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中药玉竹及其混淆品的计算机鉴别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根据中药玉竹及其混淆品的生药性状、组织构造及粉末特征.在微机上用Foxbase+语言编制了中药玉付及其混淆品鉴别系统。该系统具有鉴别、检索、修改及打印等功能,按照屏幕提示信息输入待鉴标本的特征代码或实测数值.在几秒钟内即可完成鉴别,结果令人满意,可用于药房、药材、药检等部门对玉竹及其混淆品的鉴别。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何首乌及其混淆品的鉴别方法。方法对大理地区市售何首鸟类药材进行调查、收集、鉴别。结果14个样品分别来源于蓼科,其余来源于萝摩科,薯蓣科,防己科,葡萄科和葫芦科;其性状、显微特征及效用有差异。结论为何首鸟及其混淆品种的鉴别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
三棱与莪术虽来源于不同的植物,但两药材经醋制加工成饮片后极易混淆,因此,本文对两者作比较鉴别.  相似文献   

4.
三棱与莪术的比较鉴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三棱与莪术虽来源于不同的埴物,但两药材经醋制加工成饮片后极易混淆,因此,本文对两者作比较鉴别。  相似文献   

5.
高良姜与混淆品大高良姜的鉴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混淆品大高良姜的鉴别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药材性状、组织特征、理化鉴别的方法。结果正品与混淆品具不同鉴别特征。结论能准确地对正品高良姜与混淆品大高良姜进行鉴别。  相似文献   

6.
皮类中药通常是指来源于裸子植物或被子植物(其中主要是双子叶植物)的茎干、枝和根的形成层以外部分。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实践经验,对浙江省常见的二十一种皮类药材及其混淆品的性状特征内形状、外表面、内表央、折断面、气味、质地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区分归类;采取“由一般到特殊”和“由特殊到一般”的原则,编制成浙江省常见皮类药材检索表,以便校对和鉴别浙江省常见皮类药材时应用。所述皮类药材及混淆品的原植物为:刺桐:ErythrinavariegataL.var.orientalis(L)MERR.(E.indcaLaM.)、刺楸:Kalopanxseptemlobus(Thum…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女贞子及其混淆品崂山茶果实进行了植物特征、药材性状和显微特征的比较鉴别,可供鉴别时参考。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中国苍耳属药用植物的资源分布及生药鉴定。方法 :通过形态观察鉴别原植物及药材性状 ,显微观察 ,薄层色谱和紫外光谱鉴别药材。结果和结论 :提出了苍耳子及其混淆品的鉴别依据。  相似文献   

9.
王霞玲  童树洪 《中国药业》2009,18(18):75-76
目的鉴别冬虫夏草真伪,以利用药安全。方法通过药材性状、显微鉴别等方法进行鉴别。结果正品与伪品、混淆品在性状、显微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结论冬虫夏草伪品及混淆品不能替代正品,使用时必须准确鉴别,以避免误用。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7种秦皮及其混淆品的性状、显微和理化特征进行比较研究,提出了与植物分类系统位置相关的鉴别依据,并作出了药材鉴别检索表,可供药材生产、管理和使用部门鉴定参考。  相似文献   

11.
玉竹基因组DNA的提取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以玉竹根茎为材料,寻找一种适合于玉竹总DNA提取的方法,便于下游分子生物学的操作。方法采用经典CTAB法与改良CTAB法。结果改良CTAB法提取得到的DNA可以很好地用于PCR扩增。结论改良CTAB法适用于类似玉竹这类含多糖较多的根及根茎类中药材DNA的提取。  相似文献   

12.
目的:建立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法同时测定鱼肝油中镉、铅、砷、汞、钴、钒、铀等21种重金属元素的分析方法。方法:采用密闭超高压微波消解技术对样品进行了彻底的物质消解,应用四极杆碰撞/反应池(DRC)技术消除多原子离子对待测元素的干扰,选用In、Ge、Bi、Sc等元素为内标混合液校正基体干扰和漂移。结果:该方法各元素的检出限为0.0002~0.5543 μg/L,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5.0%,通过添加标准回收实验,各元素回收率在90%~109%之间。结论:该法快速、简便,灵敏,适用于鱼肝油中21种微量重金属元素的残留量的同时测定。  相似文献   

13.
目的:优化选择玉竹多糖铁配合物的合成工艺并确立测定铁含量的方法。方法:通过分析反应液pH、反应温度和原料比对玉竹多糖铁的性状及铁含量的影响,优化玉竹多糖铁配合物的合成工艺并采用间接碘量法测定铁含量。结果:以反应液pH 10~11,反应温度70~75℃,玉竹多糖与FeCl3.6H2O的质量比为1∶1.7作为合成工艺的优化条件,经优化条件合成的玉竹多糖铁具有很好的水溶性和稳定性。铁含量的3次测定值分别为20.0%,19.1%,21.8%,平均含量为20.0%,RSD为0.10%。结论:实验所确定的玉竹多糖铁配合物的优化合成工艺科学、简单、可靠。间接碘量法是测定玉竹多糖铁中铁含量的简便而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找出玉竹传统“揉糖”加工方法与机器加工方法加工的药材内在品质的差异,揭示玉竹这一传统加工工序的效用并探索其中的原理.方法 将新鲜玉竹分别采用传统揉糖方法与机器加工方法进行加工,分别测定干燥速率、水浸出物、醇浸出物、总灰分、多糖含量等指标考察2种加工方法之间的差异.结果 传统“揉糖”加工方法加工的药材在浸出物、多糖含量均明显高于机器加工法,总灰分低于机器加工法,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揉糖工序有其明显的效用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不同地区栽培玉竹中金属元素含量的差异.方法 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对安徽省栽培玉竹中的金属元素钾、钙、镁、锌、锰、铜、铁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各元素平均含量为:钾12.7047 mg/g,钙1.59083 mg/g,镁0.55495 mg/g,锌0.02034 mg/g,锰0.01839 mg/g,铜0.00664 mg/g,铁0.11791 mg/g,各元素组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栽培玉竹中钾、钙、镁、锰、铁含量受区域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6.
目的 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法并借助OMNI采样器直接测定白芍及其伪品的FTIR.方法 采用FTIR直接测定法获得样品的红外光谱,以样品木质部作为比较标准,分别选取36组具有代表性吸收峰的吸光度数据为基础,以样品为分析对象进行主成分分析.应用主成分析法比较正伪品之间的差异程度.结果 FTIR的主成分分析在反映同属不同种植物化学组成差异程度上具有应用价值. 结论 该方法能直接、快速、准确地测定样品的FTIR图谱.  相似文献   

17.
玉竹对酪氨酸酶的激活作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中药玉竹的醇提水溶性提取物能明显提高酪氨酸酶的活性,促进黑色素的合成,有望成为治疗白癜风的天然药物。  相似文献   

18.
HPLC法测定川芎中阿魏酸的含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秀丽 《中国药事》2009,23(5):469-471
目的测定川芎中阿魏酸的含量。方法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川芎中阿魏酸提取所用的溶剂种类、极性和提取方式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用40%乙醇回流提取3h可以获得较高提取效率。结论溶剂种类和提取方法对川芎中阿魏酸的提取效率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9.
玉竹总皂苷降血糖作用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玉竹总皂苷(total saponins from Polygonatum odoratum,TSPO)对正常小鼠和四氧嘧啶高糖小鼠血糖的影响,并探讨其降血糖机制。方法测定TSPO对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体外抑制率;研究TSPO对正常小鼠和四氧嘧啶高糖小鼠空腹血糖和灌胃淀粉后血糖的影响。结果 TSPO能够显著性抑制α-葡萄糖苷酶的活性,抑制率为58%;TSPO对正常小鼠血糖没有明显影响,但使其糖耐量曲线趋于平缓;TSPO能够显著提高四氧嘧啶高糖小鼠的糖耐量,并显著降低其空腹血糖。结论 TSPO有α-葡萄糖苷酶抑制作用,对四氧嘧啶高糖小鼠有降血糖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为了快速准确地鉴别巴戟天及其伪品。方法: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法对巴戟天药材及其常见伪品羊角藤、铁箍散、假巴戟和恩施巴戟进行测定,通过比较一、二级红外谱图相似度和特定谱段相似系数对其真伪进行分析。结果:在一、二级红外谱图上均可根据特征峰比对分析法和特征谱段相似系数法快速鉴别巴戟天及其伪品。结论:红外光谱法用于巴戟天药材真伪鉴别准确、快速,可以作为巴戟天药材真伪鉴别的一种现代化检测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