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关于碳水化物的问题,可能不太引起人们的注意。碳水化物的作用在西方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不同,它可以简单的分成可消化的与不可消化的二类。后者在人体内不被消化,前者在体内最后变成糖,在世界各国之间,碳水化物中可消化部分的比例都相似。总的摄入量在350~450克之间,但种类却不尽相同,其差别有三:①西方国家膳食中淀粉占50%,蔗糖占35%,其它的为果糖等。发展中国家淀粉比例较高,蔗糖却较  相似文献   

2.
 4月22日,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膳食纤维技术分会成立大会暨揭牌仪式在首都师范大学举行。该分会是由国内从事膳食纤维原料生产、膳食纤维制品加工生产、销售的企业和以膳食纤维为添加剂的食品加工企业,以及营养学工作者、科研人员、健康教育工作者组成。分会主要开展膳食纤维研究学术技术交流、膳食纤维营养科技知识普及行业自律规范制定等活动,促进膳食纤维产业的发展。会议选举耿精忠教授为分会主任委员。同日,由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和首都师范大学联合发起、膳食纤维技术分会承办的"城市青少年'富贵病'预防控制工程"正式启动。该工程的内容是针对目前广泛流行的糖尿病、高血压病等所谓"富贵病",通过采取在易于被广大居民接受的通用食品中加入适量膳食纤维的措施来进行预防。这项工程将在促进全民、尤其是青少年膳食结构和营养水平的改善方面起积极和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3.
人血清中绝大部分抗体的同种型为IgG1。IgG1是一种糖蛋白,其N端连接的碳水化物位于其H链的C_(H2)区。许多研冗表明,该碳水化物对维持IgG1的结构与功能起关键作用。在这些研究中,是采用酶学方法除去碳水化物来研究去糖基化抗体的效应功能。所获结果提示,虽然这种抗体的效应功能有所损害,但在大多数情况下仍保留有残余的活性。可通过由于未能完全除去抗体分子中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高膳食纤维治疗对妊娠期糖尿病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168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进行高膳食纤维治疗为观察组,168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自行饮食控制为对照组。在妊娠24w和36w检测两组患者FPG、Hb A1c、FFA、TC及TG并行统计学分析,于产后42天进行糖尿病患病风险评估。结果观察组妊晚期分别与观察组妊中期、对照组妊晚期比较,FPG、Hb A1c、FFA、TC和T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后糖尿病患病几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膳食纤维治疗对妊娠期糖尿病有较好的疗效,能有效降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产后糖尿病患病风险,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本实验就我国常用的主食,观察对正常人血糖反应的影响,旨在筛选缓慢释放碳水化物的食物,为饮食治疗糖尿病找出科学的依据。 对象与方法:正常人20例,男12例,女8例,年龄在19~49岁之间,体重均在《上海地区十万人口中糖尿病调查报告》所用理想体重±10%范围之内,未服用影响血糖的药物。  相似文献   

6.
2型糖尿病(T2DM)患者产生短链脂肪酸(SCFA)的微生物群减少、SCFA丰度降低、肠道菌群改变、肠道屏障功能受损、血浆脂多糖水平升高。膳食纤维通过增加结肠纤维发酵产生SCFAs,积极调节糖代谢,改善肥胖,有利于减少T2DM的发生与发展。因而采用膳食纤维干预对防治T2DM有积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
<正>为明确国家食品标准中聚葡萄糖是否被称为膳食纤维、在作为膳食纤维使用时是否属于食品原料,以解决目前聚葡萄糖在市场中无据可依的问题,我会膳食纤维技术分会于2014年5月向国家卫生计生委请示相关问题。我会日前收到卫生计生委食品司的复函,指出聚葡萄糖是膳食纤维的来源之一,也是列入《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2760)和《食品营养强化  相似文献   

8.
本文调查了56例妊高征孕妇、108例正常孕妇的膳食摄入水平及血清甘油三酯、胆固醇、总蛋白、白蛋白、葡萄糖、维生素A、E和全血TPP%和AC值的含量。其结果为妊高征孕妇与正常孕妇比较,总热量和各种营养素的摄入量,妊高征患者均较低,除碳水化物外,均有显著性差别(P<0.05)。血清总蛋白、白蛋白也低于正常孕妇,(P<0.05)。血清甘油三酯,葡萄糖则高于正常孕妇(P<0.05)。血清维生素E低于正常孕如(P<0.05)。 文中讨论了有关营养与妊高征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膳食多样化 为了满足人体生理和劳动的需要,膳食中应该含有足够的热量和各种营养素,即膳食需包含蛋白质、脂肪、糖类、维生素、无机盐及微量元素、水和膳食纤维等营养素,且保持各营养之间的数量平衡,避免有的缺乏,有的过剩。  相似文献   

10.
60年代以来,国外对膳食纤维进行了广泛研究,膳食纤维与人体健康的关系日益引起各国学者的重视。所谓膳食纤维即“木质素与不能被人类消化道所分泌的内源性酶所消化的多糖之和”,它同传统构粗纤维的含义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添加可溶性膳食纤维的肠内营养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患者肠道菌群、胃肠激素水平及肠粘膜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3月至2021年5月期间收治的108例SAP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肠内营养方式不同分为常规组和膳食纤维组,各54例.待两组患者均恢复肠鸣音、且生命体征稳定后,开始肠内营养治疗.常规组患者采用常规肠内营养,膳食纤维组患者在常规组的基础上在肠内营养液中添加可溶性膳食纤维.持续干预1周后,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干预1周后的肠道菌群组成、胃肠激素水平和肠粘膜屏障功能.结果:干预1周后,两组患者双歧杆菌、乳酸杆菌、胃动素(Motilin,MTL)、胆囊收缩素(Cholecystokinin,CCK)水平较干预前明显升高,膳食纤维组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葡萄球菌、大肠杆菌、血管活性肠肽(Vasoactive intestinal peptide,VIP)、二胺氧化酶(Diamine oxidase,DAO)、D-乳酸、内毒素、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水平较干预前明显降低,且膳食纤维组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添加可溶性膳食纤维的肠内营养可改善SAP患者肠道微生态环境、调节肠道菌群、调控胃肠激素水平、改善肠粘膜屏障功能,进而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2.
5月21日,由我会膳食纤维技术分会和《新营养》联合主办的“2014第二届中国膳食纤维产业高峰论坛”在京召开。  相似文献   

13.
我会膳食纤维技术分会申报的“膳食纤维进万家”项目,已经获得民政部2013年中央财政支持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服务项目立项,将于今年在北京20个社区开展科普活动,并向适宜老年人群免费赠送膳食纤维产品。该项目获得民政部60万元经费支持,分会另行配套60万元用于该项活动。  相似文献   

14.
由民政部批准,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膳食纤维技术分会实施的“中央财政支持社会组织示范项目”——《膳食纤维进社区-改善老年人便秘计划》在北京亚运村街道办事处拉开了序幕。  相似文献   

15.
过去认为无营养价值的膳食纤维,近十多年来在营养学领城日益受到重视,对其理化性质,生理作用以及对人体健康与疾病的关系,正逐渐深入地进行研究,现仅就膳食纤维在人体结肠中的作用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6.
背景:已有研究表明向生物惰性碳纳米纤维中引入具有成骨活性的β-磷酸三钙纳米粒子,可显著提高碳纳米纤维的生物活性,而某些二价离子掺杂的β-磷酸三钙也被报道能够促进新骨的生成。 目的:考察适量锌离子、镁离子的引入对β-磷酸三钙@碳纳米纤维材料形貌及成骨活性的影响。 方法:以聚丙烯腈、磷酸三乙酯、硝酸钙、硝酸锌、硝酸镁等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静电纺丝与原位烧结碳化相结合的方法制备锌或镁离子掺杂的β-磷酸三钙@碳纳米纤维材料。将所得复合纳米纤维材料及未掺杂锌或镁离子掺杂的β-磷酸三钙@碳纳米纤维与成骨细胞MC3T3-E1体外共培养,观察细胞的黏附、增殖和形态变化。 结果与结论:β-磷酸三钙@碳纳米纤维形貌均匀,表面可见直径为数十纳米的无机粒子均匀分布,锌或镁离子的引入对纤维形貌无明显影响;复合纤维主要由碳元素组成,钙、锌、镁元素等均匀分布于纤维中,且各元素相对含量与投料比相符。与未掺杂锌或镁离子的β-磷酸三钙@碳纳米纤维相比,MC3T3-E1成骨细胞更易在锌或镁离子掺杂的β-磷酸三钙@碳纳米纤维材料表面黏附,细胞增殖和铺展状态也更好。表明在β-磷酸三钙@碳纳米纤维的基础上,引入锌或镁离子掺杂,能进一步提高材料的细胞相容性及生物活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水溶性纤维素对肠内营养病人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试验组238例,对照组126例,均为肠内营养患者.于试验组肠内制剂中添加水溶性膳食纤维.结果试验组的胃肠功能得到明显改善.结论水溶性膳食纤维有效改善肠内营养病人的胃肠功能,为肠内营养患者的营养护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近年智能手机的大量普及,手机应用程序快速发展也带动了移动医疗的高速发展,创新了医患沟通方式,改变了患者获取信息的方式。其中糖尿病膳食指导应用程序在糖尿病患者的慢性病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简述目前部分糖尿病管理应用程序的基本模式、其优势及目前所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基础医学与临床》2020,(4):522-522
最近发表在《糖尿病、代谢综合征与肥胖:目标与治疗》杂志上研究报告称,银杏叶提取物作为膳食补充剂,可以为更好地治疗2型糖尿病提供帮助。辛辛那提大学医学院的这份报告称,在糖尿病大鼠的实验中,银杏对胰岛β细胞的良好影响(胰岛β细胞负责胰岛素分泌)类似于我们在健康的非糖尿病大鼠身上看到的恢复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孕早期铁的营养状况与妊娠糖尿病(GDM)发生的关联。方法 选择2019年2月至2021年1月在北京市朝阳区妇幼保健院产科建档立卡的814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孕妇是否发生GDM分为GDM组(n=79)和非GDM组(n=735),收集一般资料并通过调查问卷及半定量食物频数表收集孕妇孕早期生活方式和饮食情况。通过拟合曲线分析孕早期铁的营养状况与GDM发生概率的关系,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GDM发生的影响因素,构建贝叶斯网络模型,使用Netica软件进行贝叶斯网络推理,并对模型效能进行评价。结果 糖尿病家族史、孕前BMI、膳食血红素铁、膳食总铁是导致GDM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拟合曲线显示,当膳食血红素铁>3.55mg/d和膳食总铁>21.09mg/d时,GDM发生概率呈上升趋势。糖尿病家族史、孕前BMI、膳食血红素铁、膳食总铁通过网络关系与GDM建立联系,糖尿病家族史、孕前BMI、膳食血红素铁、膳食总铁与GDM的发生均有直接联系。构建的贝叶斯网络模型的一致性指数(C-index)为0.841(95%CI:0.829~0.863),RO...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