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在留置T管出院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56例留置T管出院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8例。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及出院时均予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阶段性电话回访式健康教育,设随访护士在患者出院后定期对患者进行疾病相关知识、饮食、休息、活动、T管的居家护理等内容的电话回访。结果:观察组T管引流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留置T管相关知识和技能掌握情况、自我护理能力和遵医行为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观察组满意度达100.0%。结论:通过延续性护理在带T管出院患者中的应用,将护理工作延伸至出院患者的居家康复过程中,降低了患者居家带管中的风险,提高了出院后的生活质量及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电话随访式延续性护理对冠心病患者二级预防非药物措施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方法 对某三级甲等医院心内科住院治疗的68例冠心病患者,按住院先后顺序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4例,2组患者在住院期间均常规给予健康教育,发放健康教育小册子,干预组出院后进行电话随访式延续性护理,包括戒烟限酒、合理饮食、体育锻炼及情绪控制等,干预时间12周,对照组不实施。结果 电话随访式延续性护理干预后,干预组冠心病患者二级预防非药物措施自我管理能力、合理饮食、戒烟限酒、体育锻炼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情绪控制得分虽有所提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冠心病患者进行电话随访式延续性护理,有利于二级预防非药物措施的实施,能够帮助患者提高二级预防非药物措施的自我管理能力,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情绪控制干预有待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出院后对护理内容、方式的需求,作为患者出院后实施延续性护理的可靠依据。方法采用自制的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延续性护理调查表对122例患者在出院前1天进行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对延续性护理需求超过80%的分别是禁忌动作内容、居家护理技巧、康复功能锻炼、血栓相关知识、缓解疼痛的方法,得分均在4.23分以上;患者对延续性护理方式需求超过60%的分别是微信平台、电话随访。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对延续性护理的需求内容和方式呈多样性,护士应针对患者的情况,制定有针对性、个体化的延续性护理服务和回访方式,促进患者肢体功能康复,减少并发症,减少住院次数,减轻患者与家属的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延续性护理对促进带T管出院患者康复的效果。方法:将2013年6月至2014年12月期间160例带T型管出院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在出院后由延续护理小组采取饮食指导,电话回访,建立QQ群、微信群,定期院外访视等措施,至再次入院拔管期间给予不间断地延续性护理服务;而对照组给予常规的出院健康宣教。结果:采取延续性护理后干预组在自我护理、生活质量、病情转归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延续性护理可以提高带T管出院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生活质量及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四肢骨折患者出院后延续护理需求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6月于本院骨科治疗的117例四肢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调查患者对出院后延续性护理的需求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85.47%的研究对象选择以电话随访方式开展延续性护理,为最受患者欢迎的随访方式。四肢骨折患者出院后对延续性护理干预内容的需求情况结果显示,骨折知识、安全用药、饮食指导、康复锻炼的方法这4项是患者出院后最需要的护理干预措施。患者延续护理需求的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既往史是安全用药和康复锻炼的方法等患者延续护理需求内容的影响因素,年龄41~50岁是饮食指导患者延续护理需求内容的影响因素。结论:对于四肢骨折患者的延续性护理,可采用电话随访的方式。有既往史的患者对安全用药和康复锻炼方法需求较高,年龄41~50岁患者对饮食指导的需求较高,应重点开展延续性护理。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造口患者延续性护理需求特点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造口患者延续性护理需求调查表,2016年1月至12月对107位造口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和电话随访调查。结果共发放问卷107份,电话随访后回收有效问卷104份,有效回收率为97.19%;造口患者出院后对于疾病指导的需求位于首位,对于康复护理需求最低;对于延续性护理方式,患者首选电话咨询(60.7%)、返院咨询(50.5%)两种形式,不同文化程度的患者对于方式的需求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造口患者的延续性护理需求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护理人员应了解这些因素对出院患者护理需求的影响,根据不同患者的护理需求特点,找出需要加强的服务环节,从而提供相应的服务措施。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延续性随访护理方案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正确使用气雾剂治疗的影响。方法个案护士对40例COPD稳定期出院的患者于出院前制定个体化的出院计划,提供常规的出院健康教育,并进行出院后延续性随访护理(2次上门访视和4次电话随访)。由个案护士使用问卷评估家庭随访前后患者正确使用气雾剂的情况,干预前后的数据采用卡方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出院前患者使用气雾剂的合格率为25%;第2次家庭随访后,患者使用气雾剂合格率为95%,合格率明显高于出院前(P<0.05)。结论延续性随访护理方案可以明显改善稳定期COPD患者使用气雾剂的行为,有效提高患者对正确使用气雾剂的掌握程度,保证药物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个体化电话随访模式在日间手术患者术后延续性护理中的应用进行分析。方法本次实验的起止时间控制为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选取该期间段内本院行日间手术治疗的患者80例进行对比研究,采用信封法进行分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延续护理,实验组患者采用个体化电话随访延续性护理,对比出院3d、7d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焦虑评分以及患者的满意度。结果出院不同时间段患者的焦虑、自我护理能力评分相比,实验组患者优势显著(P0.05);实验组患者的满意度为100.00%,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为90.00%,满意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体化电话随访模式在日间手术患者术后延续性护理中应用已经获得了广大患者的认可,可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电话随访在PICC带管出院患者中的应用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但随着PICC置管患者日益增多,带管出院后的导管维护成为突出的问题。为了减少置管后并发症,我院采取电话随访,通过对100例PICC带管出院患者的电话随访,总结出患者的护理需求,通过分析提出改进措施,使电话随访工作不断完善。从而减少PICC带管出院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电话随访对留置双J管出院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将194例留置双J管出院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96例,观察组98例,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均进行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出院时建立电话随访登记本,出院后由专人负责电话随访,了解患者最近的情况及遵医行为,并给予指导。拔管时对两组患者置管并发症、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及自我护理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电话随访率为100%。观察组对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自我护理能力优于对照组(P<0.05),置管并发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电话随访可将医院的健康教育工作延伸到留置双J管患者家中,提高出院患者的遵医行为,能有效降低患者置管期间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老年鼻饲患者出院后实施随访护理指导,探讨出院随访护理指导的效果及意义。方法:抽取2008年1月~2009年1月出院的63例鼻饲患者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指导:抽取2009年2月~2010年12月出院的66例鼻饲患者为研究组,除了出院前进行常规护理指导外,还实施出院随访护理指导。采用电话或上门访问的方式,运用“出院随访对家庭老年鼻饲患者护理影响调查表”进行效果调查。结果:研究组鼻饲并发症的发生比对照组明显减少,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照料者对鼻饲患者护理能力的掌握也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对鼻饲护理掌握人数的比例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实施出院随访护理指导,能提高照料者的护理能力。有效减少鼻饲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摘要]目的 探讨出院后随访式延续性护理干预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出院后心理素质和用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深圳市龙岗区人民医院诊断为溃疡性结肠炎的97例出院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9例,观察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出院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同时,在出院后实施延续性护理干预方案.出院3个月后应用情感量表分别对2组患者的心理素质进行测评,采用Morisky服药依从性量表评价2组患者用药依从性.结果 观察组通过采用出院后随访式延续性护理干预后,患者心理素质各项评分及出院后用药依从性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出院后随访式延续性护理干预可明显提高溃疡性结肠炎出院后患者的心理素质和用药依从性,有利于患者的治疗,从而达到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梁维娟 《黑龙江医学》2021,45(4):438-439
目的:于泌尿系结石术后留置双J管患者中实施规范化延续性护理的效果进行观察分析.方法:选择2018年6月—2019年12月于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140例泌尿系结石术后留置双J管患者,按照双盲法分组分为乙组和甲组,每组各70例.乙组以常规护理+出院随访为主,甲组是在乙组基础上加规范化延续性护理,比较生活质量、并发症.结果:实施不同护理干预后,甲组心理功能评分、躯体功能评分、物质生活评分、社会功能评分、并发症总发生率都优于乙组(P<0.05).结论:泌尿系结石术后留置双J管患者实施规范化延续性护理,可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探讨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实施医院延续性护理对其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方法:纳入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我院收治确诊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将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组各40例患者,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健康宣教与出院指导,而实验组在出院后继续实施基于医院的延续性护理。分别于患者出院时、出院后2个月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结果:实验组出院后2个月实验组自我护理行为评分量表评分(EHFSCB -9)得分较出院时显著降低,且干预后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显著更低(P <0.05)。结论: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实施医院延续性护理可显著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提高遵医依从性。  相似文献   

15.
岳爽  吴桂芳  于晓燕  彭斌 《西部医学》2015,27(1):147-150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对肝硬化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住院治疗的肝硬化患者100例,采取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除常规护理外,出院后进行门诊随访,电话和家访等方式施以延续性护理。用自我护理能力量表评价出院时、出院后6个月及12个月时两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改善情况;用生活质量量表评价出院12个月后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干预12个月后观察组的自我护理能力和生活质量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续性护理能提升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对冠心病二级预防的影响。方法:选择冠心病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患者对比开展优质护理前后冠心病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的概率和患者再住院率进行评估比较;并于出院时建立随访档案;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和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全程优质护理服务,并由责任护士针对评估因素做个体指导,于出院后电话随访。结果:实施优质护理后,观察组再住院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冠心病心血管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出院后进行电话随访可提高患者遵医行为,患者满意度和护理质量得到提高。结论:通过对冠心病患者实施二级预防的优质护理服务,有效降低复发率,能提高冠心病患者二级预防的依从性,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连续性电话随访在留置双J管术后出院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013年5月~2014年6月在我科住院治疗的80例留置双J管术后出院患者进行电话随访,有目的地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结果:通过连续性电话随访,80例出院患者均能正确掌握留置双J管术后的注意事项,及时回院拔管,达到预期效果。结论:连续性电话随访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促进了护患关系的和谐,提高医疗服务水平,为医院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  相似文献   

18.
杨春红 《大家健康》2016,(11):225-225
目的:试评价连续护理模式在老年慢性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延续性护理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策略。方法:2014年3月至2015年6月筛选医院急诊入院的老年慢性病患者400例,将患者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200例,对照组常规出院后护理,出院前健康教育、门诊随访,电话随访护士分别在第1、3、6个月电话随访,观察组给予连续性护理,提供家庭病房护理服务,与辖区内其他医疗机构、公共服务机构进行合作,提供连续性护理。结果:观察组随访率高于对照组,再住院率、因症门诊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老年慢性病连续性护理确实可提高疾病管理效果。  相似文献   

19.
杜惠玲 《吉林医学》2013,34(17):3492-3493
目的:探讨对高血压患者实施延续性护理血压控制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135例原发性高血压并需服药治疗的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70例和对照组65例,对出院时的血压状况进行监测,记录血压情况。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每3个月电话随访对照组1次,周期为12个月。观察组实施延续性护理,即每月定期对患者进行健康训练、合理膳食、用药依从性情况和预防并发症等方面进行指导,周期为12个月。分别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结果:经研究比较,观察组的舒张压、收缩压均比对照组较低。结论:对高血压患者实施延续性护理对血压控制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微信群对PICC患者院外延续性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12月本院收治留置PICC管出院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出院后,观察组采用微信群方式对PICC维护知识的宣教及随访,对照组采用传统的信息、电话方式随访。两组患者均随访6个月,观察随访期间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满意度及自我护理能力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服务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信群方式随访操作简便,且可通过图像视频等方式更直观、实用地指导患者进行自我护理,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及满意度,并降低患者置管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