,占52.3%;有256例对避孕方法不了解,占85.3%;44例了解避孕方法,占14.7%;268例因未采用避孕措施而致意外妊娠,占89.3%;仅有32例由于避孕失败造成意外妊娠,占10.7%。结论:为未婚青年提供生殖健康知识、避孕知识及生殖道感染预防知识,预防未婚青年生殖道感染和意外妊娠的发生,是医务人员和计划生育工作者的责任和义务,应该引起全社会的普遍关注。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甘肃省河西走廊地区驻军已婚育龄妇女紧急避孕现状。方法:对甘肃省河西驻军2064名已婚妇女进行紧急避孕知识调查,并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避孕失败导致的意外妊娠是人工流产率高的主要原因,紧急避孕知晓率及使用率低。结论:加大紧急避孕知识的宣传力度,推广紧急避孕技术,能有效降低非意愿妊娠率和人工流产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青海省育龄妇女紧急避孕知情和使用情况,以减少非意愿妊娠和人工流产。方法:对青海省425例育龄妇女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文化程度低的妇女知晓率低,妇女有关紧急避孕的知识主要来源于书报杂志和亲友。70.1%的对象知道紧急避孕法,多数知道的是激素类紧急避孕药,但其中只有11.1%知道其使用有效时间为性生活后72h以内。用药者中58.9%1年内服用紧急避孕药2次及以上。72.3%用药后有再次未防护的同房。药物来源以药店为主。24.1%急避孕失败。425例中只有15例知道放置宫内节育器紧急避孕。高文化程度,高收入,工作环境好的人群知晓率高。结论:高原地区育龄妇女紧急避孕知识缺乏,文化水平制约着妇女对知识的接受能力。为减少非意愿妊娠和人工流产,迫切需要加强紧急避孕的知识宣传。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人工流产原因,探讨防范措施,寻找降低人工流产发生率的对策。方法选择2010年6月—2011年12月自愿到西店卫生院接受人工流产的354例妇女,由专业的医生面对面的询问并将询问结果记录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格上,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354例人工流产中,本地人口153例,流动人口201例;本地人口年龄以26~40岁为主,流动人口以16~30岁为主;153例无避孕措施而导致意外妊娠,201例因避孕失败而导致意外妊娠;避孕失败以使用避孕套为主(178例),使用避孕套失败的原因中以未坚持使用为主(125例),占70.22%,其次是使用不当(43例)占12.15%;63例未婚妇女中43例无避孕措施。结论流动人口人工流产高于本地人口,年龄分布呈现低年龄现象,加强避孕知识的健康教育,尤其要加强未婚女青年的指导,不断提高技术服务质量,以保障妇女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上海市人工流产妇女的避孕节育现状,探讨人工流产对象避孕节育措施使用的影响因素。方法:2013年8月—10月在上海市4家医院对寻求人工流产服务的1 261例妇女进行匿名电子问卷调查。结果:近60%的流产对象为29岁及以下的妇女,未婚对象占32.6%;50%以上的对象属于重复流产。未婚者中未避孕的比例(48.0%)高于已婚者(33.9%),而避孕失败的比例(38.6%)低于已婚者(47.8%)。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已婚人工流产对象中,年龄较小者、性生活频率低者更倾向于不采取避孕措施;年轻、未婚、收入较高、有人工流产史者更倾向于使用紧急避孕药。结论:上海市人工流产妇女年龄构成年轻化,重复流产比例较高;采取避孕措施比例低与避孕失败比例高是非意愿妊娠的主要原因;人工流产对象避孕意识淡薄和避孕节育知识匮乏;应加强流产后保健服务和避孕措施尤其是紧急避孕药的使用方法指导。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女性人工流产状况、避孕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合理采用避孕措施、提高女性生殖健康水平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在长沙市妇幼保健院行人工流产术的3 260例妇女进行问卷调查,其中合格问卷3 056份。收集调查对象的婚育史、流产史、获得避孕节育知识的途径、避孕方法的使用、避孕知识掌握情况、意外妊娠原因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提出应对措施。结果未婚人工流产1 449例(47.41%),已婚人工流产1 607例(52.59%);避孕失败2 177例(71.24%),其中采用避孕套失败的653例(21.37%),未采取避孕措施879例(28.76%);两次以上的重复人工流产2 067例(67.64%)。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受教育程度、经济水平和避孕知识掌握情况为重复人工流产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避孕失败是人工流产的主要因素,未婚女性所占比例与已婚女性相近;应对未婚女性施以正确、专业的生殖健康和避孕知识教育;受教育程度、经济水平和避孕知识掌握情况对重复人工流产具有影响。  相似文献   

9.
非意愿妊娠原因及对策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分析和探讨导致非意愿妊娠的原因,降低人工流产率,促进广大育龄妇女生殖健康提供科学依据,采用以医院为场所的描述性流行病学研究方法,1996年3月~1996年5月,在郑州市8家医院妇产科门诊,对来寻求计划生育服务的妇女采用填写调查表的方式进行调查。共调查1557例,其中行人工流产(包括手术流产和药物流产)者1099例,平均每例1.22次。流产者中38.8%是由于未采取避孕措施而致意外妊娠,61.2%为避孕失败造成的。55.6%能清楚记得避孕失败时间。通过对人流者既往避孕史的研究,发现有避孕失败史者占51.6%,其中避孕套失败最多,占37.0%;其次是安全期失败,占23.0%;宫内节育器失败居第三位,占21.0%。避孕失败妇女的年龄主要分布于性生活旺盛年龄组(21~29岁),占70.3%。结果表明导致非意愿妊娠的根本原因是避孕观念淡薄,避孕知识(包括紧急避孕知识)匮乏。建议对不同人群进行侧重点不同的有关避孕知识教育,并加强避孕药具的质量管理。  相似文献   

10.
人工流产是终止早孕和有效控制人口数量的一种补救措施,但部分受术者可能发生并发症。因此,必须规范技术操作。 一、人工流产的原因 1.非意愿妊娠与人工流产 据1991年上海市调查,已婚人工流产妇女主要妊娠原因为避孕失败占71.5%,未避孕的占28.5%。2000年调查已婚和未婚妇女非意愿妊娠原因中避孕失败分别占44.6%和73.1%。 2.避孕措施与人工流产 上海对7 826例新婚妇女避孕方法调查,有63.7%的对象不愿使用口服避孕药,怕影响健康及发胖;6.2%的对象不愿使用……  相似文献   

11.
某市未婚人工流产女青年避孕知识与行为现况调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了解郑州市未婚人工流产女青年避孕知识和行为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2005年8月~2005年10月在郑州市省级及市级医院自愿要求人工流产的未婚女青年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被调查者首次性行为始于16.4至25岁间,未采取避孕措施(68.3%)和避孕失败(31.7%)是导致非意愿妊娠的主要原因。在432名曾经使用过避孕方法的女青年中,最常用的避孕方法依次是安全套、紧急避孕、安全期。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出生地、文化程度等是影响避孕知识得分的主要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流产女青年在过去3个月中的避孕行为与男方是否关心避孕问题和流产次数有关。[结论]该市亟需对未婚青年开展有关避孕知识的性教育,提高对意外妊娠风险和人工流产并发症的认识,促进男性积极参与避孕。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未婚女青年人工流产的原因。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自愿接受人工流产的未婚女青年325例进行问卷调查并做构成比分析。结果:避孕失败是导致未婚先孕的主要原因,占63.4%,仅26.8%的调查对象了解人工流产的危害性。结论:需对未婚青年开展有关避孕知识的教育,提高其对意外妊娠风险和人工流产并发症的认识,促进男女双方积极参与避孕。  相似文献   

13.
目的:让未婚青少年了解人工流产(人流)对健康的影响,找出人流原因,为采取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未婚人流者进行问卷调查,认真填写相关内容。结果:调查428例均是未婚,年龄最小15岁,最大34岁,平均年龄22.5岁。未避孕186例,避孕失败242例,首次妊娠125例,再次妊娠303例。结论:未婚妇女人流存在年龄小,生理心理尚未成熟,性与生殖健康知识缺乏,术后又缺乏良好的卫生和工作环境,得不到适当休息。术后出血、感染,月经不调等并发症会明显增高,甚至可引起继发不孕等严重后果。因此,加强健康教育和避孕节育知识宣教,提高未婚妇女的自我保健意识,使她们充分认识到避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自觉采取措施从而降低未婚妇女人工流产率。  相似文献   

14.
紧急避孕是指在无避孕或觉察到避孕措施失误的情况下,于几小时或几天内立即采用的防止意外妊娠的补救措施.我国每年人工流产中约50%是未采用避孕措施或者是能觉察到的避孕失误[1].为了防止意外妊娠、降低人工流产率和保护妇女身心健康,采取安全、可靠的紧急避孕,对无保护性生活或避孕失败进行补救是必要和有效的.紧急避孕的临床研究已有40多年的历史,但其方法和安全性仍在探索中,寻找更有效、不良反应更小的紧急避孕药物和方法一直是计划生育和生殖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回顾了经典的紧急避孕方法,同时对新近研究的紧急避孕方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北京市怀柔区未婚青年妊娠流产情况,为采取相应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986例未婚人工流产者进行问卷调查,对所得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986例中年龄最小14岁,最大21岁,平均17.5岁;首次妊娠208例,再次妊娠778例;未采取避孕措施423例,避孕失败563例。结论:应加强对未婚妇女的健康教育和避孕知识的宣传力度,不断提高未婚青年的自我保健意识,降低非意愿妊娠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农村非意愿妊娠妇女,紧急避孕知识水平、态度和相关因素。方法 以横断面调查方式,对全县10个乡镇,在计划生育服务站行人工流产的妇女进行面对面调查,并对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紧急避孕知晓率27.10%;如果知道在无避孕措施的性行为或避孕套破裂,72h内可以用紧急避孕药来防止妊娠,有91%的调查对象表示,愿意使用紧急避孕药.紧急避孕知识率9.2%,紧急避孕态度率91%;紧急避孕知识、文化程度和流产次数等是采用紧急避孕措施的影响因素。结论 为提高农村妇女紧急避孕措施的使用率,降低非意愿妊娠的发生率,重点要做好对紧急避孕安全性、有效性和正确使用时间的宣传指导,提高紧急避孕措施的使用率。  相似文献   

17.
1520例寻求人工流产妇女的避孕实践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为了探讨寻求人工流产(简称人流)妇女最近和以往避孕使用和避孕失败情况,从1996年3月至1996年5月,对河南省郑州市8家大医院1520例来院寻求人流服务的妇女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表明,本次意外妊娠最常见的原因是避孕失败(1093例,占71.9%),其中有511例的避孕失败是可以及时确认的,426例由于未避孕而造成意外怀孕。在避孕失败中,避孕套失败占比例最高,为29.7%。大多数人流者(77.1%)以往曾经使用过某种避孕方法。但是仅有19.5%的人在初次同房时使用了避孕方法。以往曾用过避孕套的占57.6%,其中有套失败的占50.9%;曾用过避孕片的占16.8%,其中有过片失败的占58.9%。在避孕套和避孕片失败者中,大多数属于使用失败。曾经有过人流史的高达56.4%。结论:大多数人流者适合使用紧急避孕(EC)方法。使用避孕套和安全期避孕法的人群是EC宣教的重点对象。有必要普及避孕套和避孕片具体使用方法的知识。本项目为美国帕斯适宜卫生科技组织(PATH)资助项目,是PATH小规模资助规划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青岛市未婚女性意外妊娠的心理和行为等情况,为采取积极措施降低未婚意外妊娠的发生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问卷方式对青岛市2012年5~8月因意外妊娠来院进行流、引产或生育的未婚女性进行心理、行为、避孕知识等因素的调查,采用EpiData软件建立数据库,应用SAS软件进行卡方分析和多因素分析.结果:共调查未婚女性1 1 12例,有34.35%的女性认为是被诱惑发生性行为导致意外妊娠,69.06%认为社会性文化开放导致未婚性行为,71.67%未婚女性认为缺乏避孕知识而造成意外妊娠,48.29%女性因未避孕而妊娠,其中73.29%认为不可能妊娠而未采取紧急避孕措施.不同年龄组对未婚性行为的看法无差异.年龄越小,未避孕的比例越高,各年龄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引流产组和生育组对于妊娠的第一感觉和流产危害的认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文化程度各组间避孕知识的知晓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文化程度越高了解越全面(P<0.01).多因素广义线性模型分析结果显示现居地(农村→镇街→市区)、贞操观念、是否缺乏紧急避孕知识组间妊娠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青岛市未婚女性生殖健康和避孕知识欠缺,被诱惑发生性行为情况较严重,应加强性道德、生殖健康、避孕知识的教育,减少未婚意外妊娠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紧急避孕是指在未防护性生活或觉察到避孕措施失败后72小时内服用淄体激素药物或5天内防止含铜宫内节育器。以防止以外妊娠采用的一种补救措施,目的是防止非意愿妊娠的发生,降低人工流产率.近年来,经过宣传推广,育龄妇女紧急避孕知晓率有大幅提高,但乡村人工流产率及药物流产率仍居高不下,多数人只知道意外妊娠来求医生帮助,而不知道在避孕失败后还有紧急避孕措施可以避免妊娠_因此推广乡村紧急避孕是保护妇女生殖健康,降低人工流产率和孕产妇死亡率的重要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20.
<正> 紧急事后避孕是指无避孕或避孕措施失败的情况下,几小时或几天紧急避孕防止意外妊娠,降低人工流产率,是保护妇女身心健康的一项重要工作,我们在参加全国“米非司酮和复方双炔失碳酯紧急事后避孕多中心前瞻性随机临床比较研究”课题同时,在1997年1~10月对518例需要紧急事后避孕的妇女使用米非司酮25mg和复方双炔失碳酯7.5mg进行治疗,观察其临床效果,目的是探索米非司酮合并复方双炔失碳酯用于紧急事后避孕的最低有效剂量,结果疗效可靠,副反应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