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 了解牙列缺损患者行太极扣(ERA)附着体义齿和卡环可摘局部义齿修复后的主观感觉和咀嚼功能.方法 选择肯氏Ⅰ类牙列缺损患者60例,30例制作ERA附着体义齿共35件,30例制作卡环可摘局部义齿共33件.戴牙后3个月通过问卷调查,了解患者戴用义齿后的适应情况、满意程度及咀嚼功能的变化等.结果 患者对ERA附着体义齿和卡环可摘局部义齿两种修复方式比较认为,在总的满意度、美观、舒适度、咀嚼功能、语言、适应期、食物结构改变等方面,前者明显优于后者(P〈0.05).结论 ERA附着体义齿在美观及功能上不仅能满足患者的要求,而且远优于卡环可摘局部义齿.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牙列缺损患者进行SD球帽式附着体义齿修复后的主观感觉和咀嚼功能。方法选择肯氏Ⅰ类牙列缺损患者60例,30例制作SD球帽式附着体义齿共36件,30例制作传统可摘局部义齿。戴牙后3个月患者基本适应戴用义齿,通过问卷调查表,了解患者戴用义齿后的适应情况,对义齿的满意程度及咀嚼功能的变化等。结果患者在满意度、美观、舒适、咀嚼、语言、适应期、食物结构改变等方面,SD球帽式附着体义齿明显优于传统可摘局部义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D球帽式附着体义齿在美观及功能上不仅能够满足患者的要求,且远优于传统可摘局部义齿。  相似文献   

3.
目的:测试分析带塑料插入件栓式附着体义齿的咀嚼效率.方法:采用花生米悬浊液分光光度计法,测试42例附着体义齿修复前后患者的咀嚼效率,其中32例患者测试戴普通活动义齿和戴附着体义齿的咀嚼效率,并进行比较.结果:患者戴附着体义齿后咀嚼效率明显提高,其中32例戴附着体义齿咀嚼效率也明显高于普通活动义齿,修复效果存在显著差异(P<0.01).结论:带塑料插入件活动义齿修复能极大提高咀嚼效率,还具有美观固位等优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带塑料构件栓式半精密附着体在单、双侧游离端牙列缺损修复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为18例单、双侧磨牙及前磨牙游离缺失患者制作带塑料构件栓式附着体义齿,临床复诊0.5a~3a,从患者主诉,临床检查及x线检查三方面观察其修复效果。结果:患者对带塑料构件栓式附着体义齿修复后效果满意,感觉异物感小,美观,易适应,固位良好,咀嚼有力。其中12例较以前曾使用过的传统可摘局部义齿明显感觉舒适、美观。结论:带塑料构件栓式附着体是一种较理想的修复游离端牙列缺损的冠外固位体,且有易于更换塑料构件,便于调节固位力的优点。  相似文献   

5.
晏海玲 《右江医学》2008,36(4):441-442
目的观察带塑料插入件的栓道式精密附着体在双侧后牙游离缺失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带塑料插入件栓道式精密附着体修复双侧后牙游离缺失32例,观察附着体义齿的固位、稳定、功能等情况。结果经过两年随访,患者对义齿的美观性、舒适性、固位、咀嚼及发音情况表示满意,对128颗基牙复查无叩痛、无松动,影像检查未见支持组织明显改变,其中15颗基牙牙龈边缘红肿经治疗后好转。结论栓道式精密附着体用于游离缺损,修复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6.
带塑料插入件栓式附着体义齿的设计与制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带塑料插入件栓式附着体在牙列缺损中的设计和制作方法.方法:采用带塑料插入件栓式附着体为33例患者制作37件义齿,并经过3个月至3年半的临床观察.结果:患者对义齿的美观及功能均非常满意.结论:该型义齿除具备一般附着体义齿优点,还具备耐磨损配件易更换等优点,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带塑料构件栓式半精密附着体在单、双侧游离端牙列缺损修复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为18例单、双侧磨牙及前磨牙游离缺失患者制作带塑料构件栓式附着体义齿,临床复诊0.5a-3a,从患者主诉,临床检查及X线检查三方面观察其修复效果。结果:患者对带塑料构件栓式附着体义齿修复后效果满意,感觉异物感小,美观,易适应,固位良好,咀嚼有力。其中12例较以前曾使用过的传统可摘局部义齿明显感觉舒适、美观。结论:带塑料构件栓式附着体是一种较理想的修复游离端牙列缺损的冠外固位体,且有易于更换塑料构件,便于调节固位力的优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牙列末端游离缺损的患者对卡环可摘局部义齿和冠外附着体义齿两种修复方式的主观评价。方法选择20例下颌牙列末端游离缺损的患者,每个患者分别在卡环可摘局部义齿和附着体义齿修复后,通过问卷调查,比较两种修复方式的修复效果。结果在咀嚼功能、固位稳定和美观方面,附着体义齿明显好于传统可摘局部义齿,在发音和舒适方面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取戴方面传统卡环可摘局部义齿明显优于精密附着体义齿。结论对于牙列未端游离缺损的患者,与传统可摘局部义齿相比,冠外附着体义齿修复能更好地满足患者需求,提供良好的修复效果。  相似文献   

9.
磁性附着体在义齿修复中的应用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观察磁性附着体用于全口覆盖义齿、可摘局部覆盖义齿及可摘局部义齿修复的效果。[方法]28例患者采用46个Magfit磁性附着体做根端覆盖义齿和冠外安置磁性附着体做可摘局部义齿修复,进行5年间定期复查。[结果]28例患者戴用义齿1年内均对固位、稳定性、咀嚼功能表示满意,检查基牙无病变。戴用1~5年后,陆续出现6例基牙疼痛,3例基牙牙龈炎,未发现继发龋、基牙松动、义齿折裂、根面板脱落等问题,所有义齿固位效果满意。[结论]磁性附着体能显著提高义齿的固位力及咀嚼效率(尤其对全口覆盖义齿),舒适美观,并发症少,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磁性附着体义齿修复双侧游离端牙列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双侧磨牙缺失的患者30例,分别采用根端和冠外安置磁性附着体,然后制作义齿的可摘部分,观察患者对于修复体咀嚼功能和美观的满意度.[结果] 30例患者戴用义齿1年内,均对美观表示满意,稳定性好,咀嚼功能好,检查基牙无病变.戴用义齿1~3年后,因患者自身的因素,陆续出现基牙疼痛及基牙牙周的炎症,经过相应处理和治疗后,重新恢复了良好的功能和稳定.[结论] 采用磁性附着体义齿修复双侧游离端牙列缺损是一种简便易行的修复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磁性附着体在活动义齿修复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来本院就诊的9例牙列缺损患者,利用口内余留牙或残根残冠,采用Magfit血磁性附着体进行覆盖义齿进行修复,并对义齿的固位,咀嚼效率及患者自我感觉随访观察2年半。结果:9例患者戴用磁性附着体义齿后,随访观察期间均对其固位、稳定性及咀嚼功能表示满意。检查发现无牙龈炎症,基牙无继发龋、松动,义齿无折裂,根面板均未脱落。结论:磁性附着体在活动义齿修复中能显著提高义齿的稳定性,能够提高义齿的固位力和咀嚼效率,患者满意度高,并发症少,临床上可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固定义齿与活动义齿修复牙列缺损的临床疗效及患者满意度。方法:将126例患者分为活动义齿组和固定义齿组两组,修复后通过问卷调查疗效及患者满意度。结果:固定义齿组患者在咀嚼功能、固定功能方面明显优于活动义齿组(P<0.001),在使用的方便、舒适以及佩戴美观程度方面,固定义齿组也明显优于活动义齿组(P<0.001)。但是在满意度方面,两组患者对费用、治疗过程以及治疗周期的评价相当( P>0.05 ),修复效果整体评价差异也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牙列缺损患者对修复方式的满意程度和修复效果不完全相关,加强与患者的沟通,提前告知患者可能的疗效,可以帮助提高治疗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李萍 《武警医学院学报》2012,21(9):697-698,701
【目的】评价双侧游离端缺失患者采用磁性附着体义齿进行修复的效果。【方法】选择在我院2005-2009年的Kennedy1类牙列缺损患者95例,随机分成3组,经过6个月~5年的电话随访对患者满意度进行测量。【结果】磁性附着体义齿与其它两种修复方法有显著差异。磁性附着体义齿比其它两种修复方法好。【结论】磁性附着体义齿对双侧游离端缺失且余留牙较少患者的修复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多数牙缺失患者行固定种植义齿和可摘局部义齿、传统固定义齿修复后的主观感受。方法对58例戴用可摘局部义齿后又行固定种植义齿修复的患者及58例传统双端固定义齿患者,采用自拟的问卷调查表,由患者本人就诊时填写后进行统计对照分析。结果种植固定义齿与可摘局部义齿在咀嚼功能、美观程度、方便程度、语言功能方面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固位功能、舒适性方面等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种植固定义齿与传统固定义齿在咀嚼功能、美观程度、固定功能、舒适性、方便性、语音功能之间满意度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数牙缺失患者行桥式固定种植义齿,较可摘局部义齿修复能更好地满足患者需求,获得高质量的义齿,是传统固定义齿修复的重要补充。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四角圈簧根帽附着体在后牙游离缺失单侧修复中的应用。方法:对10例牙列游离缺失患者进行四角圈簧根帽附着体单端义齿修复,每件义齿设计两个根帽或一个根帽,一对He支托,观察附着体义齿的固位稳定性及咀嚼能力等。结果:四角圈簧根帽附着体义齿固位稳定性好,能进行有效咀嚼,美观、舒适。结论:四角圈簧根帽附着体是一种理想的修复单侧游离缺失的固位体。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颌骨缺损患者种植修复重建咬合的方法以及临床效果。方法对10例颌骨缺损患者进行种植修复咬合重建,除1例采用固定修复外,其余均采用活动义齿修复.其中采用磁性固位的覆盖义齿修复3例,杆卡式修复2例,球帽式修复2例,套筒式覆盖义齿修复1例,栓道式精密附着体修复1例。结果经过12-48月的临床观察,除杆卡式修复的1例患者由于软组织较厚,牙龈在带入6月时出现增生外,其余患者未发生任何临床症状。38枚种植体均形成良好的骨结合,临床效果满意。结论应用种植技术结合适当的修复方法能够使颌骨缺损获得良好的咬合功能及美学效果。  相似文献   

17.
[摘要]目的 运用固定临时冠桥或■垫式可摘局部义齿2种方法修复重度磨耗伴牙列缺损的临床效果分析,以确定哪种方法在过渡性咬合重建中的效果更佳.方法 采用固定临时冠桥或■垫式可摘局部义齿作为重度磨耗伴牙列缺损过渡性修复方式,暂时性恢复患者的面下1/3垂直距离,恢复部分的咬合关系,改善关节症状.随访后,患者自觉感觉良好,观察2种过渡修复方法后的咀嚼效率.结果 患者试戴2种修复体后均感觉舒适,牙周无压痛、面容丰满美观,关节区无胀痛不适,咀嚼功能改善明显,食物嵌塞解除,但固定临时冠桥在修复后的咀嚼效率提高,两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固定临时冠桥修复咀嚼效率优于■垫式可摘局部义齿修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通过对老年双侧后牙游离缺失患者进行修复,分析咬牙合重建修复后的临床问题.方法 40例老年患者均采用可摘局部义齿铸造支架修复,1年后复诊检查义齿质量并从有无黏膜压痛,有无基牙损伤,咀嚼满意度,有无支架变形及义齿折断方面做出评价.结果 40例患者的义齿,全部就位良好.咀嚼满意度分析表明,很满意29例(72.5%),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