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匹多莫德辅助治疗小儿变应性鼻炎伴变应性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12例小儿变应性鼻炎伴变应性哮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6例采用舌下免疫治疗等常规治疗,试验组56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匹多莫德.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免疫功能及炎性指标的差异.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患者肺功能水平升高,也高于同期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CD3+、CD4+水平升高,也高于同期对照组,治疗后试验组CRP、IL-8水平下降,也低于同期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匹多莫德辅助治疗小儿变应性鼻炎伴变应性哮喘的效果佳,其可有效改善免疫功能及炎症因子,进而提高其生活质量及身心健康,值得临床选择.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免疫调节剂匹多莫德口服液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和免疫价值。方法将本院儿科收治的86例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青霉素及利巴韦林注射液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同时给予匹多莫德口服液。观察二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并测定IgA、IgG、IgM、CD3+、CD4+、CD8+、CD4+/CD8+及NK细胞等免疫指标的水平治疗前后变化值。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7%,显著高于对照组48.8%(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IgA、IgG、IgM、CD3+、CD4+、CD8+、CD4+/CD8+及NK细胞等免疫指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各项免疫指标检测值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对照组各项免疫指标较治疗前无显著性变化(P>0.05);两组患儿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匹多莫德口服液能有效地改善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患者免疫系统功能,提高治疗疗效,且临床无明显不良反应,可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龚年金  梁欢 《肿瘤药学》2020,(2):232-236
目的探讨补元汤合桂枝茯苓丸对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免疫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8年6月我院肿瘤科收治的中晚期NSCLC患者12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GP化疗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补元汤合桂枝茯苓方加减。采用FCM法测定两组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水平,免疫比浊法测定两组免疫球蛋白IgA、IgG、IgM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疾病控制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CD3^+、CD4^+、CD8^+、CD4^+/CD8^+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CD3^+、CD4^+、CD4^+/CD8^+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CD8^+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IgA、IgG、IgM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IgA、IgG、IgM水平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元汤合桂枝茯苓丸对中晚期NSCLC患者的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机体免疫功能,缓解化疗相关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苏黄止咳汤对咳嗽变异型哮喘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从我院2015年6月~2016年12月收治的咳嗽变异型哮喘患者中选取80例,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给予苏黄止咳汤治疗,对照组给予孟鲁司特钠治疗,观察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研究组治疗后的血清免疫球蛋白IgA、IgG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CD8+、CD4+/CD8+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咳嗽变异型哮喘给予苏黄止咳汤治疗,能够有效调整T淋巴细胞亚群,改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5.
徐峰  王宁 《中国医药指南》2011,9(8):251-252
目的观察匹多莫德口服液对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免疫球蛋白E(IgE)及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等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74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38例,治疗组予以匹多莫德口服液口服,对照组予以安慰剂口服,连服8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IgE及外周血CD4+、CD8+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后IgE、CD4+水平显著降低(P<0.01),CD8+水平显著升高(P<0.01),CD4+/CD8+显著下降(P<0.01),而对照组治疗前后各项指标均无显著变化(P>0.05)。治疗后两组间比较,各项指标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匹多莫德口服液可能通过调节T淋巴细胞亚群和降低血清IgE水平,以达到抑制气道炎症,降低气道高反应性,有利于人体抗病能力的增强,改善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匹多莫德联合布地奈德气雾剂治疗小儿反复性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2018年收治的小儿反复性呼吸道感染患儿8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3例。对照组予以匹多莫德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布地奈德气雾剂治疗。两组均连续用药4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退热时间、咳嗽消退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及咽喉肿痛消退时间,治疗前后C反应蛋白(CRP)、T淋巴细胞亚群(包括CD4+细胞分数、CD8+细胞分数及CD4+/CD8+细胞比值),并观察两组不良反应及复发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退热时间、咳嗽消退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及咽喉肿痛消退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CRP、CD4+细胞分数、CD8+细胞分数及CD4+/CD8+细胞比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CRP低于对照组,CD4+细胞分数、CD8+细胞分数及CD4+/CD8+细胞比值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复发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匹多莫德联合布地奈德气雾剂治疗小儿反复性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免疫能力,减轻炎症反应,缩短治疗时间,避免复发,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匹多莫德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儿童哮喘及预防复发的疗效。方法:72例哮喘急性发作期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儿均采用解痉平喘、止咳化痰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与匹多莫德口服联合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单纯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前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评估其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并观察治疗后随访半年和1年内哮喘的复发率。结果:治疗12周后,观察组患儿外周血CD4~+水平和CD4~+/CD8~+比值均有明显上升,CD8~+水平明显下降(P<0.05或0.01),而对照组治疗前后上述指标变化不明显(P>0.05)。治疗后观察组外周血CD4~+水平和CD4~+/CD8~+比值明显高于对照组,CD8~+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患者半年和1年哮喘的复发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或0.01)。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匹多莫德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儿童哮喘急性发作安全有效,能明显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并能减少哮喘的复发,作用机制与其能提高患儿的细胞免疫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左氧氟沙星联合呋喃妥因治疗中老年女性尿路感染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选取保定市竞秀区新市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7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中老年女性尿路感染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左氧氟沙星,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呋喃妥因。两组均连续治疗7~14 d。比较两组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指标(CD4^+/CD8^+细胞比值、CD4^+细胞分数、CD3+细胞分数)、免疫指标(IgM、IgG、IgA)、尿细菌学检查结果(尿细菌培养数、尿白细胞镜检数),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小腹坠胀感消失时间、尿痛消失时间、尿急消失时间、尿频消失时间)、临床疗效,并观察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CD4^+/CD8^+细胞比值、CD4^+细胞分数、CD3+细胞分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CD4^+/CD8^+细胞比值、CD4^+细胞分数、CD3+细胞分数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IgM、IgG、Ig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IgM、IgG、IgA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尿细菌培养数、尿白细胞镜检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尿细菌培养数、尿白细胞镜检数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小腹坠胀感消失时间、尿痛消失时间、尿急消失时间、尿频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左氧氟沙星联合呋喃妥因治疗中老年女性尿路感染的临床疗效确切,能够有效发挥免疫调节、利尿、抗炎等功效,有效提高免疫力和抵抗力,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匹多莫德口服液对支原体肺炎(MPP)患儿综合免疫状态的改善作用。方法:将180例支原体肺炎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0例,对照组采用阿奇霉素10 mg/(kg?d)等常规基础治疗,观察组加用匹多莫德口服液每次10 mL,2次/天。采取免疫速率散射比浊法测定患儿的血清免疫球蛋白和补体水平,取流式细胞术检测患儿的T细胞亚群变化。结果:观察组患儿发烧、咳嗽、肺部啰音等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和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水平恢复正常时间均显示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11%(P<0.05)。治疗7 d、14 d后,观察组患儿IgA、IgG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而IgE和补体C3、C4水平则显著低于对照组;CD3+、CD4+水平和CD4+/CD8+显著高于对照组,CD8+水平则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匹多莫德能有效改善MPP患儿的综合免疫状态,有利于患儿的康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匹多莫德治疗小儿反复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效果以及分析对患儿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14年1~12月住院治疗的126例反复下呼吸道感染患儿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54例)和研究组(72例),对照组采取化痰、止咳和抗感染等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匹多莫德,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和免疫功能改善情况.结果:经6个月有效治疗,研究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研究组IgM、IgA和IgG等免疫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IgM、IgA和IgG等免疫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反复下呼吸道感染患儿在止咳、化痰和抗感染等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匹多莫德能有效提高临床效果以及免疫功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匹多莫德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1年1月至2012年3月间收治的56例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6例给予抗感染、止咳、化痰及对症等常规治疗,观察组30在此基础上加用匹多莫德胶囊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明显高于对照组76.9%(P<0.05);观察组治疗后CD4+、CD8+、CD4+/CD8+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对照组则无明显增高(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CD4+、CD8+、CD4+/CD8+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匹多莫德胶囊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疗效显著,可明显提高患儿免疫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匹多莫德佐治新生儿出生后感染性肺炎的临床疗效及免疫功能变化。方法设正常新生儿组(n=30),匹多莫德治疗组(n=30),常规治疗组(n=30)。比较匹多莫德治疗组,常规治疗组两组患儿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检测两组治疗前后的免疫抗体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结果匹多莫德治疗疗效优于常规治疗组(P<0.05),两组新生儿出生后感染肺炎患儿CD3、CD4T淋巴细胞较正常新生儿组下降(P<0.05)CD4/CD8比值亦降低(P<0.05),经治疗匹多莫德治疗组CD3、CD4T淋巴细胞恢复正常,与正常新生儿组无显著差异性(P>0.05)。常规治疗组经治疗CD3、CD4T淋巴细胞,CD4/CD8比值有改善,但仍低于对照组(P<0.05).匹多莫德治疗组及常规治疗组IgA低,治疗后有升高(P<0.05),治疗前IgM升高,治疗后IgM继续升高。结论匹多莫德可通过增强免疫功能来提高治疗新生儿出生后感染性肺炎的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匹多莫德辅助治疗小儿反复下呼吸道感染的疗效及对免疫指标的影响.方法 以本院收治的212例反复下呼吸道感染患儿为观察对象,根据治疗方案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对症治疗,包括止咳、化痰、抗感染等;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匹多莫德治疗两个月.对比两组免疫指标的变化及一年的复发次数.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5.8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64% (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体内体液免疫指标(IgG、IgA、IgM)和细胞免疫指标(CD3+、CD4+、CD8+)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应用匹多莫德治疗小儿反复下呼吸道感染能辅助恢复患儿机体免疫功能,缓解病情、显著提高治疗有效率,降低反复发作次数.  相似文献   

14.
程锦梅  张玲 《中南药学》2015,(3):310-312
目的探讨匹多莫德对哮喘患儿血浆P物质(SP)、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及免疫水平的影响。方法 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选取本院收治的84例支气管哮喘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将患儿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匹多莫德口服治疗,每次0.4g,1次·d-1,持续治疗2个月。对比分析2组患儿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肺功能、免疫功能及SP、CGRP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2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后1 s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呼吸的肺活量(FVC)及FVC占预计值百分比(FVC%)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CD3+、CD4+、CD4+/CD8+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而CD8+水平则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SP、CGR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匹多莫德可有效改善哮喘患儿免疫功能,抑制SP、CGRP水平,改善患儿气道反应,提高哮喘患儿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陈秦  罗春  杨树环 《中国药业》2020,(8):129-131
目的探讨参丹活血胶囊联合DP方案(顺铂+多西他赛)治疗晚期卵巢癌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免疫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资中县人民医院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晚期卵巢癌患者9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5例。两组患者均予常规止吐、水化、利尿、保护胃黏膜等措施及DP化疗方案,研究组患者加服参丹活血胶囊,两组均以3周为1个周期,持续治疗4个周期。结果研究组有效率为51.1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8.89%(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CD3^+,CD4^+/CD8^+,IgG,IgA,IgM水平均明显降低,但研究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生理状况、情感状况、附加关注项评分均明显下降,且研究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社会状况、功能状况项评分均明显升高,且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1.11%,显著低于对照组的82.22%(P<0.05)。结论参丹活血胶囊联合DP方案治疗晚期卵巢癌,可有效减轻机体免疫抑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摘要]目的:探讨粉尘螨滴剂联合丙酸氟替卡松吸入气雾剂(辅舒酮)治疗小儿哮喘急性发作合并过敏性鼻炎的疗效及其对血清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MP-1),痰液中的Toll样受体2(TLR2)、神经生长因子(NGF)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20年11月我院收治的哮喘急性发作合并过敏性鼻炎患儿123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61例和对照组62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舌下含服粉尘螨滴剂,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舌下含服粉尘螨滴剂及丙酸氟替卡松吸入气雾剂吸入治疗,于治疗前及治疗12周对过敏性鼻炎及哮喘严重程度进行评分。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治疗前和治疗12周后免疫球蛋白M(IgM)、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A(IgA)、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CD3+、CD4+、CD8+,计算CD4+/CD8+;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TIMP-1、TLR2、NGF水平;肺功能仪检测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呼气峰流速(PEF)、用力呼气25%流速(PEF25)、用力呼气50%流速(PEF50)、用力呼气75%流速(PEF75)。观察两组患儿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12周后,观察组过敏性鼻炎及哮喘严重程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12周后,观察组IgM、IgG、IgA、CD3+、CD4+及CD4+/CD8+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CD8+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12周后,观察组CRP、IL-8、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FEV1、PEF、PEF25、PEF50、PEF75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12周后血清TIMP-1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痰液中TLR2水平高于对照组,NGF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2=1.03,P>0.05)。结论:粉尘螨滴剂联合丙酸氟替卡松吸入气雾剂较单一应用粉尘螨滴剂治疗可有效提升小儿哮喘急性发作合并过敏性鼻炎的疗效,提高患儿免疫功能,抑制炎症反应,改善肺功能,降低TIMP-1、NGF水平,抑制气道重塑,提高TLR2水平,调节炎性及神经源性因子,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建立终末期肿瘤营养不良患者肠外营养液药学监护新模式。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8年7月—12月实施肠外营养液药学监护新模式后的终末期肿瘤营养不良患者60例为观察组,并选取2018年1月—6月新模式实施前的6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营养状态及免疫功能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清IgA、IgM、IgG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CD3^+、CD3^+/CD4^+、CD4^+/CD8^+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TP、Hb、ALB、TSF、BMI等营养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营养液中电解质、微量元素、维生素的不合理应用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肠外营养液药学监护新模式的应用可有效提升终末期肿瘤营养不良患者的营养状况,改善其免疫功能,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英夫利西单抗联合硫唑嘌呤片对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的影响。方法将98例活动期IBD患者按照疾病种类分为UC组(溃疡性结肠炎,50例),CD组(克罗恩病,48例)。每个疾病种类下设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行静脉滴注英夫利西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口服硫唑嘌呤治疗。另将同期健康体检人员25例列为健康组作为参照。对比治疗后研究组和对照组临床疗效及外周血T淋巴细胞水平。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各自对照组:UC组(96.00%vs.72.00%),CD组(91.66%vs.66.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外周血总T淋巴细胞(CD3^+)及亚群CD4^+T淋巴细胞、CD8^+T淋巴细胞的比例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CD4^+/CD8^+比例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对T淋巴细胞水平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各自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UC组联合治疗后,CD3^+、CD4^+、CD8^+、CD4^+/CD8^+水平恢复至同期健康组水平,CD组联合治疗后CD3^+、CD4^+、CD8^+水平恢复至同期健康组水平。结论英夫利西单抗联合硫唑嘌呤片能显著提高IBD患者T淋巴细胞水平,缓解患者淋巴细胞分布异常,恢复受损免疫功能,提高治疗有效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脾氨肽联合匹多莫德辅助治疗儿童哮喘的效果与机制。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我院儿科诊治的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儿178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9例。两组均采用常规治疗与管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脾氨肽和匹多莫德,比较两组疗效,检测治疗前后的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水平,记录症状(咳喘、呼吸困难、哮鸣音)消失时间,采用2-ΔΔCt相对定量法分析治疗前后外周血干扰素调控因子1(IRF1)和信号转导转录活化因子-1(STAT1)的相对表达量。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2.13%,高于对照组的75.28%(P<0.01);观察组咳喘消失时间、呼吸困难消失时间、哮鸣音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均<0.01)。两组患儿治疗后CD3+、CD4+、CD4+/CD8+均高于治疗前,CD8+、IRF1、STAT1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治疗后CD3+、CD4+、CD4+/CD8+均高于对照组,CD8+、IRF1、STAT1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在常规治疗与管理基础上加用脾氨肽和匹多莫德,可改善哮喘患儿的免疫功能,缩短症状消失时间,抑制IRF1、STAT1的表达,从而有效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匹多莫德片预防婴幼儿喘息发作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某院2012年2月~2014年8月收治的110例婴幼儿喘息患儿,抽签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匹多莫德片治疗,观察两组疗效、不良反应以及T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免疫指标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4.5%相较对照组80.0%显著较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治疗后观察组患儿CD3+(68.2±2.6)%、CD4+(42.3±2.5)%、CD8+(30.1±1.8)%、CD4+/CD8(1.42±0.20)相较对照组(64.5±2.4)%、(39.2±2.3)%、(29.8±2.0)%、(1.30±0.18)显著较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匹多莫德片预防和治疗婴幼儿喘息发作效果较好,无不良反应症状且能有效提高患儿机体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