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药服药食忌理论源远流长,它来源于人们临床实践的经验总结,对保证药物疗效,减少毒副反应发生具有重要临床指导价值。中药服药食忌是中药传统禁忌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即指服用中药期间的饮食禁忌,简称食忌,也就是民间通常所说的"忌口"。掌握中药服药食忌的概念  相似文献   

2.
中药服药方法在中医治疗过程中是很重要的,服药方法正确与否,可直接影响治疗的效果,因此,必须很好地学习古人各种服药经验,灵活掌握各种服药方法。中药的服药方法正确与否,对功效也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对中医治疗疾病的疗效有着极大的影响,服用方法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我院护士服用中药汤剂存在的不合理现象,并对不合理现象产生原因进行分析。方法采用自制量表进行访谈式调查,以各现象和原因出现频率从高到低排列后,计算累积频率,以累积频率<80%的为主要现象和主要原因。结果在服用中药汤剂过程中,存在不合理现象的人数比例为88.03%。主要不合理现象依次是"未遵照特殊要求服用"、"自行停止服药"、"漏服药"、"不按时服药"和"不按要求次数服药"。其中"未遵照特殊要求服用"的主要原因是"难以做到"、"缺乏指导"和"不重视";"自行停止服药"的主要原因是"不适应汤剂口感"和"疗效不理想";而"漏服药"、"不按时服药"和"不按要求次数服药"的主要原因均是"遗忘"和"生活作息不规律"。结论患者服用中药汤剂的过程中出现不合理现象较为普遍,是影响中药临床疗效的重要因素之一,应加以重视并加强药学指导和监护。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分析中药服法对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于2012年2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高血压住院患者180例,其中肝火上炎型48例,阴虚阳亢型72例,痰浊上扰型60例,就这3种类型的高血压病症,探讨服药时间、服药次数、服药温度对疗效的影响。结果中药的正确服法(服药时间、服药次数、服药温度)对临床疗效有很大差异。结论正确的服用方法可促进中药的疗效,只有正确掌握中药的正确的服药方法才能达到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5.
《临床医药实践》2017,(12):959-961
目的:减轻服用中药汤剂的不适感,提高服用中药汤剂的依从性。方法:选择中医门诊就医且符合纳入条件的60例服用中药汤剂不适感明显、依从性较差的患者,分析原因。针对原因进行方法改良。结果:使用改良方法服药的59例患者服用中药汤剂不适感明显减轻,与传统服药方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服用中药汤剂的依从性明显上升。结论:改良服用中药汤剂的服药器具及每次服药量,能够有效减轻服用中药汤剂的不适感,从而提高服用中药汤剂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6.
苟静玲 《中国药业》2010,19(24):57-57
目的分析老年住院患者服用中药汤剂的情况,使传统中药更好地服务于患者。方法跟踪调查医院老年住院患者2009年应用中药汤剂的情况,对患者年龄、处方诊断、服药天数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老年病区9个科室共556例患者服用中药汤剂,平均年龄在80岁左右,平均服药天数为1~2个月。最长服药天数接近1年的调查期限,且该类患者占调查人数的10%左右。有21%的住院患者是因癌症而合并接受中药汤剂治疗。结论传统中药汤剂对老年患者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7.
在中药门诊发药时,经常有初诊病人咨询有关煎药、服药、服药时间、服药温度等问题,因此,做好中药的咨询工作,指导病人正确地服药,配合医者的施治达到最大的效果是有着重要的意义。下面就咨询工作中常遇到的问题加以探讨。1 中药的煎法将药材(饮片)加水浸渍15~20分钟,水与药材之比约为20~30∶1,煎取量约为给水量的30%,即常言之3碗水煎至1碗;武火使沸,再用文火保持微沸。现代医药研究表明,水能从药材中浸取生物碱盐和易溶于水的生物碱、甙、苦味质、无机盐、微量挥发油等,温度的升高可增加成分浸出的速度、范围和数量[1]。若处方中有解表药…  相似文献   

8.
服用中药必须注意饮食禁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常明荣 《齐鲁药事》2009,28(10):630-630
目的介绍服用中药饮食禁忌的源流和意义。方法参阅有关文献加以总结分析论述。结果注意服用中药饮食禁忌对保证药物疗效,减少毒副反应的发生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结论掌握中药服药饮食禁忌概念及内涵能促进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减轻中药汤剂的苦味进行一般探讨。方法查阅文献并结合实际工作经验从六个方面进行介绍。结果掌握适当的服药时间、服药温度、服药速度以及服药者的自我心理调试等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可缓解中药汤剂的苦味。结论减轻中药汤剂的苦味有一定的技巧可寻,供同仁指导患者服用汤剂时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中药汤剂的正确煎服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睿娴 《中国药业》2008,17(18):62-62
目的了解中药汤剂正确的煎服方法。方法从五煎、五服、浸泡时间、用水量、煎药火力大小、煎煮时间、服药时间、服用方法、饮食禁忌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结果正确的煎服方法是提高中药汤剂临床疗效的重要保证。结论医务人员应重视中药的煎服方法,并耐心向患者交待其注意事项,从而提高中药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1.
中药与忌口     
服用中药,许多患和家属都会提出,服药期间应注意什么。其主要是问服药后的饮食宜忌,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忌口。  相似文献   

12.
从药物的选择、药物剂量、给药时间与药温、煎药方法、服药方法、服药食忌6个方面就小儿的中药使用原则进行分析,以期指导儿科临床对中药的正确使用。  相似文献   

13.
小儿服用中药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药在小儿疾病的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口服中药是中医儿科治疗疾病最常见的一种手段,护理是决定疗效的重要一环。通过对喂药的注意事项、给药时间、服药温度、不同药物及不同年龄段患儿的喂药技巧、服药后的护理及儿童心理护理等几方面阐述,认为只有在护理方面有显著提高,才能更好地达到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4.
正我是乙肝小三阳,一直服用中药,效果却不理想,想做抗病毒治疗,但抗病毒药物的副作用令我望而却步,同时也担心服用抗病毒药物后必须终生服药。我还年轻,不想终生服药,请问我该怎么办?江西吴先生吴先生:对乙肝患者而言,服用中药所能起到的最好作用就是暂时控制肝脏的炎症,当然,有些中药仅仅只能起到降低转氨  相似文献   

15.
中药汤剂的服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正确掌握汤剂的服药方法,能提高临床疗效。方法从服药时间、日服次数、温服和冷服、服药后的护理、服药时饮食宜忌。结论中药汤剂的服法对临床疗效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6.
孙鸿雁 《天津药学》2009,21(4):25-26
医师给住院患者开具的汤药不附带服用说明书,因此对住院患者服用中药进行指导是非常必要的。本文从服药前、服药期间、服药后及出院前几个阶段分别介绍了服药的时间、温度、频次以及饮食禁忌等指导意见,以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取得最佳疗效。  相似文献   

17.
<正>无论是治病还是调养,中药都有独到之处,其疗效经历了数千年的验证。随着人们保健意识的逐步提高,能够认识到中药的益处,生病后服中药的患者也越来越多,但很多人对于如何正确煎煮各类中药,掌握好服药时间和做好服药后的一般调护,还不甚了解。这会直接影响到病情的发展,关系到病体的康复。徐灵胎  相似文献   

18.
中药敷脐疗法是将中药末敷于脐窝以治疗疾病的一种独特的外治法.既简便易行,安全可靠,又可免除小儿打针服药之苦,很适合家庭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中药 AP92 1在人体内特异性拮抗血小板活化因子 (PAF)的作用 ,并观察中药 AP92 1对缺血性心脏病 (IHD)患者血小板功能的影响。方法 :A组 4例和 B组 5例志愿者分别一次顿服含该中药 5 0 g或 80 g的糖浆 ,分别于服药前和服药后 2 .5 h、8h测定 PAF、二磷酸腺苷 (ADP)和花生四烯酸 (AA)等诱导的人血小板聚集。 36例IHD患者每日口服含该中药 80 g的糖浆 ,连续 3 d,分别于服药前后进行血小板聚集试验、血小板释放产物和花生四烯酸代谢产物的测定 (EL ISA法 )。结果 :B组 5例志愿者一次顿服 80 g的中药 AP92 1,PAF诱导的血小板最大聚集率由服药前的 6 2 .8%下降到服药后 2 .5 h的 15 .6 %和服药后 8h的 2 6 .2 % (P<0 .0 1)。IHD患者服药前后血小板最大聚集率由 49.6 %下降到 2 1.8% (P<0 .0 1) ;血浆β- TG和 PF4的含量分别由服药前的 33.3 ng/ m L和 2 8.5 ng/m L 下降到服药后的 2 1.5 ng/ m L 和 18.4ng/ m L(P<0 .0 1) ;而服药前后血浆 TXB2 和 6 - keto- PGF1 α的含量无变化 (P>0 .0 5 )。结论 :中药 AP92 1内含有特异性拮抗 PAF的有效成分。服用以 AP92 1水提取物制备的糖浆 ,能抑制PAF诱导的 IHD患者血小板聚集和释放反应 ,改善患者血小板活化状态 ,具有明确的抑制血小板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中药汤剂的适时服用是充分发挥药物疗效的关键,也是合理用药的重要环节。 目前中药的服药时间与疗效之间的关系,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和探讨的问题,在乡镇卫生院或中医诊断,多年来几乎是千篇一律的服用方法,即:头煎二煎药汤合并一起分早晚两次服,笔者认为这种服法是一种传统的不科学的服药方法。 为了维持一定的体内药物浓度和适应人体功能昼夜节律变化的规律,提高药物的疗效和减少不良反应,因此中药汤剂要注意适时服用。我国历代医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