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目的 :调查长春市养老护理员职业认知与护理实践质量现状,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 :应用养老护理员职业认知与护理实践质量调查问卷对长春市345名养老护理员进行调查。结果 :养老护理员职业认知总分为(70.47±12.51)分;护理实践质量总分为(97.05±18.15)分;养老护理员职业认知各维度与护理实践质量均呈正相关(P0.05);把握度、机构影响感和自我决定感是护理实践质量的重要预测变量。结论 :提高养老护理员职业认知水平,可促进护理实践质量的提高。政府相关部门应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并完善养老护理员教育及培训机制,提高养老护理员的职业认知水平,从而改善护理实践质量,完善养老服务,促进养老机构的建设与发展。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分析石家庄市养老护理员的人文关怀能力及工作疲溃状况,为相关管理部门完善和提高养老护理质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方法,对石家庄市20家养老院99名养老护理员进行问题式访谈,选取10名典型护理员,以Giorgi现象学分析方法进行资料分析与处理。结果:养老护理员人文关怀能力处于中上水平,但多数未经过专业培训,缺乏护理方面的专业知识,对人文关怀能力、护理诊断、护理措施等专业名词理解差;其工作疲溃感会随着对工作的认识接受以及工龄的增加而减少,但由于照顾老人较多,护理员数量较少,工作疲溃感仍处于中等水平。结论:石家庄市养老护理员人文关怀能力较强,工作疲溃感处于中等水平,今后应加强护理专业知识的补充和培训。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儿童重症监护病房(PICU)护士认知行为对职业认同感及职业倦怠感的影响。[方法]2017年1月—2017年6月应用认知行为量表、职业认同感量表及职业倦怠感量表对30名PICU护士进行调查,应用Pearson单因素分析认知行为水平对PICU护士职业认同感及职业倦怠感影响。[结果]PICU护士认知行为评分为(12.25±2.85)分,职业认同感总评分为(3.24±0.52)分,职业倦怠感评分(112.25±4.85)分。经Pearson单因素分析可知,PICU护士认知行为评分与自我效能感、自我决定感、总体职业认同感评分呈正相关(P0.05),与去人格化、情感耗竭、个人无成就感、职业倦怠感总评分呈负相关(P0.05)。[结论]PICU护士认知行为与职业认同感及职业倦怠感有密切的关系,提高护士认知行为水平将有助于提高护士职业认同感,减轻护士职业倦怠感,能让护士更好地应对护理工作。  相似文献   

4.
目的 调查养老护理员培训认同感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提高养老护理员培训认同感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抽取山西省7所养老护理员培训基地共1 546名养老护理员,用自行设计的养老护理员培训认同感调查问卷对其进行调查。结果 养老护理员总体培训认同感得分为(4.35±0.62)分,处于认同(4分)与非常认同之间(5分)之间;多元回归结果显示,养老护理员是否有职业规划、培训基地认定时间、办学性质、是否开设护理专业、教学方法是养老护理员培训认同感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养老护理员的培训认同感整体较高,其中“培训师资”的认同感最高,“培训设施及日常管理”的认同感最低,应在培训过程中采用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方法,注重培训内容的实用性,加强培训基地的考察评价并不断完善管理体系和教学设施,进一步提升养老护理员的培训质量,增强其培训认同感。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军队医院老年病房护士的职业认同水平,并探讨其相关因素。方法采用护士职业认同评定量表对解放军总医院老年病房的190名临床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老年病房护士的职业认同总均分为(3.15±0.62)分,处于中等水平。各因子得分中,以职业社会支持得分最高,为(3.48±0.63)分;职业认知评价得分最低,为(2.78±0.79)分。逐步多元回归分析显示,第一学历、家人态度及婚姻状况进入最终回归方程,是影响护士职业认同感各因子的主要因素。结论军队医院老年病房护士的职业认同感处于中等水平,加强护理专业学生的在校教育以及增进家人对护士所从事护理工作的理解等可有助于护士职业认同感的提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开展护士素质教育工程前后护士对职业认同的差异,分析可能存在的相关因素,为提高护士职业认同水平提供理论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护士执业认同量表,对北京市某三甲医院143名护士在开展护士素质教育工程前后分别进行问卷调查分析。结果开展护士素质教育工程后护士职业认同感部分维度的分值高于开展前护士职业认同感水平。不同学历的护士在组织影响感和患者影响感两个维度中职业认同得分具有统计学意义;科室因素影响对护士在一致感、自己决定感、组织影响感和患者影响感这4个维度的职业认同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护理管理者应根据职业认同的特点,结合本研究的结果,针对不同护士学历的护士制定个性化培养计划,并优化科室内涵,提高护士满意度,有效地提升护理队伍的整体职业认同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 :调查目前养老照护人员的现状,提出改进措施,以提高养老照护服务质量。方法 :采用自设问卷,在福建省74家投入运营的公办养老机构中便利抽取203名照护人员进行调查。结果 :在职业态度中,护士与护理员在"我很热爱这份工作""老年护理工作非常有前景""我很满意目前的状态"等条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于目前养老照护人员的工作内容,护士与护理员在沟通交流、常规护理、健康教育、临终照护方面存在统计学差异,而生活照料、(老年)专科护理、安全管理、按摩与抚触方面无统计学差异;养老机构的护士及护理员之间在培训次数、培训方式、培训内容、培训效果等方面均存在较大差异。结论 :政府部门应加大对公办养老机构的扶持力度,健全养老机构照护人员的培训体系,提高养老照护人员的待遇,提高他们的职业认同感,同时加大培训及质量监管力度。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观察两家福建省公立医疗机构护理员的管理实践案例,追溯护理员的职业发展形态,结合相关文件进一步理清医疗护理员的职业概述,进而加深业界对这一新职业形态的认识。并就医疗护理员的培训及管理要求方面,提出了进一步明确医疗护理员统一管理、规范化培训及职业认证方面的建议,这将有利于加快推进护理服务业的改革与发展,增加护理服务供给,有利于精准对接新时代人民群众多样化、差异化的健康需求。  相似文献   

9.
王飞  张玲芝 《护理与康复》2014,13(6):515-518
目的了解浙江省养老护理员的工作现状,为完善养老护理员人才培养和有关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质性研究中现象学研究方法,对7家养老机构的18名养老护理员进行深度访谈,以Giorgi的现象学分析方法进行资料分析与处理。结果养老护理员工作现状呈现工作强度大、护理员数量短缺且年龄偏大、专业素质偏低、培训机会少、职业待遇低及社会功能减弱等主题。结论浙江省养老护理员工作现状不容乐观,应大力加强养老护理队伍建设,提升养老护理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90后临床护士组织支持感与职业认同感的现状及其相关性。方法采用组织支持感量表、职业认同感量表,对杭州市7家三级综合性医院共209名90后临床护士,进行调查,分析2个量表得分水平及其相关关系。结果本组的组织支持感和职业认同感总体得分分别为(2.79±0.33)分、(4.02±0.44)分;组织支持感总分及各因子分,与职业认同感总分均呈正相关(P0.05或P0.01)。结论 90后临床护士的组织支持感和职业认同感处于中水平,提高组织支持感有助于提高其职业认同,稳定90后护理队伍。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社区签约护士在运用叙事护理方法为患者实施健康管理过程中,自身护理体验、个人成长收获及职业发展需求,为社区进一步推广叙事护理及人才培养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现象学研究方法,对北京市2所开展签约服务工作,且由护士对患者实施叙事护理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的13名护士进行半结构式访谈。采用Colaizzi 7步分析法进行资料分析。 结果 开展叙事护理后,社区签约护士在工作体验和感受方面提炼出工作成就感增强、职业价值感凸显、叙事护理模式认同感提升、护患关系亲密感增加4个主题;在个人成长收获方面提炼出学会尊重、懂得理解、关爱彼此、自我赋能4个主题;在未来职业发展需求方面提炼出希望人员配置更合理、渴望更多的专业培训机会、期望更大的护理交流平台3个主题。 结论 通过叙事护理在签约患者中的实施,社区护士职业认同感及自我价值感明显提升。相关机构应给予护士更多学习、培训、交流的机会,以提升护士专业能力,为社区护理事业的发展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2.
尤梦妮  王嘉  王鸿  彭丝丹  宁琼 《护理学报》2019,26(17):41-44
目的 了解乡镇医院护士的职业认同的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湖南省多个地区乡镇医院的324名护士,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修订的乡镇医院护士职业认同感问卷对其进行调查,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乡镇医院护士职业认同的影响因素。结果 324名乡镇医院护士职业认同感得分为(75.36±10.24)分。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职称(OR=3.259,95%CI:2.011~5.282)、初始学历(OR=4.138,95%CI:2.255~7.595)、近1年月平均收入(OR=2.876,95%CI:2.029~4.077)、对从事护理工作满意程度(OR=7.592,95%CI:3.502~16.459)、护患关系(OR=2.192,95%CI:1.423~3.377)是乡镇护士职业认同感的保护性因素。结论 乡镇医院护士职业认同感处于中等水平,职称、初始学历、近1年月平均收入、对从事护理工作满意情况、当前护患关系是护士职业认同感的保护性因素。建议护理管理者给予职业认知感低的护士更多关注,对乡镇护士的护理理论、临床技能进行个性化培训,改善护理人员薪资水平并引导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提升乡镇医院护士的沟通能力,促进护患之间的有效沟通,进而提升其职业认同感。  相似文献   

13.
朱玲  田宏迩  牟永斌  屠丽君  葛锡泳 《护理研究》2011,25(29):2655-2656
[目的]探讨护士职业紧张对应激状态的影响。[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对南京市三级甲等医院在职护士468人运用职业紧张因素量表和职业应激反应量表进行问卷调查,并进行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结果]护理工作的单调性、工作可控制低、工作危险性大以及工作需求大会导致护士职业工作满意感和心理健康感下降,焦虑状态和每日紧张感上升(P<0.05)。[结论]护士职业紧张因素影响其应激状态。  相似文献   

14.
通过介绍美国夏令营护理员实践的经历与感悟,包括美国夏令营护理员的资质、工作职责和工作特点,提出对社区护理实践教学活动设计与实施的启示与建议,从而达到培养护理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综合素质、职业认同感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护理本科生生命意义感与职业认同感之间的关系及灵性关怀认知在生命意义感与职业认同感间的中介作用。方法 2020年6-7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河南省9所高校的1251名全日制护理本科生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问卷、生命意义感量表(the meaning in life questionnaire, MLQ)、灵性关怀认知量表(Chinese version of the spiritual caregiving scale, C-SCGS)及职业认同感量表(professional identification scale, PIS)对其进行调查,并进行相关性分析和中介效应分析。结果护理本科生PIS总分为(30.95±5.20)分,均分为(3.44±0.58)分,生命意义感、灵性关怀认知与职业认同感均呈正相关(均P0.01);生命意义感正向预测灵性关怀认知(β=1.412,P0.01),灵性关怀认知正向预测职业认同感(β=0.019,P0.01),生命意义感正向预测职业认同感(β=0.262,P0.01);灵性关怀认知在生命意义感与职业认同感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量为9.28%。结论护理本科生的生命意义感对职业认同感有显著促进作用,灵性关怀认知在提升生命意义感与职业认同感的关系中起部分中介效应;建议护理教育者可通过提高护理本科生生命意义感,增强灵性关怀认知,促进护理本科生的职业认同感。  相似文献   

16.
陈淑娟  朱玲  屠丽君 《护理研究》2013,27(22):2329-2330
[目的]对护士进行职业紧张因素调查,探讨职业紧张对护士工作满意感的影响。[方法]运用职业紧张指数量表(OSI)中的职业紧张因素量表和工作满意感量表,对南京市3所三级甲等医院在职护士172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护理工作的单调性、工作可控制低、工作危险性大对护士职业工作满意感有影响(P<0.01)。[结论]护士职业紧张因素影响其对工作满意感。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北京市护士的职业认同感、工作压力和满意度及离职意愿状况。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抽取北京市19家不同级别医院的1272名护士,用自行设计的护士职业认同感、工作压力和工作满意度及离职意愿问卷对其进行调查。结果:1272名护士认为目前护士的社会地位平均分为36.5±19.7分(中位数为35.0),27.8%的护士感觉患者对护士比较尊重或非常尊重,57.2%的护士认为工作压力较大或很大,压力来源主要为职业风险高、工作强度大、社会评价不高,30.7%的护士对工作比较满意或非常满意,不满意的原因主要为收入低、职业风险高、工作强度大;35.2%的护士表示不愿意继续从事护理工作,原因主要为收入低、职业风险高和工作强度大;多元线性逐步回归显示护士职业认同的影响因素有护龄和学历,工作压力的影响因素有婚姻状况和医院级别,工作满意度的影响因素有医院级别、职称和职务;Logistic回归显示护士离职意愿的影响因素为医院级别。结论:目前北京市护士的职业认同感评分低,工作压力大,工作满意度低,离职意愿强烈;相关管理部门应采取有效措施,减轻护士工作压力,提高护士工作满意度和职业认同感,减少有离职意愿护士的数量,以稳定护士队伍,保证临床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男护生职业认同感状况,分析影响男护生职业认同感的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方法:利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在我市两家三级甲等医院实习的40名男护生和40名女护生的职业认同感状况进行调查。结果:男护生对今后护理工作的选择情况及职业认同感明显低于女护生,两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自愿选择与非自愿选择护理专业、专科与本科学历的男护生,职业认同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男护生的职业认同感明显低于女护生,是否自愿选择护理专业、性别及学历对男护生的职业认同感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9.
赵伟  曹影 《全科护理》2016,(30):3142-3145
[目的]探讨心脏病重症监护室(CCU)护士职业认同水平与应对方式及职业倦怠感的关系。[方法]应用职业认同感量表、应对方式及职业倦怠感(MBI)量表对40例CCU护士及50例心内科护士进行调查,对比分析不同科室护士职业认同感量、应对方式及职业倦怠感情况,应用Pearson单因素分析CCU护士职业认同水平与应对方式及职业倦怠感的关系。[结果]CCU护士职业认识评价、职业社交技巧、职业社会支持、职业自我反省、职业挫折应对及总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CCU护士自责、幻想、退避及合理化等应对方式维度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CCU护士去人格化、情感耗竭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而个人成就感低于对照组(P0.05);Pearson单因素分析可知,CCU护士职业认同总分与自责、幻想、退避及合理化、去人格化、情感耗竭维度呈负相关(P0.05),而与人成就感呈正相关(P0.05)。[结论]CCU护士职业认同感水平较心内科护士低,与其消极的应对方式及明显的职业倦怠感有关。护理管理者可通过提高CCU护士职业认同感而促进其积极面对工作中的问题,减轻其职业倦怠感。  相似文献   

20.
男护士是护理组织不可或缺的部分,其职业信念影响其职业发展及护理队伍建设。本研究通过梳理男护士职业认同感、职业倦怠感、工作压力、组织支持感、职业成功、留职意愿和离职意愿这7项职业信念领域研究较丰富的亚主题,分析该领域研究的整体特征,并探讨我国男护士职业信念的现状及趋势,以期为护理人力资源管理提供更全面的视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