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何玮  邓荣进 《护理研究》2010,(2):419-419
包皮环切术虽是手术风险相对较小的门诊手术,但其实际上是一整形美容手术,对外观要求较高。切口感染是包皮环切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感染后由于渗出、增殖导致局部瘢痕增多,影响包皮环切术后的整形效果,病人对包皮环切术后的外形不满意。因此,预防包皮环切术后的切口感染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
徐欣丽 《天津护理》2003,11(5):239-240
包皮过长、包茎是男童的一种常见病,包皮切除术是治疗包皮过长、包茎的最佳方法,为了不断提高治疗效果,在传统包皮环切术的基础上不断改进手术方法,应用了激光切除术和套切术,效果满意,通过对1196例包皮切除术后患儿的术后观察及护理角度进行比较,总结出套切术明显优于包皮常规环切术激光切除术。可见,选用适合的手术方法,采取合理有效的护理措施,是保障患儿早日康复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用包皮除去环进行成人包皮环切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用一种新器械——包皮除去环进行包皮环切术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对2组各30例患者分别施行该手术和经典的包皮环切术。随访2~6个月,对比手术时间、手术失血,前瞻性对比术后疼痛、不适及术后出血、水肿等并发症和术后包皮形状、勃起功能。结果:该术的切除范围标准,并发症少、痛苦小,患者的满意度高。结论:用该器械进行包皮环切术是一种新的有效的包皮环切方法。  相似文献   

4.
<正>包皮环切术是最常见的泌尿、男科手术之一。中国商环包皮环切术克服了传统包皮环切术操作时间长、术后易发生切口出血及包皮多切或少切的个体差异性。我院自2010年12月2014年3月采用中国商环包皮环切术234例,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234例,年龄72014年3月采用中国商环包皮环切术234例,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234例,年龄761岁,平均27岁;包茎31例,包皮过长203例。1.2手术方法患者仰卧位,在阴茎非勃起状态下用商环专用测量尺测量阴茎冠状沟下方阴茎体周  相似文献   

5.
选取我科行包皮环切术的110例患者,其中原有术式组55例患者采用传统袖套式包皮环切术,改良式组55例患者采用改良式袖套式包皮环切术。于术后7和14d记录两组患者包皮水肿情况。结果术后7d,原有术式组包皮水肿17例,改良术式组包皮水肿5例;术后14d,原有术式组包皮水肿7例,改良术式组包皮水肿0例。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式袖套式包皮环切术能有效减少包皮水肿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1 病例资料 [例1] 男,26岁,维吾尔族.因包皮环切术后包皮不能上翻19年入院.患者7岁时包皮能上翻暴露龟头,依伊斯兰教习俗请当地宗教首领行割礼术(即土法包皮环切术),术后包皮包裹龟头不能上翻,本次入院要求手术.  相似文献   

7.
人发与薇乔线在包皮环切术的缝合比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潘伟民 《实用医学杂志》2006,22(17):1968-1968
包皮环切术是泌尿外科常见的门诊手术,患者对包皮环切术后伤口的处理要求比较高.我科自2003年7月至2005年11月,分别采用薇乔缝合线(观察组),健康人发(对照组)作为缝合材料,用于包皮环切术后的缝合.现将人发与薇乔线在包皮环切术中作为缝合材料的比较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浅谈传统式包皮环切术与改良式包皮环扎术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包皮环套术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广泛用于穆斯林、犹太民族地区及欧美国家的新生儿和学龄年儿童,因操作简单、低并发症、费用低廉以及良好的整形效果。90年代开始传人亚非发展中国家。近些年,我院开展传统式包皮环切术,传统的术式术后并发症多,在2005年开展改良式包皮环扎术,随机对96例患者分组进行传统式包皮环切术与改良式包皮环扎术。对两术式讨论如下。  相似文献   

9.
包皮环切术是泌尿外科最常见手术之一,二氧化碳激光包皮环切术术中出血少、术后切口美观,是临床常用方法。术后水肿、出血、感染、切口裂开为其常见并发症。我们在激光包皮环切术后发现淋巴漏2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儿童包皮环切术手术时机及术式选择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小儿包皮环切术手术时机及方法。方法 对200名0~15岁小儿包皮可上翻程度进行观察,其中62例7~15岁小儿,随机分成三组,行剪刀法23例、袖套法17例、钳夹法22例包皮环切术,比较三种包皮环切术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渗出情况、术后血肿、出血、感染发生率、外形美观程度等相关指标。结果 小儿包皮分离程度随年龄而增加。钳夹法优于袖套法,剪刀法效果最差。结论 小儿包皮不能上翻是正常生理现象,一般情况下不宜行包皮环切术,如有包皮口严重狭窄,反复发作包皮阴茎头炎、瘢痕性包茎,包皮下可触及包皮垢等情况,可考虑手术治疗,小儿包皮环切术7岁后进行,对7岁以前小儿,建议行简单的包皮扩张术。钳夹法行小儿包皮环切术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儿童包皮环扎术与包皮环切术的效果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颜艳 《当代护士》2009,(10):42-43
目的比较包皮环扎术和包皮环切术治疗儿童包皮过长、包茎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00年1月~2008年9月接受包皮环切术及包皮环扎术的患儿各100例,比较2组的术后并发症、平均住院时间及平均费用、家长满意度等。结果包皮环扎术较包皮环切术术后并发症少、费用低、家长满意度高(p〈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包皮环扎术及其相关护理措施效果好,可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两种全新包皮环切手术方法及治疗效果,从而最大可能地避免包皮环切术所带来的并发症。方法将155例包皮过长患者施行阴茎根部皮肤环切术,同期108例行包皮环切器包皮环切术,对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创口出血、水肿、疼痛及感染等并发症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根部皮肤环切组手术时间(20±5)min,包皮环切器包皮环切组(5±5)min;前组术中出血量(2±1)ml,后组为(1±0.5)ml;前组术后发生创口水肿4例,血肿2例,无局部感染;后组术后创口水肿5例,无血肿、感染病例,总共并发症发生率4%;前组术后疼痛持续(20±4)h,后组为(24±6)h。结论两组包皮环切手术方式较传统手术都具有优越性,疗效佳,临床上均有广泛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传统剪式包皮环切术和改良袖套式包皮环切术治疗包茎和包皮过长的疗效.方法分析我院2003年3月至2005年12月136例包皮环切术治疗包茎和包皮过长的疗效.其中74例行改良袖套式环切术,61例行传统的剪式环切术.结果行改良环袖套式切术者,手术时间无显著延长,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术后包皮水肿轻且消退快,无继发出血和感染,皮下线结少,外观整齐美观,部分随访性生活满意.结论改良袖套式包皮环切术治疗包茎和包皮过长效果优于传统的剪式包皮环切术.  相似文献   

14.
包皮环切术是治疗包皮过长、包茎的常用方法,但术后水肿的发生率高。我院自1998年来,共发生包皮环切术后水肿明显者48例,现就其原因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5.
张兴洪  郭智勇 《华西医学》2002,17(4):517-518
目的:探讨包皮环切术应注意的几个问题。方法:评价本院6年行包皮环切术525例效果。结果:503例一期愈合。13例切口感染,9例切口继发出血。随访390例,时间7天-6年,系带过短2例,阴茎畸形2例,包皮两则明显不对称6例,包皮不美观,患者不满意16例,结论:环切术为门诊小手术,但要严格掌握手术指征,重视包皮内板过窄和系带过短的处理、以及术中精细操作和美学在环切中的应用,否认就会影响疗效,增加术后并发症,给患者未来的性心理和性行为造成影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不同方法行包皮环切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1年8月采用不同方法行包皮环切术的临床资料1 247例.其中传统包皮环切术982例、激光袖套状包皮环切术123例、包皮环环扎术142例,并对其手术平均耗时、水肿消退期时间、术后并发症如术后创口出血、术后感染、术后线头反应、术后伤口裂开、再次手术率,进行临床观察比较.结果:传统包皮环切术组的手术时间(26.8±5.9) min及术后水肿消退时间(13.8±4.5)d分别介于激光袖套状包皮环切术组和包皮环环扎术组之间,3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再次手术情况方面,传统包皮环切术组分别是0.7%(7/982)和0.2% (2/982),激光袖套状包皮环切术组分别是4.9%(6/123)和0.8%(1/123),包皮环环扎术组分别是12.9%(16/142)和4.2%(6/142),3组手术方式对比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传统包皮环切术组并发症及再次手术的发生率均最小.结论:激光袖套状包皮环切术手术耗时长、术后恢复期长、术后并发症多.包皮环环扎术手术耗时短、术后恢复快、不残留线头、外形美观,但感染率高,一旦感染伤口易裂开,必须控制感染后重新清创缝合.传统包皮环切术比较包皮环环扎术手术耗时、术后水肿消退期虽长,但术后并发症少,再次手术率低,较为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7.
现代社会的发展和医学知识的普及和提高,包皮过长和包茎的危害性已得到人们的重视,所以包皮手术广泛开展。随着医学的飞速发展,为提高包皮手术的疗效及减少并发症,近年包皮手术术式不断改良和提高,笔观察了三种包皮环切术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包皮环切术按环切的术式不同分为内外板一次环切法和内外板分别环切法。吸取两种术式之长处,我们运用改良式包皮环切法治疗包皮过长682例,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包皮环切术适用于包皮过长、包茎,是防止其并发症的常用门诊手术。传统的包皮环切术时间长、出血多,术后易发生包皮水肿、血肿、感染、拆线疼痛,伤口切缘不等。而使用包皮切割环术替代传统手术,可避免上述并发症的发生并简化步骤,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去表层包皮环切术治疗包皮过长与包茎的方法和效果。方法标记包皮切际长度,在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下于包皮内外板作两个平行的环形切口,切除两切口间的表皮层,保留皮下各组织及完整的包皮系带。结果去表皮层包皮环切术84例,术中出血少,术后龟头、阴茎及黏膜无水肿,无继发出血及感染。随诊2~12个月,不影响阴茎外观及功能。结论去表皮层包皮环切术对包皮过长患者治疗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