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肾肿瘤剜除术围手术期运用快速康复外科(fast track surgery,FTS)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科2013年1~12月40例行腹腔镜肾肿瘤剜除术患者,按住院号单双号分为对照组和FTS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外科常规围手术期护理,FTS组实行外科快速康复护理。结果 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与对照组相比,FTS组术后排气早[(30.3±11.7)h vs.(43.0±15.5)h,t=-2.924,P=0.006],开始进食早[(26.6±12.1)h vs.(56.1±18.1)h,t=-6.059,P=0.000],下床活动早[(33.6±16.8)h vs.(66.9±28.6)h,t=-4.490,P=0.000],留置导尿管时间短[(40.2±18.5)h vs.(83.4±39.6)h,t=-4.420,P=0.000],留置引流管时间短[(50.3±22.5)h vs.(102.9±46.0)h,t=-4.594,P=0.000],住院时间短[(5.5±1.5)d vs.(9.0±2.1)d,t=-5.911,P=0.000]。结论实施外科快速康复护理可减少术后不良反应,缩短住院时间,既保证手术治疗的效果,也实现了快速康复的目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快速康复外科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fast track surgery,FTS)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1年1~6月280例LC按入院日期单双号分为FTS组与传统组各140例,2组术前、术中、术后给予不同的处理,比较2组患者康复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FTS组恶心呕吐、切口疼痛、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的发生率明显低于传统组(P〈0.05)。FTS组术后住院时间(2.5±1.4)d显著短于传统组(5.1±1.7)d(t=-13.969,P=0.000),输液时间(2.7±1.3)d显著短于传统组(4.9±2.0)d(t=-10.913,P=0.000),治疗费用(6.9±1.8)千元显著少于传统组(10.0±1.6)千元(t=-15.230,P=0.000)。结论 LC围手术期中应用FTS,具有安全、经济、有效、可靠等优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fast track surgery,FTS)在腹腔镜结肠癌切除术围术期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9月~2015年9月腹腔镜结肠癌切除术20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传统组和FTS组各100例,比较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进半流食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结果与传统组比较,FTS组排气早[(28.0±4.4)h vs.(40.9±5.4)h,t=-18.520,P=0.000],排便早[(38.8±5.3)h vs.(50.7±4.3)h,t=-17.436,P=0.000],进半流食早[(2.3±0.8)d vs.(4.2±0.7)d,t=-17.874,P=0.000],术后住院时间短[(6.2±1.3)d vs.(9.2±1.6)d,t=-14.552,P=0.000],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低(6%vs.20%,χ~2=8.665,P=0.003)。结论 FTS有利于患者术后康复,胃肠功能恢复快。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胸腔镜肺切除围术期加速康复外科(fast track surgery,FTS)护理的效果。方法 2011年6月~2013年6月将126例胸腔镜肺切除术按入院时间顺序编号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FTS组(n=63)和传统对照组(n=63),FTS组给予FTS护理,传统对照组给予常规围术期护理。比较2组术后胸管留置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等。结果 FTS组胸管留置时间(2.8±1.5)d,明显短于传统对照组(4.8±1.8)d(t=6.775,P=0.000);住院时间(9.6±1.8)d,明显短于传统对照组(12.1±1.3)d(t=8.937,P=0.000);住院费用(3.8±0.7)万元,明显少于传统对照组(4.8±1.5)万元(t=4.795,P=0.000);2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FTS理念指导下,胸腔镜肺切除术可加快患者术后恢复速度,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同时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fast track surgery,FTS)对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患者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和炎性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将2013年2月~2015年6月62例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FTS组和非FTS组,各31例,比较2组患者术后肛门排便、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住院总费用和手术并发症。术前(T_0),术后第1、3、7天(T_1、T_3、T_7)4个时点检测2组胰岛素抵抗及炎性反应指标,包括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glucose,FBG)、空腹胰岛素(fasting insulin,FINS)、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和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采用稳态模式评估法(homeostasis model assessment,HOMA)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 FTS组患者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排便时间显著短于非FTS组(t=3.088,P=0.003;t=4.227,P=0.000),术后住院时间、住院总费用显著低于非FTS组(t=3.937,P=0.000;t=3.478,P=0.003),2组并发症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χ~2=0.267,P=0.605)。2组患者T_1、T_3时点上述炎性指标和IR指标均较T0时点明显升高(P均0.05);在T_1、T_3时点,与FTS组比较,非FTS组IL-6、CRP、TNF-α、FINS和HOMA-IR升高更明显(P0.05),血FBG升高不明显(T_1:t=0.870,P=0.388;T_3:t=0.870,P=0.388)。2组患者T_7时点IL-6和TNF-α基本恢复到T0时点水平(P均0.05),CRP、FBG、FINS和HOMA-IR值仍高于T_0水平(P均0.05);FTS组患者T_7时点血IL-6、TNF-α、FBG、FINS和HOMA-IR值与非FTS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血CRP明显低于非FTS组(t=-4.527,P=0.000)。结论 FTS用于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可促进患者早期胃肠道功能恢复,减轻应激反应,降低术后IR,有效加速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围术期快速康复外科(FTS)护理的效果。方法将76例接受择期LC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38例。对照组围术期常规护理,研究组围术期实施FTS护理。比较2组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及家属对临床工作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接受择期LC的患者围术期实施FTS护理,能促进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减少术后并发症风险,有利于加快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基于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理念的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7年5月255例上尿路结石行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的资料。按经治医师不同分成2组,其中传统处理方法 134例(对照组),采用ERAS措施121例(ERAS组)。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发热、术后住院时间、住院总费用、清石率等。结果 251例软镜碎石手术获得成功,对照组3例、ERAS组1例软镜手术失败。ERAS组和对照组的手术时间[(80.7±32.3)min vs.(86.3±33.6)min,t=-1.342,P=0.181]和清石率[86.7%(104/120)vs.85.5%(112/131),χ~2=0.072,P=0.789]无明显差异。ERAS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11.3±5.2)h vs.(21.5±4.4)h,t=-16.940,P=0.000],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2.2±0.9)d vs.(3.4±1.9)d,t=-6.341,P=0.000],住院总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19.4±3.8)千元vs.(21.0±4.7)千元,t=-2.980,P=0.003],术后发热率低于对照组[25.0%(30/120)vs.37.4%(49/131),χ~2=4.468,P=0.035]。结论基于ERAS理念的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安全可靠,术后恢复快,住院费用低。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术前营养支持在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后康复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2月~2015年11月我科147例右半结肠癌的临床资料,其中68例接受快速康复治疗(fast track surgery,FTS),79例依我院常规执行围术期准备及处理,比较2组术后恢复情况及术后并发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与常规组相比,FTS组在术后胃管留置时间[(1.6±0.6)d vs.(3.0±0.9)d,t=-10.565,P=0.000],腹腔引流管留置时间[(4.2±1.1)d vs.(9.3±2.3)d,t=-16.700,P=0.000],导尿管留置时间[(3.3±0.8)d vs.(3.7±1.0)d,t=-2.804,P=0.006],首次下地活动时间[(2.2±0.4)d vs.(2.5±0.6)d,t=-3.506,P=0.000],首次肛门排气时间[(3.4±0.9)d vs.(3.8±0.8)d,t=-2.853,P=0.002]以及术后住院时间[(8.6±2.7)d vs.(12.4±2.3)d,t=-9.369,P=0.000]明显缩短,而首次肛门排便时间无显著性差异[(4.5±1.1)d vs.(4.8±1.2)d,t=-1.570,P=0.059]。与常规组相比,FTS组术后非手术部位感染的发生率减少[1.5%(1/68)vs.11.4%(9/79),χ~2=4.217,P=0.040],而手术部位感染的发生率无显著差异[4.4%(3/68)vs.11.4%(9/79),χ~2=2.375,P=0.123]。结论基于FTS指南的术前营养支持减少了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后非手术部位感染相关并发症,缩短术后住院时间,可使患者受益。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在食管裂孔疝修补联合胃底折叠术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16年1月~2017年2月对32例食管裂孔疝修补联合胃底折叠术的护理分别采用ERAS护理(ERAS组)或传统护理(传统组)。结果 ERAS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9.3±2.1)h,明显短于传统组(12.8±2.4)h(t=-4.177,P=0.000);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16.4±2.5)h,明显短于传统组(22.3±3.8)h(t=-4.778,P=0.000);拔除胃管时间(17.8±2.3)h,明显短于传统组(24.5±3.5)h(t=-5.892,P=0.000);术后进食时间(18.0±2.4)h,明显短于传统组(46.6±11.2)h(t=-8.673,P=0.000);术后住院时间(6.0±1.3)d,与传统组(6.9±2.3)d无统计学差异(t=-1.237,P=0.226)。结论食管裂孔疝修补联合胃底折叠手术应用ERAS理念进行围手术期护理可以取得良好的护理效果。  相似文献   

10.
快速康复技术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术期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技术(fast-track surgery,FTS)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围术期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12月LC200例,住院号单号为传统组,双号为快速康复组(FTS组),各100例,比较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进半流食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与传统组比较,FTS组进半流食早[(11.34±2.0)hvs.(50.24±8.7)h,f=-43.976,P=0.000],下床活动早[(6.24±1.5)h vs.(14.34±1.7)h,t=-35.728,P=0.000],排气早[(12.04±4.4)h vs.(24.94±5.4)h,t=-18.519,P=0.000],排便早[(15.84±5.3)h vs.(25.24±4.3)h,t=-13.773,P=0.000],术后住院时间短[(3.24±1.3)d VS.(4.24±2.1)d,t=-4.048,P=0.000]。结论快速康复方法安全可行,有利于患者的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宫腔镜辅助经阴道切除卵巢良性肿瘤的可行性。方法 2010年3月~2011年10月我院65例需要保留子宫的直径<10 cm卵巢良性肿瘤,其中28例采用经阴道切开后穹隆,撑开器暴露子宫直肠陷凹,联合宫腔镜行卵巢肿瘤切除术(研究组),37例行腹腔镜手术(对照组)。比较2种手术方式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疼痛、术后病率、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40.1±4.5)min显著短于对照组(60.2±6.0)min(t=-14.837,P=0.000),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13.4±8.5)h显著短于对照组(23.5±9.5)h(t=-4.351,P=0.000),术后疼痛明显轻于对照组(Z=-8.525,P=0.002),住院费用(4231.2±103.2)元明显低于对照组(5442.7±123.2)元(t=-42.038,P=0.000);研究组术后病率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0例vs.5例,P=0.053),术中出血量(55.2±5.2)ml与对照组(53.2±5.8)ml差异无显著性(t=1.439,P=0.155),术后住院时间(4.5±1.5)d与对照组(5.0±1.5)d差异无显著性(t=1.331,P=0.188)。结论宫腔镜辅助经阴道切除卵巢良性肿瘤可行,具有创伤小、恢复快、腹部无瘢痕、无须气腹、标本完整取出等优点,但要选择适当的病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安全性、可行性与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1月~2010年9月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97例(腹腔镜组)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90例(开腹组)的临床资料。对2组手术时间、术后血红蛋白下降值、镇痛药物使用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后病率、术后并发症、术后复发情况进行比较。结果与开腹组相比,腹腔镜组术后血红蛋白下降少[(14.3±6.4)g/L vs.(17.4±7.4)g/L,t=-3.152,P=0.002],使用镇痛药者少[4例(4.1%)vs.31例(34.4%),χ2=28.211,P=0.000],术后住院时间短[(5.0±1.3)d vs.(6.9±1.3)d,t=-10.106,P=0.000],但手术时间长[(120.2±39.3)min vs.(99.8±36.8)min,t=3.646,P=0.000];住院费用高[(7216.0±850.9)元vs.(6531.6±875.6)元,t=5.419,P=0.000]。2组术后病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2组术后1个月肌瘤残留率、术后6个月后肌瘤复发率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是一种安全、可行的微创手术方式,但仍有一定的局限性,并不能完全代替开腹手术。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切除术(laparoscopic assisted transvaginal hysterectomy,LAVH)在大子宫切除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2009年1~12月62例LAVH,与同期35例开腹大子宫切除术(transabdominal hysterectomy,TAH)进行比较,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病率。结果 LAVH组术中出血量(114.3±53.5)ml明显少于TAH组(193.3±58.4)ml(t=-6.756,P=0.000),术后排气时间(32.6±13.7)h早于TAH组(43.7±13.9)h(t=-3.812,P=0.000),术后住院(5.6±1.8)d明显短于TAH组(7.2±1.8)d(t=-4.204,P=0.000),术后病率5例显著少于TAH组9例(χ2=5.643,P=0.018)。2组手术时间分别为(106.1±33.6)min和(104.3±23.8)min,无统计学差异(t=0.280,P=0.780)。2组患者术后第1、3、6、12个月随访,恢复良好,无术后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与TAH相比,采用LAVH切除大子宫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进展期胃癌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3月~2012年4月86例进展期胃癌的临床资料,其中40例腹腔镜辅助手术,46例开腹手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清扫淋巴结数、术后排气时间、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等。结果 2组手术时间、清扫淋巴结数、住院费用差异无显著性。与开腹组相比,腹腔镜组出血少[(226.6±49.5)ml vs.(305.3±29.3)ml,t=-9.107,P=0.000],术后排气早[(2.2±0.8)d vs.(3.4±0.9)d,t=-6.476,P=0.000],术后并发症少[0(0/40)vs.15%(7/46),P=0.013],住院时间短[(9.1±1.6)d vs.(12.5±1.6)d,t=-9.987,P=0.000]。结论腹腔镜辅助治疗进展期胃癌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等优点,近期优势较开腹手术明显。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大子宫(≥12孕周)良性肿瘤行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月~2011年12月96例因子宫良性病变致子宫增大至12~20孕周行子宫全切术的临床资料,其中51例行开腹全子宫切除术(TAH组),45例行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术(LAVH组),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镇痛率、住院时间。LAVH手术主要步骤:镜头穿刺点的位置选择脐孔上方1~4 cm处,结扎速血管闭合系统电凝切断输卵管峡部、圆韧带、卵巢固有韧带或骨盆漏斗韧带,有盆腔粘连者予以分离,对于阔韧带肌瘤或影响操作的浆膜下子宫肌瘤,于肌瘤周围组织内注射垂体后叶素6 U,予以剔除。子宫血管经阴道手术时处理。结果 LAVH组与TAH组手术时间无统计学差异[(106.4±18.9)min vs.(102.5±12.1)min,t=-1.218,P=0.226],LAVH组术中出血量少[(119.8±31.1)ml vs.(139.8±33.3)ml,t=-3.029,P=0.003]、术后排气早[(23.8±11.1)h vs.(31.4±13.1)h,t=-3.045,P=0.003]、住院时间短[(4.7±0.3)d vs.(8.0±1.3)d,t=-16.633,P=0.000]、术后镇痛率低[4.4%(2/45)vs.100%(51/51),P=0.000]。结论大子宫良性病变行LAVH安全可靠,具有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腹腔镜子宫内膜癌分期手术的临床疗效及预后。方法 2005年1月~2011年3月243例子宫内膜癌行分期手术,其中腹腔镜分期手术75例,开腹分期手术168例,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生存情况。结果腹腔镜组清扫淋巴结总数显著多于开腹组[(27.1±11.2)枚vs.(22.6±9.7)枚(t=3.182,P=0.002)];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315.1±108.0)ml显著少于开腹组(851.6±246.9)ml(t=-18.047,P=0.000);腹腔镜组排气时间(1.8±0.7)d显著早于开腹组(2.6±0.8)d(t=-7.475,P=0.000);腹腔镜组尿管拔除时间(8.5±5.3)d明显早于开腹组(12.5±6.0)d(t=-4.971,P=0.000);腹腔镜组术后住院时间(13.7±7.1)d与开腹组(14.9±6.5)d无统计学差异(t=-1.292,P=0.198);2组生存率和无瘤生存率无统计学差异(χ2=0.351,P=0.553;χ2=0.000,P=0.998)。结论腹腔镜子宫内膜癌分期手术的疗效与开腹手术相当,但腹腔镜手术淋巴结切除数量多,出血量少,排气时间短,更具微创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全胸腔镜联合非气腹腹腔镜辅助食管癌根治术较常规开胸手术的优势。方法 2006年11月~2008年5月施行电视胸腔镜联合非气腹腹腔镜辅助食管癌根治术111例(研究组),同期施行常规开胸手术110例(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272.3±57.9)min显著长于对照组(218.7±91.0)min(t=5.229,P=0.000);研究组术中出血量(219.7±194.4)ml显著少于对照组(590.0±324.4)ml(t=-10.304,P=0.000);研究组术后住院时间(9.6±1.7)d显著短于对照组(11.4±2.3)d(t=6.620,P=0.000)。研究组术后切口液化发生率为0,显著低于对照组6.3%(7/111)(P=0.007)。对照组清扫淋巴结(39.2±12.5)枚,显著少于研究组(44.3±21.0)枚(t=-2.191,P=0.029)。2组病人术后生存率无统计学差异(log-rank检验,χ2=0.348,P=0.555)。结论 全胸腔镜联合非气腹腹腔镜辅助食管癌根治术出血少、恢复快、并发症少、淋巴结清扫更彻底,尽管手术时间较常规手术长,但远期疗效与常规手术相同。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肋骨内固定术治疗肋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多发肋骨骨折,2006年8月~2008年8月采用非内固定手术(包括加压包扎、呼吸机辅助呼吸、胸腔穿刺等)治疗63例,2008年8月~2010年8月采用微创肋骨内固定术治疗60例,即采用日本Gunze Limited,Medical Material Center生产的各型号NiTi记忆合金-抓握式接骨板及江苏亚华生物科技工程有限公司生产的各型号聚左旋乳酸可吸收骨固定系统(刚子)微创内固定复位。比较2组疗效及并发症情况。结果与非内固定手术组相比,微创肋骨内固定组住院时间短[(15.5±3.4)d vs.(21.3±5.6)d,t=-6.996,P=0.000],疼痛轻[视觉模拟评分(2.1±1.1)分vs.(5.7±1.5)分,t=-14.854,P=0.000],镇痛药用量少[哌替啶总用量(67.5±27.0)mgvs.(128.6±33.6)mg,t=-11.094,P=0.000],但住院费用高[(3.8±1.8)万元vs.(1.5±1.4)万元,t=8.011,P=0.000]。结论 微创肋骨内固定术治疗肋骨骨折优于非内固定手术治疗,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完全腹腔镜与开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疗效,探讨完全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8年10月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资料,其中50例完全腹腔镜手术,58例开腹手术。2组肿瘤部位、病理类型、肿瘤最大径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比较2组围手术期和随访结果。结果与开腹组相比,腹腔镜组手术时间长[(393.5±72.9)min vs.(247.0±61.9)min,t=11.300,P=0.000],胰肠吻合时间长[(47.2±9.2)min vs.(28.5±7.0)min,t=11.951,P=0.000],而术后排气早[(3.4±1.0)d vs.(4.6±1.2)d,t=-5.534,P=0.002],进流食早[(5.1±2.3)d vs.(7.5±2.2)d,t=-5.280,P=0.000],拔除胃管早[(5.1±2.2)d vs.(9.4±4.2)d,t=-6.878,P=0.000],下床活动早[(2.0±1.2)d vs.(3.3±1.1)d,t=-5.928,P=0.000],术后住院时间短[(14.7±5.4)d vs.(18.9±10.5)d,t=-2.515,P=0.046],切口感染发生率低(0%vs.13.8%,P=0.007)。2组术后B级及以上胰漏(22.0%vs.15.5%)及总并发症发生率(36.0%vs.31.0%)差异无显著性(P>0.05)。2组恶性肿瘤清扫淋巴结数目、肿瘤分期和R0切除率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86例恶性肿瘤随访3~30个月,中位数18个月。2组术后总生存率(OS)和无进展生存率(PFS)差异均无显著性(log-rankχ^2=0.010,P=0.921;log-rankχ^2=0.148,P=0.701)。结论完全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在肿瘤根治效果、并发症发生率、预后等方面与开腹手术无显著差异,且具有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势,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经阴道与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疗效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3月~2008年10月58例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阴道组)和55例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腹腔镜组)的临床资料,对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剔除肌瘤重量、术后病率、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等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2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6,P=0.067),但经阴道组手术时间(62±13)min显著短于腹腔镜组(97±18)min(t=-11.895,P=0.000),术中出血量(105±30)ml显著少于腹腔镜组(180±25)ml(t=-14.396,P=0.000),术后病率(48.3%)显著高于腹腔镜组(23.6%)(χ2=7.410,P=0.006),住院费用(5216.4±28.5)元显著低于腹腔镜组(7421.6±31.2)元(t=-392.597,P=0.000)。结论 2种术式各有适应证而不可完全互相替代,但从卫生经济学角度而言,经阴道手术可作为治疗的首选术式,并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