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3 毫秒
1.
重点复习了近期对继发性腹膜炎的定义,分类,评分系统,细菌学,炎性反应以及诊断和治疗上的进展。  相似文献   

2.
重点复习了近期对继发性腹膜炎的定义、分类、评分系统、细菌学、炎性反应以及诊断和治疗上的进展。  相似文献   

3.
成人原发性腹膜炎66例临床总结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成人原发性腹膜炎的病因、机制、病理、临床分型、临床特点及诊断与治疗。方法分析1992~2003年经腹腔穿刺液细菌学检查、手术证实的成人原发性腹膜炎66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根据原发性腹膜炎的病理改变及临床表现特点,可分为两种类型:(1)轻症型:有19例(28.8%)。(2)重症型:有47例(71.2%)。腹部X线平片、B超、CT对诊断有一定帮助,腹腔穿刺抽液涂片细菌学检查对诊断有重要意义。23例(轻症型18例,肝硬化腹水5例)行非手术治疗,7例死亡(30.4%),其中包括肝硬化腹水5例;43例(重症型41例,轻症型2例)行剖腹探查腹腔引流术,12例死亡(27.9%),其中包括肝硬化腹水7例。结论成人原发性腹膜炎的特点是重症型占多数;易误诊为继发性腹膜炎;伴发病严重如结节性肝硬化腹水等,病死率高。轻症型可非手术治疗;重症型宜手术治疗。对成人原发性腹膜炎不宜过于强调非手术,应积极剖腹探查腹腔引流术,才能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讨论急性淋菌性腹膜炎的易感人群,误诊原因及诊疗方法。方法:回顾1990~2002年收治12例急性淋菌性腹膜炎病历资料。结果:误诊为阑尾炎开腹4例,误诊为胃穿孔开腹2例,明确诊断6例。开腹病人行阑尾炎切除4例。12例病人均痊愈。最后均经细菌学及PCR检查诊断为淋菌感染。结论:女性由于腹腔通过输卵管、子宫及阴道与外界相通是本病多发的病理生理基础。本病误诊的重要因素是医务人员对其不够重视,病人往往隐瞒病史也是误诊的重要原因。对本病的诊断要重视病史采集的重要性,特别强调要了解病人的性接触史,常规行阴道分泌物及腹穿抽出液的细菌学检查。本病一经确诊非手术治疗效果良好,大多不需要手术治疗,个别病人的并发症需要手术治疗。同时建议对患者的配偶进行检查和治疗。  相似文献   

5.
结核性腹膜炎并肠梗阻诊治体会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王宏  刘文曲 《腹部外科》2004,17(1):48-49
目的 探讨结核性腹膜炎并肠梗阻诊断与治疗。方法 对 1 996年 4月~ 2 0 0 3年 1月间我院收治的结核性腹膜炎并肠梗阻 2 3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非手术治疗 1 2例 ,手术治疗 1 1例 ,全部治愈。 1例术后并发肠瘘。结论 结核性腹膜炎并肠梗阻的诊断较为困难 ,诊断性腹腔穿刺、CT扫描、抗结核治疗等能提高诊断率 ,腹膜活检是结核性腹膜炎并肠梗阻确诊的重要手段。保守治疗无效应考虑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6.
腹膜透析(腹透)是终末期肾病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腹膜炎是腹透最常见的并发症。了解腹膜炎的诱发因素、明确致病菌和耐药状况、选择合理的经验性用药方案是腹膜炎防治的关键。本研究对单中心5年间的腹膜炎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为临床防治腹膜炎提供依据。 资料与方法 1研究对象 收集2009年5月-2014年4月在东阳市中医院腹透中心接受腹透治疗并发生腹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腹透龄、基础疾病、诱因、致病菌和耐药状况、治疗方案、临床转归等。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严重结核性腹膜炎合并完全性小肠梗阻的治疗方法 .方法 对我院1996年6月至2005年6月收治的44例严重结核性腹膜炎合并小肠梗阻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术前确诊36例,8例为术后证实.全组病例均经内科治疗无效后行剖腹探查全小肠分离排列术,43例术后痊愈无复发, 2例术后合并肠瘘,其中1例死亡.结论 结核性腹膜炎合并完全性小肠梗阻内科治疗多无效,全小肠分离排列术是一种治疗结核性腹膜炎合并完全性小肠梗阻的有效方法 .术前术后抗结核治疗和营养支持治疗是减少术后并发症、彻底治愈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62例急性淋菌性腹膜炎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志苏  钱群 《腹部外科》1997,10(3):117-118
近年来,因淋菌感染导致急性腹膜炎的发病率不断上升。本组报道我们于1993年7月至1996年7月收治的急性淋菌性腹膜炎62例。本组62例均为女性。大多有不洁性生活史。淋菌性腹膜炎与其它化脓性腹膜炎在体征上没有差别,临床上常易误诊为阑尾穿孔。诊断方面需详细询问病史,腹穿脏液及阴道分泌物淋球菌检查可供鉴别。对诊断确切,腹膜炎体征较轻的患者可非手术治疗,手术治疗主要是彻底清理腹腔内积脓。本组治疗效果良好,均痊愈出院。  相似文献   

9.
作者选取65例继发于消化道疾患的急性腹膜炎患者,比较了单独应用头孢曼哚(Cefamandole,以下简称Cefa,一种第=代头孢菌素)和联合应用庆大霉素(以下简称Genta)、克林达霉素(以下简称Clinda)的治疗效果.所有病例的诊断依据中都包括细菌学检查结果;原发疾患中阑尾的坏疽和穿孔居首位(32例),其次为大肠和小肠的坏死、穿孔(23例)以及胆囊和胰腺疾患(10例);腹膜炎的致病细菌中,大肠杆菌、拟杆菌和肠链球菌可见于多数患者,约半数患者有厌氧菌感染.首次应用抗菌素后3小时内手术并取腹腔内液体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腹膜透析(腹透)患者真菌性腹膜炎诊断、治疗和预后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本中心开展腹透以来资料齐全的真菌性腹膜炎患者的资料,对腹腔真菌感染的菌种分布、危险因素、临床特点、治疗以及转归进行分析。结果14年中本中心真菌性腹膜炎共26例次,占所有腹膜炎发生率的8%。广谱抗生素的应用、前期细菌性腹膜炎、糖尿病可能是真菌性腹膜炎的易感因素。本组患者早期诊断率27%,致病真菌以白色念珠菌为主,占61%。治疗方法为抗真菌药物治疗和及时拔除腹透管、转作血液透析。大部分患者对抗真菌治疗耐受性良好,但单纯抗真菌治疗疗效有限。本组患者病死率30.8%,腹透管拔除率69%,腹透脱落率42.3%。结论腹透患者真菌性腹膜炎发病率较低,但临床预后差,患者病死率和腹透脱落率高。早期诊断,尽早给予抗真菌治疗和根据病情及时拔除腹透管、转为血液透析是控制感染、挽救患者生命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1.
随着人口结构的老龄化,老年人急性弥漫性腹膜炎的发病率有上升趋势.由于老年人特有的生理、病理特点及特殊的临床表现,并发症及死亡率较高.现分析本院自2000年至2006年共收治的32例70岁以上高龄患者弥漫性腹膜炎的临床资料,以提高对高龄患者急性弥漫性腹膜炎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2.
全小肠分离排列术治疗严重结核性腹膜炎合并完全性小肠梗阻张全武,张峻华,刘君结核性腹膜炎合并完全性小肠梗阻的外科治疗十分困难。既往多主张行小肠造口或局部粘连松解,但效果欠佳。我院自1992年至1993年采用全小肠分离排列术治疗5例结核性腹膜炎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3.
原发性腹膜炎是指腹腔内无原发病灶的弥漫性腹膜炎,近年来发病率有增多趋势,诊断困难,处理不当仍有较高的死亡率,我院自1998年1月至2007年12月共收治原发性腹膜炎51例。采取保守治疗、手术及腹腔灌洗引流治疗,取得显著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腹腔镜在急腹症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目的探讨腹腔镜诊断和治疗急性腹膜炎的有效性及优越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4月-2004年10月133例急性腹膜炎采用腹腔镜进行诊断及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胃十二指肠穿孔60例,急性胆囊炎15例,胆囊穿孔8例,乙状结肠穿孔2例,急性阑尾炎并穿孔35例,空肠憩室穿孔3例,小网膜孔疝1例,急性胰腺炎4例,原发性腹膜炎5例,诊断准确率达100%,并在腹腔镜下行相应的治疗。无任何并发症出现。结论腹腔镜在急性腹膜炎中的诊断率高,可避免较长时间的术前B超、CT等检查,直接对疾病进行微创治疗。  相似文献   

15.
余佩武  钱锋 《腹部外科》2006,19(4):208-210
多数腹膜炎经抗生素及适当的手术治疗后,炎症能够逐渐局限、治愈。然而,有部分病例虽经积极治疗,腹腔感染却持续存在,不能局限,发展为持续性弥漫性腹膜炎,伴有低热、高代谢等症状,但手术探查时腹腔内仅见大量血清样或血性液体,而无脓液,且感染无局限倾向,虽经积极的外科治疗病情并不能好转,而出现序贯性多器官功能衰竭,最终死亡。1990年,Rotsein[1]等将此类腹膜炎定义为“第三型腹膜炎”(tertiary peritonitis)或称“第三类腹膜炎”,以区别于临床常见的原发性腹膜炎、继发性腹膜炎及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一、发病原因及病原菌第三型腹膜…  相似文献   

16.
继发性腹膜炎抗生素治疗10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志武  侯永乐 《腹部外科》2004,17(3):147-148
目的 探讨继发性腹膜炎的抗生素治疗方法。方法 对 1 0 4例继发性腹膜炎进行评分 ,4 4例评分≤ 6分者给予预防性抗生素治疗 ;6 0例≥ 7分者给予治疗性抗生素治疗。结果 预防组切口感染 4例 ,腹腔残余感染无。治疗组切口感染 8例 ,腹腔残余感染 3例。全组 1例因合并心衰死亡。结论 根据腹膜炎严重程度术后合理应用抗生素 ,避免轻症腹膜炎的不必要用药。重症腹膜炎术后的用药要针对可能发生感染的病原菌进行二联或三联用药  相似文献   

17.
腹膜透析中腹膜炎的诊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腹膜炎是腹膜透析的主要并发症,它阻碍着腹膜透析的发展,早期诊断和治疗有助于改善预后。本文综述了近年国外对腹膜透析中并发腹膜炎的诊断和治疗进展,并探讨了腹膜炎的诊断标准。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通过对20例新生儿急性腹膜炎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提高新生儿腹膜炎的认识水平。方法 病例包括,3例新生儿阑尾炎、5例原发性腹膜炎、5例自发性胃肠性穿孔,5例新生儿巨结肠肠穿孔、2例胎类性腹膜炎。皆通过手术治疗、17例痊愈、3例死亡。结论 新生儿急性腹膜炎病因多样,临床表现不典型,误诊率、死亡率高。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提高手术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小切口探查在诊断结核性腹膜炎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冯全林  陈海军 《腹部外科》2003,16(5):295-296
目的 探讨小切口剖腹探查术在结核性腹膜炎中的诊断及治疗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我院 1 988~ 2 0 0 2年收治的 1 6例结核性腹膜炎的诊断及治疗过程。结果 在收治的 5 5例结核性腹膜炎中 ,1 6例是经剖腹探查才确诊 ,占 2 9.0 9%。结论 小切口的剖腹探查术 ,一方面有利于确诊结核性腹膜炎 ,另一方面可检查腹腔内的各个器官 ,发现其他疾患  相似文献   

20.
特殊类型腹膜炎诊断与治疗原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腹膜炎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其在临床病理变化过程和临床表现上不同于一般急性腹膜炎。特殊类型腹膜炎的诊断和治疗与一般急性腹膜炎存在许多共性,以手术治疗为主,需结合其自身特点来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