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鼻部基底细胞癌的手术治疗及修复方法。方法我院对收治的13例鼻部基底细胞癌患者进行手术切除并根据美学原理对手术创面进行修复。结果13例患者术后切口愈合良好,均达到Ⅰ期修复。随访1~3年,无复发,术后效果满意。结论手术切除是治疗鼻部基底细胞癌的首选方法。术后采取合适的修复方式,如拉拢缝合、局部皮瓣转移及耳后皮瓣移植,可获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Mohs显微描记手术治疗鼻部皮肤基底细胞癌的效果。方法 2014年,对40例鼻部皮肤基底细胞癌患者进行Mohs显微描记手术,观察手术效果,并与传统扩大切除手术进行比较。结果 40例基底细胞癌均通过Mohs显微描记法切除,肿瘤扩大切除范围平均1.8 mm。39例均Ⅰ期愈合,术后外形、效果满意。术后随访6~24个月,无1例复发。结论 对于鼻部基底细胞癌,Mohs显微描记手术比传统扩大切除更彻底,可提供更多的创面修复方案。  相似文献   

3.
张孟祥  马颖 《中国美容医学》2009,18(10):1421-1422
笔者于2007年6月11日收治右眼内眦及鼻根部基底细胞癌1例,手术切除后采用额中部岛状带蒂旋转皮瓣修复,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鼻唇沟皮瓣联合耳甲腔软骨移植修复鼻翼基底细胞癌切除术后皮肤软组织缺损的疗效。方法 2012年1月-2014年8月,收治鼻翼基底细胞癌患者8例。男5例,女3例;年龄45~76岁,平均65岁。左侧鼻翼3例,右侧鼻翼5例。均存在鼻翼皮肤病损,反复破溃无好转。经病理检查确诊;确诊至该次手术时间为7~14 d,平均10 d。术中病变组织切除后缺损范围为1.5 cm×1.5 cm~2.0 cm×1.5 cm,采用大小为4.0 cm×1.5 cm~5.0 cm×2.0 cm的鼻唇沟皮瓣联合耳甲腔软骨移植修复。一期术后6个月行皮瓣断蒂并修薄术。结果术后皮瓣均顺利成活,创面Ⅰ期愈合。二期断蒂术中未见肿瘤复发,断蒂后切口Ⅰ期愈合。患者均获随访6个月。患侧鼻翼无塌陷,术区未见明显瘢痕。患者对鼻外形满意。结论鼻唇沟皮瓣联合耳甲腔软骨移植修复鼻翼基底细胞癌术后皮肤软组织缺损,具有操作简便、切口隐蔽且不遗留明显瘢痕、鼻翼外观较好的优点,但需行两期手术是其不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综合护理对鼻翼部基底细胞癌皮瓣转移手术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2月-2017年10月在笔者医院进行鼻翼部基底细胞癌切除导致的40例局部缺损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均分为对照组(n=20)和观察组(n=20)。两组均采用鼻唇沟皮瓣进行修复,其中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综合护理。术后1年,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等进行对比分析。同时对两组患者皮瓣色泽、感觉功能及治疗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70.00%,P0.05)。护理后,两组HAMA及SDS评分均明显下降,且观察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1年后,观察组无癌症复发,皮瓣区域色泽与周边正常皮肤一致,无感觉障碍,切口缝线瘢痕不明显。对照组也无癌症复发,但2例具有感觉障碍,5例缝线瘢痕明显。观察组治疗满意度(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65.00%,P0.05)。结论:皮瓣转移手术结合综合护理治疗鼻翼部基底细胞癌术后缺损的临床及美学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负性情绪,满意度较高。  相似文献   

6.
下睑基底细胞癌切除后创面围手术期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3年5月至2006年3月,我们以颞浅动脉额支为蒂,形成额部岛状皮瓣5例,修复下睑基底细胞癌切除后创面,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7.
“风筝”皮瓣在面部基底细胞癌术后创面修复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正东  陈东来 《中国美容医学》2010,19(12):1760-1761
目的:探讨"风筝"皮瓣在面部基底细胞癌术后创面修复中的应用及其美学效果。方法:收治面部基底细胞癌患者52例,病灶扩大切除术后,直接拉拢缝合,张力过大,因而设计"风筝"皮瓣,修复创面。结果:术后均一期愈合,外形满意,随访2~3年,未见复发。结论:面部基底细胞癌首选手术扩大切除,采用"风筝"皮瓣加以修复,可以取得理想的治疗和美容效果。  相似文献   

8.
基底细胞癌是常见的皮肤恶性肿瘤,多有日光照射史,发生在颜面等暴露部位多见,而发生在外阴、腋下等非暴露部位少见。笔者遇见同时发生在外阴、腋下的基底细胞癌患者1例,对其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及手术治疗并观察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基底细胞癌的病理生物学行为与临床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基底细胞癌的病理生物学行为与临床治疗的相关性.方法对136例基底细胞癌病例,根据其病理生物学行为及病变部位和范围,采取扩大切除后单纯缝合,局部皮瓣修复,植皮及 Mohs手术方法进行临床治疗.结果 136例病例全部Ⅰ期愈合,经2~9年随访,效果满意,无1例复发.结论认识到这类恶性肿瘤的特点是病变较为局限,恶性程度低,具有多种病理分型,极少发生转移,又多发于面中部,对人的容貌影响较大,所以基底细胞癌的治疗必须结合临床病理分型区别对待.早期手术切除,重视病变切除范围,选择适当的方法修复创面,有助于本病的彻底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基底细胞癌的病理生物学行为与临床治疗的相关性。方法 对 136例基底细胞癌病例 ,根据其病理生物学行为及病变部位和范围 ,采取扩大切除后单纯缝合 ,局部皮瓣修复 ,植皮及Mohs手术方法进行临床治疗。结果  136例病例全部Ⅰ期愈合 ,经 2~ 9年随访 ,效果满意 ,无 1例复发。结论 认识到这类恶性肿瘤的特点是病变较为局限 ,恶性程度低 ,具有多种病理分型 ,极少发生转移 ,又多发于面中部 ,对人的容貌影响较大 ,所以基底细胞癌的治疗必须结合临床病理分型区别对待。早期手术切除 ,重视病变切除范围 ,选择适当的方法修复创面 ,有助于本病的彻底治疗  相似文献   

11.
病例 患者男 ,5 3岁。右鼻前庭肿物伴疼痛 4个月 ,当地医院病理诊断报告“鳞癌”。入院后检查 :右侧鼻前庭肿物突出鼻腔 ,并侵及同侧鼻小柱 ,鼻中隔向左侧偏斜。手术于全身麻醉下进行 ,超过肿物边缘约 3~ 5mm切除肿物 ,为彻底切除 ,将同侧鼻翼基底掀起。切除肿物后形成的鼻孔基底创面约 1.5cm× 2 .0cm ;鼻小柱右侧创面 1.5cm× 1.0cm。其中 ,鼻小柱皮肤、鼻翼软骨内脚及部分鼻中隔黏膜切除 ,仅保留左侧鼻翼软骨及其皮肤、黏膜组织 ;鼻前庭基底缺损累及上唇唇白部分皮肤、肌肉约 0 .3cm ;同时 ,掀起右侧鼻翼基底 ,切除其内侧面少许皮肤组…  相似文献   

12.
基底细胞癌的病理生物学行为与临床治疗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基底细胞癌的病理生物学行为与临床治疗的相关性。方法 对136例基底细胞癌病例,根据其病理生物学行为及病变部位和范围,采取扩大切除后单纯缝合,局部皮瓣修复,植皮及Mohs手术方法进行临床治疗。结果 136例病例全部Ⅰ期愈合,经2~9年随访,无1例复发。结论 认识到这类恶性肿瘤的特点是病变较为局限,恶性程度低,具有多种病理分型,极少发生转移,又多发于面中部,对人的容貌影响较大,所以基底细胞癌的治疗必须结合临床病理分型区别对待。早期手术切除,重视病变切除范围,选择适当的方法修复创面,有助于本病的彻底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ALA—PDT)联合手术治疗面部皮肤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6例老年面部基底细胞癌、鳞状细胞癌、Bowen病分别先接受ALA—PDT后行手术治疗或经手术治疗后再进行PDT。结果:无论先接受ALA-PDT后行手术治疗还是手术治疗后再进行PDT的面部基底细胞癌(5/16)、鳞状细胞癌(10/16)、Bowen病(1/16)均获得满意效果。结论:对老年面部皮肤恶性肿瘤,ALA-PDT联合手术治疗是一种损伤小、患者可选择接受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4.
眼睑部皮肤恶性肿物的"风筝"皮瓣修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我院自2005年以来收治眼睑部恶性肿瘤10例,手术切除后应用"风筝"基底蒂(下简称"风筝"皮瓣)修复皮肤缺损创面,收到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癌前期和恶性结膜肿瘤的显微手术治疗的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在手术显微镜下进行于术切除治疗癌前期和恶性结膜肿瘤47例,包括黑色素瘤12例,鳞状细胞癌26例.Bowen病6例,原发性获得性黑病变症3例。结果47例的肿瘤均在显微手术中一次性完整切除.随访4个月~5年(平均17个月),未见复发。结论显微手术下结合酒精烧灼和冷冻等方法切除癌前期和恶性结膜肿瘤是较好的治疗方法,手术前细致检查对作出正确的诊断和手术方案的设计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6.
外鼻恶性肿瘤较少见,国内统计约占全部鼻和鼻窦恶性肿瘤的1%.多为原发性,好发于40岁以上中老年人,肿瘤多为基底细胞癌,好发于鼻背、鼻翼和鼻尖等处,鳞癌少见[1].术后缺损修复的目的是在保证修复组织的存活率、恢复外鼻通气功能的同时,尽可能达到外形美观、自然[2],尽可能选择创伤最小的修复方式.自2009-2012年,我科共收治了5例发生于外鼻的巨大肿瘤,应用额部岛状皮瓣修复术后缺损,治疗和修复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基底细胞癌是常见的皮肤恶性肿瘤,多有日光照射史,发生在颜面等暴露部位多见,而发生在外阴、腋下等非暴露部位少见。笔者遇见同时发生在外阴、腋下的基底细胞癌患者1例,对其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及手术治疗并观察疗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某女,59岁,左腋下、外阴部发现肿物10余年,加重1个月入院。患者10余年前无明显诱因左腋下、外阴部出现绿豆  相似文献   

18.
局部皮瓣治疗面部基底细胞癌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局部皮瓣治疗面部基底细胞癌的疗效。方法:47例面部基底细胞癌患者,应用局部皮瓣的方法进行修复,术中做冰冻切片决定手术切缘。结果:所有病例均一期修复,皮瓣存活良好,颜面部外观满意。1例面部其他部位再发基底细胞癌,再次行手术切除,未见复发。结论:面部基底细胞癌切除术后,采用术中冰冻切片快速病理验证的方式可以保证肿瘤的完全切除,应用局部皮瓣修复术后缺损,简便、高效,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9.
带蒂皮瓣修复鼻部基底细胞癌术后缺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介绍带蒂皮瓣在修复鼻部基底细胞癌术后缺损的临床经验。方法:位于鼻尖或鼻要部术后缺损用前额皮瓣修复7例,鼻翼部缺损用鼻唇沟皮瓣修复11例。结果:皮瓣转移后出现静脉回流不畅现象。将皮瓣远端修薄后作打包缝合2例,术后皮瓣边缘有部分坏死1例,其余皮瓣均存活,术后外形满意、肿瘤无复发。结论:带蒂皮瓣具有血供可靠,操作简便。供区隐蔽,特别适用于一期修复部基底细胞癌术后的缺损畸形。  相似文献   

20.
如何做好肝切除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 1 0余年来 ,肝癌手术切除技术有较大提高。难切部位肝癌一期切除报道日益增多 ,肝门部肝癌切除和单独尾叶切除也不再是手术“禁区”;对侵及下腔静脉及肝静脉肝癌 ,也有用体外静脉转流离体或半离体状态下冷却灌注切除肿瘤和受累血管 ;对合并门静脉癌栓积极的手术治疗 ,如切开取栓术、气囊导管取栓术、门静脉吻合搭桥术、门静脉切除吻合术等 ;对合并下腔静脉癌栓的肝癌在切除肿瘤同时有人采用体外静脉转流技术切开下腔静脉取癌栓 ;对肝癌合并胆管癌栓或肿瘤压迫所致梗阻性黄疸 ,亦可考虑作肝癌切除和手术取癌栓 ;对肝癌合并门静脉高压、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