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白利容  王平 《中国药师》2021,(9):1636-1669
摘要:目的:探讨白花丹素是否通过调控长基因间非编码RNA 01615(LINC01615)进而影响喉鳞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方法: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法、集落形成实验、Transwell实验检测不同剂量(2,4,8μmol·L-1)白花丹素对喉鳞癌细胞FD-LSC-1存活、克隆形成以及迁移侵袭的影响;实时定量PCR(RT-qPCR)检测LINC01615表达。将FD-LSC-1细胞分为si-NC组、si-LINC01615组、高剂量(8μmol·L-1)药物+pcDNA组、高剂量(8μmol·L-1)药物+pcDNA-LINC01615组,采用上述方法检测细胞存活率、克隆形成以及迁移侵袭能力变化。结果:白花丹素中、高剂量白花丹素处理后FD-LSC-1细胞存活率、克隆形成数、迁移和侵袭细胞数、LINC01615及N-cadherin蛋白表达均显著降低,E-cadherin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5)。与si-NC组比较,si-LINC01615组FD-LSC-1细胞存活率、克隆形成数、迁移和侵袭细胞数、LINC01615及N-cadherin蛋白表达显著降低,E-cadherin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5)。与高剂量药物+pcDNA组比较,高剂量药物+pcDNA-LINC01615组FD-LSC-1细胞存活率、克隆形成数、迁移和侵袭细胞数、LINC01615及N-cadherin蛋白表达显著升高,E-cadherin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结论:一定剂量的白花丹素通过下调LINC01615能够抑制喉鳞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  相似文献   

2.
尹江  唐平  张慧  杨森 《河北医药》2023,(24):3697-3702
目的 探究环状RNA PARD3(circPARD3)靶向微小RNA-326(miR-326)/趋化因子配体3(CXCL3)轴对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细胞迁移、侵袭及上皮间质转化(EMT)的影响。方法 qRT-PCR法分析OSCC组织及细胞中circPARD3和miR-326表达水平。双荧光素酶实验验证circPARD3和miR-326、CXCL3和miR-326的靶向关系。在OSCC细胞CAL-27中转染si-NC、si-circPARD3、si-circPARD3+anti-NC、si-circPARD3+anti-miR-326、miR-NC、miR-326 mimics,将未转染的CAL-27细胞设为对照组。平板克隆实验检测细胞增殖;细胞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侵袭能力。Western blot法检测上皮细胞钙粘蛋白(E-cadherin)、神经性钙黏附蛋白(N-cadherin)和波形蛋白(Vimentin)的蛋白表达。小鼠移植瘤实验验证circPARD3对OSCC肿瘤生长及miR-326/CXCL3的影响。结果 在OSCC组织与细胞中,cir...  相似文献   

3.
孙莉萍 《中国药师》2020,(12):2351-2356
摘要:目的:研究漏芦乙醇提取物调控E2F1的表达对甲状腺癌细胞活性、凋亡、迁移、侵袭的影响。方法:采用50,100,150μg·ml-1浓度的漏芦提取物处理甲状腺癌细胞SW579,噻唑蓝(MTT)和细胞克隆实验检测细胞活性与克隆形成,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Transwell小室法检测细胞迁移、侵袭,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P21、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3(caspase-3)、E-钙黏蛋白(E-cadherin)、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转录因子E2F1蛋白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q PCR)检测E2F1 mRNA表达。在SW579细胞中转染pc DNA3.1-E2F1,并使用漏芦提取物处理,观察过表达E2F1对漏芦提取物作用的细胞活性、凋亡、迁移、侵袭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0μg·ml-1)相比,50,100,150μg·ml-1的漏芦提取物明显减少细胞SW579的细胞存活率、克隆形成数、迁移细胞数、侵袭细胞数、MMP-2蛋白表达量、E2F1 mRNA、E2F1蛋白表达量,明显提高细胞SW579的凋亡率、P21、caspase-3、E-cadherin蛋白水平(P<0.01),均呈浓度依赖性。过表达E2F1显著增加漏芦提取物作用的细胞SW579的E2F1表达量、细胞存活率、克隆形成数、迁移细胞数、侵袭细胞数、MMP-2蛋白表达量,明显降低细胞凋亡率、P21、caspase-3、E-cadherin蛋白水平(P<0.01)。结论:漏芦乙醇提取物通过下调E2F1的表达,抑制甲状腺癌细胞的增殖、迁移、侵袭,并诱导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4.
邓莹莹  吕永利  夏天  刘进  刘淼 《河北医药》2023,(6):810-813+819
目的 探讨鞣花酸对口腔鳞癌HSC3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HSC3细胞,用不同剂量(2、4、8μg/ml)鞣花酸干预24 h后,CCK-8法和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增殖、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分别检测细胞迁移和侵袭,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细胞中E-cadherin和N-cadherin蛋白表达,qRT-PCR法检测细胞中miR-1254表达。收集39例口腔鳞癌患者癌组织和癌旁组织,RT-PCR法检测组织中miR-1254表达。转染miR-1254模拟物至HSC3细胞,或转染miR-1254抑制剂至HSC3细胞后再用8μg/ml鞣花酸干预24 h,然后采用上述相同方法检测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不同剂量鞣花酸提高了HSC3细胞增殖抑制率和E-cadherin蛋白表达(P<0.05),降低了细胞克隆形成数、划痕愈合率、侵袭数及N-cadherin蛋白表达(P<0.05)。同时,与对照组比较,不同剂量鞣花酸促进了HSC3细胞中miR-1254表达(P<0.05)。口腔鳞癌组织中miR-1254表达低于癌旁组织(P<0.05)...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索lncRNA OIP5-AS1对卵巢上皮细胞IOSE80发生增殖、迁移、凋亡、侵袭和周期的表型的变化及可能的机制。方法 患者临床资料数据收集自TCGA数据库及GEO数据库,R包分析后可视化OIP5-AS1在卵巢癌组织中表达上调,生存率与OIP5-AS1的相关性采用Kaplan-Meier分析。以慢病毒载体构建OIP5-AS1过表达和沉默的IOSE80细胞模型,采用RT-qPCR验证OIP5-AS1的表达,CCK-8检测细胞增殖,Transwell检测侵袭,划痕试验检测细胞迁移,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和凋亡,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侵袭相关蛋白E钙黏着蛋白(E-cadherin)和N钙黏着蛋白(N-cadherin)的表达及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cyclin-dependent kinase,CDK)和细胞周期蛋白G相关激酶(cyclin-G-related kinase,GAK)的表达。结果 RT-qPCR结果显示成功构建OIP5-AS1过表达和沉默的IOSE80细胞株。CCK-8结果显示过表达OIP5-AS1促进IOSE80细胞的增殖。划痕试验结果显示过表达OIP5-AS1促进IOSE80细胞迁移。Transwell结果显示过表达OIP5-AS1会引起IOSE80细胞的侵袭力增强。流式细胞术结果表明OIP5-AS1的过表达使IOSE80细胞凋亡减弱并推动了细胞周期的进展。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过表达OIP5-AS1会下调E-cadherin的表达并上调N-cadherin的表达,同时过表达OIP5-AS1可提高CDK及GAK蛋白的表达。结论 lncRNA OIP5-AS1通过上调CDK及GAK的表达进一步干预了IOSE80细胞周期的调控,进而实现对卵巢上皮细胞恶性表型的间接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6.
摘要:目的:考察使君子醇提物是否通过下调长链非编码RNA(lnc RNA) TPT1-AS1来抑制肝癌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迁移。方法:采用噻唑蓝(MTT)法检测使君子醇提物(10,50,100μg·ml-1)作用于肝癌HCC9204细胞的存活率,Transwell评估HCC9204细胞侵袭迁移,实时荧光定量PCR测定HCC9204细胞中TPT1-AS1表达,免疫印迹实验(Western blot)分析细胞核相关抗原Ki-67(Ki-67)、神经型钙黏蛋白(N-cadherin)、上皮型钙黏蛋白(E-cadherin)蛋白的表达。在HCC9204细胞中转染TPT1-AS1小干扰RNA si-TPT1-AS1,或转染TPT1-AS1过表达质粒pc DNA-TPT1-AS1并使用100μg·ml-1使君子醇提物处理,评价其对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迁移的影响。结果:50和100μg·ml-1使君子醇提物显著减少HCC9204细胞的存活率、迁移细胞数、侵袭细胞数、TPT1-AS1表达水平、Ki67、N-cadherin的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增加E-cadherin的蛋白表达水平(P<0.05)。敲减TPT1-AS1显著降低HCC9204细胞的存活率、迁移细胞数、侵袭细胞数、Ki67、N-cadherin的蛋白表达水平,显著提高Ecadherin的蛋白表达水平(P<0.05)。TPT1-AS1过表达逆转了使君子醇提物抑制HCC9204细胞存活、侵袭、迁移、Ki67、N-cadherin蛋白表达的作用,并逆转了其促进HCC9204细胞E-cadherin蛋白表达的作用。结论:使君子醇提物通过下调TPT1-AS1的表达,抑制肝癌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迁移能力。  相似文献   

7.
摘要:目的:探讨秦艽多糖是否可通过调控微管不稳定性蛋白1(STMN1)表达而抑制肺癌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方法:体外培养肺癌细胞A549,随机分为对照组、秦艽多糖低、中、高浓度组(25,50,100μg·ml-1);采用甲基噻唑基四唑(MTT)与平板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增殖能力; 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细胞迁移及侵袭; pcDNA 3.1-STMN1转染至A549细胞,采用上述方法检测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STMN1、增殖标记蛋白细胞增殖核抗原-67(Ki67)、神经型钙黏蛋白(N-cadherin)、上皮型钙黏蛋白(E-cadherin)的表达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秦艽多糖中、高浓度组细胞活力、克隆形成数、迁移细胞数、侵袭细胞数及STMN1、Ki67、N-cadherin蛋白水平显著降低(P<0.05),E-cadherin蛋白水平显著升高(P<0.05),且秦艽多糖各浓度组间的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高浓度秦艽多糖+pcDNA 3.1组比较,高浓度秦艽多糖+pcDNA 3.1-STMN1组细胞活力、克隆形成数、迁移细胞数、侵袭细胞数及STMN1、Ki67、N-cadherin蛋白水平显著升高(P<0.05),E-cadherin蛋白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秦艽多糖可能通过下调STMN1的表达从而抑制肺癌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洛伐他汀单用或与化疗药物顺铂联用时对人肝癌HepG2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初步探索其抗肿瘤作用机制。方法 不同浓度洛伐他汀、洛伐他汀联合顺铂处理细胞 48 h后,CCK-8法检测HepG2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金氏公式计算联合应用效果;平板克隆形成实验评价药物作用于肝癌细胞的远期效应;划痕实验检测药物对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Transwell小室法检测药物对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药物处理后细胞周期和凋亡情况;蛋白印迹技术(Western-blot)检测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Caspase-3的表达水平变化。结果 洛伐他汀呈浓度依赖性抑制HepG2细胞的增殖,金氏公式计算结果显示洛伐他汀可协同增强顺铂的抗肿瘤作用;平板克隆形成实验结果表明洛伐他汀能显著抑制HepG2细胞克隆形成率;划痕实验提示洛伐他汀能显著降低肝癌细胞的迁移率;Transwell小室侵袭实验结果发现洛伐他汀能明显减少穿膜细胞数量;流式细胞检测发现洛伐他汀可引起G0/G1期细胞增加,S期细胞减少,细胞凋亡率增加;Western-blot检测结果显示洛伐他汀可下调Bcl-2蛋白表达,同时上调Bax和Caspase-3蛋白表达。结论 洛伐他汀可明显抑制HepG2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与顺铂联用可增强顺铂体外抗肿瘤效果,通过线粒体途径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是其可能的抗肿瘤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小白菊内酯(parthenolide, PTL)对非小细胞性肺癌细胞株H1975凋亡、侵袭和迁移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MTT法和集落克隆实验检测PTL对H1975细胞增殖的影响;Annexin V-FITC/PI双染、流式细胞仪检测PTL对H1975细胞凋亡的影响;Transwell实验检测PTL对H1975细胞侵袭和迁移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凋亡、侵袭和迁移相关蛋白,以及PI3K/Akt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 MTT和集落克隆实验结果显示,随着PTL浓度的增加,H1975细胞的增殖明显受到抑制,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nnexin V-FITC/PI双染结果显示,PTL能明显诱导H1975细胞发生凋亡(P<0.01);Transwell实验结果显示,PTL能明显抑制H1975细胞侵袭和迁移(P<0.01);Western blot结果显示,PTL明显上调H1975细胞Bax蛋白表达,下调Bcl-2、HIF-1α、MMP-9、Akt、p-Akt(Ser473)蛋白的表达(P<0.05),同时使caspase-3蛋白发生裂解。结论 PTL能明显诱导非小细胞性肺癌H1975细胞发生凋亡,抑制其侵袭和迁移,作用机制可能与PTL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0.
曹姝  晏军  陈晓梅 《肿瘤药学》2022,12(5):599-607
目的 探讨LINC00691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 RT-qPCR检测30例NSCLC患者癌组织和对应癌旁组织中LINC00691和miR-512-5p的表达。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LINC00691和miR-512-5p的靶向关系。将A549细胞分为si-NC组、si-LINC00691组、miR-NC组、miR-512-5p组、si-LINC00691+anti-miR-NC组和si-LINC00691+anti-miR- 512-5p组,MTT和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术、Transwell检测细胞凋亡、迁移和侵袭,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中Ki67、Cleaved-caspase3、E-cadherin和N-cadherin蛋白表达。结果 LINC00691在NSCLC癌组织中表达水平上升(P<0.05),而miR-512-5p表达水平下降(P<0.05)。LINC00691在A549细胞中负调控miR-512-5p。沉默LINC00691表达或过表达miR-512-5p可降低A549细胞的存活率、克隆形成数、迁移和侵袭数以及Ki67、N-cadherin蛋白表达水平,提高其凋亡率,上调Cleaved-caspase3、E-cadherin蛋白表达水平(P<0.05)。沉默miR-512-5p表达逆转了沉默LINC00691表达对A549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抑制作用及凋亡促进作用。结论 沉默LINC00691可能通过靶向上调miR-512-5p表达来抑制NSCLC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并促进其凋亡。  相似文献   

11.
摘要:目的:探讨石见穿多糖对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的人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HASMCs)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体外培养HASMCs,不同剂量(0.25,0.5,1 g·L-1)的石见穿多糖干预oxLDL诱导的HASMCs、或oxLDL诱导转染DSCAM-AS1小干扰RNA的HASMCs、或1 g·L-1的石见穿多糖干预oxLDL诱导的转染DSCAM-AS1过表达载体的HASMCs后,CCK-8法和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增殖,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分别检测细胞迁移和侵袭,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E-cadherin和N-cadherin蛋白表达,RT-qPCR法检测DSCAM-AS1和miR-129-5p表达。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DSCAM-AS1和miR-129-5p调控关系。结果:石见穿多糖可降低oxLDL诱导的HASMCs的OD值、克隆形成数、划痕愈合率、侵袭数及N-cadherin蛋白表达降低(P<0.05),而促进E-cadherin蛋白表达(P<0.05),且呈剂量依赖性。石见穿多糖可降低oxLDL诱导的HASMCs中DSCAM-AS1表达(P<0.05),而促进miR-129-5p表达(P<0.05),DSCAM-AS1靶向结合并负调控miR-129-5p表达。沉默DSCAM-AS1可降低oxLDL诱导的HASMCs的OD值、克隆形成数、划痕愈合率、侵袭数及N-cadherin蛋白表达降低(P<0.05),而促进E-cadherin蛋白表达(P<0.05)。过表达DSCAM-AS1逆转石见穿多糖对oxLDL诱导的HASMCs增殖、迁移和侵袭的抑制作用。结论:石见穿多糖可抑制oxLDL诱导的HASMCs增殖、迁移和侵袭,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控DSCAM-AS1/miR-129-5p轴有关。  相似文献   

12.
刘猛  姜玖良  付立跃  李俊俊  朱海涛 《天津医药》2022,50(12):1259-1263
目的 研究多纳非尼抑制人胆管癌TFK-1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及促进凋亡的机制。方法 将人胆管癌TFK-1细胞分为对照组(加入等量的二甲基亚砜处理),2、5、10 μmol/L多纳非尼组。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平板克隆实验检测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检测通路蛋白Wnt、β-catenin、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抗凋亡蛋白Bcl-2、促凋亡蛋白Bax的表达;免疫荧光实验检测β-catenin进入细胞核的变化。结果 随着多纳非尼浓度增加,TFK-1细胞增殖抑制率、凋亡率升高,平板克隆形成数、细胞迁移和侵袭数量逐渐减少,Wnt、β-catenin、Cyclin D1、Bcl-2表达均逐渐下降,Bax表达逐渐增高(P<0.05);免疫荧光显示,与对照组比较,2 μmol/L多纳非尼组能够抑制β-catenin进入细胞核(P<0.05)。结论 多纳非尼可以抑制人胆管癌TFK-1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其机制可能与抑制Wnt/β-catenin通路活化及促进细胞凋亡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苦参碱是否通过调控lncRNA CASC11/miR-381-3p的表达,调控宫颈癌细胞的增殖、凋亡、迁移和侵袭。方法 宫颈癌细胞SiHa分别转染pcDNA3.1空载体、pcDNA3.1-lncRNA CASC11、mimics阴性对照和miR-381-3p mimics,经不同质量浓度(25、50和100 mg·L-1)的苦参碱处理后,采用qRT-PCR试验检测细胞中lncRNA CASC11和miR-381-3p表达,CCK-8试验检测细胞存活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Transwell小室试验检测细胞迁移和侵袭,双荧光素酶试验验证lncRNA CASC11和miR-381-3p的靶向关系,Western blot试验检测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 PCNA)、Cleaved-caspase3、E-cadherin和N-cadherin蛋白表达。结果 lncRNA CASC11在宫颈癌细胞中高表达,miR-381-3p在宫颈癌细胞中低表达;不同质量浓度的苦参碱均能抑制SiHa细胞增殖、迁...  相似文献   

14.
李源  党海舟  刘慧 《肿瘤药学》2023,13(5):574-581
目的 研究海莲叶提取物对非小细胞肺癌A549细胞增殖、凋亡、侵袭和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 将非小细胞肺癌A549细胞分成Control组(0 μg·mL-1海莲叶提取物处理)、BSLE-L组(10 μg·mL-1海莲叶提取物处理)、BSLE-M组(20 μg·mL-1海莲叶提取物处理)、BSLE-H组(30 μg·mL-1海莲叶提取物处理)、BSLE-M+Jagged1-Fc组(20 μg·mL-1海莲叶提取物和Notch信号通路激活剂Jagged1-Fc处理)。采用MTT实验检测细胞增殖,平板克隆实验检测细胞克隆形成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变化,Transwell小室检测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中Bax、Bcl-2、vimentin、E-cadherin、MMP-2、Notch-1、NICD-1和Hes-1蛋白表达变化。结果 与Control组比较,BSLE-L、BSLE-M、BSLE-H组细胞存活率和克隆形成数目依次降低,细胞凋亡率依次升高,细胞侵袭数目、迁移数目依次降低,细胞中Bax、E-cadherin蛋白表达水平依次升高,vimentin、MMP-2、Bcl-2、Notch-1、NICD-1和Hes-1蛋白表达水平依次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BSLE-M组比较,BSLE-M+Jagged1-Fc组细胞存活率和克隆形成数目显著升高,细胞凋亡率显著降低,细胞迁移和侵袭数目显著升高,细胞中Bax、E-cadherin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Bcl-2、vimentin、MMP-2、Notch-1、NICD-1和Hes-1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海莲叶提取物可抑制非小细胞肺癌A549细胞增殖、侵袭、迁移、上皮间质转化(EMT),诱导细胞凋亡,其作用机制与降低Notch信号通路激活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马蹄金素衍生物HXL130对前列腺癌PC3细胞的增殖、侵袭及迁移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采用MTT法检测HXL130对PC3细胞增殖的影响,Hoechst 33258染色和流式细胞术检测对癌细胞凋亡以及对其细胞周期的影响,运用Transwell法检测对癌细胞侵袭与迁移的影响;运用蛋白组学测序技术检测化合物处理癌细胞引起的差异表达蛋白(DEPs),分析DEPs的功能及其调控的相关信号通路,并运用Western blot进行验证。结果PC3细胞成活率随着HXL130浓度和时间的增加而降低,且可明显的诱导细胞凋亡和阻滞G 2期,并可明显的抑制PC3细胞的侵袭和迁移能力;蛋白质组学分析表明,HXL130处理癌细胞引起67个蛋白发生差异表达,包括51个上调蛋白和16个下调蛋白,其主要参与PI3K-AKT、MAPK、细胞凋亡及内质网蛋白处理相关信号通路;Western blot结果研究表明HXL130可明显促进细胞中上述信号通路中的关键蛋白PERK、p-elF2α、CHOP、Bax蛋白表达,抑制Bcl-2、MMP1和VEGF的蛋白表达。结论马蹄金素衍生物HXL130可抑制PC3细胞的增殖和转移,其分子机制主要涉及到PI3K-AKT、MAPK、细胞凋亡及内质网蛋白处理相关信号通路的调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高表达甲硫氨酸酶减毒沙门菌SGN1对鼻咽癌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研究。方法通过甲硫氨酸限制培养,检测对人鼻咽癌细胞HNE-2、5-8F和CNE-2细胞增殖、迁移能力、克隆形成率以及细胞周期凋亡的影响;将SGN1与鼻咽癌细胞HNE-2、5-8F和CNE-2共培养,观察其增殖情况;构建5-8F人鼻咽癌细胞系皮下移植瘤模型,观察SGN1对体内鼻咽癌移植瘤的抑制作用;结果甲硫氨酸限制显著抑制鼻咽癌细胞的增殖、迁移能力、单克隆形成以及阻滞细胞周期G 2/M期并诱导细胞发生凋亡。SGN1能抑制鼻咽癌细胞的增殖并诱导凋亡,体内实验结果表明SGN1治疗后,小鼠皮下移植瘤生长受到抑制(P<0.05)。结论SGN1可促进鼻咽癌细胞发生凋亡且抑制肿瘤细胞迁移,为临床治疗提供一个新的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17.
摘要:目的:探讨虫草素通过调控微小RNA-524-5p(miR-524-5p)表达对口腔鳞癌细胞增殖、迁移、侵袭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口腔鳞癌细胞HSC3,分别使用不同浓度(10,20,40μmol·L-1)的虫草素处理;采用甲基噻唑基四唑(MTT)检测细胞增殖; 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细胞迁移及侵袭;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miR-524-5p的表达水平;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周期蛋白1(Cyclin D1)、p21、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上皮型钙黏蛋白(E-cadherin)的表达量;分别将miR-524-5p mimics或anti-miR-524-5p转染至HSC3细胞后,采用上述方法检测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虫草素各浓度组细胞增殖抑制率显著升高(P<0.05),迁移细胞数及侵袭细胞数显著减少(P<0.05),Cyclin D1、MMP-2、MMP-9蛋白水平显著降低(P<0.05),p21、E-cadherin蛋白水平及miR-524-5p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且虫草素浓度组间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miR-524-5p过表达可抑制HSC3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而抑制miR-524-5p表达可减弱虫草素对HSC3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的作用。结论:虫草素可能通过上调miR-524-5p的表达从而抑制口腔鳞癌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  相似文献   

18.
石柳  吴小娟  万云  温建军 《江西医药》2021,56(8):1242-1245,1254
目的 研究ASPM在肝癌细胞增殖、凋亡及迁移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通过合成siRNA沉默ASPM在肝癌细胞株QGY-7703的表达,再通过CCK8,克隆形成实验检测其生长能力的改变;流式细胞术检测其凋亡水平的改变;Transwell迁移实验检测其迁移能力的改变,qRT-PCR检测EMT相关分子E-cadherin,N-cadherin,Snail以及线粒体相关基因COX1,ND1,ND6,COXIV,TOMM20的的表达水平的改变;通过MitoTrackerTM Red CMXRos检测肝癌细胞QGY-7703的线粒体活性,MitoTrackerTM Green检测线粒体的数量的改变;ATP检测试剂盒检测细胞内ATP的生成水平的改变;Western blotting检测TGF-β/Smad3信号通路活性的改变.结果 沉默ASPM可抑制QGY-7703的增殖能力和克隆形成能力,促进了其凋亡水平;同时,可抑制肝癌细胞QGY-7703的迁移能力,并促进E-cadherin的mRNA表达水平,抑制N-cadherin,Snail的mRNA表达水平;流式结果显示,沉默ASPM后,线粒体ROS的水平明显上升,反应线粒体数目的MitoTrackerTM Green的平均荧光强度明显下降,ATP产量也明显下降,而线粒体相关基因COX1,ND1,ND6,COXIV,TOMM20的表达水平明显下降;Western blotting的结果显示,沉默ASPM的表达水平可抑制TGF-β/Smad3信号通路的活性.结论 ASPM通过TGF-β/Smad3信号通路导致线粒体的发生及活性增强,从而促进肝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氧化铜(CuO)、氧化锌(ZnO)、二氧化钛(TiO_2)纳米颗粒在体外对人食管鳞状癌细胞系EC-9706和EC-109增殖的影响及其部分作用机制。方法使用透射电镜(TEM)、动态光散射(DLS)鉴定纳米颗粒物的理化性质,然后将不同浓度的TiO_2、CuO、ZnO(5~80 mg·L~(-1))与体外培养的EC-9706和EC-109细胞孵育,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细胞生长抑制率,流式细胞术(FCM)法检测细胞周期及凋亡率,Transwell小室法检测细胞侵袭能力,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细胞中Bcl-2和caspase-3蛋白表达情况。结果实验所用的纳米CuO、ZnO、TiO_2颗粒为球形,粒径分别为12、20.6、12 nm。在水中与细胞培养液中聚集成较大颗粒并带负电。随着纳米颗粒浓度的增加,纳米CuO和ZnO颗粒可剂量依赖性抑制食管鳞癌细胞的增殖,G_0/G_1期细胞的比率上调,G_2/M期的比率下降,并促进凋亡率增加,侵袭力下降;纳米颗粒处理48 h后,与对照组相比,活化caspase-3表达量明显升高,Bcl-2表达量明显下降(P<0.05)。纳米TiO_2颗粒对食管鳞癌细胞的增殖、凋亡和侵袭能力无明显的影响。结论与纳米TiO_2相比,一定浓度的CuO和ZnO纳米颗粒可有效抑制食管鳞癌细胞的生长,阻滞细胞周期于G_0/G_1期,并诱导其凋亡,这可能是其抑制食管癌细胞功能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罗哌卡因(Ropivacaine)通过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oinositide 3-kinase,PI3K)/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Akt)信号通路影响肺癌细胞A549增殖、迁移、侵袭和凋亡。方法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CCK-8)法检测(0、100、200和400μg/ml)罗哌卡因组肺癌细胞A549的增殖。将A549细胞分为对照组(未给药)和罗哌卡因组(400μg/ml),采用Transwell小室法分析细胞迁移和侵袭,流式细胞术评估细胞凋亡,免疫印迹实验(Western blot)测定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4(Cyclin-dependent kinases4,CDK4)、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rotease 2,MMP-2)、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 cell lymphoma/lewkmia-2,Bcl-2)、Bcl-2相关X蛋白(Bcl-2 associated x protein,Bax)、PI3K、磷酸化PI3K(p-PI3K)、Akt和磷酸化Akt(p-Akt)蛋白表达。结果CCK-8结果显示,与0μg/ml罗哌卡因组比较,100、200和400μg/ml罗哌卡因组肺癌细胞A549的细胞存活率明显减少(P<0.05)。Transwell小室法结果表明,罗哌卡因组A549细胞的细胞迁移数和细胞侵袭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流式细胞术结果发现,罗哌卡因组A549细胞的凋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罗哌卡因组A549细胞中CDK4、MMP-2、Bcl-2、p-PI3K和p-Akt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Bax蛋白表达水平明显提高(P<0.05),而PI3K和Akt蛋白表达水平无明显变化。结论罗哌卡因可能通过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进而抑制肺癌细胞A549的增殖、迁移和侵袭并促进其凋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