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妇科恶性肿瘤化疗患者的影响。方法:将66例妇科恶性肿瘤化疗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两组干预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干预后生活质量测定量表(QLQ-C30)评分高于干预前(P0.05),观察组干预后QLQ-C30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可改善妇科恶性肿瘤化疗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围术期心理护理联合音乐干预对妇科肿瘤患者的影响。方法:将104例妇科肿瘤手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围术期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联合音乐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结果:两组干预后SAS、SDS评分低于同组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干预后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24、48 h 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围术期心理护理联合音乐干预可有效缓解妇科肿瘤患者的负性情绪,缓解术后疼痛程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个性化延续护理模式在妇科肿瘤患者术后的应用效果,旨在为探索促进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术后康复提供新的思路。方法:抽取2017年11月1日~2018年11月30日60例妇科恶性肿瘤术后患者为观察组,实施个性化延续护理模式;抽取2016年10月1日~2017年10月31日60例妇科恶性肿瘤术后患者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比较两组心理应激状况[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生活质量评分[采用癌症患者核心问卷(QLQ-C30)]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后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护理后QLQ-C30评分均高于护理前(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χ2=8.735,P=0.017)。结论:通过个性化延续护理能够改善患者不良心理情绪,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焦点式心理干预联合健康教育在慢性骨髓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8年3月1日~2019年9月30日收治的60例慢性骨髓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焦点式心理干预联合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及治疗依从性。结果:观察组干预后SDS、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治疗依从性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焦点式心理干预联合健康教育能改善慢性骨髓炎患者的心理状态,提升其治疗依从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在结直肠癌造口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0例结直肠癌造口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对症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一般自我效能量表(GSES)及生活质量GQOLI-74各项评分。结果:两组干预后SAS、SDS评分低于干预前,且干预后观察组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GSES评分、GQOLI-74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结直肠癌造口术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有利于减轻患者负性心理,提高自我效能,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卵巢巧克力囊肿腹腔镜手术患者的影响。方法:将60例卵巢巧克力囊肿腹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干预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低于干预前(P0.05),观察组干预后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卵巢巧克力囊肿腹腔镜手术患者的心理状态,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对妇科恶性肿瘤术后化疗患者心理倾向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该院收治的妇科恶性肿瘤术后化疗患者210例为研究组,另外选取健康志愿者100例为对照组,研究组给予患者护理干预,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以及Wallston多维度健康心理控制源量表(MHLC)来评价入选者的焦虑和抑郁以及心理控制源倾向。结果研究组SDS评分、SAS评分、CHLC评分以及PHLC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IHLC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6);SDS评分、SAS评分和IHLC评分、PHLC评分呈负相关(r=-0.832,0.673,P=0.025,0.024;r=-0.784,-0.858,P=0.026,0.021),和CHLC呈正相关关系(r=0.528,P=0.031;r=0.482,P=0.029);干预后研究组SDS评分、SAS评分、CHLC评分以及PHLC评分明显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HLC评分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4.034,P=0.093)。结论妇科恶性肿瘤化疗患者会出现焦虑和抑郁等心理倾向,护理干预能明显改善恶性肿瘤化疗患者心理倾向。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微信平台延续性护理对老年心肌梗死病人生活质量及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3月—2017年3月医院收治的96例老年心肌梗死病人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微信平台延续性护理,采用中文版心肌梗死多维度评估量表(MIDA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两组病人生活质量和负性情绪进行评价并比较。[结果]两组病人干预后MIDAS评分均高于预前(P0.05),观察组干预后MIDA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病人干预后SAS、SD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P0.05),观察组干预后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信平台延续性护理可提高老年心肌梗死病人生活质量,缓解病人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对妇科恶性肿瘤放疗病人实施舒适护理的效果。[方法]将106例放疗的妇科恶性肿瘤病人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舒适护理,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对两组病人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价,采用欧洲癌症病人生存质量测定量表(QLQ-C30)对两组病人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价,并对两组病人护理干预前后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病人心理状态SAS、SDS、HAMA和HAMD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QLQ-C30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妇科恶性肿瘤放疗病人实施舒适护理能显著改善病人的不良情绪,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妇科肿瘤患者围术期心理状况及生理应激的影响。方法选择接受手术治疗的妇科肿瘤患者93例,随机分为干预组47例和对照组46例。对照组给予妇科手术前后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开展心理护理。观察2组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和心率、血压的变化。结果入院时、术前1 d、术后干预组SAS和SDS评分呈递减趋势(P0.01);对照组在术后SAS和SDS评分降低(P0.01);术前1 d和术后,干预组SAS和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干预组术前5 min心率、血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心理护理能够改善患者围术期心理状况,降低生理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正念减压疗法在妇科恶性肿瘤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将80例妇科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正念减压疗法,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干预后压力知觉量表中文版(CPSS)、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低于干预前和对照组(P0.05)。干预后简易生活质量量表(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安德森症状评估量表(MDASI)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实施有效的正念减压疗法,能够明显减轻恶性肿瘤患者心理压力和负性情绪,缓解患者术后各种不适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强化心理干预对妇科恶性肿瘤根治术后患者焦虑及抑郁的影响.方法 选取妇科恶性肿瘤根治术后患者91例,随机分为实验组45例和对照组46例,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于干预前后对两组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分析.结果 妇科恶性肿瘤根治术后患者抑郁、焦虑发生率较高(皆为60%);实验组患者心理干预前后焦虑及抑郁评分存在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焦虑及抑郁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妇科恶性肿瘤根治术后患者多存在抑郁、焦虑心理,采取必要的强化心理干预措施,可以减轻患者不良的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社区心理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社区收治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20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干预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社区心理干预.治疗4w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患者的心理状况,并观察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SAS和SDS评分均优于治疗前(P<0.05),其中干预组治疗后SAS和SD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7.0%)显著高于对照组(87.0%)(P<0.05).结论 对FD患者实施认知干预、心理支持、社会家庭支持的综合心理干预能够显著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心理支持治疗对脑卒中后抑郁症(PSD)患者照顾者的心理状况的作用。方法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作为评估标准,选取2011年3月至2013年7月住院的PSD患者的照顾者6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0例。干预组在常规对照顾者健康教育的基础上给予积极的心理支持干预,而对照组仅采用常规健康教育。干预组分别于心理支持干预治疗前、后对其进行量表评估,对照组在入院和出院时对其照顾者进行量表评估。结果干预组照顾者的HAMD、SAS、SDS评分干预后均有降低(P均<0.05),对照组降低程度不明显(P均>0.05)。干预组干预后HAMD、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干预后(P均<0.05)。结论心理支持治疗对PSD患者的照顾者心理状况有明显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王艳 《当代护士》2022,(12):91-94
目的探讨正念干预结合多维度支持干预模式对继发性肺结核患者自我感受负担和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1年6月本院收治的78例继发性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20年6月—2020年12月收治的39例患者采用正念干预模式进行护理,设为对照组;2021年1月—2021年6月收治的39例患者采用正念干预结合多维度支持干预模式进行护理,设为观察组。持续干预8周后,比较两组患者圣·乔治医院呼吸问题调查问卷(SGRQ)、遵医行为调查问卷、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医学应对方式问卷(MCMQ)、自我感受负担量表(SPBS)、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Herth希望量表(HHI)的评分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的SGRQ总分低于对照组,同时症状积分、活动能力评分及生活影响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规律用药、戒烟限酒、定期复查、合理饮食、按时休息等遵医行为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GSES、MCMQ、HHI评分均升高(P<0.05),SPBS、SAS、SDS评分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GSES、MCMQ、HHI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SPBS、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正念干预结合多维度支持干预模式能够显著降低继发性肺结核患者自我感受负担,提高患者遵医行为依从性,改善患者呼吸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宫颈癌患者的影响。方法:将210例宫颈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干预效果。结果:两组干预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低于干预前(P0.05),观察组干预后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生活质量测定量表(QLQ-C30)评分高于干预前和对照组干预后(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宫颈癌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24):4699-4700
探究妇科恶性肿瘤化疗患者心理护理干预措施以及治疗效果。选取本院2014~2016年收治的40例妇科恶性肿瘤化疗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办法,观察组采用心理护理干预措施。两组患者实施护理前后,根据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两组患者进行评分,对两组患者的化疗依从率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低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化疗依从率为95.00%,对照组患者化疗依从率为8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妇科恶性肿瘤化疗患者长期受到疾病的影响,在化疗治疗过程中心理压力比较大,因此,不仅需要对患者给予针对性治疗措施,而且还应该对患者加强心理护理,缓解患者心理压力,并以成功案例告知患者,给予其参与治疗的积极性和依从性,这样有利于促进患者恢复,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在颈椎病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将120例颈椎病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比较两组入院日、术后1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结果:观察组术后1周SAS、SDS评分低于入院日和对照组(P0.01,P0.05)。结论:心理干预可改善颈椎病手术患者的心理状况,促进其康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疗法对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 将80例确诊为消化道恶性肿瘤的住院患者按时间段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实施一般(支持性)心理护理,观察组实施心理支持、社会支持、集体心理治疗和行为训练等综合心理干预措施.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测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程度.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SDS和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焦虑、抑郁情绪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对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实施综合心理干预,有助于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保持平衡适应的心理状态,可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基于贝克认知疗法的心理干预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病人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03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病人分为观察组(n=51)和对照组(n=52),对照组采用常规心理干预,观察组采用基于贝克认知疗法的心理干预,比较两组病人干预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简明健康状况调查量表(SF-36)评分。[结果]干预后两组病人SAS、SD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SF-36量表评分高于干预前(P0.05),但观察组病人干预后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干预后SF-36中精神状态、躯体疼痛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贝克认知疗法的心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病人的焦虑、抑郁状态,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