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的照顾者社会支持与心理弹性、应对方式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5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209名脑卒中患者的照顾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心理弹性量表以及应对方式量表进行调查分析,并分析社会支持与心理弹性、应对方式相关性。结果主观支持与坚韧、自强、心理弹性以及积极应对具有正关联(P 0.05),与消极应具有负关联(P 0.05);客观支持与受试者心理弹性及应对方式均无明显相关性(P 0.05);支持利用度与积极应对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 0.05),与消极应对具有负关联(P 0.05);社会支持得分和坚韧、心理弹性分数以及积极应对具有正关联(P 0.05),与消极应对呈显著负相关关系(P 0.05)。结论脑卒中照顾者社会支持与心理弹性、应对方式具有一定的相关性,社会支持度高的照顾者其心理弹性更高,且更倾向于实施积极应对方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家庭支持在脑卒中后遗症患者应对方式、心理健康间的中介效应。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8年9月1日~2019年9月1日收治的66例脑卒中后遗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家庭亲密度与适应量表(FACESⅡ-CV)、医学应对方式量表(MCMQ)、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价患者家庭支持、应对方式及心理健康情况,并采用相关分析和中介效应分析家庭支持、应对方式及心理健康间的关系。结果:在FACESⅡ-CV评分上,脑卒中后遗症患者实际亲密度、实际适应性、理想适应性均低于常模(P0.01),理想亲密度及不满意程度均高于常模(P0.01,P0.05);在MCMQ评分上,脑卒中后遗症患者面对评分低于常模(P0.01),回避、屈服评分高于常模(P0.01);在SCL-90评分上,脑卒中后遗症患者各指标评分均高于常模(P0.01)。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脑卒中后遗症患者家庭支持得分与应对方式、心理健康评分均呈负相关(P0.05);应对方式得分与心理健康评分呈正相关(P0.05)。家庭支持在脑卒中后遗症患者应对方式、心理健康间存在部分中介作用,效应值为26.22%。结论:家庭支持在脑卒中后遗症患者应对方式、心理健康间存在部分中介作用,提高家庭支持可有效改善患者疾病应对方式和心理健康状态,因此,临床护理工作应重视家庭支持在脑卒中后遗症患者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老年前列腺增生患者心理弹性与社会支持、应对方式的相关性。 方法采用一般资料问卷、心理弹性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对204例老年前列腺增生患者进行调查。 结果 患者的心理弹性、社会支持、积极应对、消极应对得分分别为(60.75±12.47)分、(54.61±12.40)分、(1.56±0.63)分、(1.82±0.60)分。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心理弹性与社会支持、积极应对呈正相关,与消极应对呈负相关。 结论 老年前列腺增生患者的心理弹性较低,护理人员应通过改善患者的社会支持及应对方式来提高其心理弹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脑卒中患者家属照顾者应对方式和心理弹性现状,并探讨两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便利抽样对220例住院脑卒中患者及其家属照顾者应用一般资料调查表、Barthel指数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量表、心理弹性量表进行调查。结果脑卒中患者家属照顾者心理弹性得分为(69.96±13.69)分,高于国内常模(t=10.051,P0.05)。家属照顾者的应对方式以积极应对为主,脑卒中患者家属照顾者的心理弹性与积极应对呈正相关(r=0.448,P0.01),心理弹性与消极应对呈负相关(r=-0.158,P0.05)。结论脑卒中患者家属照顾者应对方式与心理弹性关系密切。提示医护人员应注重家属照顾者的心理状况,激发其积极心理品质,鼓励照顾者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缓解其负面情绪,从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膀胱肿瘤患者的焦虑、抑郁现状,并分析其与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的关系。方法:采用一般状况调查表、综合性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医学应对问卷(MCMQ),对114例膀胱肿瘤患者焦虑、抑郁情况进行调查,并分析其与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的相关性。结果:膀胱肿瘤患者的焦虑发生率为28.9%,抑郁发生率为21.1%;焦虑与社会支持总分呈负相关(P0.01),与应对方式中的"回避"和"屈服"呈正相关(P0.05,P0.01);抑郁与社会支持总分呈负相关(P0.01),与应对方式中的"回避"和"屈服"呈正相关(P0.01)。结论:护理人员应该及早发现患者的焦虑、抑郁情况,充分调动社会支持,指导积极的应对方式,避免不良应对策略,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缓解患者负性情绪,提高治疗和护理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银屑病患者社交回避及苦恼与应对方式和社会支持的一般状况及其相关性。方法运用一般资料问卷、特质应对方式问卷、社会支持量表、社交回避及苦恼量表,对2012年3—10月住院的102例银屑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法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银屑病患者社交回避及苦恼得分为(14.20±7.17)分,显著高于常模(P0.01),消极应对得分与社交回避及苦恼总分呈正相关(r=0.377,P0.01);社会支持总分以及积极应对、主观支持、客观支持、支持利用度的得分与社交回避及苦恼总分呈负相关(r分别为-0.394、-0.217、-0.291、-0.449、-0.196,P0.01或P0.05)。结论银屑病患者的应对方式和社会支持与患者社交回避及苦恼密切相关,应鼓励患者采取积极应对的方式并增强其社会支持系统,从而改善患者的社交回避及苦恼。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查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心理弹性与应对方式的相关性,为制定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自编一般资料调查表、心理弹性量表(CD-RIS)、医学应对量表(MCMQ)对临床确诊的100例妇科恶性肿瘤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不同治疗方式患者间心理弹性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住院次数患者间心理弹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次数与心理弹性呈正相关(r=0.193,P<0.05);患者应对方式中的回避应对与心理弹性呈正相关(r=0.363,P<0.01),屈服应对与心理弹性呈显著负相关关系(r=-0.364,P<0.01).结论: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的心理弹性因不同治疗方式及住院次数而存在显著性差异;应对方式对患者的心理弹性有显著影响,其中回避应对与心理弹性呈显著正相关,屈服应对与心理弹性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银屑病患者社交回避及苦恼与应对方式社会支持的关系。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80例银屑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同期择期80例健康对象,比较两组之间社会回避与苦恼得分,并通过一般资料、社会支持量表、特制的应对方式问卷与社会回避及苦恼量表调查,对银屑病患者社交回避及苦恼与应对方式社会支持的关系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银屑病患者社会回避与苦恼得分明显高于健康对象(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银屑病患者社交回避、苦恼得分与消极应对方式呈正相关(P 0.05),与积极应对、社会支持各个维度得分均呈负相关(P 0.05)。结论银屑病患者社交回避及苦恼与其应对方式及社会支持密切相关,临床应鼓励患者积极应对,增加社会支持系统,改善其自身社会回避与苦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应对方式、心理一致感和健康行为的现状,以及应对方式在心理一致感与健康行为间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医学应对方式问卷、心理一致感量表、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Ⅱ对某三级甲等医院的279例脑卒中患者进行调查。结果脑卒中患者面对应对方式得分低于常模,回避及屈服应对方式得分高于常模(P0.01);脑卒中患者心理一致感总分为(65.79±9.85)分,处于中等水平;健康行为总分为(123.17±18.62)分,处于一般水平;心理一致感与健康行为呈正相关(P0.01),应对方式中的面对与心理一致感和健康行为呈正相关(P0.01);回避、屈服与健康行为呈负相关(P0.01)。Bootstrap法分析应对方式在心理一致感与健康行为间起到中介作用,占总效应的40.47%。结论心理一致感、应对方式对脑卒中患者健康行为有一定的预测作用,应对方式在脑卒中患者心理一致感与健康行为之间起到中介作用。提示临床医护工作者应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提高脑卒中患者的心理一致感,同时改善患者的应对方式以提升患者的健康行为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患者照顾者应对方式与心理状态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问卷的调查方式调查272名原发性肝癌患者照顾者的应对方式及心理状态,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原发性肝癌患者主要照顾者积极应对与消极应对均值显著高于常模(P0.01);SAS量表总分及正向分均值明显高于常模(P0.01),而负向分均值明显低于常模(P0.01);SDS量表标准得分明显高于常模(P0.01);家庭收入和教育程度与消极应对方式均呈负相关(P0.05,P0.01);SAS总分、正向得分、SDS标准分与消极应对方式呈显著性正相关(P0.01)。结论:原发性肝癌患者家庭照顾者的应对方式较消极,其大部分处于焦虑及抑郁状态,故护理人员应引导照顾者采取有利于健康的应对方式。  相似文献   

11.
目的调查新型冠状病毒流行期间定点医院护理人员创伤后心理应激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针对性心理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方便抽样选取2020年2月—3月南充市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NCP)定点治疗三甲医院共249名医务人员作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资料问卷、创伤后应激障碍检查量表平民版(PCL-C)、中文版12项一般健康问卷(GHQ-12)、简易应对方式量表(积极应对方式维度1~12条目)、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和心理弹性量表简表(RS-14)中文版通过网络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共回收问卷249份,有效问卷237份,有效回收率为95.18%。该医院护士PCL-C量表得分为(27.34±9.82)分,有阳性反应者33(13.92%)人。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婚姻状况、职称、每日工作时间、工作年限,自感医院防护用具是否完备、疫情期间是否安排心理辅导以及是否与家人朋友沟通者的PCL-C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分析显示积极应对、社会支持利用度以及心理弹性量表与PCL-C量表得分呈负相关(P0.05),12项一般健康问卷(GHQ-12)与PCL-C量表得分呈正相关(P0.05)。PCL-C量表作为因变量时,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GHQ-12量表(P0.05)和心理弹性得分(P0.05)与护理人员的心理应激状况相关系数显著,其余变量不显著。结论良好的心理弹性、积极的应对方式、积极的利用社会支持可能会降低护理人员创伤后心理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脑卒中恢复期患者社会疏离现状及影响因素,为社会疏离的针对性心理干预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一般疏离感量表、脑卒中症状体验量表、心理弹性量表、脑卒中患者病耻感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225例脑卒中恢复期患者进行调查。结果脑卒中恢复期患者社会疏离总分为(45.33±4.13)分,症状负担总分为(43.76±3.95)分,心理弹性总分为(51.28±4.57)分,病耻感总分为(45.27±4.81)分,社会支持总分为(38.95±3.81)分。社会疏离与症状负担呈正相关(r=0.243,P<0.01),与心理弹性呈负相关(r=-0.486,P<0.01),与病耻感呈正相关(r=0.658,P<0.01),与社会支持呈负相关(r=-0.733,P<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文化程度、症状负担、心理弹性、病耻感和社会支持是脑卒中恢复期患者社会疏离的主要影响因素(P<0.01)。结论脑卒中恢复期患者社会疏离处于中等偏上水平,针对高龄、文化程度低、症状负担重、心理弹性差、病耻感强、社会支持水平低的脑卒中恢复期患者,建议护理人员分别采用支持性表达小组治疗、加强疾病健康教育、制订个性化护理方案、叙事疗法干预、正念训练干预、渐进式聚焦访谈、同伴支持干预等方式,降低脑卒中恢复期患者社会疏离水平。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特种作战部队官兵状态焦虑、心理应激及其影响因素,为部队心理服务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某特种作战部队202名参训官兵应用人口学问卷、状态-特质焦虑量表、军人心理应激自评问卷、应对方式问卷、领悟社会支持量表进行测评分析.结果:(1)本组官兵6.44%伴有焦虑情绪,2.97%有轻度心理应激反应;状态焦虑量表评分与地方男性常模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应对方式问卷的解决问题、求助因子分显著高于军人常模(P<0.01),而自责、幻想、退避、合理化因子分均显著低于军人常模(P<0.01).(2)不同兵龄、人际关系、业余活动、休息时间充足与否官兵状态焦虑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不同年龄、文化程度、兵源地、是否独生子女官兵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3)入组官兵状态焦虑量表及军人心理应激自评问卷评分与应对方式问卷的自责、幻想、退避、合理化因子分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解决问题、求助因子分及领悟社会支持量表评分呈显著负相关(P<0.05或0.01).结论:特种作战部队官兵心理健康状况较好,但部分官兵仍存在有状态焦虑及心理应激问题,其影响因素众多,部队在开展心理服务过程中应关注团队文化、业余生活、合理作息、科学管理等对官兵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血液透析患者社会支持与应对方式情况,并探讨其两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社会支持量表(social supportrating scale,SSRS)、医学应对问卷(medical coping modes questionnaire,MCMQ)对80例血液透析患者进行调查。了解患者社会支持与应对方式情况及其相关性。结果患者客观支持较低,但主观支持及支持利用度较高;患者屈服分值明显高于常模(P0.05);患者社会支持与积极应对方式呈正相关,与消极应对方式呈负相关(均P0.01)。结论血液透析患者客观支持较低,他们较常采用屈服应对方式,其中社会支持越高者其越趋向寻找积极的应对方式。  相似文献   

15.
目的:调查院前急救护士职业应激、心理资本与共情疲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3月1日~2020年7月1日新入职的42名院前急救护士为研究对象,采用护士应激源量表(CNSS)、心理资本问卷及共情疲劳量表进行调查。结果:入职后3个月,院前急救护士CNSS评分、心理资本问卷评分及共情疲劳量表评分与入院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根据相关性分析显示,院前急救护士的共情疲劳量表评分与心理资本问卷评分呈负相关(P0.01),与年龄、受教育程度、护士工作中人际关系有关的应激源(CNSS-1)、与护理工作性质有关的应激源(CNSS-4)呈正相关(P0.01);心理资本问卷评分与年龄、受教育程度呈正相关(P0.01),与CNSS-1、与护士期望值有关的应激源(CNSS-2)、CNSS-4、与护理工作负荷有关的应激源(CNSS-6)评分呈负相关(P0.01)。结论:在一定程度上心理资本和职业应激的消耗,使院前急救护士具有严重的共情疲劳症状。因此,社会应理解和关注该人群,医院管理者大力培养新护士乐观、韧性、希望和自我效能性等积极的心理资本和应对能力,且护士自身应积极提高职业防护意识,在一定程度上预防或者减轻职业应激所带来的共情疲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复发性流产患者社会支持与应对方式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特质应对方式问卷(TCSQ)对119例复发性流产患者进行问卷调查,比较不同水平社会支持患者的应对方式,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患者领悟社会支持总分处于中间水平;不同水平的社会支持患者积极应对、消极应对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1);社会支持总分与积极应对呈显著正相关(P 0. 01),与消极应对呈显著负相关(P 0. 01);回归分析显示,职业、每月个人收入是影响患者社会支持水平的主要因素;消极应对总分与国内常模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1)。结论:患者社会支持与应对方式密切相关,提示医务人员有针对性地为患者及家属提供心理支持,重点关注低水平社会支持的患者,提高其治疗信心。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老年脑卒中患者心理弹性与社会支持的状况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心理弹性量表和社会支持量表对292例老年脑卒中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并分析心理弹性与社会支持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老年脑卒中患者心理弹性总分为(63.77±9.99)分,处于中等偏下水平;社会支持评分为(33.72±5.77)分,低于全国常模;心理弹性与社会支持总分及客观支持、对支持利用度呈正相关(均P<0.01),与主观支持无相关性(P>0.05)。结论 老年脑卒中患者心理弹性处于中等偏下水平,患者社会支持水平较低,且两者呈正相关。医护人员充分利用患者的社会支持系统,改善和提高患者心理弹性水平,促进患者的身心康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老年脑卒中偏瘫患者伤残接受度(acceptance of disability,AOD)与心理弹性、社会支持的关系。方法采用一般资料问卷、伤残接受度量表、心理弹性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124例老年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调查。结果患者的AOD得分为(81.75±11.51)分,其中88.71%的患者处于中、低度接受水平;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AOD与心理弹性、社会支持呈正相关(r=0.449,0.421,P0.01)。结论大部分老年脑卒中偏瘫患者的AOD有待提高,护理人员可从心理弹性及社会支持入手制订措施,提高患者的AOD。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甲状腺癌术后患者抑郁状况与社会支持、应对方式、自我效能感的相关性。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简易应对方式量表(SCSQ)、自我效能感问卷(SUPPH)、流行病研究中心抑郁量表(CES-D)对120例甲状腺癌术后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并依据抑郁评分将患者分为抑郁组和非抑郁组,分析其相关因素。结果:抑郁组与非抑郁组患者的自我效能感、应对方式及社会支持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抑郁与患者年龄、经济收入、体育锻炼、社会支持、积极应对、自我效能感呈负相关(P0.05),与患者肿瘤转移、消极应对呈正相关(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甲状腺癌患者抑郁的影响因素包括自我效能感、社会支持、经济状况。结论:甲状腺癌术后患者的抑郁情绪与社会支持、应对方式及自我效能感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社会支持对宫外孕患者负性情绪、希望水平及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 2017年1~12月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社会支持量表、希望水平量表及应对方式量表对84例宫外孕患者进行调查,比较获得不同社会支持的宫外孕患者负性情绪、希望水平及应对方式评分。结果宫外孕社会支持高水平组患者SAS评分、SDS评分、消极应对评分低于对照组(P 0.05),而希望水平、积极应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 0.05);经Pearson单因素分析可知,宫外孕患者社会支持评分与SAS评分、SDS评分、消极应对方式评分呈负相关(P 0.05),而与希望水平及积极应对方式呈正相关(P 0.05)。结论社会支持能有效提高宫外孕患者希望水平,减轻患者负性情绪,促使患者采用积极的态度面对疾病,有利于患者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