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黄金忠 《华夏医学》2012,25(3):314-316
目的:探讨鼻咽癌放疗后鼻腔粘连的治疗方法.方法:采用前鼻镜下手术分离和鼻内镜下手术分离.治疗后第3,7,14天清理鼻腔,每日行生理盐水鼻腔冲洗.结果:鼻内镜下射频治疗鼻腔粘连效果比前鼻镜下分离鼻腔粘连效果好.结论:鼻腔粘连的鼻内镜下射频治疗术式简单,射频成形术损伤小.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鼻内镜在鼻腔、鼻窦手术中的应用为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临床治疗提供了新的方式.与鼻侧切开、上唇下进路、鼻内径路等传统术式相比,内镜下切除能提供良好的照明和放大作用.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鼻腔功能得以保留、面部不留瘢痕以及易复查等优点[1].我们于2001年5月至2006年5月采用鼻内镜对30例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疗效较好.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低温等离子手术系统经鼻内镜引导下治疗鼻出血的治疗方法和疗效。方法对45例鼻出血患者行鼻内镜检查,明确出血部位后,经鼻内镜引导下行低温等离子手术系统凝固止血。结果所有患者止血后出血立即停止,1~2周后鼻内镜检查鼻腔,鼻腔黏膜色泽及形态基本恢复正常,未发生再次出血。结论低温等离子手术系统经鼻内镜引导下治疗鼻出血,手术视野清楚、损伤小、疗效确切且患者痛苦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鼻内镜下鼻腔泪囊造孔术与传统泪囊鼻腔吻合术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鼻内镜下鼻腔泪囊造孔术与传统泪囊鼻腔吻合术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49例慢性泪囊炎患者手术的效果,其中29例行鼻内镜下鼻腔泪囊造孔术,20例行传统泪囊鼻腔吻合术。结果:鼻内镜下鼻腔泪囊造孔术治愈27例,有效率93.1%,传统泪囊鼻腔吻合术治愈19例,有效率95%,P〉0.0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鼻内镜下鼻腔泪囊造孔术疗效与传统手术接近,但创伤小,符合现代外科微创手术。  相似文献   

5.
袁绪忠  莫怀俊 《重庆医学》2007,36(3):216-216
目的 探讨鼻内镜在泪囊鼻腔吻合术后随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总结分析1998~2004年经历传统泪囊鼻腔术后症状复发患者34例,在鼻内镜行鼻腔检查探寻泪囊鼻腔吻合术后随访患者手术失败原因,并对其中部分病例在鼻内镜辅助下行再次手术.结果 传统泪囊鼻腔吻合术后治疗效果不佳的常见原因有6种,对其中22例在内镜下辅助下再次手术,治愈13例,好转6例,显效3例.结论 鼻内镜用于泪囊鼻腔吻合术后随访可准确发现手术疗效不佳的原因,并可在鼻内镜辅助下进行再次手术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单纯使用鼻内镜手术治疗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40例接受鼻内镜手术的鼻腔鼻寞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40例患者均在鼻内镜下独立完成切除手术,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12~36个月,10例(25%)复发,其中6例在门诊局麻下,4例全麻下行鼻内镜手术完全切除复发病灶.结论 鼻内镜下切除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有其独特的优势,对于Krouse分期T1~T3期病变,可首选鼻内镜手术.  相似文献   

7.
电磁导航引导下鼻腔鼻窦良性肿瘤切除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段炼  范勇  唐强 《重庆医学》2008,37(20):2270-2271
目的 探讨电磁导航引导鼻内镜下鼻腔鼻窦良性肿瘤切除术在临床中的应用.方法 5例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1例上颌窦毛细血管瘤患者,在InstaTrak ENTrak 3000电磁影像导航系统、鼻内镜及切割系统下实施手术.结果 6例患者全部手术顺利完成、肿瘤切除完全,无1例手术并发症.结论 电磁导航引导鼻内镜下鼻腔鼻窦良性肿瘤切除术优于常规鼻内镜手术,特别在术前评价和确保手术中的安全性来说起到了有价值的辅助作用,而且肿瘤切除更彻底,复发的概率更低.  相似文献   

8.
史巧花  白浪  李玲 《吉林医学》2011,(35):7601-7602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对鼻内镜手术患者的鼻腔黏膜恢复效果影响。方法:对整体护理的78例鼻内镜手术患者和常规护理的78例鼻内镜手术患者的鼻腔黏膜恢复效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施行整体护理的鼻内镜手术患者术后鼻腔出血量少,并发症少,治愈率高。结论:对鼻内镜手术患者施行科学的整体护理,能有效提高鼻腔黏膜的恢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鼻内镜鼻窦手术同期处理鼻腔相关疾病的临床意义.方法:对115例鼻窦炎、鼻息肉伴鼻腔解剖变异患者行鼻内镜手术,其中80例行鼻内镜鼻窦手术时同期处理鼻腔相关疾病(处理组);另35例单纯行鼻内镜鼻窦手术(对照组),在术后对这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对比观察.结果:全部病例术后均随访6个月~2年,处理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鼻内镜鼻窦手术时同期处理鼻腔相关疾病,对改善鼻腔通气引流,提高鼻窦炎、鼻息肉的治愈率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经鼻内镜泪囊鼻腔造孔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手术技巧和疗效.方法 在鼻内镜下经鼻内径路施行泪囊鼻腔造孔术,治疗慢性泪囊炎26例(28眼).结果 治愈24眼,好转2眼,无效2眼,有效率92.85%(26/28),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鼻内镜下经鼻行泪囊鼻腔造孔术具有视野清晰、操作简便、损伤小、恢复快、面部无瘢痕、并发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鼻腔泪囊造孔术的疗效及主要优缺点.方法 回顾分析56例鼻腔泪囊造孔术治疗效果.结果 48例治愈,6例好转,2例无效.结论 鼻内镜下鼻腔泪囊造孔术治疗慢性泪囊炎,具有与传统手术相比疗效相似,创伤小,恢复快,面部无切口瘢痕等现代微创手术优点,具有临床推广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鼻内窥镜下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手术治疗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鼻内窥镜下切除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对23例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施行鼻内窥镜手术.结果 本组术后定期复查和随访,手术3个月后定期鼻内镜检查,每3~6个月1次,随访12~52个月,平均28个月.23例患者中治愈20例(87.0%),复发3例(13.0%),其中2例经再次鼻内镜手术治疗后未见复发,另外1例癌变后死亡.结论 鼻内镜下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切除术具有疗效满意、复发率低、面部不留瘢痕、创伤小等优点.  相似文献   

13.
张进 《医学综述》2012,(24):4273-4275
目的探讨采用鼻内镜联合柯-陆手术法与传统鼻侧切开手术法治疗鼻腔及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临床体会和优势比较。方法随机分为传统组47例,内镜组55例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传统组行鼻侧切开手术法治疗鼻腔及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内镜组行鼻内镜联合柯-陆氏手术法治疗鼻腔及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结果内镜组与传统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并发症和复发率等方面进行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镜组优于传统组。结论鼻内镜联合柯-陆手术法治疗鼻腔及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具有操作准确、摘除彻底、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和复发率低等优点,疗效满意,是一种理想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4.
徐海峰 《当代医学》2012,(36):85-86
目的探讨鼻腔结构异常或变异与头痛的关系及鼻内镜手术治疗效果.方法采用CT结合鼻内镜检查从140例头痛患者中筛选出58例存在不同程度鼻腔结构异常合并有头痛症状的患者,经鼻内镜手术矫正鼻腔异常结构,观察头痛缓解效果.结果58例患者鼻内镜术后经2个月~2年的随访,头痛共治愈43例,治愈率为74.14%;显效6例,显效率为10.34%;有效4例,有效率为6.89%;无效5例,无效率为8.62%.结论鼻内镜检查是诊断鼻腔结构异常引起头痛的较好方法;鼻内镜手术能显著改善鼻腔解剖结构异常致头痛症状.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鼻内镜手术在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外科治疗中的应用.方法:20例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于鼻内镜下(或结合下鼻道开窗及犬齿窝穿刺术)行肿瘤切除术,观察手术效果.结果:20例患者中,术后仅有4例出现局部复发,再次鼻内镜下局部清理后治愈.本本式可用于大多数比较局限的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切除,具有损伤小,不遗留面部瘫痕的优点.结论:对经严格选择的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病例,鼻内镜下可较准确地判断肿瘤的原发部位及其范围,能够最大程度的完整切除肿瘤.  相似文献   

16.
鼻内镜手术具有视野清晰、创伤小等优点,用于节除鼻腔及鼻窦良种肿瘤,可以避免原生手术如鼻侧切开所致的容貌变形;鼻内镜手术也适用于小而且局限的恶性肿瘤;对于复发性肿瘤,尤其是良性肿瘤,可以在鼻内镜下再次行局部切除术。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鼻窦炎、鼻息肉等鼻腔相关手术的护理。方法采取回顾性方法对2003年至今8000多例鼻内镜下鼻腔手术患者的护理分析。结果临床合理的护理方法能够有效地提高手术治疗效果。结论经鼻内镜鼻窦手术具有创伤小,痛苦少,手术效果好的优点。结合住院精心的护理加强术后随访复诊,使患者能够痊愈得到了重要的保障。  相似文献   

18.
白莎  王国军  徐福勇 《四川医学》2011,32(10):1586-1588
目的比较鼻内镜下鼻腔泪囊造孔术与传统泪囊鼻腔吻合术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136例慢性泪囊炎患者手术的效果,其中61例行鼻内镜下鼻腔泪囊造孔术(简称内镜组),75例行传统泪囊鼻腔吻合术(简称传统组)。结果鼻内镜组治愈27例,有效率93.1%,传统组治愈19例,有效率95%,P〉0.0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鼻内镜下鼻腔泪囊造孔术与传统泪囊鼻腔吻合术疗效相近,但鼻内镜下鼻腔泪囊造孔术创伤小,符合现代微创外科手术。  相似文献   

19.
安伟  王世飞  邓建华 《广东医学》2006,27(8):1217-1218
目的探讨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鼻内手术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行鼻内镜下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手术的4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单纯鼻内镜手术34例,鼻内镜+柯陆氏手术8例。结果42例患者经过鼻内镜随访12。54个月,治愈38例(90.1%),4例复发(9.9%),复发者中1例癌变后死亡。结论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鼻内镜手术,损伤小、恢复快、疗效满意,尤其适用于早期及中期病变。  相似文献   

20.
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8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方法8例患者经鼻内镜下吻合鼻腔泪囊。结果术后随访3—24个月,7例患者治愈,1例患者好转。结论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具有手术损伤小,出血少,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