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膝关节镜手术是目前治疗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可靠方法之一。该方法具有手术切口小、出血少、术后痛苦轻、功能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膝关节镜手术是关节镜微创外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最早应用、较为成熟的骨科手术技术,其效果明显优于开放手术。2010年1—4月,我院对32例患者进行了膝关节镜手术,通过精心治疗和护理,效果良好,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男18例,女14例;年龄17~62岁,平均43岁。发病部位在左膝20例,右膝12例;内侧半月板11例,外侧半月板21例。发病时间2 d~1.5 a。临床表现为关节肿胀、疼痛、弹响、绞锁等。皆行膝关节镜手术,术后无一例发生手术并发症和护理并发症。术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膝关节镜手术治疗盘状半月板损伤的护理体会.方法:2008年4月至2010年3月,采用术前心理护理、基础护理,术后体位护理、物理调护、预防感染、引流管护理、功能锻炼等措施,结合出院指导,认真护理膝关节镜手术治疗的盘状半月板损伤患者17例.结果:术后随访12~18个月,所有患者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膝关节功能均恢复良好.结论:仔细认真的护理,有助于促进盘状半月板损伤患者膝关节镜手术后膝关节功能的恢复,降低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关节镜下半月板部分切除术的康复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半月板损伤是膝关节的常见病,膝关节镜手术是目前治疗膝关节疾病的常用方法,它具有关节腔损伤小,术后反应轻,诊断明确,术后恢复快,功能好等优点。关节镜下处理半月板损伤已取代以往的切开和全半月板切除术。膝关节镜手术的成功除需要精湛的操作技术外,其手术前后的康复护理也非常重要,我院2001年9月—2004年9月开展膝关节镜手术37例,通过精心治疗和护理,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方莉  何平 《内蒙古中医药》2011,30(6):140-140
关节镜是我科新开展的手术,自2008年开始,我科开展膝关节镜手术30例左右,对膝关节损伤而言,具有对关节腔损伤小、创伤轻、术后恢复快、手术操作简单、出血少等优点。关节镜手术成功的关键在于精细的操作技术及术后的正确康复护理。术后护理包括术后常规护理、术后监护及早期正确的功能锻炼。  相似文献   

5.
梁龙  张建华  王正 《江苏中医药》2016,48(10):90-92
目的:观察膝关节镜联合活血消肿汤治疗膝半月板损伤的疗效。方法:54例膝半月板损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27例。2组均行关节镜手术治疗,术后予以常规处理及功能锻炼,治疗组在对照组康复锻炼的基础上于术后第1天起口服活血消肿汤。2组均于术后2周时观察并比较疼痛指数和膝关节Lysholm评分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疼痛指数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膝关节Lysholm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P0.01),治疗组对上述指标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在治疗膝半月板损伤时,常规膝关节镜术后配合活血消肿汤在缓解膝关节疼痛及改善膝关节功能活动方面有着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围手术期分期功能锻炼的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因前交叉韧带损伤行膝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的86例患者,自术前2d开始,按照自拟的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围手术期分期功能锻炼方案进行锻炼,初期为术前2d至术后1周、中期为术后2~4周、后期为术后5~12周。术后测定患者的膝关节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scale,VAS)评分、膝关节主动活动范围、Lysholm膝关节评分。结果:术后1周、4周、12周,患者的膝关节疼痛VAS评分分别为(1.97±0.65)分、(1.65±0.49)分、(0.85±0.57)分,膝关节主动活动范围分别为85.3°±7.57°、110.6°±7.84°、120.8°±4.28°,Lysholm膝关节评分分别为(72.52±7.61)分、(79.27±5.46)分、(83.27±5.46)分。结论:行前交叉韧带重建术的患者,围手术期进行分期功能锻炼,可以缓解膝关节疼痛、改善膝关节活动度、促进患肢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7.
老年膝骨性关节炎关节镜下手术及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手术及术后中西医结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方法和疗效。方法:57例(62膝)的骨性关节炎患者进行了膝关节镜探察及根据患者损伤情况进行不同的治疗方法。术后常规功能锻炼及中药辨证口服治疗等。结果:随访3个月及1年后复查,随访3个月优良率为82%,随访1年以上的优良率为73%,术后大多数患者局部症状得以改善,关节活动情况好转,未出现其他并发症。结论:关节镜手术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的诊断治疗开辟了新的途径,有选择性的对骨性关节炎患者进行镜下手术以及术后的中西医结合治疗不失为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简便且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正关节镜手术已成为膝关节病诊治的常用方法,它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但术后易发生膝关节肿胀等问题。如果膝关节肿胀过久,则会影响患者术后的康复锻炼,延长患者的康复时间~([1-2])。我院采用祛肿膏外敷治疗关节镜术后膝关节肿胀30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2013年2月~2016年10月在湖州市中医院骨科行膝关节镜手术患者60例,均为行单膝关节镜手术。将60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温针灸、中药薰蒸在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术后康复中的疗效。方法:将60例行膝关节镜手术的半月板损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温针灸、中药薰蒸、常规功能锻炼相结合的方法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功能锻炼治疗。术后3个月进行膝关节功能Lysholm评分。结果:治疗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t=5.61,P=0.000)。结论:温针灸、中药薰蒸在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术后康复中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中药熏蒸配合常规的功能锻炼在半月板损伤关节镜下成形术后康复治疗中对膝关节肿痛的临床疗效。方法:2013年10至2014年12月选取我院90例半月板损伤行膝关节镜下成形术的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45例。实验组行常规的功能锻炼及早期(术后12天开始)我院独特的中药熏蒸治疗的康复方案;对照组仅行常规的功能锻炼。术后12天时两组均常规抽取关节液,记录积液量、VAS评分;治疗后1周两组再次抽取关节液,记录积液量、VAS评分;对比分析评估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的患膝关节肿痛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常规康复方案相比,我院独特的中药熏蒸配合常规的功能锻炼对半月板损伤关节镜下成形手术的患者患膝关节肿痛的改善有更好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中药熏蒸配合常规的功能锻炼在半月板损伤关节镜下成形术后康复治疗中对膝关节肿痛的临床疗效。方法:2013年10至2014年12月选取我院90例半月板损伤行膝关节镜下成形术的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45例。实验组行常规的功能锻炼及早期(术后12天开始)我院独特的中药熏蒸治疗的康复方案;对照组仅行常规的功能锻炼。术后12天时两组均常规抽取关节液,记录积液量、VAS评分;治疗后1周两组再次抽取关节液,记录积液量、VAS评分;对比分析评估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的患膝关节肿痛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常规康复方案相比,我院独特的中药熏蒸配合常规的功能锻炼对半月板损伤关节镜下成形手术的患者患膝关节肿痛的改善有更好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膝关节镜围手术期的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膝关节镜手术是一种用于膝关节内疾病检查、诊断和治疗的骨科微创手术,它具有关节腔损伤小、切口小、术后反应轻、诊断明确、住院时间短、恢复快等优点。由于膝关节在人体的功能及此种手术本身的特点,膝关节镜围手术期的护理显得尤为重要。我科于2004年11月至2006年12月成功为1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膝关节镜手术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3年8月至2015年7月,采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对39例接受膝关节镜手术的患者进行系统的围手术期护理。男16例,女23例。年龄50~69岁,中位数58岁。单膝32例,双膝7例。膝关节退行性变10例,滑膜软骨瘤病22例,半月板损伤2例,前交叉韧带断裂5例。病程3个月至5年,中位数6个月。围手术期护理主要包括术前基础护理、功能锻炼、疼痛护理,术中护理,术后一般护理、疼痛护理、功能锻炼。随访观察患者膝关节疼痛、活动度恢复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住院时间(4.35±0.52)d。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12个月,中位数9个月。患膝疼痛数字量表评分,术前(8.54±1.25)分,术后3 d(4.32±0.56)分,术后7d(2.23±0.55)分。术后3d,患膝屈曲125°~140°,中位数133°;过伸8°~10°,中位数9°。1例患者晨起时患膝轻度疼痛,活动后消失。所有患者均未出现切口感染及延迟愈合等并发症。结论:采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对接受膝关节镜手术的患者进行系统的围手术期护理,可以有效缓解疼痛及减少并发症,有助于促进膝关节活动度恢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膝关节镜手术患者的干预化护理及对膝关节功能恢复影响。方法将该院收集2017年11月—2018年8月收治的78例膝关节镜手术患者,随机分组,常规组用护理常规,干预组用干预化护理。比较两组满意度;膝关节镜手术时间、膝关节镜手术术后住院时间、膝关节功能锻炼依从性;护理前后膝关节功能评分、生活能力;膝关节功能障碍率。结果干预组满意度、膝关节功能评分、生活能力、膝关节镜手术时间、膝关节镜手术术后住院时间、膝关节功能锻炼依从性、膝关节功能障碍率方面相较常规组更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膝关节镜手术患者实施干预化护理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膝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的康复训练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1年7月~2014年6月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行关节镜下韧带重建术患者53例,早期指导患者正确的功能锻炼,制定系统的术后康复训练计划。结果:通过系统、规范的康复训练,本组53例患者均取得良好恢复效果。结论:系统、规范的康复训练是膝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关节功能恢复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6.
膝关节镜是实行膝关节内骨赘磨削术的理想工具,具有术中切口小,术后反应轻、恢复快等诸多优点.1999年2月~2002年5月,作者对经膝关节镜手术进行骨赘磨削的患者,进行手术前、后的护理和康复锻炼指导,使膝关节功能得以较快恢复,效果良好.现总结护理经验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中药膝痛宁熏蒸配合关节松动术治疗膝关节镜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关节僵硬的疗效。方法对31例膝关节镜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关节僵硬患者,术后2周内给予主动锻炼,辅以小幅度CPM(continuous passive motion)机功能锻炼;从术后第3周开始,给予中药膝痛宁熏蒸和关节松动术治疗,期间继续使用CPM机功能锻炼,分别于术后第1、2、3月各随访1次,观察患者的恢复情况。结果 30例患者获得随访,1例失访,参照Judet评价标准评定疗效,优23例,良7例,无并发症。结论中药膝痛宁熏蒸配合关节松动术对膝关节镜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关节僵硬患者的膝关节功能恢复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青壮年SchatzkerⅥ型胫骨平台骨折术后康复护理经验。方法对108例此类损伤患者行手术治疗并在术后当日即介入合理康复护理指导,包括心理护理、疼痛的控制、CPM被动锻炼,每天2次,每次1 h,角度从0~30°开始,配合主动功能锻炼等治疗。结果本组108例患者随访10~24个月,经定期X线等复查,膝关节活动度平均110°,膝关节无疼痛不稳,治疗效果参照Hohl膝关节功能评定法,本组优94例,良10例,可4例。结论对此类损伤患者采取牢固内固定,术后早期实施综合的康复护理措施,有利于膝关节功能的改善,有利于防止伸膝装置的粘连。  相似文献   

19.
膝关节镜手术是诊断和治疗膝关节疾病的新技术,它具有创伤小、术后反应轻、功能恢复快等优点.做好膝关节镜手术的护理,可以提高手术效果和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复发率.我院2004年3月-2005年12月行膝关节镜手术41例,通过精心治疗和正确康复指导,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肩关节镜下治疗冈上肌钙化性肌腱炎的疗效。方法:2016年5月至2018年2月采用肩关节镜治疗冈上肌钙化性肌腱炎的30例患者:男11例,女19例;左侧16例,右侧14例。发病至手术时间为1~26个月,平均15个月;年龄42~70岁,平均52.6岁。手术前后均采用美国肩肘外科评分(ASES)、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Constant-Murley评分,术后1,2,3,6及12个月门诊随访时,行上述功能评估。结果:所有患者获得了随访,随访时间为6~12个月,手术平均时间为(80.5±9.4)min;未出现神经血管损伤、伤口感染及内固定失效患者,手术前与末次随访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2天复查CT有1例出现钙化灶残留,术后6个月再次复查发现钙化灶消失。结论:肩关节镜下治疗冈上肌钙化性肌腱炎的疗效显著,具有微创、术中定位准确、安全有效等优点,术后早期及时功能锻炼能尽快恢复肩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