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2 毫秒
1.
目的:探讨综合性护理干预在预防骨折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中的意义。方法:选择骨折患者126例,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63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干预有效率。结果:观察组中发生下肢静脉血栓3例,干预有效率为95.2%,对照组发生下肢静脉血栓12例,干预有效率为81.0%,观察组干预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在预防骨折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中意义重大,应重视采取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降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特殊护理干预在预防下肢骨折后血栓形成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分析70例下肢骨折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护理措施不同进行临床随机分组,护理Ⅰ组采取下肢骨折的基础护理措施30例,护理Ⅱ组采取特殊护理干预措施40例。结果:护理Ⅱ组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和康复率均明显优于护理Ⅰ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特殊护理干预在预防下肢骨折患者应用可以明显降低血栓发生率,提高患者术后康复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吴凤英  杨丹妮  李维 《吉林医学》2010,(26):4512-4513
目的:总结老年下肢骨折患者预防静脉血栓护理要点。方法:对238例老年下肢骨折患者进行评估,根据情况采取适合的护理措施。结果:通过采取不同预防护理措施,235例患者无并发症康复出院,3例患者住院期间出现下肢静脉血栓。结论:老年下肢骨折患者发生静脉血栓几率较大,针对个体差异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可有效地预防其发生。  相似文献   

4.
郭文洁 《吉林医学》2014,(18):4116-4116
目的:分析康复护理在老年下肢骨折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以及对并发症的预防作用。方法:选择下肢骨折患者72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6例。观察组采用康复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3.89%,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7.22%,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对老年下肢骨折患者的康复护理,能够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几率,提高其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在高龄髋关节置换术后采取舒适护理对患者康复锻炼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择78例高龄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39例,观察组39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舒适护理,对两组患者并发症与康复锻炼依从性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护理后,依从率为92.3%,对照组依从率为6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下肢静脉血栓1例,电解质紊乱1例,泌尿系统感染1例,显著低于对照并发症发生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龄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采取舒适护理,能提高患者康复锻炼依从性,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骨折术后实施护理干预对预防下肢静脉血栓的效果.方法:将该院接诊的下肢骨折手术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入选对象临床资料完整,自愿接受本研究,随机分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根据常规护理措施干预,研究组患者则在常规护理措施上联合系统化护理干预处理,观察记录两组患者对护理满意率、住院时间、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并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对护理满意率高达96.00%,显著高于对照组80.00% (P <0.05);研究组住院时间与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 05).结论:下肢骨折手术患者加强系统化护理干预能很好地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发生,而且能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护理满意率,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并分析预防下肢骨折手术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的护理方法及其效果。方法选取80例下肢骨折患者,依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将其列入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在对照组基础上,观察组行全面护理,比较2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为7.5%,满意度为95.0%,对照组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为25.0%,满意度为8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全面护理干预在下肢骨折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股骨骨折术后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的观察及护理体会。方法:对40例经双下肢血管彩色多普勒检查证实并发下肢静脉血栓(DVT)的股骨骨折患者,加强护理并应用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结果:25例治疗5天~7天,15例治疗8天~15天症状好转,双下肢血管彩色多普勒检查显示血栓消失,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对股骨骨折术后并发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的患者,在应用抗凝治疗的同时,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可以取得很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高龄老年髋部骨折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高危因素及护理干预。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静脉血栓患者220名,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有110例患者,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而观察组患者实施综合预防静脉血栓护理干预模式,通过比较和观察两组的实验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的下肢浮肿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而且对照组DVT的发生率也明显观察组。结论:通过实施综合预防静脉血栓护理能够有效降低患者下肢浮肿发生率和DVT的发生率,在临床医学上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对骨科大手术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护理措施进行详细探究.方法 :随机选取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本院收治的40例骨科大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4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于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对于观察组患者,采用早期系统化预防护理措施.对两组患者护理效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血小板计数及纤维蛋白原均低于对照组患者.结论 :对于骨科大手术患者,为了有效预防下肢静脉血栓栓塞症发生率,应该加强物理预防、药物预防以及护理干预,这样才能有效降低患者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发生几率,利于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1.
乔名亲 《基层医学论坛》2016,(23):3298-3299
目的:探讨下肢骨折手术后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及护理干预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4年5月—2015年5月期间收治的100例下肢骨折术后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而观察组采取系统的综合护理干预,比较并分析2组患者术后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并对其进行术后近1年的随访。结果对照组患者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为12%,高于观察组的2%,2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下肢骨折术后患者行系统的综合护理干预在一定程度可以降低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高龄手术患者下肢静脉血栓的护理对策。方法:随机抽取2017年1月1日到2017年7月1日80例高龄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患者各4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的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予以整体护理干预模式。观察两组患者关于下肢静脉血栓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为7.50%,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70.00%,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龄手术患者予以整体护理干预模式能够有效的预防患者下肢静脉血栓的出现,对患者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在预防下肢骨折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的应用。方法:选择我院在2015年1月到2016年3月收治的80例下肢骨折患者作为本研究的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方法将所有患者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4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配合常规的护理干预措施进行干预,观察组患者配合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进行干预,对两组患者出现深静脉血栓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比较两组患者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观察组与对照组之间存在明显差异,P0.05,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下肢骨折患者为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配合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预防患者出现深静脉血栓的情况,可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促进患者的预后,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罗艳艳 《吉林医学》2014,(7):1544-1545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预防下肢骨折深静脉血栓的效果。方法:选择100例下肢骨折患者,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针对静脉血栓给予预防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静脉血栓及其他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深静脉血栓、便秘等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患者下床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下肢骨折的患者给予预防性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深静脉血栓的形成,促进患者尽早康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预防剖宫产术后产妇下肢静脉血栓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6年5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1340例剖宫产产妇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并按照护理措施的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共669例,观察组患者给予护理干预措施,共671例,观察两组患者症状变化情况,分析比较两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深静脉全程血栓、腓肠肌间静脉血栓的发生均为0例。对照组患者深静脉全程血栓、腓肠肌间静脉血栓的发生分别为7例、5例,占比为0.10%和0.75%,观察组明显要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0.60%,对照组为2.09%,观察组明显要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在剖宫产术后产妇下肢静脉血栓的预防效果显著,改善了预后,有效防治了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产生,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前列腺电切术后家属协同强化护理干预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104例前列腺电切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52例)实施术后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52例)患者术后家属协同强化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术后除下肢静脉血栓外其他并发症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0.00%,低于对照组7.69%(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率为1.92%,低于对照组13.46%,护理满意率高达98.08%,显著高于对照组84.62%(P0.05)。结论前列腺电切术后家属协同强化护理干预预防下肢DVT效果良好,发生率低,并发症少,安全性高,护理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探讨预防妇科手术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措施。方法:将2010年2月至2013年10月在本院收治的58例妇科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9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常规护理的同时加用针对性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深静脉血栓形成并发情况并作比较。回顾性分析所得的资料。结果:在行系列性护理措施后,比较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出现深静脉血栓的例数为11例,发病率为37.9%,观察组并发症例数为2例,发病率为6.90%,此两组患者并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患者行妇科手术之后,及时(早期)观察,对不同术后反应采取相应护理措施,能有效预防术后并发症(深静脉血栓)的发病率,从而减少死忙概率,对患者下肢康复有着积极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盆腔手术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护理要点研究。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在我院接受盆腔手术的患者46名作为本次观察对象,采用单双数床号法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护理人员对常规护理对照组的患者采取基础护理措施,对观察组的患者,护理人员对其加强护理干预措施,观察两组患者的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评分。结果:观察组的患者的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率(4.35%)分明显低于常规护理对照组(11.32%),护理满意度评分(96.42±2.55)高于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评分(82.42±2.39)。结论:对盆腔手术患者实施护理干预,能有效的预防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提升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良好的护理措施对预防下肢骨折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作用.方法 2006年1月~2009年12月收治的326例下肢骨折患者在救治的同时采用相应的预防及良好的护理措施(作为护理组),以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并与2000年1月~2005年12月收治的337例下肢骨折患者进行对照(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状况.结果 护理组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为0.61%,对照组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为23.1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下肢骨折患者采取一系列的预防和护理措施,对降低其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病率具有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浅谈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及护理。方法对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措施,对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强对静脉血栓的干预措施。结果对照组患者的下肢浮肿发生率及DVT发生率明显不如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了术后加强对静脉血栓的干预措施的观察组。结论采取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对患者进行治疗,并在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对其采取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性护理干预措施,可使得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得到明显降低,患者的预后得到改善,治疗效果和护理满意度得到提高,在临床上具有一定的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