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黄帝内经》中“病机十九条”内容来源、作者等问题,梳理后世医家对其内容的发挥,以期能更好地应用于临床。[方法]分析历代医家对于“病机十九条”相关内容的认识和阐述,总结其学术价值和对后世的影响。[结果]“病机十九条”的内容由王冰补注,其来源和作者迄今争议未定,虽非出自《黄帝内经》,但仍有重要的价值。其对中医“证“”病机”内容的总结和概括意义重大,可作为临床诊断的参考。历代医家对其内容不断进行阐释和补充,尤其是刘完素等人对燥邪病机的发挥,极大地丰富了中医病机理论,使“病机十九条”辨证识机的核心内涵对中医学的辨证论治观影响更为深远。[结论]“病机十九条”的内容言简意赅,其归纳方法使疾病的病机特点纲举目张,同时引导后世不断的完善和发挥,对于今天的学习和临床工作仍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中医经典和历代医家中对后世影响较大的口苦病机相关论述,以冀为口苦的中医研究和治疗开拓思路。[方法]运用分析、对比、总结等方法,系统回顾《黄帝内经》《伤寒论》《素问玄机原病式》《景岳全书》等医著中口苦病机相关论述,分析其中的共同点和差异点,总结出口苦病机,并附验案一则。[结果]《黄帝内经》《伤寒论》《景岳全书》中认为的口苦病机都与肝胆邪溢有关,只是在病因角度有所不同,《内经》偏向于情志失畅而《伤寒论》偏向于外邪侵袭,《景岳全书》则强调心脾两虚和肝肾阴虚等阴血虚证影响肝胆气机,导致“肝胆邪溢”而口苦。《素问玄机原病式》中“心热则口苦”的说法虽然影响广泛,但其论证过程似有瑕疵。所举医案中张光霁教授亦用清利肝胆法治疗口苦,取得满意疗效。[结论]针对口苦病机,历代医家虽然众说纷纭,但口苦病位在肝胆、病机关键为“肝胆邪溢”是其大体共识,疏肝利胆法应当贯穿治疗口苦症的始终。整理、分析、总结对后世影响较大的口苦病机相关论述,可为口苦的中医研究和临床治疗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3.
寒邪病机的论述来源于《黄帝内经》,历代医家均对其有阐述及完善,而寒邪的病理实质是寒性收引、凝滞的病理状态,而并非单纯气候因素所致的病邪。因此,结合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证候、中医"阴阳观"及对寒邪的认识,可将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中医病机归纳为:脾肾阳虚为本,寒主收引、凝滞证候为标,热毒壅盛证候为其变。  相似文献   

4.
《黄帝内经》之《素问·玉机真脏论篇》中提出了"五实""五虚"的说法,五实包含"脉盛,皮热,腹胀,前后不通,闷瞀"5个症状,五虚包含"脉细,皮寒,气少,泄利前后,饮食不入"5个症状。王冰、张景岳、张志聪等古代注家均从五脏虚实来解读,可能有失经旨。本文提出了新见解,认为五实是气机壅实之证,即今之所谓闭证;五虚是元气虚衰之证,即今之所谓脱证。在原文中,闭证是通过发汗、通下以拨转气机来治疗,脱证是通过补养胃气、滋生化源来治疗,这或是后世开窍启闭、益气固脱等治疗思想的源头。"五实""五虚"之"五"是一种计数,强调5个症状都具备是做出可靠诊断的必要条件,这种表述方法有利于临床经验的传承和诊断特异性的提高。从闭、脱解读五实五虚在逻辑上合理,在临床上合实,此段经文可能是中医对闭脱二证最早的论述。  相似文献   

5.
《中医学报》2013,(10):1481-1482
目的:考略历代医家对积聚病机的研究。方法:对《黄帝内经》始至清代,历代医家对于积聚的病机的认识进行整理、分析。结果:积聚属本虚标实之证,病程中每见虚实夹杂,如脾虚兼湿热者有之,血瘀兼气血亏虚者亦有之等,故从肝郁气滞、食滞痰阻、瘀血内结、脾胃虚弱、脾肾阳虚、阴虚内热六证进行总结。结论:对于积聚病机的认识,无论是《黄帝内经》还是历代医家,都丰富了积聚的辨证论治,也为后世把握中肠道肿瘤的证治法则等方面,提供了颇为深刻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阳微阴弦"的病机在动脉粥样硬化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分析整理《金匮要略》中有关动脉粥样硬化的症状及方剂,查阅有关方剂的文献报道,阐述动脉粥样硬化的概念,从"本虚""标实"两个方面阐述动脉粥样硬化的病机。查阅文献中关于瓜蒌薤白白酒汤、瓜蒌薤白半夏汤、枳实薤白桂枝汤、桂枝汤、人参汤、粳米附子汤、乌头赤石脂丸、大黄虫丸和大柴胡汤等《金匮要略》中经典方剂的现代药理学报道。[结果]中医虽无动脉粥样硬化的病名,但却有诸多对其症状及病因病机的描述,"本虚""标实"是其主要病机。《金匮要略》提出"阳微阴弦"的理论,并创制瓜蒌薤白白酒汤、瓜蒌薤白半夏汤、枳实薤白桂枝汤、桂枝汤、人参汤、粳米附子汤、乌头赤石脂丸、大黄虫丸和大柴胡汤等方剂。根据文献报道《金匮要略》中的这些方剂都可以用来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结论]《金匮要略》中提出的胸痹"阳微阴弦"的病机理论与动脉粥样硬化的病机相同。根据这一病机仲景创制的大量方剂,现代药理学研究显示其均可以治疗动脉粥样硬化,因此可以将"阳微阴弦"的病机理论扩大应用到动脉粥样硬化的治疗中。这一治疗思路值得进一步探索,古为今用,以获良效。  相似文献   

7.
"二阳之病发心脾"之闭经由《黄帝内经·素问》提出,后世医家亦围绕其病因病机和治法治则给予了众多的看法和见解,笔者通过对后世著作中的记载进行收集,并结合临床工作经验,对"二阳之病发心脾"之闭经的因机证治进行浅析,以期对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黄帝内经》作为一部中医经典著作,其中"五色五味"理论被后世医家谙熟并指导临床实践。此理论产生于五行、阴阳归属关系,基于此,"五色五味"入通于人体五脏,即青、酸入于肝,赤、苦入于心,黄、甘入于脾,白、辛入于肺,黑、咸入于肾。观察人体五色变化,可知疾病顺逆与病损部位,五味适宜,补养五脏,五味过及,有损五脏,故补益五脏,应谨和五味。掌握"五色五味"理论,对疾病的预防与诊治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寻"实脾"理论的内涵及其与现代肝病的关系,为临床应用"实脾"理论治疗现代肝病提供充实依据。[方法]查阅历代文献,从起源及历代医家经验等角度研究"实脾"理论,根据生理功能、临床表现等特点论证现代医学的肝脏与中医"脾脏"的关系,确定治疗肝病的具体"实脾"法则,并举两验案佐证。[结果]"实脾"理论源于《黄帝内经》,被誉为"上工之举","实脾"理论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现代医学的肝脏是中医"脾脏"的重要内容之一,"实脾"治疗现代肝病具有充分的理论及实践依据。具体"实脾"法则,包括补气调中、消食化积、祛湿利水、祛瘀养血。两则验案,充分佐证了运用中医"实脾"理论治疗现代肝病的正确性。[结论]中医"实脾"是治疗现代肝病的重要方法,应用于临床有望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0.
科技与网络的发展不断加速现代人的生活节奏,失眠成为现代人难以摆脱的困扰.溯古追今,中医论治失眠观点独特,收效甚佳.早在《黄帝内经》就提出:"卫气不得入于阴,常留于阳.留于阳则阳气满,阳气满则阳跷盛,不得入于阴则阴气虚,故目不暝矣."后世医家精炼为"阳不入阴",并以此作为失眠(中医称不寐)的总病机.人体阴阳任意一方偏盛偏衰,阴阳失衡,均可导致"阳不入阴",成为不寐的发病基础.阴阳失衡,大体可归纳为阳偏盛、阴偏盛、阳偏衰、阴偏衰4个方面.针灸辨治不寐,贵在引阳入阴,调和阴阳,使之恢复平衡,不失为一种安全有效的绿色疗法,值得深入探索及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中医学报》2013,(12):1823-1824
目的:探寻中医湿热病证的源流。方法:从《黄帝内经》始至清代,通过历代医家对于湿热病证的阐述,从致病特点、病因病机、治则治法等方面进行总结。结果:《黄帝内经》对湿、热致病的特点,湿邪的来源,湿热病证的临证表现,湿热病证的治则都有较为详细的论述并提出预防湿病的建议。历代医家在《黄帝内经》认识的理论基础上,对湿热病证进行了更加深入的探讨和研究。结论:对于湿热病证的认识,无论是《黄帝内经》还是历代医家,都丰富了其辨证论治,为后世治疗湿热病证,提供了颇为深刻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索"七窍相通"理论的内涵及"七窍相通"理论对于五官七窍生理病理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通过查阅历代医著,搜集部分医家的学术观点,整理"七窍相通"理论的相关文献,结合临床发掘"七窍相通"理论内涵,论证"七窍相通"理论的价值意义。[结果]"七窍相通"理论是中医五官科学的重要理论,历代医家对此早有论述。"七窍相通"理论包括"脏窍相通""气窍相通""窍窍相通""脑窍相通""以通为用"等内涵。[结论]作为中医整体观的具体理论,"七窍相通"理论对于中医五官科学具有重要意义,是指导临床辨证论治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析《黄帝内经》目诊理论的具体内容和临床价值。[方法]通过整理《黄帝内经》中有关"目"的原文,结合后世医家的看法和注解,联系相关中医基础理论与现代医学见解,对《黄帝内经》目诊理论的学术观点进行系统总结。[结果]《黄帝内经》主要从肝、肾、心三方面全面系统地阐述了目诊的生理基础,即目为肝之窍、肾之主、心之外窍;指出目诊的具体内容为通过望目的神、色、形、态来诊察疾病;认为目诊的临床价值主要包括判断疾病的性质、部位、程度,以及推测疾病的传变趋势等。[结论]《黄帝内经》目诊理论有助于指导推断眼病的病性、病位、病机、病程,对眼病的诊治和预后有重要价值,为中医诊法中的关键内容,至今仍然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火郁发之"的基本内涵,剖析历代医家关于火热病的论述,以期拓宽"火郁发之"在临床诊疗中的运用。[方法]运用概念思维的方法,对"火郁"的病因病机、"火郁发之"治则的具体内涵进行逐一阐述。搜集整理历代医家对"火郁发之"的论述,并列举相关方剂以深化思考。[结果]火郁之症的产生不外乎外感、内伤两端,其机理是人体中的火气受到某些因素的影响,升降出入之机失去常度,郁遏停滞在某一部位,火性不得泄越所致。《内经》中首载"火郁发之",即对火郁之病,因势利导,通过宣发郁热,疏散郁结,使气之开合、升降、出入协调,机体恢复阴平阳秘的状态。张仲景在《伤寒论》较完备地论述了"火郁发之"的含义及机理。金元以降,历代医家对此多有发挥,或从外感,或从内伤,自成体系创立名方,使该理论得到进一步完善。[结论]自《内经》提出"火郁发之"理论以来,后世医家对火郁之证的认识逐步深化,为临床治疗提供了更加广阔的思路。近年来,"火郁发之"理论被广泛应用于各类疾病,其学术价值值得总结、继承、推广。  相似文献   

15.
虚实是辨证中的重要一环.历代所论虚实均以《黄帝内经》中的"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简称"邪正说")为纲,但"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的应用有其局限性.《素问·调经论》的"气血以并,阴阳相倾,气乱于卫,血逆于经,血气离居,一实一虚.……有者为实,无者为虚"(简称"有无说")亦是有关虚实重要的论述."邪正说"反映的是疾病...  相似文献   

16.
恶性肿瘤是一种难治、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中医关于恶性肿瘤的记载早在古代医籍中就很详细,如《灵枢·刺节真邪篇》里的"筋瘤""肠瘤"等。《黄帝内经》是中医学四大经典之一,对肿瘤的临床表现、病因病机、治疗、预后及预防皆有相关论述,治疗手段和方法被历代医家所传承并广泛应用,直至当代对临床预防和治疗肿瘤依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文章简要介绍了《黄帝内经》治疗恶性肿瘤的几点应用。  相似文献   

17.
"中和"思想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理论体系,古代儒、释、道学在"中和"思想方面互相融通。《黄帝内经》没有直接明道"中""和"及其关系,但其归纳了人体自身、人与自然的生命运动规律。通过从"中和"思维角度,探讨《黄帝内经》所阐述的人体生理的人与自然、人体自身的"中"态,体现在阴阳升降之自和、四气五运与人为和、五脏生理功能成和的"和"态,以及情志与五味的"和"之用的养生指导,体现了"天人合一""天人相应"思想。失其"中和"则表现为病理现象,中医防治疾病期以达天与人的"中和"为王道。《黄帝内经》的"中和"思想,奠定了气一元论及其气化理论的基础,不断启迪后世医家之思学,成为中医学重要的理论思维和辨证方法,对中医药理论及其临床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王松龄教授应用经方吐法治疗精神分裂症的诊疗思路及诊疗经验。[方法]通过临床跟师学习,总结王松龄教授应用中医理论治疗精神分裂症的诊疗思路,详谈精神分裂症病因病机、证型分类及治疗,阐述吐法在临床应用中的依据,并附典型临床案例佐证。[结果]王松龄认为精神分裂症中医属于"癫病""狂病",本病病位在脑,与肝、脾、心、肾相关,多因情志过极,气机紊乱,内邪丛生所致。五情过极,易伤五脏;而五脏亏虚,易受五情所伤。内邪则多为痰、火、气、血、瘀等。临床治疗采用豁痰、降火、理气、化瘀之法。对于痰、火、气、血、瘀等实邪阻滞胸膈、内闭清窍所致的癫狂,使用吐法,使邪有出路,而诸症自平。临床应用时,王教授不拘谨于有无热证,只要病在上者,痰涎阻于胸膈,就可使用加味三物白散涌之,但须注意中病即止。本虚则治以养心健脾补肾、益脑安神。验案中患者诊断为狂证(痰火扰心证),治以清心泻火、涤痰醒神,先以三物白散加减涌吐痰火热邪,而后使用小陷胸汤清除痰热,获得良效。[结论]王松龄治疗精神分裂症详审病机,辨证论治,常应手取效。对于邪居胸膈、内闭清窍所致的癫狂者,应用加味三物白散涌吐效果甚佳,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现代医家以“痈疡”论治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的经验,以期为中医药治疗UC提供更多思考。[方法]从以“痈疡”论治UC角度出发,通过整理现代医家相关经验文章,总结现代医家以“痈疡”论治UC的病因病机、辨证特色及治疗策略。[结果]现代医家以“痈疡”论治UC,认为其病因与感受外邪、饮食失节、情志不遂、体虚劳倦有关,病机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以脾虚为本,湿、热、瘀、毒诸邪兼夹,在疾病的活动期以邪实为主,缓解期以脾肾亏虚为主,辨证重视局部辨证和阴阳辨证,在治疗中灵活运用“消、托、补”三法,痢痈同治,内外兼治。[结论]以“痈疡”论治UC是一种行之有效的中医诊疗思路,为探索中医药治疗策略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0.
现代中医外科学认为痈肿为外感六淫,或受外伤感染毒邪,或过食膏粱厚味、化火成毒所致,治疗多采用清热解毒的方法与药物.而中医学经典《黄帝内经》提出"营气不从,逆于肉理,乃生痈肿",除运气七篇大论以火热论述外,其他各篇多以营卫壅滞立论.这种矛盾性的存在,使得溯源痈肿发病的核心病机、以期为临床立法用药提供理论依据和思路具有必要性.本文对比区分了痈、疽、肿、疮、疡原义及疾病特点,系统梳理了《黄帝内经》及后世医家对于痈、肿、疮、疡病机的认识,回顾了历代医家治疗痈肿的治则治法.我们发现痈、疽、肿3者特征具有相似性,均指因壅塞不通导致的皮表肿起的疾病,在《黄帝内经》中常相互并见;疡与疮是近义词,都是指病灶易于破溃的病损."痈"与"疮""疡"为不同的疾病,一强调壅塞所致肿起病形,一强调破溃病形.《黄帝内经》以古人对"痈"的字义认识为基础,对痈肿壅而不通病机的理论进行了阐发:《黄帝内经》所论痈肿病性寒热均可见,内因外因均有,其中外邪所致痈肿以寒性为主,尚未见热性;但无论偏寒偏热还是后期郁热,营卫壅滞都是共同病机;后世医家在阐发痈肿病机时也多不离《黄帝内经》原旨.与痈肿不同,《黄帝内经》认为疮疡的病因为外在火热引发,病机为火热腐败血肉所致,症状理应多伴有局部红肿化脓乃至破溃.与之相应,治疗以清热解毒为主.由于医学重视火热的时代发展特色,以及一部分痈肿后期确实会发生火毒肉腐的脓肿溃破,后世逐渐将疮、痈混同,提倡统一以清热解毒法为主治之,但这种混用导致痈肿本身气血凝滞的独特病机特点被掩盖.治疗方面,《金匮要略》所载治疗肠痈的大黄牡丹汤、薏苡附子败酱散和千金苇茎汤、外科经典名方十六味流气饮、《医学衷中参西录》所载活络效灵丹,以及后世广为使用的托里表散法都是以活血散瘀为法治疗痈肿.因此回归痈肿营卫壅滞的核心病机,是临床取得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