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对腹部闭合性损伤合并小肠破裂患者进行诊断和治疗的对策。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发生腹部闭合性损伤合并小肠破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中从受伤至手术的时间未达到12h的患者作为研究组,将该时间超过12h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回顾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研究组患者手术的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的时间及下床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且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10.4%)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31.2%),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进行早期诊断和及时的手术是治疗闭合性损伤合并小肠破裂取得成功的关键,可大大提高患者的疗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王胜东  张国平 《浙江实用医学》2010,15(3):194-195,245
目的探讨腹部闭合性小肠破裂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对2003年1月-2009年12月间收治的51例腹部闭合性小肠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1例均有不同程度的腹痛,典型腹膜炎表现39例(76.5%);腹腔穿刺51例,阳性48例(94.1%);B超检查51例,阳性49例(96.1%);腹部X线检查45例,发现膈下游离气体21例,阳性率46.7%;CT检查23例,发现腹腔积液、气腹征18例,阳性率78.3%。51例均采用手术治疗,其中腹腔镜诊治1例,本组无死亡病例,发生并发症6例,其中伤后12小时内手术的36例中,发生并发症2例;伤后12-24小时后手术15例中,发生并发症4例。结论动态严密观察病情,合理选用辅助检查,可望取得较高的早期诊断率;及时手术及合适的手术方式、彻底腹腔冲洗、合理的引流、重视综合治疗是减少并发症、提高治愈率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腹部闭合性外伤性小肠破裂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手术治疗的腹部闭合性外伤性小肠破裂36例临床资料。结果 36例腹部闭合性外伤性小肠破裂治愈34例,死亡2例。结论掌握腹部闭合性外伤性小肠破裂的临床特点,及时诊断与合理治疗是提高临床治愈率和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腹部闭合性外伤性小肠破裂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手术治疗的腹部闭合性外伤性小肠破裂36例临床资料。结果36例腹部闭合性外伤性小肠破裂治愈34例,死亡2例结论掌握腹部闭合性外伤性小肠破裂的临床特点,及时诊断与合理治疗是提高临床治愈率和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冯广恒 《中外医疗》2012,31(12):97-98
目的 探讨腹部闭合性损伤小肠破裂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 对2008年11月至2011年1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0例腹部闭合性损伤小肠破裂患者的临床治疗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 有1例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由于休克及多脏器官严重衰竭而不幸死亡,有2例患者存在盆腔脓肿的现象,有1例患者存在多发性肠间隙脓肿的现象,有1例患者存在切口裂开的现象.12例患者存在程度不同的腹胀、腹痛等现象,有6例患者由于出现粘连性肠梗阻而选择继续住院接受治疗.结论 对腹部闭合性损伤小肠破裂疾病患者,应进行及时地诊断与治疗,早期手术治疗可以有效地提高患者的治愈率,降低手术并发症及后遗症的发生率,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腹部闭合性损伤小肠破裂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对24例腹部闭合性损伤伴小肠破裂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综合X线、B超或腹部穿刺的阳性发现,阳性率为79.2%,诊断符合率较高。伤后出现腹膜炎症状6小时内手术,无并发症发生,超过6小时为33.3%。结论:对腹部闭合性损伤小肠破裂的病人,早期诊断,早期手术治疗,是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观察临床中对腹部闭合性损伤使用B超诊断的价值分析。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65例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筛入者均给予B超诊断并接受手术治疗,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 B超诊断65例患者中,腹部实质损伤50例(76.92%);手术证实腹部实质损伤者56例(86.15%),诊断准确率89.29%(50/56)。对腹部非实质损伤手术证实9例(13.85%),B超诊断显示6例(9.23%);诊断准确率(66.67%)。结论临床中对腹部闭合性损伤运用B超诊断价值显著,且该方法具有可复查性高、经济方便,可对病情变化随时观察,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闻少军 《基层医学论坛》2009,13(19):624-625
目的探讨闭合性腹部损伤致小肠破裂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提高治愈率,减少病死率。方法总结笔者诊治过的腹部闭合性损伤合并单纯性小肠破裂40例临床诊断治疗经验。结果本组患者39例治愈,有1例因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治愈率97.5%,病死率2.5%。结论早期诊断和手术治疗是处理闭合性腹部损伤之小肠破裂的关键,可以减少并发病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9.
魏健体 《中外医疗》2014,(26):98-99
目的回顾性分析76例腹部闭合性损伤小肠破裂的临床资料,并探讨诊断腹部闭合性损伤小肠破裂的方法及治疗方法。方法选择该院收治的76例患者,所有患者均进行B超、诊断性腹膜穿刺、腹部X线检查(透视和/或腹部立、卧位平片)以及CT检查,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其中手术剖腹探查64例,腹腔镜探查12例,均发现有不同程度的小肠破裂,视损伤程度均给与相应的手术处理方式;部分患者同时合并腹部其他脏器的损伤和/或腹部外其他器官的损伤,均同时或相继予以相应的处理。结果该组76例患者,诊断性腹腔穿刺(一次或二次及以上)阳性率68.6%(52/76),B超的阳性率57.5%(44/76),X线及CT检查的阳性率84.2%(64/76),与腹腔穿刺、B超对比,X线及CT检查阳性率较高,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4例治愈,并发切口脂肪液化3例,切口感染4例,肠粘连8例,因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2例。结论腹部闭合性损伤小肠破裂患者病情多较复杂且具有一定的隐匿性,及时、快速和正确的早期诊断及治疗可明显提高治愈率,X线及CT检查阳性率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腹部闭合性损伤单纯小肠破裂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89例腹部闭合性损伤小肠破裂患者的诊断及治疗.结果 本组患者86例治愈,有3例因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治愈率96.63%,死亡率3.37%.结论 掌握单纯性小肠破裂的特点,早期诊断、早期手术是挽救病人生命的决定性措施.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腹部脏器闭合性损伤的诊断方法及治疗原则.方法 回顾分析48例腹部闭合性内脏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48例患者中治愈46例(95.8%),死亡2例(4.2%).手术45例,治愈44例(97.8%).腹腔穿刺阳性,开腹后无需处理共2例(4.7%).结论 结合腹部闭合性损伤的"时相性",强调对不典型病例的临床观察和使用特殊检查的必要性,不宜把腹腔穿刺阳性作为剖腹探查的绝对指征.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腹部闭合性损伤导致小肠破裂的诊治经验。方法对32例腹部闭合性损伤导致小肠破裂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小肠1处破裂28例,破裂两处及以上4例,合并肝脾破裂4例,肋骨骨折2例,大肠破裂1例。本组均行手术治疗,治愈30例,死亡2例,术后并发切口感染8例,早期粘连性肠梗阻1例。结论早期诊断,及时手术,重视整体治疗是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外伤性小肠破裂诊断和治疗措施.方法 我院对2004年1月至2010年11月收治的41例腹部闭合性损伤小肠破裂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治愈38例,死亡3例.结论 腹部闭合性损伤早诊断并尽早手术治疗是降低死亡率的根本措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腹部闭合性损伤伴严重多发伤的诊断和治疗效果。方法择取我院1993年至2006年腹部闭合性损伤伴严重多发伤患者22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22例患者病案资料,统计22例患者诊断方法、治疗方案以及治疗效果。结果辅助检查结果:腹部穿刺结果显示,阳性率95.45%(21/22),腹部CT检查结果显示,阳性率90.91%(20/22),B超结果显示,阳性率86.36%(19/22),10例患者行X线胸片检查,其中8例为血气胸。本文研究22例患者均采用急诊手术治疗,手术治愈率95.45%,死亡率4.55%,其死亡原因为多器官功能衰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伤口感染14.29%、肠瘘9.52%、肺部感染4.76%、胃肠道粘连4.76%、腹膜感染4.76%。结论腹部闭合性损伤伴严重多发伤临床诊断应该结合多种诊断手段结果,综合性评估,给予准确诊断结果,为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有效参考数据,促进临床抢救过程,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腹部闭合性损伤小肠破裂的临床诊断与手术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5例腹部闭合性损伤小肠破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B超、腹腔穿刺、CT与X线诊断,对比分析各种检查方法的诊断准确率与手术疗效。结果腹腔穿刺诊断的阳性率为60%,B超诊断的阳性率为64.00%,CT与X线诊断的阳性率为80%,(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CT与X线检查能够有效的提高诊断准确率,并对患者进行手术治疗,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6.
于富斌 《当代医学》2009,15(34):92-92
目的探讨腹部闭合性损伤小肠破裂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分析34例腹部闭合性损伤小肠破裂的诊断方法与手术结果的关系。结果全组34例均通过手术治疗痊愈出院。结论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可提高外伤性小肠破裂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17.
杨福彪 《中外医疗》2011,30(24):78-78
目的观察和分析外科治疗上腹部闭合性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在2005年至2010年收治的118例上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在全部118例患者当中,治愈115例(其中2例为二期手术治愈),治愈率为97.5%(115/118),死亡3例。结论想要提高上腹部闭合性损伤的外科治疗效果,必须要认真进行术前的早期诊断、术中的全面检查、积极的围手术期处理,这样不仅可以提高上腹部闭合性损伤外科治疗的临床效果,还可以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腹部闭合性损伤小肠破裂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腹部闭合性损伤小肠破裂的诊断方法与手术结果的关系。结果:诊断性腹腔穿刺率50%,腹腔透析的阳性率为45.5%,B超的阳性率62.5%。结论:早期诊断可提高小肠破裂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19.
探讨腹部闭合性损伤的早期诊断及其治疗时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占轩 《吉林医学》2010,31(9):1233-1234
目的:探讨腹部闭合性损伤的早期诊断率及有效治疗方法,提高腹部闭合性损伤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收治的70例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患者70例,入院后手术探查65例,保守治疗5例。治愈67例,治愈率为95.7%。术后出现并发症18例,其中切口感染12例,肠瘘2例,粘连性肠梗阻3例,急性肾功能衰竭1例,死亡3例,死亡原因为急性肾功能衰竭和肠瘘。结论:完善术前检查、全面、细致的术中探查、积极有效的围手术期处理是提高腹部闭合性损伤治愈率、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腹部闭合性损伤的诊断、治疗方法、疗效和预后。方法 107例腹部闭合性损伤病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A组53例、B组54例。A组采用传统治疗方法,B组在A组治疗措施的基础上强调在微创理念指导下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手术治疗,比较两组诊断、疗效、安全性。结果 A组治愈52例占98.11%,死亡1例占1.89%;开腹手术49例占92.45%,非开腹手术4例占7.55%;发生并发症8例占15.09%。B组治愈54例占100.00%,无死亡者;开腹手术19例占35.19%,非开腹手术35例占64.81%;发生并发症2例占3.70%。两组治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开腹手术率、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腹部闭合性损伤的患者,在无明显手术指征的情况下,尽量采用微创治疗方案,可减少再次手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对于基层医院,B超检查无法确诊腹部闭合性损伤,又无CT检查设备时,可以进行诊断性腹腔穿刺,以尽快诊断腹部闭合性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