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宫腔镜在诊治绝经后出血方面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陶涛 《中国妇幼保健》2003,18(8):475-476
目的 :通过评价宫腔镜在绝经后出血 (PMB)方面的应用价值 ,证实了宫腔镜是诊断及治疗 PMB的最佳方法之一。方法 :对 44例 PMB患者进行了宫腔镜检查 ,部分兼行镜下手术治疗。结果 :萎缩性子宫内膜 2 5例 ,子宫内膜息肉 5例、子宫颈息肉 2例、子宫内膜癌 1例 ,其中 1 3例行宫腔镜下手术治疗 ;其中 3例诊刮术未见异常 ,而宫腔镜检查发现子宫内膜息肉 2例及子宫内膜癌 1例。结论 :宫腔镜是诊断 PMB的最佳方法之一 ,对于部分良性病变 ,还可一并进行治疗 ,减轻患者痛苦 ,具有操作简单、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的优点。  相似文献   

2.
阴道超声用于绝经后阴道出血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估经阴道超声检查子宫内膜厚度作为预测子宫内膜癌以及内膜不典型增生发生指标的价值。方法:选择1997年9月~2002年10月在本院就诊的绝经后阴道流血的妇女169名进行经阴道B型超声检查子宫内膜厚度,并对其行诊断性刮宫送病理检查,对其中初诊未诊断为子宫内膜癌或者不典型增生的128名患者进行超过5年的随访。结果:169名患者诊刮病理诊断:子宫内膜癌20人(11.8%),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3人(1.8%)。经阴道超声检查子宫内膜厚度≤4mm的患者中未发现有子宫内膜癌发生;内膜厚度>4mm的患者发生子宫内膜癌的相对危险性是45.3%。诊刮报告无异常的128名患者5年随访报告,子宫内膜癌或不典型增生的患者为12人(9.4%);再发阴道流血的36例患者中有12例发现子宫内膜癌或不典型增生(33.3%)。但初诊时内膜厚度≤4mm者即使再次阴道出血,也没有发现有该类病变。结论:绝经后阴道流血的患者阴道超声见子宫内膜厚度≤4mm可作为子宫内膜癌诊断试验的截点,可作为选择诊刮活检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超声对绝经后出血患者子宫内膜病变的观察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邓秀珍 《中国妇幼保健》2005,20(14):1760-1761
目的:运用阴道超声观察与分析绝经后出血患者子宫内膜的病变,以减少不必要的诊断性刮宫术。方法:观察34例绝经后出血患者子宫内膜的厚度、形态及血流参数,并经宫腔镜及组织病理检查证实。结果:有效地诊断出萎缩性内膜、内膜增生、内膜息肉、粘膜下肌瘤和子宫内膜癌;萎缩性内膜厚度≤5mm,子宫内膜癌的血流阻力指数最低≤0.4。结论:经阴道超声能较为准确地预测绝经后出血患者子宫内膜的病理变化,可作为诊刮术前最佳的筛选手段。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比较阴道超声(TVS)和宫腔镜对绝经后阴道出血(PMB)的诊断,分析其优缺点。方法取2006年1月~2008年10月在我院妇产科住院的112例PMB患者进行TVS检查,然后行宫腔镜检查并行内膜活检。将TVS和宫腔镜检查结果与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TVS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5.0%、75.0%、90.5%、85.7%;以内膜厚度16mm作为阴超判断子宫内膜病变良恶性的临界值,其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91.7%、94.5%;宫腔镜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度分别为98.8%、100.0%、100.0%、96.9%。结论TVS和宫腔镜对诊断PMB的敏感性都很高,但宫腔镜的特异性高于TVS。将内膜厚度16mm作为阴超判断子宫内膜病变良恶性的临界值比较适宜。PMB患者应常规进行TVS检查,异常者应行宫腔镜检查。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应用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子宫内膜病变的价值。方法:利用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79例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的子宫内膜厚度、形态进行测量和分析,并经诊刮、手术病理检查证实。结果:43例患者子宫内膜厚度<5 mm,占54.4%,平均子宫内膜厚度(2.37±0.21)mm,无1例子宫内膜癌。36例患者子宫内膜厚度≥5 mm,占45.6%,子宫内膜厚度5~25 mm,平均(11.30±4.21)mm,子宫内膜癌10例,占27.8%(10/36)。结论:子宫内膜以5 mm为临界值,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绝经后子宫内膜出血的病因诊断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比较阴道超声(TVS)和宫腔镜对绝经后阴道出血(PMB)的诊断,分析其优缺点。方法取2006年1月-2008年10月在我院妇产科住院的112例PMB患者进行TVS检查,然后行宫腔镜检查并行内膜活检。将TVS和宫腔镜检查结果与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TVS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5.0%、75.0%、90.5%、85.7%;以内膜厚度16mm作为阴超判断子宫内膜病变良恶性的临界值,其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91.7%、94.5%;宫腔镜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度分别为98.8%、100.0%、100.0%、96.9%。结论TVS和宫腔镜对诊断PMB的敏感性都很高,但宫腔镜的特异性高于TVS。将内膜厚度16mm作为阴超判断子宫内膜病变良恶性的临界值比较适宜。PMB患者应常规进行TVS检查,异常者应行宫腔镜检查。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析绝经后阴道出血(PMB)诊断中运用妇科超声检查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4月-2016年4月深圳市宝安中心医院收治的PMB患者109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子宫刮诊与妇科超声检查,对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检查,但是两种检查方法在子宫内膜炎、子宫内膜息肉、子宫内膜增生、子宫内膜癌、萎缩性子宫内膜的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与正常子宫内膜患者相比,子宫内膜癌和良性病变患者的子宫内膜厚度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运用超声对PMB患者进行诊断,不仅操作简单、创伤小,还能提高检出率,为临床治疗提供有效依据,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8.
阴道超声测量绝经前妇女子宫内膜厚度诊断子宫内膜病变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探讨阴道超声测量子宫内膜厚度是否可用于预测绝经前妇女子宫内膜病变。方法:对87例绝经前不规则子宫出血患者行阴道超声测量子宫内膜厚度并于检查当日或次日行分段诊刮术,将阴道超声检查结果与诊刮获取的子宫内膜组织病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阴道超声测得子宫内膜癌及癌前病变组的内膜平均厚度为(27.3±11.0)mm,子宫内膜良性病变组的内膜平均厚度为(15.5±4.8)mm,均明显大于子宫内膜生理改变组的内膜平均厚度(9.8±4.3)mm,差异均有极显著性意义(P<0.0001)。以10mm为临界值阴道超声预测绝经前妇女子宫内膜病变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5.9%、57.9%、74.6%和91.7%。结论:阴道超声测量子宫内膜厚度以10mm为临界值可以预测绝经前妇女子宫内膜病变。  相似文献   

9.
宫腔镜及病理检查对绝经后子宫出血的病因诊断价值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宫腔镜(Hysteroscopy,HS)检查对绝经后子宫出血(postm enpausal b leed ing,PMB)的病因诊断价值。方法:应用宫腔镜检查绝经后子宫出血患者192例,术中同时定位取材做病理检查。结果:宫腔镜诊断子宫内膜癌的敏感性为80.00%,子宫黏膜下肌瘤100.00%,萎缩性子宫内膜91.76%,子宫内膜息肉68.18%,子宫内膜炎70.00%,子宫颈管息肉100.00%,子宫内膜增生过长73.91%;宫腔镜下定位活检准确率为81.77%。结论:宫腔镜检查是PMB患者首选的检查方法,可直视下观察子宫内膜形态变化,结合病理检查是早期诊断宫腔病变的最佳手段。  相似文献   

10.
宫腔镜检查在诊治绝经后子宫出血中的应用体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宫腔镜检查在绝经后子宫出血病因诊断中的指征和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09例行宫腔镜检查的绝经后子宫出血患者,总结镜下所见、病理结果及其与内膜厚度、子宫内膜癌的相关性,以此评价这一检查方法的适应证和意义。结果子宫内膜病变的检出率与文献报道相符;2例子宫内膜厚度小于5mm病理为子宫内膜癌;在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3例和子宫内膜癌的8例中,有高危因素者各有2例和6例。结论宫腔镜检查是诊断绝经后子宫出血的重要手段;对合并有子宫内膜癌高危因素的患者,即使子宫内膜厚度正常也应积极进行宫腔镜检查。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宫腔镜检查对阴道超声下内膜厚度≥4 mm的绝经后子宫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绝经后子宫出血的患者经阴道超声初筛后选取内膜厚度≥4 mm的病例,行宫腔镜检查,术中行定位取材送活检。并对宫腔镜诊断与病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宫腔镜诊断子宫腔内异常病变71例,正常31例,病理检查异常73例,正常29例。与病理结果比较,宫腔镜检查诊断的敏感性为98.6%,特异性为90.3%,阳性预测值为95.9%,阴性预测值为90.3%。病理检查正常组的内膜厚度为5.42±0.52 mm,异常组的内膜厚度14.56±2.91 mm,子宫内膜癌及癌前病变的内膜厚度17.19±2.77 mm,每两组两两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宫腔镜检查联合病理检查是诊断绝经后子宫出血的主要方法之一,但为合理使用医疗资源,可经阴道超声初筛后选择子宫内膜厚度≥4 mm的病例。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传统分段诊刮术与宫腔镜下分段诊刮术诊断子宫内膜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检索了CBM、CNKI、万方数据库、VIP、Cochrane Library、OVID、PubMed、Embase等数据库,手工检索了百度和谷歌等网络数据。纳入对比传统分段诊刮与宫腔镜下分段诊刮术诊断子宫内膜病变的随机对照试验(RCT)。由2名研究者独立按照纳入标准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交叉核对,而后采用Cochrane评价员手册5.1.0文献质量评价标准评价纳入研究质量,用Rev Man5.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1篇随机对照试验,共2 588例患者。Meta分析表明:宫腔镜诊刮组与传统诊刮组比较,术后标本送检率、子宫内膜癌确诊率、不典型增生确诊率和术后腹水肿瘤细胞阳性率均存在统计学差异,分别为[MD=0.31,95%CI(0.11,0.90),P=0.03]、[MD=0.40,95%CI(0.29,0.53),P0.000 01]、[MD=0.30,95%CI(0.10,0.90),P=0.03]和[MD=0.38,95%CI(0.19,0.77),P=0.008];然而,子宫内膜良性病变诊断率[MD=0.57,95%CI(0.17,1.87),P=0.35]和子宫内膜癌累及宫颈诊断率[MD=0.06,95%CI(0.01,36.86),P=0.81]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对纳入的11篇RCT进行Meta分析结果显示:宫腔镜诊刮组标本送检率、子宫内膜癌诊断率、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诊断率、子宫内膜癌手术后腹水细胞学阳性率均高于传统诊刮组,两组对子宫内膜良性病变及子宫内膜癌累及宫颈诊断率相似。但是,其结论仍不能取代高质量、大样本、多中心的随机对照研究,因此结论还有待于高质量随机对照研究的证实。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三阶梯技术在诊断孕妇宫颈病变的临床价值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队列研究方法,选择2008年1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在密云县妇幼保健院产科门诊初次检查的孕10—32周、1年内未进行过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TCT)的6649例孕妇,先行TCT筛查,对TCT结果异常者在知情同意后进行阴道镜检查和阴道镜指引下宫颈多点活检。结果①TCT筛查6649例孕妇,其中TCT结果异常154倒,发生率为2.32%;②114例孕妇的阴遭镜图像满意度为93.86%(107/114),阴道镜拟诊慢性宫颈炎12例、鳞状上皮低度病变(LSIL)67例、鳞状上皮高度病变(HSIL)35例;③114例孕妇全部进行了宫颈活检,病理结果为宫颈炎及宫颈湿疣共48例,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136例、CINⅡ18例、CINⅢ10例、宫颈癌早浸2例;④与宫颈活检病理结果比较,阴道镜检查拟诊炎症和LSIL79例,其中71例与宫颈活检病理结果相同,符合率为89.87%(71/79),79例拟诊炎症和LSIL患者中,无鳞状细胞癌(SCC)病例。拟诊为HSIL的35例孕妇中,20例活检病理结果为CINⅡ或CINⅢ,2例为早浸,符合率为57.14%(20/35);⑤未发生与阴道镜检查和宫颈活检相关的不良事件。结论对1年内未进行宫颈细胞学筛查的孕妇进行TCT检查是必要的,对TCT结果异常者应进行阴道镜检查,阴道镜检查拟诊宫颈炎或LSIL可以随诊;对阴道镜检查下拟诊高级别宫颈病变的孕妇,应行阴道镜下宫颈活检以明确病理学诊断。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绝经后无症状子宫内膜增厚患者的病理类型及其临床特点。方法分析102例于2012年1月-2016年6月就诊于天津市第四医院,绝经1年以上无症状但阴道B超检查子宫内膜厚度4 mm的患者。行宫腔镜检查、分段诊断性刮宫术,部分患者可疑部位活检,均送病理检查。比较不同子宫内膜厚度状态下的子宫内膜病理类型。结果102例绝经后无症状子宫内膜增厚患者中,子宫内膜厚度4~8 mm者,符合绝经后改变20例(43.48%)、良性病变25例(54.35%)、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1例(2.17%),子宫内膜癌0例(0.00%)。子宫内膜厚度8 mm者,符合绝经后改变5例(8.93%)、良性病变46例(82.14%)、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3例(5.36%)、子宫内膜癌2例(3.57%)。两组子宫内膜病变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绝经后无症状子宫内膜增厚患者以子宫内膜良性病变为主。但是对于子宫内膜厚度8 mm者,子宫内膜良性病变、潜在恶性病变及恶性病变的发生率增加,建议进一步宫腔镜检查及治疗。  相似文献   

15.
宫腔镜联合B超判断子宫内膜癌子宫受累情况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寻找术前能对子宫内膜癌患者子宫受浸润情况做出较准确判断的方法。方法:对我院手术治疗的122例子宫内膜癌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B超联合宫腔镜检查诊断55例、单纯分段诊刮67例)。根据术后病理结果,比较两组术前诊断子宫内膜癌浸润宫颈、宫壁情况的符合率。结果:B超联合宫腔镜检查判断宫颈浸润的阳性预测值100%,阴性预测值98.0%,均明显高于分段诊刮组(63.6%、88.2%)P值<0.001;B超联合宫腔镜检查判断子宫肌层未受浸润、浅肌层浸润、深肌层浸润的符合率分别为92.7%、81.8%、66.7%。而诊断性刮宫则无法判断宫壁浸润情况。结论:术前宫腔镜联合B超检查对肌层浸润及宫颈浸润判断的准确性高,为选择合理的手术范围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宫腔镜检查用于筛查子宫内膜癌及癌前病变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该院妇产科门诊收治的阴道异常出血的绝经期或绝经期后妇女105例,分别行宫腔镜检查和传统分段诊刮术,以患者最后病理检查结果作为诊断的金标准,对比宫腔镜检查和传统分段诊刮术诊断子宫内膜癌及癌前病变的灵敏度、特异度和符合率,评估宫腔镜检查筛查子宫内膜癌以及癌前病变的预测价值。结果传统分段诊刮术与病理检查诊断符合率为80.85%,宫腔镜与病理检查诊断符合率为97.44%,两组筛查结果与病理检查诊断符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1,P0.05);宫腔镜检查诊断子宫内膜癌及癌前病变的灵敏度显著高于传统分段诊刮术(χ~2=23.71、12.38,P0.05)。结论宫腔镜检查筛查子宫内膜癌及癌前病变的灵敏度、特异度较高,可有效提高诊断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阴道超声联合宫腔细胞学检查在绝经后妇女子宫内膜病变中的诊断价值,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在葫芦岛市中心医院接受诊治的86例疑似子宫内膜病的绝经后妇女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阴道超声、宫腔细胞学检查,对单独阴道超声、宫腔细胞学检查及两者联合检测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分析,以诊刮术获取的组织病理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结果经分段诊刮术检查发现,86例患者中59例患者为正常内膜,10例为内膜良性病变,4例为癌前病变,13例为内膜癌。内膜癌患者的子宫内膜厚度均高于正常内膜、内膜良性病变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阴道超声检查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分别为100.0%、69.6%,宫腔细胞学预测癌前病变与内膜癌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89.7%、94.4%,联合检测子宫内膜病变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100.0%、98.6%。结论阴道超声联合宫腔细胞学检查在绝经后妇女子宫内膜病变中的诊断价值高,能有效提高临床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减少误诊、漏诊风险,能作为临床筛查癌前病变、内膜癌的主要方法,降低临床诊刮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宫腔镜联合超声检查对绝经后妇女宫腔内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宫腔镜联合超声检查对149例绝经后妇女宫腔内病变进行检查,术前均行超声,术中定位取材或诊断性刮宫术。结果:在149例病例中,宫腔镜联合超声检查诊断黏膜下肌瘤20例,与病理诊断符合率100.0%;子宫内膜息肉49例,与病理诊断符合率100.0%;萎缩性内膜炎31例,与病理诊断符合率81.6%;子宫内膜增生13例,与病理诊断符合率61.9%;子宫内膜癌13例,与病理诊断符合率92.9%。结论:对绝经后子宫内膜病变的病因诊断中,宫腔镜联合超声检查提高了子宫内膜息肉及黏膜下肌瘤的诊断率。对子宫内膜增生症和子宫内膜癌的诊断,因可以镜下定位诊刮,亦提高了诊断率。宫腔镜联合超声检查对宫内病变的诊断率及治疗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分段诊刮在子宫内膜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至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360例疑似子宫内膜癌患者的病例资料,所有患者均行单纯分段诊刮检查及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分段诊刮检查。以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为金标准,比较两种诊断方式的检查结果及诊断效能。结果在360例疑似子宫内膜癌患者中,经组织病理学检查确诊阳性患者60例,单纯分段诊刮检查确诊44例,阳性率为73.33%(44/60),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分段诊刮检查确诊57例,阳性率为95.00%(57/60);两种检查方式的诊断特异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分段诊刮的诊断敏感性与准确性均高于单纯分段诊刮检查(P <0.05)。结论对子宫内膜癌患者采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分段诊刮,可有效提高诊断敏感性及准确性,有利于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20.
马萍 《职业与健康》2004,20(8):111-112
目的观察阴道超声诊断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子宫内膜病变的诊断效果.方法利用日本阿洛卡-630超声诊断仪对40例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的子宫内膜厚度、形态进行诊断,并经诊刮手术病理检查证实.结果诊断为内膜息肉,粘膜下肌瘤和子宫内膜癌为18例,并经诊刮手术病理检查证实.另外22例确定为因药物引起的出血.结论阴道超声是预测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子宫内膜病变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