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13C-美沙西汀呼气试验对肝硬化肝功能Child分级及预后评估应用的价值。方法选取57例肝硬化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健康志愿者1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进行13C-美沙西汀呼气试验肝功能检测并与Child-pugh肝功能分级进行比较,随访半年观察病情预后。结果 13C-美沙西汀呼气试验mVmax40值,cum40值及cum120值在对照组、Child-pughA、B、C组间依次降低,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13C-美沙西汀呼气试验肝功能分级与传统的Child-pugh临床分级判定肝硬化患者肝功能状况具有一致性。随访结果示,随着13C-分级的增加,患者的病死率增加。结论 13C-美沙西汀呼气试验是一种有效的肝硬化肝功能分级方法,能够准确反映肝细胞损伤情况和肝脏的储备功能,可用于评估肝硬化患者肝功能状况和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慢性肝病患者血清前白蛋白、总胆汁酸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和循环酶终点法检测90例慢性肝病与42例非肝病患者血清前白蛋白、总胆汁酸含量。结果:慢性乙型肝炎轻、中、重组、肝硬化代偿期组、失代偿期组较对照血清PAB、TBA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乙型肝炎轻、中度组与重度、肝硬化代偿期组、失代偿期组比较血清PAB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慢性乙型肝炎轻、中度组与重度、肝硬化代偿期组、失代偿期组比较血清TBA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乙型肝炎重度与轻、中度、肝硬化代偿期组比较血清TBA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轻度组与中度组之间血清PAB及TBA水平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联合检测血清PAB、TBA有助于慢性肝病患者肝功能评估与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3.
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血清瘦素水平与肝纤维化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瘦素与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肝纤维化发生与发展的关系.方法 用ELISA方法测定30例NAFL患者血清瘦素水平,2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同时检测NAFL患者的血清肝纤维化指标HA、LN、PCⅢ,对血清瘦素与肝纤维化指标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 NAFL患者血清瘦素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轻、中、重度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血清瘦素水平依次增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中、重度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血清瘦素水平与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呈正相关.结论 瘦素在NAFL发病中具有独立的致病作用,并可能是NAFL肝纤维化形成中重要的调控因子之一.  相似文献   

4.
吴青芳 《中国基层医药》2014,(14):2176-2177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血清肝功能和血脂指标的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240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肝功能、血脂检测资料,并与健康体检者进行比较。结果中度及重度脂肪肝与健康体检者比较,肝功功指标(t=2.376—2.620,P〈0.01;t=2.718—2.952,P〈0.005)及TG(t=2.781,P〈0.01;t=2.841,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肝功能和血脂指标中TG异常,且随着脂肪肝程度加重指标异常明显,可作为非酒精性脂肪肝筛查、预防、治疗的主要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白拟肝脂消汤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疗效。方法住院患者5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常规饮食、运动治疗,对照组应用“水林佳”治疗,治疗组应用“肝脂消汤”治疗,四周为一疗程。结果治疗组在肝功能、血脂、脂肪肝定量测定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肝脂消汤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效果明显,脂肪肝定量仪观察脂肪肝程度方便快捷,医存性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二甲双胍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对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符合诊断标准的肥胖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80例分为两组,试验组40例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及二甲双胍,对照组40例服用多烯磷脂酰胆碱及维生素C片,疗程均为4~6个月。治疗前后测定各组患者血清转氨酶水平(ALT、AST)、血脂水平(TG、TC、LDL-C及HDL-C)、胰岛素抵抗指数(IRI)及肝/脾cT比值并作统计学处理,同时观察实验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ALT均明显降低,尤以试验组降低明显(P〈0.01);试验组患者治疗后各项血脂水平均显著改善;试验组胰岛素抵抗指数于治疗后明显下降(P〈0.05),而对照组无明显改变(P〉0.05);同时试验组治疗后肝/脾CT比值显著升高(P〈0.01)。结论二甲双胍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对非酒精性脂肪肝有显著疗效且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肝与肥胖、血脂异常、高血糖的相关性。方法对参加北京市通州区新华医院免费健康体检的266名无社会养老保障人员测量身高、体重,行血脂、空腹血糖、肝功能、腹部B超、心电图等检查,并记录检查资料,进行脂肪肝组和非脂肪肝组的对比分析。结果体重指数(BMI)≥28者非酒精性脂肪肝检出率为63.54%,BMI〈28者非酒精性脂肪肝检出率为23.53%,肥胖患者脂肪肝检出率明显高于非肥胖者(P〈0.01)。脂肪肝组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空腹血糖水平与非脂肪肝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肥胖、血脂异常、高血糖的发生、发展与脂肪肝直接相关。  相似文献   

8.
陈云辉 《海峡药学》2011,23(4):113-114
目的探讨水飞蓟宾胶囊(水林佳)对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肝功能和血脂的影响。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10年1月经我院确诊的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48例,所有患者给予健康的生活方式指导及口服水林佳,连续服药12周。分别对治疗前、治疗后4周、8周、12周的肝功能及血脂变化情况进行分析。结果①总体疗效:水林佳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总有效率为91.67%;②对肝功能的影响:水林佳可显著降低ALT、AST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③对血脂的影响: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12周TG、TC水平显著下降(P〈0.05)。结论水林佳可显著改善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肝功能,有效降低血脂,适用于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Egr-1在大鼠酒精性脂肪肝中的表达,观察水飞蓟素对酒精性脂肪肝肝组织中Egr-1表达的影响。方法 55只大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组、模型组、水飞蓟素低剂量组(100 mg.kg-1)、水飞蓟素高剂量组(200 mg.kg-1),采用高脂饮食联合酒精灌胃6周建立大鼠酒精性脂肪肝模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的活性;HE染色观察肝脏病理学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肝脏Egr-1,TNF-α的表达;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肝脏Egr-1的表达情况。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肝细胞可见明显脂肪变性,肝细胞肿胀明显(P〈0.01),血清中ALT、AST活性明显升高(P〈0.01,P〈0.05),与模型组比较,水飞蓟素高剂量组肝组织病理变化程度明显减轻(P〈0.01),血清ALT、AST活性明显降低(P〈0.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Egr-1、TNF-α在模型组表达较正常组明显升高(P〈0.01),而在水飞蓟素高剂量组(200 mg.kg-1)明显减少(P〈0.01,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模型组肝组织中Egr-1的表达量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而水飞蓟素高剂量组较模型组Egr-1的表达明显减少(P〈0.05)。结论 Egr-1在酒精性脂肪肝大鼠肝组织中表达明显升高,可能参与了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病机制。水飞蓟素对酒精性脂肪肝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保护机制可能部分地与抑制Egr-1的活化,进而减少TNF-α的形成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复方甘草酸苷(美能)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采用随机原则分为两组,同时给予降糖、调脂、改善微循环、治疗组加用复方甘草酸苷保肝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血脂、血糖、高敏C-反应蛋白、同型半胱氨酸(Hsy)等相关指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血糖、血脂较治疗前均有下降,治疗组肝功能明显改善。结论复方甘草酸苷治疗2型糖尿病非酒精性脂肪肝安全、有效,降酶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分析美能联合格华止干预对非酒精性脂肪肝预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门诊体检中心及住院治疗的诊断为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综合治疗,对照组给予美能,3次/d,2片/次;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格华止500mg/次,3次/d,总疗程3个月。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85%,对照组为6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治疗后血脂及肝功能各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脂肪肝CT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美能联合格华止干预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预后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清肝降脂汤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随机抽取2011年6月~2013年9月本院收治的120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进行自拟中药方剂清肝降脂汤口服,1剂/d,水煎分2次服。对照组患者服用复方蛋氨酸胆碱片,4片/次,3次/d,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肝功能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谷氨酰转肽酶(GGT)]、血脂指标[三酰甘油(TG)、胆固醇(TC)]及肝脏B超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5%,高于对照组的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ALT、AST及GGT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两组TG、TC、BMI水平均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两组近端弥漫点状高回声、远端回声衰减、管道结构显示不清及肝脏肿大发生率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治疗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清肝降脂汤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效果显著,可显著降低患者的血脂,提高患者的肝功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肝合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合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和慢性乙肝患者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碱性磷酸酶、γ-谷氨酸转移酶、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总胆固醇、三酰甘油、HBV-DNA等进行比较,计算体重指数、胰岛素抵抗指数,通过肝脏组织病理学结果观察非酒精性脂肪肝合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病理特征。结果非酒精性脂肪肝合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体重指数、胰岛素抵抗指数等高于慢性乙肝患者,病毒载量较低,炎症活度多为G1和G2,纤维化程度在S2以下,脂肪变程度多在F2、F3之间,肝脾CT比值低于慢性乙肝患者。结论非酒精性脂肪肝合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不同于单纯慢性乙肝患者,应积极行肝组织学检查早期诊断,合理抗病毒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感染和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相关性。方法:研究时间在2017年6月—2018年5月,观察组为在此期间收治的500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对照组为同期接收的500名健康人员,所有人员均实施~(13)C-尿素呼气试验检测以及腹部超声检查,根据检查结果分析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非酒精性脂肪肝相关性,同时分析不同人员的血脂、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胰岛素抵抗指数(IRI)、超基准值(DOB)等相关指标。结果:观察组Hp感染率为58.00%,明显高于对照组40.00%的Hp感染率,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高敏C反应蛋白、胰岛素抵抗指数以及超基准值均大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DOB和IRI、hs-CRP存在正相关;多元回顾分析显示非酒精性脂肪肝与DOB、IRI、hs-CRP以及TG等指标存在相关性。结论:幽门螺杆菌感染与非酒精性脂肪肝存在相关性,这一相关性与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胰岛素抵抗等有着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5.
<正>肝脏具有重要生理功能,肝脏功能的准确检测具有重要临床意义,然而临床常规血液生化检查却不能特异定量地反映肝脏功能,而且容易受其他脏器影响。近年来,应用13C-美沙西丁呼气试验(13C-MBT)检测肝功能和肝脏储备功能在国际上受到广泛重视[1]。本研究拟采用口服13C-美沙西丁胶囊进行呼气试验,旨在评价其区分临床不同程度肝病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非酒精性脂肪肝肝脏CT值与血脂水平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孝鹏  高斌  巢惠民 《安徽医药》2008,12(12):1190-1191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肝脏CT值与血脂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43例及正常对照30例,分别测量肝脏的CT值及血脂水平,然后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正常组及非酒精性脂肪肝组血中TG、HDL、LDL、VLDL之间有统计学差别,P值均小于0.05。但血中的CHOL差别没有统计学意义,P=0.065。肝脏CT值与TG、CHOL、LDL、VLDL负相关,而与HDL正相关。即CT值越低,则TG、CHOL、LDL、VLDL越高,脂肪肝程度越重。TG、HDL、LDL在非酒精性脂肪肝轻、中、重组间有差距。结论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肝脏CT值与血脂水平密切相关,血脂水平的变化会导致肝脏CT值的变化。  相似文献   

17.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BAFLD)又称非酒精性脂肪肝,是一类肝组织学改变,与酒精性肝病相似,但无过量饮酒史的临床病理综合征,包括单纯性脂肪肝、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和脂肪性肝硬化,其中NASH不仅可使肝酶持续异常,而且可导致失代偿期肝硬化、肝细胞癌以及肝功能衰竭,目前已成为仅次于慢性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病的重要肝硬化前期病变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古拉定联合三七脂肝丸治疗酒精性脂肪肝的疗效。方法把276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38例,治疗组用古拉定、三七脂肝丸治疗,对照组用甘草酸二氨和硫普罗宁治疗,治疗后进行疗效比较。结果在相同疗程完毕之后,检测各项相关指标,治疗组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和P〈0.01)。结论古拉定联合三七脂肝丸在治疗酒精性脂肪肝时效果明显,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9.
吴健  夏家珍 《江苏医药》1990,16(6):307-308
本文报道135例正常人、21例非肝病及49例各种肝病患者血清前白蛋白(PA)的测定结果。观察表明慢性肝病肝功代偿期组、肝硬化失代偿期组和肝恶性肿瘤组血清PA 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和非肝病组,肝损害程度越重,并发症越多,PA 越低。PA 能敏感地反映肝脏储备功能和肝病的预后。  相似文献   

20.
王青霞  安会波  郭大丽  刘征燕 《河北医药》2009,31(22):3093-3094
目的提高^13C-尿素呼气试验(13C-UBT)检测幽门螺杆菌(H.pylori)的准确性及阳性率。方法156例因上消化道症状接受13C-UBT检测的儿童患者,随机分为A、B2组,每组78例。A组收集零时呼气样本和服药后20和40min的呼气样本,B组收集零时呼气样本和服药后30min的呼气样本。结果2组H.pylori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569,P〈0.05),H.pylori阳性患儿呼气13CO2峰值在给药后40min。结论于服药后40min收集呼气样本,能有效提高儿童H.pylori阳性检出率,使13C-UBT诊断儿童H.pylori感染结果更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