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76例结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结肠癌并发急性结肠梗阻病例的外科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0年至2007年收治的76例结肠癌并急性结肠梗阻病例资料。结果76例患者均经手术治疗,术后71例痊愈出院,5例死亡,出现并发症13例。结论结肠癌并急性结肠梗阻的处理要根据病人的全身情况和肿瘤的局部情况,合理选择外科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外科手术治疗结肠癌并急性肠梗阻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总结2003年6月至2008年5月本院收治的120例结肠癌并急性肠梗阻患者,按Dukes分期分为4组,记录每组患者采用的手术方式、术后并发症及死亡率情况,总结疾病治疗经验。结果120例确诊患者均行急诊外科手术。其中采用结肠癌Ⅰ期切除吻合术76例,占63.3%;结肠癌Ⅰ期切除并近端结肠造瘘14例,占11.7%;Hartmann手术18例子,占15%;肠捷径手术8例,占6.7%;单纯造瘘4例,占3.3%。93例临床痊愈出院(77.5%)。术后6例死亡,病死率5%;21例出现并发症。结论治疗结肠癌并急性肠梗阻首选治疗方法是手术治疗,大部分患者选择结肠癌Ⅰ期切除吻合术,少部分病人根据自身特殊情况选择合适的术式。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左半结肠癌并急性肠梗阻行一期切除吻合术的安全性及其临床应用.方法 对46例左半结肠癌并梗阻患者行一期肠切除肠吻合术,术中进行有效的结肠减压及清洁灌洗,术后观察疗效.结果 有31例患者左半结肠恶性梗阻患者经保守治疗肠梗阻缓解改限期手术行一期肠切除吻合术,其余15例患者一般情况较好,经全结肠灌洗后一期肠切除吻合术,所有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并发切口感染8例(17.4%),吻合口漏4例(8.7%),经保守治疗痊愈.结论 左半结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患者行一期肿瘤切除吻合术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结肠癌致急性肠梗阻的外科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总结48例结肠癌致急性肠梗阻的病例,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48例均手术治疗,其中一期切除吻合30例(包括左半结肠11例),出现并发症11例,死亡2例,病死率4.17%。结论:对结肠癌致急性肠梗阻的患者应进行综合判定,掌握好手术适应证和手术方式,重视围手术期处理。施行一期肿瘤切除吻合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李华  杨锐 《腹部外科》2007,20(1):39-40
目的 探讨结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的外科处理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1998年1月~2005年12月收治的结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38例的临床资料.本组病例均行术中肠道灌洗.结果 本组发生术后切口感染3例.无一例出现吻合口瘘.结论 在对肿瘤近端结肠进行充分灌洗的情况下,结肠癌并急性肠梗阻行一期切除吻合是可行的.正确的术中操作和围手术处理有助于提高疗效和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6.
结肠癌急性肠梗阻31例诊治体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廖伟敏 《腹部外科》2000,13(5):280-281
目的 总结 31例结肠癌并急性肠梗阻的诊断、治疗经验。方法 对结肠癌并急性肠梗阻的诊断、手术治疗的术前准备、手术时机、手术方式选择进行分析。结果 本组术前能确诊为结肠癌的 15例全部依靠钡剂灌肠。右半结肠癌 7例 ,左半结肠癌 15例行一期切除吻合 ,术后均无吻合口漏 ;右半结肠癌 2例 ,左半结肠癌5例行一期切除近侧结肠造瘘。本组死亡 3例。结论 钡剂灌肠检查是结肠癌急性梗阻病因诊断唯一有效的辅助检查方法。只要患者一般情况好 ,中毒症状轻 ,均应争取一期切除吻合。术中结肠减压及灌洗是左半结肠癌安全进行结肠一期切除吻合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7.
杨联国  王羽  JIN Shan 《腹部外科》2013,26(2):124-125
目的 探讨左半结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2007年6月至2012年6月间36例接受手术治疗的左半结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的临床资料.结果 36例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其中一期手术治疗29例,分期手术5例,单纯结肠造瘘2例.出现术后并发症7例,无死亡病例.结论 手术治疗是左半结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治疗的首选方法,重视围手术期处理,术中选择合适术式,是减少并发症,提高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结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1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结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的外科治疗。方法 分析1995~2000年收治的16例结肠癌并发肠梗阻的外科治疗情况。结果 肺部感染1例,术后5年生存率68%。结论 结肠癌并发肠梗阻的外科治疗需要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决定手术方式,1例切除吻合有可能获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右半结肠癌伴肠梗阻的外科治疗方法以及效果.方法:2001年8月-2008年8月87例右半结肠癌伴肠梗阻患者均接受外科手术治疗,60例患者行右半结肠切除术,并行横结肠回肠端端或端侧一期吻合术,其中累及到肝脏的行肝脏肿瘤切除术7例;27例患者行姑息性手术治疗.结果:87例患者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9.54% (17/87),死亡率1.15% (1/87),1、3、5年累积存活率分别为94.1%、72.1%、43.0%.单因素分析显示,手术类型、Ducks分期、肿瘤病理类型以及手术方式是影响右半结肠癌伴肠梗阻患者术后存活率的重要因素.结论:对右半结肠癌所引起的肠梗阻的重视对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右半结肠癌具有重要意义,而正确的术中操作以及围手术期的处理对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提高5年存活率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0.
左半结肠癌致急性肠梗阻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左半结肠癌致急性肠梗阻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1995年至2002年我科收治148例左半结肠癌致急性肠梗阻不同手术方式治疗效果,并对5年生存率进行随访,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Ⅰ期手术切除吻合和Ⅱ期手术患者5年生存率分别为50.84%和20.29%,并发症发生率19.12%和17.50%,病死率4.40%和3.75%。结论左半结肠癌致急性肠梗阻Ⅰ期手术切除吻合术是安全、可靠的,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Hartmann手术治疗左半结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的体会。方法选择接受Hartmann手术治疗的26例左半结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6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90~120 min。术后切口感染2例,肺部感染2例,均经对症治疗好转出院。住院时间14~21 d。23例患者接受10个疗程FOLFOX6方案化疗后,成功实施Ⅱ期造口还纳术。结论对左半结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患者,若梗阻远端肠管高度扩张、严重水肿,在患者全身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可争取行Hartmann手术。既切除肿瘤、避免患者带瘤生存,又可提高手术安全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初步探讨左半结肠癌并急性肠梗阻行Ⅰ期手术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3年3月行Ⅰ期手术的左半结肠癌并急性肠梗阻患者60例,观察其疗效及并发症等。肿瘤位置:结肠脾曲3例,降结肠20例,乙状结肠36例,直肠乙状结肠交界癌1例。Dukes分期为:A期20例,B期31例,C期9例。手术按左半结肠癌根治原则,首先游离并切除肠段,术中经阑尾切除端行梗阻近端肠管减压,并进行肠腔内灌洗,梗阻远端的粪便将其从肛门排出,随后切除肿瘤(切缘距离肿瘤边缘〉5 cm,其中严重水肿或血供不足的部分肠段应切除),最后进行端侧吻合,并确保吻合口两端肠管血运良好且无张力。结果 6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左半结肠癌Ⅰ期手术。3例出现吻合口瘘,经反复冲洗和支持治疗后痊愈;2例出现切口感染,经抗菌、营养支持等治疗后好转。60例患者中无死亡病例,均预后良好。住院时间9-18d。出院后随访6个月,无肿瘤复发转移死亡病例,有3例出现腹痛,诊断为粘连性肠梗阻,无其他并发症出现。病理结果为:腺癌40例,低分化腺癌10例,粘液腺癌6例,绒毛状腺癌3例,类癌1例。结论在严格掌握适应证和做好围术期处理的前提下,左半结肠癌并急性肠梗阻患者行Ⅰ期手术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并急性肠梗阻围手术期的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6月至2011年6月收治的97例结直肠肿瘤致急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97例均经手术治疗。右半结肠癌伴梗阻32例,其中30例行右半结肠一期切除,无吻合口漏发生,另2例癌肿不能切除行捷径手术;一期左半结肠切除肠吻合术15例,术后发生吻合口漏1例;Hartmann手术13例,术后恢复顺利,造口排便通畅,3~6个月后均进行了顺利关瘘手术;直肠癌Dixon手术27例,低位直肠癌行Miles术10例;行单纯肠造口6例。死亡1例。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为切口感染与肺部感染。结论对于结直肠癌并急性发肠梗阻,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决定手术时机及手术方式,左半结肠癌合并肠梗阻可考虑一期切除吻合,但要注意吻合口漏。做好围手术期的处理是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结肠癌致急性肠梗阻外科治疗(附18例报告)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结肠癌致急性肠梗阻的手术时机及手术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12~2006.10收治的18例结肠癌致急性肠梗阻的临床资料,结合相关文献,讨论手术时机及其手术方式在结肠癌致急性肠梗阻中的应用。结果行结肠一期切除吻合术15例;分期手术3例,出现吻合口瘘1例。结论重视结肠癌致急性肠梗阻的认识,合理选择手术时机及手术方式是提高疗效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一期手术切除吻合治疗左半结肠癌并急性肠梗阻的外科手术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5年1月至2010年10月共收治左半结肠癌引起的急性肠梗阻患者施行一期切除吻合术36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患者无术后吻合口漏、腹腔感染等并发症发生,切口液化感染7例,肺部感染2例,无围手术期死亡。结论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重视对结肠癌致急性肠梗阻的认识,正确掌握手术时机,术中有效肠道减压,正确的吻合技术及作好围手术期的处理,一期切除吻合术治疗左半结肠癌并急性肠梗阻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
老年人急性左半结肠癌并肠梗阻36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老年人急性左半结肠癌梗阻的诊断与治疗。方法36例老年人急性左半结肠癌并肠梗阻中一期切除吻合27例(75%),Hartman手术2例,先行结肠造口再二期手术4例,肠捷径手术2例,结肠永久性造口1例。结果手术切除率为94.4%(34/36),死亡1例。结论对老年人急性左半结肠癌并肠梗阻的患者,只要病例选择恰当,术中行结肠减压及灌洗,加强围手术期营养及支持治疗,急诊行左半结肠癌一期切除吻合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7.
结肠癌致急性肠梗阻56例外科治疗体会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张治平  肖勇 《腹部外科》2005,18(3):185-186
目的探讨结肠癌致急性肠梗阻的手术方法。方法分析我院1993~2002年56例结肠癌致急性肠梗阻的外科治疗方法。结果右半结肠一期切除吻合术14例无吻合口瘘发生,左半结肠一期切除吻合30例,吻合口瘘2例。吻合口瘘发生率0.7%。分期手术11例,其中行第二次手术时肿瘤不能切除2例,单纯结肠造口1例。结论重视对结肠癌致急性肠梗阻的认识,正确掌握手术时机和术中肠道灌洗,合理选择手术方式,做好围手术期的处理是保证治疗成功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8.
<正> 我院1987~1998年间手术治疗左侧结肠癌致急性肠梗阻39例,占同期结肠癌性肠梗阻的55.7%,治疗效果良好。现将其手术方式选择和并发症的防治体会总结如下: 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 男22例,女17例。发病年龄23~79岁,平均60.2岁;40岁以上31例占79.5%。均为单纯性肠梗阻,不合并腹膜炎。肿瘤部位:结肠脾曲5例,降结肠12例,乙状结肠  相似文献   

19.
为总结结直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的外科治疗经验,吲顾分析2000年1月至2012年1月行手术治疗的72例结直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患者资料,其中右半结肠癌30例.左半结肠癌和直肠癌42例。结果显示,30例右半结肠癌患者中,一期切除28例(一期吻合18例,二期吻合10例),因肿瘤广泛浸润转移行肠造口1例,行短路手术1例;42例左半结肠癌和直肠癌患者中,一期切除29例(一期吻合10例,二期吻合19例),行Hartmann术4例,因肿瘤广泛浸润转移行肠造口9例。术后切口感染4例,切口裂开1例,腹腔感染、脓肿形成3例,肺部、泌尿系统感染各1例,肾功能不全1例,心脑血管并发症2例,吻合口漏3例。围手术期死亡1例。本组患者5年生存率为26.4%(19/72),其中一期切除者中一期吻合者5年生存率为35.7%(10/28),二期吻合者5年生存率为31.0%(9/29),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对于结直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患者,应根据其自身情况及术中探查情况选择合理的手术时机和手术方式,做好围手术期的处理是减少术后并发症、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结肠癌术后肠梗阻发生率、病因、临床特征及诊疗要点。方法将本院自2007年3月至2013年8月间收治的20例结肠癌术后肠梗阻再次手术治疗患者,分为早期肠梗阻9例和晚期肠梗阻11例,根据肿瘤的病理形态、分期、分化类型、患者的临床表现、梗阻病因、手术方式及术后并发症等方面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比。结果两组间在肿瘤的病理形态、分期、分化类型、患者的临床表现、梗阻病因、手术方式及术后并发症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早期肠梗阻及晚期肠梗阻在肿瘤的病理形态、分期、分化类型、患者的临床表现、梗阻病因、手术方式上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