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蒋国强  李正兴 《吉林医学》2013,34(19):3842-3843
目的:探讨多索茶碱在临床上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的疗效。方法:选择64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根据患者的入院顺序进行编号,奇数组作为对照组,偶数组作为观察组,每组32例;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给予多索茶碱静脉滴注,对照组给予氨茶碱静脉滴注,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肺功能、动脉血气变化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0.63%(29/32)、81.25%(26/3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48,P<0.05);观察组在提高PaO2及降低PaCO2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索茶碱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安全有效,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2.
刘雪慧  孔华玮 《医学综述》2012,18(10):1600-1601
目的探讨多索茶碱与氨茶碱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0年3月至2011年3月在我院治疗的76例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8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多索茶碱,对照组给予氨茶碱,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肺功能、血气分析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1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58%,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肺功能和血气分析指标变化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索茶碱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较氨茶碱安全、有效,可作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治疗方案的首选。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多索茶碱与氨茶碱及多索茶碱不同给药方式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8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随机分为3组:多索茶碱持续泵入治疗组(A组)、多索茶碱静脉滴注治疗组(B组)和氨茶碱对照组(C组),观察3组治疗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等.结果:多索茶碱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持续泵入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最低,3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索茶碱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药物,且使用持续微量泵泵入可更好地维持药物浓度,减少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4.
高月明 《吉林医学》2010,31(9):1210-1210
目的:分析多索茶碱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疗效。方法:将132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随机分为多索茶碱组及氨茶碱组,研究两组治疗的效果。结果:多索茶碱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而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索茶碱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取得了理想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多索茶碱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120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和评价多索茶碱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 1 2 0例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随机分为多索茶碱治疗组和氨茶碱治疗对照组。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症状、肺功能、血气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多索茶碱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氨茶碱治疗组 ,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两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 ( P<0 .0 5 )。结论 :多索茶碱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的药物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多索茶碱联合噻托溴铵粉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入院后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多索茶碱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噻托溴铵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的肺功能(FEV1、FVC、FEV1/FVC)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FEV1、FVC及FEV1/FVC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5%,对照组为10.0%,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索茶碱联合噻托溴铵粉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效果优于单纯多索茶碱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多索茶碱持续泵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09年2月~2012年2月在我院呼吸科治疗的112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本研究入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者静脉滴注多索茶碱进行治疗,而实验组患者则微量泵持续泵入进行治疗,治疗7 d,比较对照组和实验组临床疗效和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6.43%)明显高于对照组(85.71%),实验组患者治疗后肺功能及血气分析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但是对照组和实验组患者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索茶碱持续泵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疗效确切,疗效优于静脉滴注,安全可靠,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和评价多索茶碱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40例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随机分为多索茶碱治疗组和氨茶碱治疗对照组。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症状、肺功能、血气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多索茶碱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氨茶碱治疗组,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P<0.05)。结论:多索茶碱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的药物。  相似文献   

9.
多索茶碱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13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和评价多索茶碱疗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5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随机分为安塞玛组和氨茶碱组,观察对比2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症状、肺功能、血气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安塞玛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2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多索茶碱疗是一种完全有效的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的药物。  相似文献   

10.
邓咏秋  邓斌 《吉林医学》2013,(8):1467-1468
目的:探讨多索茶碱应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190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92例,观察组98例,使其有可比性。对照组患者给予氨茶碱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多索茶碱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肺功能和血气分析结果、不良反应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2.8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30%比例;13.27%的观察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33.70%的比例;经过治疗两组患者FEV1/FVC水平和PaO2水平均明显升高,PaCO2水平均明显降低,观察组患者变化更为明显。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实施多索茶碱进行治疗是一种有效而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陈毅兴 《吉林医学》2014,(17):3723-3724
目的:观察分析多索茶碱与氨茶碱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98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9例。两组患者均采取常规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施加氨茶碱进行治疗,治疗组则施加多索茶碱进行治疗。在治疗后分别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9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63%,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时使用多索茶碱具有安全性更高、有效性更高等优势,是治疗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噻托溴铵联合多索茶碱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66例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3例。对照组采用多索茶碱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噻托溴铵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FEV_(1)/FVC]水平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96%(32/33),高于对照组的75.76%(25/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FVC、FEV_(1)、FEV_(1)/FVC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06%(2/33),低于对照组的27.27%(9/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噻托溴铵联合多索茶碱治疗COPD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和肺功能指标水平,以及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其效果优于单纯多索茶碱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分析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治疗过程中应用多索茶碱与氨茶碱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期间我院接诊的9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纳入本次研究,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依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成氨茶碱组(n=45)和多索茶碱组(n=45),氨茶碱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接受氨茶碱给药治疗,多索茶碱组患者接受多索茶碱给药治疗。结果:氨茶碱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多索茶碱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多索茶碱组优于氨茶碱组。结论:与氨茶碱给药治疗相比,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临床治疗中应用多索茶碱的临床效果更为显著,安全性更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多索茶碱不同给药方式治疗慢性阻塞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0例慢性阻塞性疾病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多索茶碱持续泵入治疗组(A组)、多索茶碱静脉滴注治疗组(B组)和氨茶碱对照组(C组),观察三组治疗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等.结果:多索茶碱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持续泵入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最低,三组之间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多索茶碱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慢性阻塞性疾病的物,且使用持续微量泵泵入可更好地维持药物浓度,减少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应用多索茶碱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58例慢性阻塞肺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资料收集时间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各29例,对所有患者使用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100 ml生理盐水和300 mg多索茶碱。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显效为25例,总有效率为96.55%,对照组患者显效为14例,总有效率为72.41%,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89%,对照组为62.06%,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如果添加多索茶碱治疗,其效果良好,并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多索茶碱治疗肺癌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登封市中医院2014年7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80例肺癌合并COP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均进行常规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采用氨茶碱治疗,观察组则采用多索茶碱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多索茶碱治疗肺癌合并COPD效果显著,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应用孟鲁司特钠与多索茶碱治疗的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2014年1月—2016年12月该院收治的23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法,将230例患者分成两组,其中115例患者应用多索茶碱治疗设作对照组,另外115例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增加孟鲁司特钠治疗设作观察组,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和治疗前后肺功能改善情况、 治疗后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65%,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82.61%,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疗效更为理想,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观察组FEV1(1.32±1.69)L,FEV1/FV(45.25±6.10)%;对照组FEV1(1.32±1.70)L,FEV1/FV(45.26±6.11)%;两组患者肺功能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FEV1(2.35±1.95)L,FEV1/FV(71.65±7.19)%;对照组FEV1(1.87±1.70)L,FEV1/FV(62.35±5.66)%;两组患者肺功能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肺功能改善情况均优于治疗前,观察组肺功能指标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用药期不良反应发生率13.91%;对照组用药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11.30%,两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应用孟鲁司特钠与多索茶碱治疗效果理想,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布地奈德混悬液联合多索茶碱治疗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70例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布地奈德混悬液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多索茶碱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3 d及7 d的肺功能[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和FEV1占用力肺活量的百分比(FEVA/FV)]指标水平,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FEV1和FEV1/FV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 d及7 d两组患者的FEV1和FEV1/FV指标水平均明显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7.1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29%,与对照组的17.1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布地奈德混悬液联合多索茶碱治疗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能有效提高肺功能指标水平和治疗总有效率,效果优于单纯布地奈德混悬液治疗。  相似文献   

19.
吕永中 《大家健康》2015,(5):138-139
目的:观察多索茶碱辅助治疗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CAB)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入选CAB患者1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80例)和对照组(8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综合治疗,对照组采用氨茶碱治疗,观察组采用多索茶碱治疗。治疗后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50%显著高于对照组8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6.25%显著低于对照的3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索茶碱可以提高CAB治疗的临床疗效,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多索茶碱联合头孢呋辛钠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治疗中的应用及对患者血气指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7月-2018年7月本院诊治的92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在吸氧、补液等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头孢呋辛钠治疗,治疗组给予多索茶碱联合头孢呋辛钠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分析两组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和血气指标,观察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8.26%,显著低于治疗组的97.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PEF、MMEF、FEV_1及FVC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上述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PaO_2、SaO_2及氧合指数均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的PaCO_2均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索茶碱联合头孢呋辛钠可显著提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改善肺功能,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