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川崎病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艳  赵会茹 《医药论坛杂志》2007,28(9):17-18,21
目的 探讨川崎病的临床特点,加强对不典型性川崎病的认识,以便早期诊治,防止漏诊误诊.方法 系统回顾56例川崎病的临床特点及诊治过程,对不完全型川崎病的特点进行总结.结果 56例川崎病患者年龄最小者48d,最大10岁,男32例,女24例;临床表现中,发热最为常见,占98.2%,其次为皮肤黏膜病变,占96.4%,皮疹占87.5%%,冠状动脉损伤占18.8%.不完全型川崎病占14.3%.结论 对于发热时间较长而具有部分川崎病的临床症状者,应警惕不典型川崎病的可能,应及早进行实验室及超声心动图检查.早期诊断及时正确治疗可缩短病程,减少并发症并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2.
王晓平 《江西医药》2021,56(10):1800-1802,1818
目的 观察并评价1岁以下小儿不完全川崎病患儿的冠状动脉的发病情况及随访结果.方法 选取2014年4月~2020年7月在我院儿科住院治疗的不完全川崎病患儿共70例,男48例,女22例,年龄均<1岁.通过超声心动图分析冠状动脉Z值测定评估冠状动脉损害情况分为:Z<2为冠状动脉无扩张组、2≤Z<2.5为冠状动脉扩张组、2.5≤Z<5为小型冠状动脉瘤组、5≤Z<10为中型冠状动脉瘤组、Z≥10为大型冠状动脉瘤组,平均随访时间2年,并评估随访结果.结果 70例患儿中33例患儿冠状动脉无损害,37例患儿出现冠状动脉不同程度的病变(61.67%).与急性期比较,冠状动脉扩张组、小型冠状动脉瘤组、中型冠状动脉瘤组和大型冠状动脉瘤组患儿恢复期冠状动脉内经均呈现不同程度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无扩张组患儿恢复期冠状动脉内径变化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急性期比较,无扩张组、扩张组、小型冠状动脉瘤组和中型冠状动脉瘤组和巨大冠状动脉瘤组患儿恢复期冠状动脉Z值均减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岁以下的小儿不完全川崎病临床表现多无明显特异性,漏诊率高,冠状动脉损害发生率较高,应及早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早期诊断,通过积极治疗后,可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分析川崎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及临床特点,为川崎病早期诊断及治疗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对广州市越秀区儿童医院2007年至2011年诊治的34例川崎病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1)34例川崎病患儿中男23例,女11例,男女比例为2∶1;发病年龄以3岁以内婴幼儿为主(88.2%);发病季节以春、秋为主;不完全川崎病17例(50.0%).发热率100%,确诊前平均发热时间为6.5d,其他临床表现依次为口唇病变(83.4%)、球结膜充血(70.6%)、肢端硬肿或脱皮(64.7%)、皮疹(52.9%)、淋巴结肿大(35.3%).(2)心血管病变:合并冠状动脉病变者27例(79.4%),未见有冠状动脉瘤.(3)其他系统并发症:支气管炎、急性胃肠炎、口腔溃疡等.结论:川崎病具有多系统、多器官受累特点,冠状动脉病变发生与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血小板(PLT)升高有关,不完全川崎病发病率高.  相似文献   

4.
段炤  邹峥  林智平 《江西医药》2012,47(11):989-991
目的 探讨小儿不完全川崎病的临床特点及并发症和治疗情况,提高对不完全川崎病的认识和诊疗水平.方法 对2010年8月至2012年6月确诊的不完全川崎病8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50例川崎病中86例为不完全川崎病,发生率为24.6%.不完全川崎病在性别上与典型川崎病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小于1岁年龄段两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016,P<0.01).不完全川崎病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发热,其次是指趾改变(65.1%),最少见的是皮疹(20.9%).除发热外,其余各项表现与典型川崎病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不完全川崎病有白细胞、血小板、C反应蛋白及血沉明显升高,轻度贫血、肝酶升高较为常见,同典型川崎病实验室检查相符,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冠状动脉扩张20例(23.3%)与典型川崎病的冠脉扩张(23.1%)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冠脉瘤8例(9.3%),与典型川崎病的冠脉瘤(6.1%)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不完全KD并非其临床特征表现不典型,同样会对冠状动脉造成损害.  相似文献   

5.
杨筱 《淮海医药》2012,30(2):115-116
目的分析川崎病(KD)尤其是不完全川崎病(IKD)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特点,以早期诊治,减少冠状动脉损害的发生。方法对2003年7月~2011年7月我院儿科收治住院的川崎病患儿61例,其中典型川崎病(KD)45例和不完全川崎病(IKD)16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1例KD中男36例,女25例,男女比例为1.44:1,其中5岁以下发病占80.3%I,KD占26.2%。典型KD和IKD 2组病例在皮疹、眼球结膜充血、口唇及口腔黏膜改变、四肢硬肿脱皮、颈淋巴结肿大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实验室检查及冠状动脉损害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IKD与典型病例的冠状动脉损害发生率相近,一旦疑为川崎病,应尽早做超声心动图检查。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典型和不完全川崎病患者均行静脉丙种球蛋白治疗的效果差异性。方法选取2017年1~12月我院收治的60例川崎病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患儿病变情况进行分组,其中24例典型川崎病患儿为典型组,36例不完全川崎病患儿为不完全组,两组患者均行静脉丙种球蛋白治疗法,应用统计学软件对两组患儿临床症状改善及住院时间进行比较,对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血液检测指标及冠状动脉病变情况进行比较。结果不完全组患儿发热、粘膜充血、皮疹、手足肿胀及淋巴结肿大等临床症状消退时间及住院时间相较于典型组患儿显著更少,数据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两组患儿血小板、白细胞、血沉、C反应蛋白水平等血液检测指标,及冠状动脉病变发生率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不完全组患儿4项血液检测指标及冠状动脉病变发生率相比典型组显著更低,数据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静脉丙种球蛋白对小儿不完全川崎病的疗效显著优于典型川崎病患儿,提示针对典型川崎病患儿需要加大给药剂量,延长给药时间以提升其临床疗效,同时针对不完全川崎病患儿的治疗可采取本次研究所用疗法,并可用于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小儿不完全川I崎病的临床特点及早期诊断。方法对27例不完全川崎病患儿的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及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7例不完全川崎病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是结膜充血和口唇潮红皲裂,而淋巴结肿大、皮疹、手足硬肿出现率相对较低。血液检查除血小板明显升高外,血白细胞、中性粒细胞、C反应蛋白及血沉常明显升高。与典型川崎病实验室检查相符,治疗转归没有比典型川崎病更严重的倾向。结论对持续发热5天以上,具有包括发热在内的3或4条诊断指标,结合外周血WBC、CRP、ESR增高或冠状动脉扩张,可诊断为不完全川崎病,及早应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可预防冠状动脉病变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 36例川崎病 (KD)患儿不同时期及 34名正常健康儿童的血清内皮素 (ET)的变化 ,探讨其对川崎病患儿合并冠状动脉损害的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测定 (radioim munoassay,RIA)法测定不同时期 36例川崎病患儿和 34名健康正常儿童 ET的含量。结果  KD组急性期 ET含量 (78±10 ) ng/ L显著高于亚急性期 ET含量 (5 0± 8) ng/ L及正常对照组 ET含量 (4 5± 8) ng/ L ,急性期伴冠状动脉损伤的 ET含量 (85± 13) ng/ L明显高于不伴冠状动脉损伤的 ET含量 (6 2± 11) ng/ L。结论 检测 ET对川崎病的早期诊断以及川崎病发生、转归、预后判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小儿川崎病(KD)的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冠脉损害的危险因素及治疗方法.方法 对38例KD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川崎病患儿以男孩为多,男女比例为1.71:1.典型川崎病28例,不完全型川崎病10例.不完全型川崎病冠状动脉损伤发病率高.发热时间≥10 d、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血小板、血浆白蛋白异常与冠状动脉损伤发生率密切相关.38例均给予静脉用丙种球蛋白治疗,其中3例无效,再次给予静脉用丙种球蛋白后有效.结论 发热时间超过10 d就诊、C反应蛋白增高、红细胞沉降率增快、血小板异常升高、血浆白蛋白降低是冠状动脉损伤的高危因素.静脉用丙种球蛋白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10.
川崎病是一种全身性血管炎性疾病,以心血管损害为严重并发症,特别是冠状动脉,表现为血管扩张、动脉瘤等损害。与冠状动脉损害有关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可能为多因素触发所致。结合临床表现及超声心动图等辅助检查进行诊断和分类,早期识别和早期治疗是关键,本文对川崎病合并冠状动脉损害的发病机制及急性期诊治进展进行综述,为川崎病的诊治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