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刘燕  王春艳  刘敏  高红艳  王宜 《河北医学》2013,19(7):988-991
目的:探讨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现状和影响因素。方法:选用2010年5月至2012年5月在我院消化内科住院治疗的36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根据文献总结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可能影响因素编制的自编问卷、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AnxietyScale,SAS)和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DepressionScale,SDS)对符合本研究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的患者进行测评。结果:36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焦虑平均标准分和抑郁平均标准分分别为(53.48±2.57)分和(54.42±2.82)分,焦虑抑郁发生率分别为52.78%和55.5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患者对疾病认识程度高是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出现焦虑抑郁情绪的保护因素,女性是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出现焦虑情绪的危险因素,高龄是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出现抑郁情绪的危险因素,经济压力大是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出现焦虑抑郁情绪的危险因素。结论: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焦虑情绪普遍存在,其焦虑抑郁情绪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我们应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减少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出现。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急腹症患者家属焦虑抑郁情绪现状和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自编问卷、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问卷(PSQI)和汉化版简明健康调查量表(SF-36)对2010年11月-2012年11月在我院小儿外科住院治疗的50例急腹症患者家属进行测评,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找出急腹症患者家属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因素。结果:急腹症患者家属的焦虑抑郁情绪检出率为42.00%和48.0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患者家属主观支持分高是急腹症患者家属出现焦虑情绪保护因素,患者家属工作压力大是急腹症患者家属出现抑郁情绪危险因素,患者家属文化程度高、急腹症患者家属对疾病了解程度、患者家属社会支持评定量表总分、SF-36量表总分高和患者疾病预后好是急腹症患者家属出现焦虑抑郁情绪保护因素,而患者患病对工作影响大和患者家属有睡眠问题是急腹症患者家属出现焦虑抑郁情绪危险因素。结论:急腹症患者家属焦虑情绪普遍存在,其焦虑抑郁情绪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医护人员应该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来减少焦虑抑郁情绪的出现。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延续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后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后的焦虑、抑郁情绪进行测评,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的出院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的出院指导基础上,实施延续护理。结果: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后焦虑抑郁情绪较重,延续护理6个月后,观察组焦虑抑郁情绪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差异有显著性(P〈0.01);观察组复发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118,P〈0.05)。结论: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后采取延续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查胆囊切除术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现状和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自编问卷、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问卷(pSQI)和sF-36量表对2010年8月~2012年8月在我院肝胆外科住院治疗的56例胆囊切除术患者进行测评。结果56例胆囊切除术患者焦虑、抑郁平均标准分分别为(54.57±3.28)分和(56.82±3.26)分,焦虑和抑郁情绪发生率分别为48.21%和57.14%,而高龄、工作压力大、术后并发症和睡眠问题是胆囊切除术患者出现焦虑抑郁情绪的危险因素,而文化程度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总分高是胆囊切除术患者出现焦虑抑郁情绪的保护因素。结论胆囊切除术患者的生活质量较低。受很多因素影响,我们在临床工作中要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减少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出现。  相似文献   

5.
蒋瑞芹  任祥友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3,(21):2929-2930,2940
目的:了解帕金森病患者的焦虑、抑郁状况,探讨个性化健康教育对帕金森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将2010年4月-2012年4月140例人院的帕金森病患者随机分为教育干预组和常规对照组各70例,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测评患者的心理状况。两组均接受神经内科常规治疗护理,教育干预组同时联合心理干预、放松疗法等进行对照实验。出院前再次运用抑郁、焦虑自评量表对患者进行心理测评,观察两组患者抑郁、焦虑情绪的变化。结果;教育干预组患者抑郁、焦虑情绪得到明显改善,抑郁、焦虑评分较常规组显著下降(P〈0.05)。结论:教育干预能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有利于疾病的良好控制,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呼吸内科住院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进一步开展心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编问卷调查、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问卷(PSQI)对2012年1月至2012年4月在我院呼吸内科住院治疗的257例患者进行测评。结果 257例呼吸内科住院患者中134例(52.14%)有焦虑情绪,158例(61.48%)有抑郁情绪,102例(45.19%)同时存在明显的焦虑抑郁情绪。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自认为经济状况好是呼吸内科疾病患者出现焦虑情绪的保护因素,而高龄、恶性疾病、慢性疾病、有睡眠问题、恶性疾病和剧烈疼痛则是患者出现焦虑情绪的危险因素,此外还发现经济压力大、恶性疾病、慢性疾病和有睡眠问题是患者出现抑郁情绪的危险因素。结论呼吸内科住院患者焦虑情绪普遍存在,其焦虑抑郁情绪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应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以减少其焦虑抑郁情绪的出现。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结核病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将170例肺结核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86例和对照组8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及护理的同时给予护理干预。通过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两组之间的差别。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焦虑、抑郁等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4周后观察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结核病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重度混合痔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2年1~4月在我院肛肠外科住院治疗的68例重度混合痔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自编问卷调查、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问卷(PSQI)测评,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实施因素分析。结果68名重度混合痔患者焦虑平均标准分和抑郁平均标准分分别为(54.82±3.26)分和(54.86±4.25)分,48.53%(33/68)有焦虑情绪,57.35%(39/68)有抑郁情绪,36.76%(25/68)同时存在明显的焦虑抑郁情绪,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文化程度高是重度混合痔患者焦虑情绪的保护因素,而工作压力大、有疼痛和睡眠问题是重度混合痔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危险因素,经济压力大是重度混合痔患者抑郁情绪的危险因素。结论重度混合痔患者普遍存在焦虑抑郁情绪,其焦虑抑郁情绪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我们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调节患者的情绪,避免负性情绪对患者病情的影响.减轻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  相似文献   

9.
孙振香  于冬玲 《中国民康医学》2009,21(12):1370-1371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出现焦虑抑郁情绪的相关因素,并应用回归分析说明各因素的作用。方法:应用自制的一般情况调查表、自评焦虑量表(SAS)、自评抑郁量表(SDS)对110例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的焦虑抑郁情绪进行评估,使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筛选出其影响因素。结果: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焦虑情绪的发生率35.5%,抑郁情绪发生率46.4%。影响患者家属出现焦虑抑郁情绪的主要因素:住院次数、总病程及月平均家庭经济收入。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的心理状态与正常人群有明显差异,应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  相似文献   

10.
张莉 《当代医学》2013,(16):157-158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的焦虑抑郁情绪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2年4月-2012年6月在我院精神科住院治疗的23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家属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填式问卷调查方法对其进行自编问卷调查、抑郁自评量表和焦虑自评量表测评。结果 238名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焦虑平均标准分和抑郁平均标准分分别为(52.78±3.25)分和(55.39±4.12)分,按照本研究判断焦虑和抑郁标准,145例出现焦虑情绪和160例出现有抑郁情绪,分别占本研究患者的60.92%和67.23%,男性和对疾病了解情况是患者家属出现焦虑抑郁情绪的保护因素,而经济压力大是患者家属出现焦虑抑郁情绪的危险因素。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焦虑情绪普遍存在,其焦虑抑郁情绪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我们应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减少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出现焦虑抑郁情绪。  相似文献   

11.
陆君芳  李鹏 《中国现代医生》2013,51(5):35-36,39
目的探讨综合性干预模式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60例OSAHS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进行持续正压气道治疗。对照组:实施常规OSAHS健康教育。观察组:实施综合性干预模式。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观察OSAHS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采用Epworth嗜睡量表(ESS)及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观察OSAHS患者的睡眠质量。结果干预4周后,观察组OSAHS患者的SAS、SDS评分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0.05)。干预4周后,观察组OSAHS患者ESS、PSQI评分的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综合性干预模式不但能改善OSAHS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并还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分析消化道手术围手术期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100例消化道手术病人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进行检测,辅以自行设计的影响因素调查表进行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对疾病和手术的恐惧感、手术治疗效果、医疗氛围、家庭经济状况、疼痛程度、睡眠质量、婚姻关系、事业受影响程度、对病情了解程度、担心医护不精心10项因素与抑郁焦虑状态的发生显著相关(P〈0.05)。结论消化道手术患者术前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焦虑和抑郁情绪,影响手术的顺利进行及术后康复;患者对手术的担心和顾虑是发生焦虑抑郁情绪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3.
华洁 《中国民康医学》2010,22(18):2391-2391,2415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措施对康复期精神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疗效.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120例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进行测评,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接受研究人员制定的护理干预对策,对照组接受一般护理对策.结果: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焦虑抑郁情绪较重,护理干预后研究组焦虑抑郁情绪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采取相应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抑郁情绪.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126名家属进行评分,并对其进行2周的心理干预。结果:患者家属的焦虑抑郁情绪在干预后明显好转,且有显著性差异(P〈0.01),其家属的不良情绪的影响因素包括患者家属年龄、患者住院次数、患者的家庭收入及对疾病的认识程度等。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的不良情绪。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索心理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负性情绪的改善。方法:选取我院8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患者,给予对照组患者临床常规护理,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观察组患者心理干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以及抑郁自评量表对两组患者进行调查。结果:经统计发现,护理前,两组患者在躯体化、强迫感、人际敏感性、焦虑、抑郁等各项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P >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护理前,两组患者的焦虑自评得分与抑郁自评得分均无显著性差异(P >0.05),护理后,观察组焦虑自评得分与抑郁自评得分均优于护理前(P <0.05),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对照组护理前后,焦虑自评得分与抑郁自评得分并无显著性差异(P >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心理干预能够有效帮助老年冠心病患者排解负性情绪,树立积极的治疗态度,克服心理压力,改善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手术室舒适护理模式对老年股骨头置换患者的心理的影响,并为老年股骨头置换患者的舒适护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在我院进行股骨头置换手术的80例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均40例患者,对照组应用手术室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观察组应用舒适护理模式进行护理。我们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来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以此评价患者的心理状况,然后我们比较2组患者问卷结果的差异,分析2种护理模式的临床效果。结果:2组患者在手术前2天的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没有显著性差异,两组患者在2种护理模式下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过程中均未出现骨水泥漏、大出血等并发症。相对于对照组而言,在手术后2天,观察组患者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均明显降低,并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手术室舒适护理模式可降低老年股骨头置换患者术后的抑郁、焦虑等负面心理情绪。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急性脑出血患者接受早期康复护理对患者负性情绪和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0例急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早期康复护理。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分析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对比两组患者的并发症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的各项评分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各项量表评分均低于干预前(P0.05),但是观察组患者的各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脑出血患者接受早期康复护理可能帮助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降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8.
住院老年慢性病患者焦虑抑郁状况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彩华  王月琴 《农垦医学》2011,33(3):252-254
目的:对老年慢性病患者焦虑抑郁状况的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应对方式问卷(CSQ)对200名老年慢性病患者进行调查。结果:被调查对象中,20.5%的患者出现焦虑情绪,33%的患者出现抑郁情绪,12.5%的患者焦虑抑郁并存。性别、应对方式与焦虑抑郁的发生有关。结论:老年慢性病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情绪,与所采用的应对方式存在相关。护理人员应指导其采取有效的应对方式,以降低焦虑抑郁情绪。  相似文献   

19.
郑顺杰  吴洁 《中国医药导报》2013,10(24):134-136
目的探讨围绝经期女性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检出率和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自编问卷、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对2011年12月-2012年12月在浙江省金华市中心医院住院治疗的200例围绝经期女性患者进行测评,运用SPSS 18.0统计软件进行描述性统计和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围绝经期女性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检出率和影响因素,旨在为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结果 200例围绝经期女性患者中焦虑情绪检出率为20.50%(41/200),抑郁情绪检出率为22.50%(45/20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伴侣健康状况好是围绝经期女性患者住院期间焦虑情绪的保护因素(P〈0.05),经济状况好是围绝经期女性患者住院期间抑郁情绪的保护因素(P〈0.05),文化程度高和婚姻自我感觉好是围绝经期女性患者住院期间焦虑抑郁情绪的保护因素(P〈0.05),患者年龄大和所患疾病为恶性是围绝经期女性患者住院期间焦虑、抑郁情绪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围绝经期女性患者抑郁焦虑情绪检出率较高,其发生影响因素众多。在对患者进行干预的过程中,应对高危人群进行重点干预,减少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出现。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对心律失常患者负面情绪的影响,为临床护理积累经验。方法选择我科收治的68例心律失常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治疗过程中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干预,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测量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和抑郁评分及临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实施优质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患者焦虑和抑郁状态缓解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临床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心律失常患者实施细致有效的优质护理干预,能显著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患者治疗的信心,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