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笔者在临床输血工作中发现微柱法在高效价冷凝集患者交叉配血时有一定作用,现分析如下。1病历摘要例1:女,40岁,汉族。有输血史,妊娠史。因非霍奇金淋巴瘤在北京治疗后复发,全身淋巴结肿大,重度贫血于2009-06-07入院。查血常规:WBC 16.8×109/L,Hb 57 g/L,RBC2.4×1012/  相似文献   

2.
患者男,69岁,无输血史,因"头晕乏力5个月余"入院,入院时查体:贫血貌,巩膜黄染,双侧颈部、腋下、腹股沟未及明显肿大淋巴结,双下肢轻度凹陷性水肿:实验室检查:Hb 37 g/L;总胆红素61.6μmol/L;直接胆红素18.8μmol/L;间接胆红素42.8μmol/L;溶血全套: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骨髓象提示红系明显增生;综合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诊断为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  相似文献   

3.
1病例资料【例1】男,70岁。因无明显诱因出现头晕、乏力并渐出现面色苍白2个月入当地医院。无发热、寒战、咳嗽及骨关节疼痛、淋巴结肿大、出血等症状。查血白细胞2.6×109/L,红细胞2.4×1012/L,血红蛋白76g/L,血小板96×109/L。考虑为再生障碍性贫血,予输血及升白细胞药物治疗无效,转我院。否认有毒物及放射物接触史。查体:中度贫血貌,皮肤、黏膜未见黄染及出血点,浅表淋巴结不大,骨、关节无压痛,心、肺、腹部检查未见异常。行肝、胆、脾、胰、肾B超及胸部X线检查均未见异常。查血白细胞1.8×109/L,红细胞1.62×1012/L,血红蛋白56g/L,…  相似文献   

4.
聚凝胺法交叉配血不合的输血处理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1 病例摘要 患者,男,76岁,有多次输血史,2006年3月曾出现上消化道出血,不明原因贫血,Hb 最低 44 g/L,骨髓穿刺检查显示有继发性贫血、增生性骨髓象,但Hb无异常,DAT(-),骨髓铁染色内铁40%,外铁±.2008年1月患者困头晕、乏力、心悸、气促再次住院,彩超检查显示肝脾轻度肿大,诊断为慢性糜烂性胃炎、十二指肠球炎、乙状结肠炎、直肠炎和腔隙性脑梗塞,查对贫血原因不明;为纠正贫血,输注RBC 10 U,输血后未发现即发性和迟发型溶血反应,Hb从5.12/L,Plt 163×109/L,Hb 48 g/L;该院予输血治疗,申请输血时,经医院血库用聚凝胺方法配血主侧、次侧均不合,遂送本中心进  相似文献   

5.
1病历简介患者,男,汉族,88y,无输血史,因贫血加重入院治疗,确诊为巨幼细胞性贫血,输血前WBC3.0×109/L,RBC1.65×1012/L,HGB45g/L。输血后WBC3.4×109/L,RBC0.57×1012/L,HGB68g/L,总蛋白65g/L,白蛋白35g/L,球蛋白30g/L,用微柱凝胶间接抗球蛋白法交叉配血时不相合,次侧凝集。分  相似文献   

6.
<正>1病例简介患者,男,66岁,无输血史,2011年11月因发热、乏力入院,临床诊断为骨髓纤维化,贫血严重(Hb:35 g/L)。为纠正贫血申请输血,输血科在交叉配血时发现主侧凝集,抗体筛选阳性,遂送检标本请求本站为其配血。经检验患者ABO血型为A型,Rh表现型为DCcEe型,Lewis血型为Le(a-b  相似文献   

7.
<正>患者,男,61岁,既往无输血史,因间断乏力、头晕入院,血常规检测结果为:WBC4.4×109/L,RBC1.47×1012/L,Hb20 g/L,Plt 84×109/L。结合病史和血型血清学检查结果诊断为Evans综合征[1]合并血小板减少症,为纠正贫血,申请输血治疗,做血型鉴定,发现正定型为A型,反定型患者血清  相似文献   

8.
患者,女,49岁,乏力半年,加重2个月入院。于当地医院查血红蛋白41g/L,考虑“贫血”,输血800ml,症状好转。胸部CT发现前上纵隔占位性病变,静脉注射造影剂后无明显增强。入院查体:神清,消瘦,贫血貌。颈部可触及1度肿大甲状腺,无明显结节。余无阳性体征。B超示:甲状腺非对称性肿大,双侧甲状腺可见多个散在分布的椭圆形结节,最大位于甲状腺右叶2.3cm×1.6cm×0.7cm边界尚清,内部回声不均,血流信号不丰富。血常规:血红蛋白71g/L,红细胞2.25×1012/L,余无异常。体液免疫:IgG5.44g/L,IgA0.86g/L,Ig M3.28g/L,补体C30.72g/L。骨髓检查:增生活…  相似文献   

9.
患者男,65 岁,主因巩膜及小便黄染20 d 入院,外院CT 平扫示肝右叶占位.入院查体:营养中等,全身皮肤及巩膜轻度黄染,未见肝掌及蜘蛛痣;腹软,肝脾肋下未及,肝区无叩痛,移动性浊音及Murphy 征( -);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既往体健,无慢性肝病史,不嗜烟酒,无输血和血制品史;实验室检查:白细胞6.4 ×109 /L,红细胞3.12 ×1012 /L,血红蛋白144 g/L,血小板120 ×109 /L,肝功能、乙型肝炎五项、HCV-Ab、HCV-DNA 均无异常,甲胎蛋白(AFP) <20 ng/L.  相似文献   

10.
白萍  刘伟玲  王娟  李莉 《检验医学》2012,27(9):786-787
一、病例资料临床表现:患者,男,78岁。因胸闷、气促1个月,发现贫血2周入院。体格检查:体温36.7℃,脉搏90次/min,呼吸18次/min,血压20.0/10.7 kPa,神清,重度贫血貌,全身皮肤粘膜无黄染,无瘀斑及出血点,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双下肢轻度浮肿。血常规:白细胞3.0×109/L、红细胞2.35×1012/L、血红蛋白73 g/L、血小板  相似文献   

11.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引起交叉配血困难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病例简介 患者,女,27岁.曾有妊娠史和输血史,2000年8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头晕、乏力、心悸、黄疸、肝脾肿大、贫血等症状,在基层卫生院治疗,效果不佳.2001年2月5日因重度贫血入院,查Hb 26g/L,当晚申请输血.经血清学检查,患者血型为"A型,Rh(D)阳性".交叉配血时在凝聚胺介质中主次侧均凝集,经37℃温育,凝集明显减弱但不完全消散.经临床综合各项检查,诊断为伴有冷凝集的温性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给予对症治疗后7d,分两次共输注800ml红细胞,复查Hb 60g/L,患者因经济困难出院. 2 血型血清学检查  相似文献   

12.
董明纲  薛素冰 《临床荟萃》2005,20(4):227-227
患者,女性,22岁,因近2天发热、咽喉肿痛,于2002年9月13日就诊耳鼻喉科.查体:急性病容,无贫血,无黄染;体温40 ℃,颈下淋巴结肿大(1 cm×1 cm),压痛不明显;脾大肋下2 cm;扁桃体肿大,咽部红肿,无渗出物;穿刺处有瘀斑,胸骨压痛.血红蛋白119 g/L,白细胞计数2.0×109/L,血小板计数83×109/L.  相似文献   

13.
临床资料患儿,女,体重2.7 kg。患儿母亲,28岁,无输血史,孕2产2,O型,足月顺产,产后数小时患儿出现黄疸,严重贫血,总胆红素285μmol/L,RBC 2.97×1012/L,Hb 112 g/L。临床诊断疑为新生儿溶血病(HDN),送检标本进行检测,并申请用血。经本室检测为IgG抗-E引起新生儿溶血病,选择ABO同型无E抗原的悬浮红细胞1.5 U行血液置换术,术后患儿无不良输血反应,贫血症状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4.
病例:女,57岁,因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在院外服甲氰咪胍0.2g,3次/d,每晚睡前加服0.4g,服药半月后出现头晕,全身乏力逐渐加重一周,于1994年3月入院。无呕血、黑便,否认肝炎史。体检:T37.5℃,P96次/分,BP14/8kPa,重度贫血貌,皮肤粘膜无黄染,未见瘀点斑,浅表淋巴结不肿大,胸骨无压痛,肝脾不肿大,X胸片无异常。血象:Hb35g/L,RBC1.1×10~(12)/L,WBC4.2×10~9/L,分类N0.54,L0.  相似文献   

15.
王伟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3,(11):1478-1479
作者在工作中发现慢性淋巴细胞/幼稚淋巴细胞白血病(简称慢淋/幼淋巴细胞白血病,CLL/PLL)伴免疫性溶血性贫血1例,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女性,62岁,因体检发现贫血、白细胞增高,于2012年9月5日入院。入院查体:浅表淋巴结无肿大,肝脾肋下未触及。血常规:白细胞19.7×109/L,血红蛋白88g/L,血小板  相似文献   

16.
临床资料某女 ,2 9岁 ,血型为 O CCDee,患再生障碍性贫血 1 2年 ,曾有多次输血史。 2 0 0 0年 2月 2 5日输O型全血 40 0毫升 ,输血时出现畏寒、寒战 ,输血后第 4天尿色加深 ,呈现茶色。 3月 6日查体 ,呈重度贫血貌。化验室检查 :Hb 1 6g/L,RBC0 .42×1 0 12 /L ,WBC 1 .5× 1 0 9/L,PLT 85× 1 0 9/L。因配血困难 ,将血标本送于本站。经血型血清学检查 ,证实患者血清中存在免疫性抗 - E,输 O型 CCDee压积红细胞 2 U,3月 1 4日查 Hb30 g/L,RBC0 .82×1 0 12 /L,严重贫血的症状得以改善。血型血清学检查1 试剂 抗 - A、抗 - B…  相似文献   

17.
患者男,44岁,因“颈部肿大伴双侧耳前包块半年”就诊。半年前自觉颈部逐渐肿大伴耳前出现包块,无疼痛、吞咽困难、呼吸困难等不适。既往高血压病史10年,饮酒史20年,100~200 ml/d,无吸烟史,否认糖尿病、病毒性肝炎、特殊药物服用史及类似疾病家族史。体格检查:血压159/85 mm Hg(1 mm Hg=0.133 kPa),颈前后、颏下、颌下、腮腺区弥漫性对称性肿大,边界不清,质软,无压痛感;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心、肺、腹未见明显异常。肝功能实验室检查:白蛋白39.9 g/L,球蛋白30.8 g/L,谷草转氨酶89 U/L,谷氨酰转肽酶129 U/L,谷丙转氨酶、乳酸脱氢酶正常。  相似文献   

18.
<正>1临床资料患者,女,29岁,患有再生障碍性贫血,有多次输血史,2012年3月因宫内孕17周、重度贫血入院。患者Hb 52 g/L,需输血治疗,医院输血科输血前检查时抗体筛选阳性,遂送我室进行抗体鉴定和交叉配血。本室血型血清学结果为:患者B型、DccEE、Jk(a+b-)、Fy(a+b-);抗体鉴定为抗-  相似文献   

19.
<正>临床资料患者,男,47岁,有输血史。临床诊断:左叶肺癌晚期。血红蛋白含量:39g/L,属重度贫血。临床要求输血支持治疗,医院输血科做抗筛阳性、交叉配血困难,  相似文献   

20.
患者女性,66岁。因全血细胞减少1个月入院。查体:贫血貌,皮肤黏膜无出血点、淤斑,浅表淋巴结无肿大。血常规:RBC 2.59×1012/L,HGB 92.5g/L,PLT 42×109/L;骨髓穿刺:巨幼细胞性贫血。胃镜:胃体黏膜稍充血,胃体中段后壁可见豆疹样糜烂,大小0.3 cm×0.2 cm,未见明显溃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