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化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重要措施之一 ,其给药途径多采用静脉点滴或静脉注射 ,这些化疗药物对血管通路都有不同程度损伤 ,因此我们使用化疗药物量 ,一定要格外小心 ,减少静脉炎和渗漏性损伤发生 ,这也是临床护理工作的主要内容。1 静脉损伤常见的临床表现1皮肤沿血管壁出现树叉 ,形成黑色斑纹 ;2血管壁弹性下降 ,静脉萎缩变细 ,血管壁变薄 ,脆性增加 ;3长期静脉输液后肢体水肿 ,影响静脉回流 ,使静脉显示不良。2 静脉注射化疗药物时的护理要点2 .1 前期准备应了解病人的心理状态 ,熟悉病人的静脉解剖部位及侧枝分布情况 ,了解药物的性质、…  相似文献   

2.
化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重要措施之一,其给药途径多采用静脉点滴或两脉注射,这些化疗药物对血管通路都有不同程度损伤.因此我们使用化疗药物时,一定要格外小心,减少静脉炎和渗漏性损伤发生,这也是临床护理工作的中要内容.1静脉损伤常见的临床表现①皮肤浴血管壁出现树叉,形成黑色斑纹;②血管壁弹性下降,静脉萎缩变细,血管壁变薄,脆性增加;③长或静脉输液后肢体水肿,影响静脉回流,使静脉显示不良.2静脉注射化疗药物时的护理要点2.1前期准备应了解病人的心理状态,熟悉病人的静脉解剖部位及测技分布情况,了解药物的性质、化疗…  相似文献   

3.
宋丽丽  徐峰  宫丽萍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20):3200-3201
肿瘤病人化疗时常有药物外渗,严重的药物外渗可造成病人肢体损伤,甚至丧失功能.特别是一些长期化疗的病人,多疗程化疗后,病人静脉损坏较严重,护士静脉穿刺困难,更易发生渗漏.我科对渗漏处皮肤皮下注射利多卡因和地塞米松后,用8号针头直接穿刺放血效果显著.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化疗病人因反复使用大剂量的化疗药物对血管壁有不同程度的损伤,常见的有:管壁弹性下降;静脉萎缩,脆性增加;皮肤出现黑色斑;肢体水肿影响静脉循环导致显示不清。所以保护静脉就显得很重要。下面谈几点保护静脉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化疗是肿瘤患者主要的治疗手段之一,绝大多数化疗药物需要通过静脉输注,而反复多次的穿刺及化疗药物的外渗可造成局部损伤,使病人感到疼痛不适,经外周插入中心静脉置管 (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可减轻病人反复静脉穿刺的痛苦[1],减少化疗药物对血管的刺激.因此PICC后的护理显得尤为重要.现将我科2012年在肿瘤病人中使用PICC后的护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化疗在改善癌症病人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方面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目前化疗药物口服种类极少,静脉滴注是药物摄入的主要途径。抗肿瘤药物属细胞毒药物,静脉用药一旦渗漏到血管周围软组织中,轻则肿胀、剧痛,重则可引起皮肤缺血性坏死,直至功能障碍或肢体残疾,给病人带来经济负担和身心痛苦,因此正确处理和护理抗癌药外漏性皮肤损伤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7.
池燕平  张莹娟  叶凌霞 《海峡药学》2008,20(10):125-126
目的 为肿瘤患者化疗建立良好的静脉通道,保证药物准确输入,避免化疗药物产生的局部不良反应.方法 经病人肘正中静脉或贵要静脉将PICC导管置入上腔静脉行大剂量化疗.结果 20例病人全部置管成功,行大剂量化疗后无1例发生药物外渗及导管并发症,保证化疗顺利完成.结论 化疗早期行PICC置管,可以更好地保护血管,减少痛苦,而有效的正确的导管护理及健康指导,则是PICC导管留置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临床医药实践》2016,(2):145-146
<正>PICC是指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利用导管自手臂静脉穿刺,导管直达接近心脏的大静脉,防止化疗药物和手臂静脉直接接触,再加上大静脉血流速度比较快,能使化疗药物快速稀释,避免药物刺激血管,预防和减少静脉炎发生,有效减轻疼痛。经临床实践和相关文献报道研究发现,在PICC置管后并发症中以肢体肿胀最为常见,所占比例约为12%左右[1]。下面笔者就PICC置管后肢体肿胀的护理和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化疗病人静脉穿刺是护理工作中的一大要点,用金属头皮针穿刺,常不能有效地保证输液的顺利进行。因为化疗病人由于静脉反复多次穿刺再加化疗药物的刺激和一些病人本身静脉条件差异常易造成血管的硬化和渗出。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院近几年来在有序合理的基础上采用静脉留置针(套管针)对化疗病人进行静脉穿刺,保证了化疗的顺利进行,减轻了化疗病人由于反复穿刺静脉造成的痛苦。1穿刺前准备对于化疗前曾施行手术的病人我们在进行穿刺静脉时就要做到合理选择静脉,为今后做好准备。操作前操作者首先做好个人和用物的准备,避免穿刺时手忙脚乱,同时向…  相似文献   

10.
临床静脉滴注奥沙利铂后有时可见病人肢体沿静脉走向发黑、静脉硬化、肢体末端感觉障碍或/和感觉异常;伴或不伴有痛性痉挛,通常遇冷会激发等,不能再次注射;病人由于担心药液外渗不敢随意活动肢体,带来诸多不便。2008年1-12月我们对肝胆胰外科收治的36例结肠癌术后化疗病人采用颈外静脉置管输液解决上述矛盾,收到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1.
高湘妃 《江西医药》2006,41(10):823-825
随着恶性肿瘤患者的增加及化疗在肿瘤综合治疗中地位的提高,化疗药物的应用日益广泛。静脉注射是肿瘤化疗最佳的给药途径,如发生静脉药液渗漏,轻者肿胀剧痛,重者可引起红斑、水泡、皮肤缺血性坏死、溃疡。甚至神经、肌腱、关节损害引起功能障碍或肢体残废。现将近年肿瘤化疗药物致静脉渗漏性损伤的防治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2.
<正> 目前静脉化疗是治疗恶性肿瘤主要途径之一。它可以抑制癌细胞的生长,延缓癌细胞的扩散,从而使人的生命得以延续。但是化疗药物在杀伤与抑制肿瘤细胞的同时,对人体正常组织也引起不同程度的损害。临床应用时要考虑到化疗药物的毒性。为提高化疗药物的效价,正确选择溶媒是很重要的。本文介绍一些临床常用化疗药物的配制方法。另外,静脉药液一旦渗到血管周围组织中,轻者肿胀剧痛,重者可引起红斑、水泡、皮肤缺血性坏死、溃疡,甚至神经、肌健、关节损害,导致功能障碍或肢体残废,称之为“渗透性损伤”,给病人带来肉体、精神和经济上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减少外周静脉化疗引起的静脉炎及药物外渗性损伤。方法 对46例锁骨下静脉置管化疗病人进行了护理观察。结果 接受锁骨下静脉置管的患者均完成了3周期化疗,导管保留时间最长为186天,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应用中心静脉导管,一次置管可完成多程化疗,治疗方便,尤其适用于多程化疗及恶液质病人的支持治疗。  相似文献   

14.
乳腺癌患者术后大多需要辅助化疗6~8个疗程,化疗药物对外周静脉刺激很大,建议经中心静脉给药。而乳腺癌术后其患侧肢体是外周中心静脉导管(PICC)穿刺置管的禁忌,颈内静脉穿刺置管则成为双侧乳腺癌患者化疗的首选措施。  相似文献   

15.
静脉留置针在静脉化疗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静脉留置针在静脉化疗的应用效果,为降低静脉化疗渗漏的发生率,早期发现和干预化疗物渗漏,降低局部反应,我科对290例住院化疗病人进行观察记录,结果化疗药物外渗发生率为2%,静脉留置针的应用能显著降低渗漏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肿瘤发病率逐渐增高,化疗药物应用越来越广泛,而化疗药物需要较长时间的应用,才能达到治疗目的.保护好输液静脉是保证化疗顺利进行的重要措施之一.如何保护好静脉,使化疗顺利进行,关键是做到以下几点.1选择静脉化疗患者治疗时间较长,多次静脉穿刺,药物毒性作用,对血管刺激性大,易造成血管的脆性、通透性增强.因此在应用化疗药物时,静脉选择要本着长期、有计划的原则,要从肢体远瑞开始,选择不易滑动、易固定的静脉,避免在同一部位多次穿刺,造成血管脆性增高,弹性小,、即使穿刺成功,却很易渗出.2针处局部的保护先静脉穿…  相似文献   

17.
恶性肿瘤晚期病人在综合治疗中往往要经过多程化疗,因化疗药物对静脉血管刺激性较大,使用不当可致急性静脉央甚至发生组织坏死等并发症,还可引起恶心、呕吐、乏力、厌食及脱发等不适症状。因此,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及化疗过程中的护理是保证化疗顺利进行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8.
静脉化疗是化疗最常用的途径,如何选择静脉保证整个化疗疗程的顺利进行至关重要。在临床工作中,我们通常选择四肢的末梢静脉进行化疗,但在一些强刺激性的化疗药物如诺维本(NVB)、表阿霉素等特别是这两种药物联合应用时,常引起静脉炎导致局部剧烈疼痛、血管硬化,给病人造成巨大痛苦,甚至影响整个化疗疗程的进行。近两年来,我科对42例NE化疗方案的病人采用颈外静脉留置针化疗,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李显敏  彭娜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9):1318-1319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在临床已被广泛应用,其操作简单、安全、成功率高。由护士独立操作,导管定位于中心静脉。血流量大,能迅速降低液体渗透压及药物浓度,可长期输入高渗性及刺激性药物,保护外周血管,尤其适用于肿瘤化疗病人。有效地减少了反复穿刺的痛苦,减少静脉炎及静脉硬化的发生。减少了化疗药物渗出、周围组织坏死的危险,导管维护方便,提高病人的生命质量,同时为病人提供了一条安全有效的静脉治疗通路,赢得抢救时机。而PICC导管寿命长短与护理直接相关,与换药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0.
王浩荣 《现代医药卫生》2009,25(14):2212-2213
急性脑卒中发生后约65%的患者会伴发一侧肢体瘫痪,并采用脱水、降颅压、扩张血管、营养及保护脑细胞等对症支持治疗。药物治疗以静脉输液为主,由于输注药物多、输液时间长,以及患者常伴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烦躁等症状为了解静脉输液中输液肢体对静脉渗漏的影响,笔者对健侧和患侧肢体静脉输液进行了临床观察,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