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亚梅  马浩伟 《吉林医学》2013,34(22):4561-4562
目的:探讨全身麻醉拔管后麻醉恢复早期患者的应急护理。方法:加强对1 743例全身麻醉拔管后麻醉恢复早期患者的应急护理,针对出现的并发症,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结果:1 743例气管插管静吸复合全身麻醉手术后患者有3例需重新气管插管行呼吸机治疗后好转,发生率0.17%。结论:麻醉恢复早期应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警惕严重的呼吸循环并发症,并及时做好相应的预防措施,针对患者的个体化差异,采取有预见性地个性化护理,从而将危险降到最低,确保患者平稳度过麻醉恢复期。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全身麻醉拔管后麻醉恢复早期患者的应急护理效果.方法 随机选择我院92例全身麻醉拔管后的麻醉恢复早期患者,将其平均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临床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应急护理.结果 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3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7.39%;观察组患者的麻醉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全身麻醉拔管后麻醉恢复早期患者应急护理干预,不仅能明显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还能明显改善患者的麻醉恢复情况.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硬膜外麻醉复合全身麻醉在直肠癌根治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将84例直肠癌根治术患者按照麻醉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分别采取硬膜外麻醉复合全身麻醉、气管插管麻醉,对比两组患者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血流动力学较对照组稳定,拔管时间、睁眼时间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7.1%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21.4%,P<0.05。结论:在直肠癌根治术中采取硬膜外麻醉复合全身麻醉,麻醉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4.
张丽萍 《大家健康》2016,(8):128-129
目的:评估麻醉恢复室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分析其发生原因。方法:研究对象选取的是该院麻醉恢复室收治的247例患者,时间为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按照年龄大小,将其分为少儿组、成年组和老年组,总结三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分析其原因。结果:少儿组、成年组和老年组患者的麻醉恢复室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9.88%、8.40%和55.32%,老年组患者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少儿组合成年组患者,数据差异具体统计学意义(P <0.05)。少儿组和成年组患者中,未患并发症者的平均滞留时间为(63.11±11.97)min,患并发症者的平均滞留时间为(126.26±10.82)min,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麻醉恢复室中,老年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而非老年组患者在麻醉恢复室滞留时间的长短,与并发症发病率具有直接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在直肠癌根治术中的麻醉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2月南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10例行直肠癌根治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双盲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5例。对照组采用全身麻醉;观察组采用联合硬膜外麻醉。比较两组镇痛有效率、麻醉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镇痛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6.36%vs. 83.64%)(P<0.05)。观察组麻醉苏醒时间及拔管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3.64%vs. 14.55%)(P<0.05)。结论针对行直肠癌根治术的患者,采用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方式后,患者镇痛有效率显著提高,麻醉苏醒时间及拔管时间得以缩短,且不良反应少,能够促进患者身体恢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并比较食管癌手术患者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与单凭全身麻醉的效果。方法以2009年1月~2011年1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128例食管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14例,观察组给予静脉全麻加硬膜外阻滞,对照组给予单纯静脉全麻,分别观察在麻醉前(H1)、麻醉插管后(H2)、手术切开后(H3)、拔管后(H4)四个时间点两组患者的血压、心律的变化,同时监测麻醉用药量和术后恢复情况,比较两种麻醉方法的麻醉效果及对术后康复的影响。结果观察组的麻醉过程中血压心律及麻醉药物用药量较低,术后自主呼吸和定向力恢复和拔管时间早,术后排气排便情况好,平均住院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结论静脉全麻加硬膜外阻滞麻醉方式抑制手术中应激反应效果较好,能减少麻醉药物使用量,并且患者术后恢复较快,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是食管癌患者手术的一种较好麻醉方式。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患者在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的效果。方法:选取接受全身麻醉患者共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全身麻醉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观察两组麻醉苏醒和拔管时间;苏醒期配合;苏醒期躁动情况;术后使用应用镇痛剂等。结果:观察组的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苏醒期操作配合高于对照组,观察组苏醒期躁动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使用镇痛剂比例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够减少全身麻醉患者苏醒期躁动的发生,护理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在中低位直肠癌患者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8年7月在延津县人民医院接受腹腔镜直肠癌切除术治疗的114例中低位直肠癌患者,根据麻醉方案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7例。对照组接受气管插管全身麻醉,观察组接受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测定两组患者术前、术中、术后血流动力学指标(心率、平均动脉压)水平及麻醉恢复情况(苏醒、意识恢复及术后拔管时间),统计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术中1、2 h,手术完成时,观察组心率、平均动脉压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麻醉苏醒、意识恢复及拔管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79%(9/57),低于对照组的33.33%(19/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低位直肠癌患者在腹腔镜直肠癌切除术中接受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效果好,可确保患者生命体征稳定,且麻醉苏醒时间短,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9.
王中胜 《求医问药》2014,(15):228-229
目的:探讨对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进行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3年1月~2014年1月期间在我院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15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采用随机数字法将这156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有86例患者,观察组有70例患者。我院对对照组的患者进行全身麻醉,对观察组的患者进行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在手术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所用七氟烷的维持量,其从手术结束至恢复清醒、恢复定向力、拔管以及恢复自主呼吸的时间等。结果:在手术结束后,观察组患者所用七氟烷的维持量,其从手术结束至恢复清醒、恢复定向力、拔管以及恢复自主呼吸的时间均少于对照组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进行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的麻醉效果好,安全性高,且患者术后恢复快。该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黄葵 《当代医学》2016,(20):64-65
目的:研究两种麻醉方式对膝关节置换术患者认知恢复以及苏醒时间的实际影响。方法选取接受膝关节置换术的48例患者进行研究,并借助随机分组法将48例患者分为2组,各24例。对照组患者只接受全身麻醉,观察组患者先接受硬外膜麻醉,再接受全身麻醉,并观察2组患者的认知恢复情况以及苏醒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吞咽反射、拔管以及清醒等时间指标均短于对照组,在术后5d内认知障碍发生率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观察组患者选择的麻醉方式更佳。结论将全身麻醉以及硬外膜麻醉进行联合,可减少膝关节病患者的术后苏醒时间,并降低患者术后认知障碍发生率,值得麻醉科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麻醉恢复室中全身麻醉术后呼吸异常的有效临床护理方法.方法 选择2015年6月—2016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40例全身麻醉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在病房进行普通护理,观察组患者在麻醉恢复室进行麻醉恢复护理,对比2组患者的呼吸异常发生率和恢复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呼吸异常发生率、苏醒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恢复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麻醉恢复室护理效果显著,能够有效降低全身麻醉术后呼吸异常发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提升恢复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在胫骨骨折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6年2月-2017年11月在我院接受胫骨骨折手术的90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实施全身麻醉方案,观察组实施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比较2组患者麻醉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干预前后患者镇静评分、视觉模拟评分.平均拔管时间、唤醒时间、丙泊酚使用剂量.结果:观察组麻醉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拔管后10分钟,观察组镇静评分、视觉模拟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平均拔管时间、唤醒时间、丙泊酚使用剂量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在胫骨骨折手术麻醉中的效果确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不同麻醉方式在老年高血压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效果。方法整群选取2013年8月—2015年5月该院收治的104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老年高血压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采取全身麻醉,观察组采取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对比两组效果。结果总有效率比较,观察组的90.38%比对照组42.31%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以及拔管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时选择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能够使患者的疼痛反应有效降低,使术后恢复时间明显缩短。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腰硬联合麻醉和全身麻醉在老年患者股骨颈骨折手术麻醉。方法:选择我院在2017年1月-2018年12月收集的股骨颈骨折手术老年患者30例进行研究分析,按照随机教字表分组方式将股骨颈骨折手术老年患者分为腰硬麻醉组和全身麻醉组各15例,全身麻醉组股骨颈骨折手术老年患者给予全身麻醉.腰硬麻醉组股骨颈骨折手术老年患者给予腰硬联合麻醉,诱导前、术中以及术后30分钟测定2组血糖情况,记录2组股骨颈骨折手术老年患者的麻醉药物用量,记录麻醉维持时长,并比较2组的术中和术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腰硬麻醉组股骨颈骨折手术老年患者血糖低于全身麻醉组,麻醉维持时间长,药物用量少,數据统计P<0.05。腰硬麻醉组术中和术后的不良反应低于全身麻醉组,数据统计P<0.05。其中,腰硬麻醉组的术中出现低血压有1例,出现高血压0例,出现心动过缓1例,总发生率是13.33%。全身麻醉组的术中出现低血压有2例,出现高血压2例,出现心动过缓2例,术后出现恶心呕吐2例,肺部感染1例,总发生率是60.00%。结论:在股骨颈骨折手术的治疗中,腰硬联合麻醉的麻醉效果显著优于全身麻醉,药物用量少,安全性高,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分析喉罩麻醉和气管插麻两种麻醉方式对胆囊切除术患者手术中麻醉的效果。方法:选取接受胆囊切除术治疗的80例患者,随机分作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研究组患者手术采取喉罩麻醉方式;对照组患者手术采取气管插管麻醉方式。比较两组手术麻醉效果、拔管时间、维库溴铵使用剂量和清醒时间等指标;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的麻醉优良率(97.50%)比对照组(80.00%)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患者相比,研究组患者的拔管时间较短,维库溴铵量使用剂量也较少,术后患者清醒更快,均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7.50%)比对照组(27.50%)低,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胆囊切除术应用喉罩麻醉方式具有理想的麻醉效果,对患者损害小,不良反应少,术后意识恢复快,安全有效,推荐使用。  相似文献   

16.
王玉丽 《黑龙江医学》2021,45(13):1392-1393
目的:比较腹腔镜子宫切除术中患者分别采用静吸复合全身麻醉与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1月—2020年2月在商丘市中医院行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患者8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41例.对照组实施静吸复合全身麻醉,观察组实施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对比两组手术应激反应、术后恢复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T0、T1时点心率、舒张压、收缩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3、T4时点心率、舒张压、收缩压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拔除气管插管时间、苏醒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较短,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应用于腹腔镜子宫切除术中,在减轻手术应激反应、促进患者术后恢复、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明显优于静吸复合全身麻醉.  相似文献   

17.
两种不同麻醉方式用于老年人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腰硬联合麻醉及气管插管全凭静脉全身麻醉用于老年病人髋关节置换手术的临床观察,为该类病人的临床麻醉选择提供参考.方法选择ASAⅠ~Ⅲ级行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42例,随机分为腰硬联合麻醉组(A组,n=21)和气管插管全凭静脉麻醉全身麻醉组(B组,n=21).观察两组麻醉效果,术中、术后麻醉并发症,记录术前、麻醉诱导时、术中、术毕(B组加拔管时)HR、SBP、DBP的变化.结果A组、B组均全部获得完善的麻醉效果,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中有2例由于麻醉穿刺失败,改为全身麻醉.术中并发症:两组的SBP和DBP均较麻醉前显著下降(P〈0.01),术中出现低血压(血压下降超过基础值的30%)的患者,A组有6例(占30%),B组麻醉诱导时12例(占60%),B组拔管时有4例(占20%)出现血压升高,需用乌拉地尔控制.术后随访3d,两组均未出现不良并发症.结论两种麻醉方式均能满足手术需要,麻醉方式的选择不能照搬教条,需要术前综合评估,术中严密监测,针对两种不同麻醉方式的利弊,因人因时而定.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手术期体温监测与保温措施对创伤全身麻醉手术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创伤后全身麻醉下手术患者共100例,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在术中使用常规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采用综合保温措施。对两组患者术中的体温情况进行记录,同时观察两组患者的清醒时间、寒战发生率以及术后拔管时间。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术后体温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寒战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创伤后全身麻醉患者在术中通过体温监测,能够有效防止患者出现低体温,对防止患者术后出现其他并发症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腔阻滞麻醉对宫颈癌患者术后苏醒质量及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20年8月86例宫颈癌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随机抽签法分组.常规组43例行全身麻醉,试验组43例采用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腔阻滞麻醉.比较两组患者语言功能恢复时间、麻醉时间、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闫东 《黑龙江医学》2019,43(2):113-114
目的研究宫颈癌手术采用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与单纯全身麻醉的效果。方法选择焦作市妇幼保健院2016年4月—2018年4月收治的宫颈癌患者5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先后顺序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25例。前者使用单纯全身麻醉,后者采用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结果两组患者麻醉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清醒时间和语言功能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麻醉合格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71%,与对照组的32.00%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宫颈癌手术患者采取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有利于患者及时恢复正常状态,麻醉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