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薛东生 《临床医学》2012,32(8):77-78
目的 探讨毛细支气管炎与肺炎支原体(MP)肺炎感染发病的关系.方法选择毛细支气管炎患儿 297例,采用颗粒凝集法检测患儿血清肺炎支原体Ig-M(MP-IgM),同时检测患儿血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肠道病毒及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和Ig-E水平.结果 毛细支气管炎患儿支原体感染呈逐年升高趋势,支原体感染患儿血嗜酸粒细胞计数及Ig-E水平明显高于非支原体感染患儿.结论 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建议常规检测肺炎支原体,以便有效减少毛细支气管炎复发和继发支气管哮喘的几率.  相似文献   

2.
《现代护理》2005,11(11):859-859
1.acuteupperrespiratorytractinfection急性上呼吸道感染2.acutetracheobronchitis急性气管-支气管炎3.chronicbronchitis慢性支气管炎(简称慢支)4.chronicobstructiveemphysema慢性阻塞性肺气肿5.bronchialasthma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6.bronchiectasis支气管扩张症7.pneumonia肺炎8.pneumococcalpneumonia肺炎球菌肺炎9.gramnegativebacillarypneumonia革兰阴性杆菌肺炎10.mycoplasmalpneumonia肺炎支原体肺炎11.legionnairespneumonia军团菌肺炎12.viruspneumonia病毒性肺炎13.pneumonomycosis肺真菌病14.lungabscess肺脓肿15.pulmonaryt…  相似文献   

3.
我院儿科对62例哮喘性支气管炎患儿进行了支原体抗体(MP—IgM)检测,以研究哮喘性支气管炎发病与MP感染的关系,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王美德 《护士进修杂志》2004,19(12):F004-F004
Name of Diseases 疾病名称 Diseases of the ResPiratory System 呼吸系统疾病bronehitis支气管炎bronehiolitis细支气管炎bronehial asthma支气管哮喘asthmatic bronehitis哮喘性支气管炎pulmonary一eneephalopathy肺性脑病pneumoeoeeal pneumonia肺炎球菌肺炎staphyloeoeeal pneumonia葡萄球菌肺炎gram一negative baeillus pneumonia革兰氏阴性杆菌肺炎Es认ersc六ia‘021 pneuznonia大肠杆菌肺炎Pseudomonas aeruginosa Pneumonia绿脓杆菌肺炎月亡moPhilus injZuenzae Pneumonia流感嗜血杆菌肺炎myeoplasmal pneumon,a支原性肺炎rie…  相似文献   

5.
102例支原体感染患儿血嗜酸性粒细胞和IgE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翁艳 《临床医学》2005,25(11):68-69
目的探讨支原体感染与支气管哮喘的相关性。方法2003年1月~2004年12月收治确诊为肺炎支原体感染肺炎患儿102例及同期支气管哮喘患儿72例,予IgE、血嗜酸细胞检测。结果支原体感染与支气管哮喘组血嗜酸性粒细胞和IgE高于对照组,支气管哮喘组血嗜酸性粒细胞和IgE高于支原体感染组。结论肺炎支原体感染存在与哮喘类似的免疫学机制,支原体感染最终导致哮喘的发作可能与反复过敏原刺激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探讨该院两种方法学对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检测。方法惠州市龙门县人民医院就诊的咳嗽伴发热患儿392例,年龄为1~12岁(平均3.5岁),其中男200例,女192例,住院诊断分别为:肺炎82例,支气管炎82例,上呼吸道感染42例,支气管哮喘72例,哮喘性支气管炎36例,支气管扩张28例,发热查因50例。分别用凝集法和间接免疫荧光法对肺炎支原体抗体进行检测,汇总各病例进行分析。结果检出样本的阳性率凝集法30.1%高于间接免疫荧光法28.1%。经配对资料χ2检验,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每种方法都是对其他诊断方法的一种证实和有效的确认,各种方法之间是一种互补的关系,可以更好地指导临床用药。  相似文献   

7.
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miae,MP)是临床上上呼吸道感染、气管支气管炎及支原体肺炎的常见病原性支原体,约有80%的慢性支气管炎合并MP感染[1].肺炎病例中约有10%~20%由MP引起.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肺炎支原体、衣原体感染的程度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定性检测59例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和48例健康体检的老龄者血清肺炎支原体、衣原体的特异性抗体免疫球蛋白M(IgM)和IgG的阳性率.结果 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组肺炎支原体、衣原体感染阳性率(72.9%),明显高于健康体检组(12.5%).结论 肺炎支原体、衣原体的感染在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的发病中具有一定的作用,须引起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9.
酚妥拉明阿拉明治疗痉挛性支气管炎哮喘及喘息性支肺炎临床分析广东省花都市人民医院儿科(510800)谭刚毅痉挛性支气管炎,哮喘及喘息性支肺炎是严重危害儿童健康的疾病之一,它们有相似的病理现象,即由于存在气道高反应性致支气管痉挛引起喘鸣。平喘就成为治疗方...  相似文献   

10.
目的明确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误诊原因,提高诊断水平。方法总结158例误诊的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临床特点,分析误诊原因。结果咳嗽变异性哮喘以慢性发作性干咳为主要特征不伴有发热、喘息和呼吸困难、肺部听诊无喘鸣音、胸部X线及肺功能检测正常,临床极易误诊,本组病例在诊前误诊为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73例,反复呼吸道感染41例,支原体肺炎25例,慢性咽炎19例。结论对该病缺乏认识或认识不足、询问病史不详细、缺乏必要的辅助检查、说明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对病情全面分析、必要的辅助检查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1.
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中西医治疗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正>支原体肺炎是由肺炎支原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性疾病[1]。近年来,肺炎支原体(MP)已成为儿科呼吸系统疾病的重要病原之一。小儿支原体肺炎发生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占小儿肺炎的10%~20%[2],且年龄趋小化。肺炎支原体是目前已知能够独立生活的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的最小微生物,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中,没有细胞壁。MP感染十分常见,感染后会引起各种炎症如咽炎、鼻咽炎、支气管炎、毛细支气管炎、肺炎等,且与喘息性疾病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感染在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发病中的阳性率及相关性。方法选择106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为观察组,90例反复上呼吸道感染患儿为对照组,检测血清肺炎支原体IgM抗体、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和血清总IgE水平,比较两组患儿肺炎支原体IgM抗体阳性率及肺炎支原体IgM抗体阳性患儿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和血清总IgE水平。结果观察组肺炎支原体IsM抗体阳性率为35.8%(38/106),对照组是14.4%(13/9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5—12岁组血清肺炎支原体IgM抗体阳性率较1~5岁组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肺炎支原体IgM抗体阳性患儿的血清总IgE水平和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炎支原体是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发生的危险因素,肺炎支原体感染容易诱发咳嗽变异性哮喘。两者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3.
住院喘息患儿182例,其中反复喘息82例(喘息组),毛细支气管炎48例(毛细支气管炎组),肺炎52例(肺炎组),于入院当天及第5d取外周血行血常规分析,同时行痰培养、血培养、肺炎支原体检测。常规治疗后,肺炎组患儿白细胞入院当天明显高于第5d。肺炎组白细胞及中性分类高于毛细支气管炎组和喘息组。毛细支气管炎组和喘息组嗜酸性粒细胞高于肺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三组患儿痰培养、血培养均以肺炎组阳性率高。三组肺炎支原体检测阳性率均较高,但三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婴幼儿喘息性疾病多为病毒感染所致,且与过敏因素密切相关,肺炎支原体感染亦是婴幼儿喘息性疾病的常见病因。  相似文献   

14.
毛细支气管炎常见于2岁以内的幼儿,尤其是6个月以内的婴儿,多因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引起,还因副流感病毒、腺病毒、鼻病毒和流感病毒等,少数由肺炎支原体引起,是婴儿时期常见的严重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是日后哮喘发作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15.
支原体肺炎( mycoplasma pneumoniae, MP)是目前引起儿童支气管炎、肺炎的重要致病源之一。支原体肺炎常引起肺外损害,临床表现诸如皮疹、心包炎和血液系统疾病等,特别是中枢神经系统( CNS)的相关合并症已经引起临床的广泛关注。肺炎支原体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发生率微小,临床可以表现为脑炎、脑膜脑炎、脑病、急性横贯性脊髓炎、吉兰-巴雷综合征、视神经炎等,但是一旦发生影响极大。本文对临床收治的1例支原体肺炎患儿并发脑梗死导致一侧偏瘫病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肺炎支原体感染与小儿支气管哮喘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肺炎支原体(MP)是小儿非细菌性肺炎中最常见的病原体,据统计10%~20%的肺炎由MP引起,近年来国内外报道小儿支原体肺炎的发生率逐年有所增加,MP感染与哮喘的关系日益受到重视。MP被认为是哮喘急性发作或长期难以缓解以及哮喘恶化有关的病原体。本旨在了解哮喘发作患儿肺炎感染情况。  相似文献   

17.
肺炎支原体(MP)感染与哮喘的诱发和加重关系密切,其感染发病率在哮喘患儿呈逐年增加趋势。对于白三烯受体拮抗剂鲁司特钠治疗支气管哮喘以及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研究较多,但是对于支原体肺炎诱发的支气管哮喘,使用鲁司特钠与丙卡特罗联合治疗的报道尚少[1,2]。本研究旨在观察孟鲁司特  相似文献   

18.
翁艳 《浙江临床医学》2006,8(2):172-173
肺炎支原体(MP)是儿童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原体,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临床发现支原体感染与哮喘关系密切,支原体感染后可诱发和加重哮喘。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变态反应性疾病,与过敏因素有关,血免疫球蛋白E和血嗜酸粒细胞均有反应性变化。作通过检测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血嗜酸细胞和免疫球蛋白E,探讨支原体感染与IgE、血嗜酸细胞相关性,从而推测与支气管哮喘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毛细支气管炎常见于2岁以内的小儿,尤其是6个月以内的婴儿,多为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引起,其次为副流感病毒、腺病毒、鼻病毒和流感病毒等,少数由肺炎支原体引起,是婴儿时期常见的严重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文献报道生后第1年中发生的呼吸道合胞病毒毛细支气管炎是诱发哮喘的1个重要危险因素[1].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小儿不同C反应蛋白(CRP)水平呼吸道疾病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情况,为临床诊断肺炎支原体感染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2011年3月至2012年2月湛江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呼吸道感染疾病住院患儿,每月随机抽取50例,合计600例,记录下患儿的年龄、发病季节、入院时诊断,并在入院时检测患儿CRP与肺炎支原体抗体(MP-IgM)水平,分析比较不同CRP水平下不同呼吸道疾病组、不同年龄组、不同季节组肺炎支原体感染率(MP-IgM阳性率)情况.结果 CRP正常组MP-IgM阳性率显著高于CRP异常组(P<0.05).CRP正常水平时MP-IgM阳性率:婴幼儿组较年长儿组高,秋季组与冬季组较春季组高,支气管肺炎组(肺炎组)与毛细支气管炎组(毛支组)较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组(上感组)高,毛支组较急性支气管炎组(支炎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RP异常水平时MP-IgM阳性率:婴幼儿组与年长儿组及不同季节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肺炎组较上感组与支炎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RP正常水平下,婴幼儿、秋冬季、肺炎、毛细支气管炎肺炎支原体感染率高;CRP异常水平下,肺炎、毛细支气管炎肺炎支原体感染率高,临床上均要加强检测,及早诊断与治疗,以减少肺炎支原体所引起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