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目的 了解合肥市2015-2016年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状况, 为放射工作人员的职业健康与安全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定期对从事放射、介入、核医学、放疗等的工作人员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和个人剂量监测, 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白细胞(WBC)、谷丙转氨酶(ALT)、促甲状腺激素(TSH)、晶状体异常、眼部等检查结果异常率在各工龄组间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但眼科检查结果异常率在20~年工龄组略高; 淋巴细胞微核率与染色体畸变率均在正常范围。2015年和2016年, 放射工作人员平均年累积剂量分别为0.44 mSv、0.54 mSv, 各个科室两年均值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以介入放射工作人员两年间的平均累积剂量最高。2年的平均年累积剂量和工龄呈正相关(r=0.78, P < 0.05)。
结论 合肥市放射诊疗机构辐射防护效果较好。建议重点加强介入放射工作人员的个体防护力度, 加强工龄较长放射工作人员的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杭州市各医院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状况,对2 176名放射工作人员的职业健康检查结果进行分析,比较不同工种、不同等级医院放射工作人员健康检查项目异常情况。结果显示,医用X射线诊断和口腔X射线摄片工作人员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血糖、血压以及眼科检查的异常检出率高于核医学、肿瘤放射治疗和介入放射治疗工作人员,血压、血糖异常检出率各工种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以及眼科异常检出率各工种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P0.05)。介入放射治疗和肿瘤放射治疗工作人员血红蛋白、甲状腺、遗传因素、皮肤、尿常规、B超异常检出率高于核医学、医用X射线诊断和口腔X射线摄片的工作人员,尿常规异常检出率各工种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红蛋白、甲状腺、遗传因素、皮肤、B超异常检出率各工种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功、肾功、心电图异常检出率各工种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二、三级医院放射工作人员血压异常检出率高于一级医院放射工作人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检查项目异常检出率各级医院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杭州市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状况尚可,但应增加放射工作人员健康检查频次,重视放射工作人员代谢性疾病的预防,维护放射工作人员的健康。  相似文献   

3.
深圳市放射工作人员周围血淋巴细胞微核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分析本市放射工作人员的职业健康损害情况,为评价放射卫生防护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对全市2005-2008年4年间市级、区级医院及与放射相关单位的放射工作人员进行周围血淋巴细胞微核率检测.比较不同年份、不同工龄、不同性剐、不同年龄、不同工作种类放射工作人员周围血微核率的变化情况.结果 微核细胞率和微核率改变2005-2007年放射工作人员分别与对照组人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核细胞率和微核率按不同年份由高到低依次为:2005年、2007年、2006年、2008年;男、女变化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医用X射线诊断放射工作人员检出率高于工业探测人员;不同级别医院由高到低为:区级医院、市级医院、区级以下医院;不同年龄组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高,其中50岁以上放射工作人员比其他年龄组明显增高,经统计学分析,各年龄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工龄随着工龄的增加而升高.细胞转化率对照组高于观察纽但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低剂量电离辐射能引起放射工作人员周围血淋巴细胞微核率的升高,应加强放射工作人员的防护.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成都市郫都区放射工作人员甲状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方法选择2018年1—9月成都市郫都区从事医学放射工作的49名医护人员(观察组)与同期非放射工作人员49名(对照组)进行调查。对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受照射剂量进行检测,所有调查对象均由同一组具有5年以上临床经验的超声检验人员对甲状腺进行检查。对比两组调查对象甲状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结果两组患者左、右叶左右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左、右叶前后径及峡部前后径均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单发结节、多发结节、总异常率分别为18.37%、14.86%和44.90%,明显高于对照组(4.09%、2.04%和14.2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囊肿及其他情况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左侧动脉收缩期最大血流速度、动脉内径、阻力指数及右侧阻力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右侧动脉收缩期最大血流速度及动脉内径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本次调查的49例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受照射剂量在0.15~1.73 m Sv/a之间,平均照射剂量为(0.73±0.27)mSv/a。结论成都市郫都区放射工作人员甲状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异常率明显较非放射工作人员高,对成都市郫都区放射科工作人员进行甲状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有助于甲状腺病变的早诊断和早治疗。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西宁市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状况,对西宁市463名医疗机构放射工作人员进行职业健康检查,结果表明,放射组眼晶体混浊检出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指标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同放射工龄分组中,放射组眼晶体混浊和B超异常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指标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长期小剂量照射对机体有一定的影响,要重视放射防护工作,加强职业健康监护。  相似文献   

6.
盘锦市放射工作人员健康检查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解盘锦市放射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状况,分析低剂量电离辐射对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的影响。方法对985名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体检结果进行分析。结果随着暴露工龄和年龄的增加,放射工作人员眼晶状体及男性放射工作人员血压、B超异常检出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医学应用放射工作人员与工业应用放射工作人员眼晶状体异常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期低剂量电离辐射对放射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状况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某医院放射工作者近11年健康状况,评估低剂量长期辐射对工作人员健康的影响,为制定防护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该医院从事医用X线诊断、治疗、放射线同位素应用以及其他应用的放射工作人员进行个人暴露剂量监测和职业健康监护,然后对相关结果进行归纳分析。结果 2003年人均年剂量最高,为0.59 m Sv/a;1.8%的放射人员暴露剂量5 m Sv,其余年份92%以上的人员暴露剂量均小于2 m Sv;人均年剂量当量均小于1 m Sv/a。2005年牙龈出血发生率为2.7%、神经衰弱综合征发生率为8.0%,2013年分别高达6.3%、15.2%;眼晶体异常均在16.1%以上。实验室检查结果显示,尿素氨(BUN)、肌酐(Cr)和甲胎蛋白(AFP)阳性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为32.332、35.480、52.551,均P0.01);经趋势性χ2检验,BUN、Cr和AFP阳性检出率呈逐年下降趋势。与2003年比较,其他各年份BUN结果变化较大;Cr明显降低;AFP呈逐年下降趋势。2003年至2013年染色体平均畸变率为11.1%。总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233,P0.05);经趋势性χ2检验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990,P0.01)。结论该医院医疗放射工作者个人暴露剂量、异常症状及体征阳性检出率、血常规异常、染色体畸变率较高,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青海省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状况,为放射工作人员的职业健康监护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对864名放射工作人员进行了实验室血常规、肝、肾功能及尿液检查。结果 放射组血常规与未接触射线的健康体检人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应从源头控制职业病危害,加强放射工作人员的安全辐射防护工作,提高放射从业人员的健康水平,保障保障劳动者的职业健康劳动者的职业健康。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分析某医院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检查结果,了解不同检查项目在不同放射工作人员中的异常分布情况,掌握其健康情况。方法对该医院230名放射工作人员的职业健康检查结果中相关检查项目用EXCEL汇总统计分析。结果血常规检查中,血小板和白细胞的异常率相对较高,眼科检查以眼晶体混浊异常率明显较高。谷丙转氨酶,血压,腹部B超三项检查项目男性异常率高于女性,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检查项目分析表明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血液系统和眼晶体损伤而言介入和核医学放射工作人员存在更多的异常风险,血小板,谷丙转氨酶,眼晶体混浊明显高于其他职业类别放射工作人员。结论虽然职业健康检查中的部分指标与性别,职业类别等之间的关系并不明显,还是应该引起放射工作人员以及相关人员的注意,应加强对健康的投入,特别是介入放射学和核医学工作人员,有效的降低放射工作人员的职业健康风险。  相似文献   

10.
目的检测某企业接触镅(Am)的放射工作人员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为职业卫生防护及职业健康监护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国家标准WS/T 187-1999规定的常规培养法,检测并分析放射工作人员淋巴细胞微核。结果 2010年接触镅元素的放射工作人员微核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24,P<0.01);各年龄组放射工作人员微核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61.27,P<0.05);各工龄组放射工作人员微核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7.02,P<0.05);不同工种放射工作人员微核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89,P>0.05)。结论说明长期低剂量接触镅元素对人体有一定的损伤作用,应该加强放射工作人员的防护意识,改善工作条件,保证从业人员的健康。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669名放射工作人员周围血淋巴细胞微核率和微核异常率的水平及其与人均剂量和累积剂量的关系,为评价放射工作人员健康水平提供依据。方法比较不同性别、工龄、单位级别以及工作种类放射工作人员微核率和微核异常率的变化情况。结果不同工龄组放射工作人员微核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女和不同级别单位的放射工作人员微核异常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比较组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除不同工龄组人群的微核率、不同级别单位和不同工种组人群的微核异常率分别与累积剂量呈线性关系(P<0.05)外,其他各比较组的微核相关指标与累积剂量均呈无规律变化。结论放射工作人员的微核率和微核异常率有较明显改变,应继续加强放射防护工作。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某三甲医院放射工作人员的职业性外照射个人剂量水平,采用热释光监测法对该医院放射工作人员进行职业性外照射个人剂量监测,分析2009-2016年剂量水平。结果显示,8 a累计有效监测949人次,人均年有效剂量为0.20 mSv/a。各年份人年均有效剂量监测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14年最高;年有效剂量岗位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核医学组高于诊断放射学组,其他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8 a内共计938人次(98.84%),年有效剂量5.00 mSv。提示,应继续加强职业防护相关培训及法律法规的宣贯,提高个人防护意识,有针对性地开展局部监测,保障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安全。  相似文献   

13.
了解介入放射工作人员的职业健康状况,为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防护提供基础数据。选择5家省级医院的518名放射工作人员和130名未接触放射线的人员为调查对象,分为观察组1(介入放射工作人员224名)、观察组2(普通放射工作人员294名)和对照组(未接触射线人员130名)。采用现况调查和实验室检查相结合的办法,所有的检查项目均符合《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管理办法》要求,用描述性的统计方法阐释甘肃省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状况,探讨射线对介入放射工作人员健康损伤情况。结果显示,观察组1 WBC异常检出率(11.2%)明显高于观察组2(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1、2 WBC异常检出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1、2的B超、眼科、PLT、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淋巴细胞微核检出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但观察组1与观察组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压、心电图、丙氨酸转氨酶(ALT)、血糖(GLU)、肌酐(Cr)异常检出率观察组1、2与对照组两两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射线对介入放射工作人员的健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应完善工作人员的职业健康管理,加强放射防护。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北京市部分医院放射工作者主要职业健康问题, 为放射工作人员的职业健康监护提供基础数据。
方法 对3 184名医源性放射工作人员的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包括临床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分析。
结果 男性放射工作人员血压、红细胞、血红蛋白、腹部B超、肝功能、肾功能、血糖、心电图、胸片异常率高于女性(P < 0.01或0.05), 女性血小板、白细胞尿液异常率高于男性(P < 0.01);郊区组、三级以下医院组临床检查、实验室检查结果中有多个项目异常率高于市区及三级医院组(P < 0.01或0.05);随着年龄的增加, 放射工作人员大部分临床检查、实验室检查结果异常率有升高趋势(P < 0.01或0.05), 随着工龄增加, 放射工作人员大部分临床检查结果、部分实验室检查结果异常率有升高趋势(P < 0.01或0.05);随着年龄和放射工龄的增加, 晶状体异常(浑浊)率有升高趋势(P < 0.01), 男性、郊区、三级以下医院的放射工作人员异常率较高(P < 0.01);各组淋巴细胞微核异常率均处于较低水平。
结论 应加强放射工作人员, 尤其是基层医院的辐射安全防护工作; 对该群体的慢性疾病要引起足够重视, 针对不同人群进行不同的健康干预, 敦促他们改变不良工作、生活习惯, 加强身体锻炼, 改善健康状态。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徐州某医院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安全情况。方法 采用个人剂量检测、职业健康检查、放射工作场所防护检测等相结合的方法,于2012—2016年对徐州某医院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现状开展调查。结果 2016年个人剂量检测结果与2012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54,P>0.05);与2013、2014、2015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179、6.638、5.631,P<0.05);放射诊断学与核医学、放射治疗学、介入治疗学等工种相比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99、0.389、1.655,P>0.05)。结论 应增强防护工作人员的自我防护意识,定期开展放射设备防护检测和放射工作人员的职业健康监护。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三级甲等(简称"三甲")医院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状况,为放射防护改进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395名三甲医院放射工作人员的血压、内科、外科(皮肤)、眼科、心电图、腹部彩超、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甲状腺功能、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和微核试验等13项指标进行统计,按照接害工龄0~10年、11~20年及21~30年将395名放射工作人员分为A、B、C 3组,及按照性别分类,分析接害工龄与异常结果发生率的相关性。结果 395名放射工作人员的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和微核试验指标均正常;年度外照射剂量当量统计发现,有3名工作人员超过1 m Sv,但该3名人员健康不存在明显异常。3组眼科异常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C组心电图异常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方面,男性与女性在血压及尿常规异常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用电离辐射对放射工作人员健康产生一定影响;接害工龄超过20年的放射工作人员的晶状体及心脏功能损伤率显著增高,呈累积性效应;在眼睛防护方面,需进一步采取措施保障放射工作人员安全健康。女性工作人员应特别加强肾脏功能的监护。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医院放射人员的健康状况,为制定健康防护措施提供科学依据,保障放射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方法按照GBZ 188-2007《放射人员健康管理规定》的要求,选择302名从事放射作业的医务人员为放射组,近年无射线接触史、无毒物接触史的184人为对照组,对其进行健康检查。结果血压、B超、晶状体浑浊异常率放射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常规中粒细胞百分率、单核细胞百分率异常率放射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白细胞、血小板异常率放射组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丙氨转氨酸酶、胆红素异常率放射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异常率与工龄并无明显的相关性,尿酸异常率放射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工龄的延长有下降的趋势;微核率≥5%组的微核检出率随放射工龄的增加而增加。不同工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要加强放射防护和环境的改善,加强工作人员的防护意识,完善放射防护设施,定期进行职业健康检查,以确保放射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深圳市放射工作人员的职业健康损害情况,为评价放射卫生防护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对该市2008-2011年4年间接受放射卫生监护健康检查的825名放射工作人员进行周围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检测.比较不同年份、不同工龄、不同性别、不同工种类放射工作人员周围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类型情况.结果 2008-2011年放射工作人员染色体畸变率分别与对照组人员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染色体畸变率按不同年份由高到低为2008、2009、2011和2010年;男女变化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放射接触工龄组随着工龄增加而升高,其中>30 a工龄放射工作人员比<10、10~ 19、20 ~29 a工龄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工业射线组放射工作人员染色体畸变检出率高于医务射线组,且两者都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着丝粒畸变细胞(断片、微小体、无着丝粒环)高于双着丝粒(dic)和环状染色体(r)发生率.结论 长期职业性接触低剂量电离辐射可使放射工作人员周围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率升高,应加强放射工作人员的防护,减少电离辐射损伤效应.  相似文献   

19.
张荣  刘银银 《中国辐射卫生》2013,22(5):581-581,584
目的 探讨甘肃酒泉、天水两市医疗机构放射工作人员身体健康状况的差异。方法 选择甘肃酒泉、天水两市医疗机构的放射工作人员,对其进行健康监护,分析比较B超、血压、心电图、血小板、白细胞、眼科等健康检查结果。结果 酒泉市放射工作人员B超异常检出率,高血压检出率和心电图异常检出率明显高于天水市放射工作人员,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 < 0.01);酒泉市放射工作人员血小板减少率明显低于天水市放射工作人员,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 < 0.01);白细胞减少率和眼科检查异常率两市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酒泉、天水两市医疗机构放射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状况不同。  相似文献   

20.
了解沈阳军区介入放射学(简称介入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状况,为保障从业人员的健康和安全提供依据,按照国家标准规定的方法,对176名介入放射工作人员进行职业健康检查。结果表明,介入放射工作人员部分健康检查指标如淋巴细胞微核率、WBC异常率和症状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应加强介入放射工作人员的放射防护管理,改善防护条件,确保其职业健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