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手术患者在围术期发生低体温十分常见,低体温会造成一系列病理生理学改变,增加围术期的并发症。因此,围术期低体温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麻醉医师应通过围术期体温监测对患者进行评估,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以维持围术期体温的稳态。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老年腹部手术患者术中低体温与手术部位感染(SSI)的相关性,分析术中低体温发生的原因,研究复合保温措施对降低老年腹部手术患者术中低体温发生率、降低SSI发生率的干预效果,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选取医院2014年5-10月择期行腹部外科手术的老年患者24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将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20例,对照组患者术中采用常规保温措施,观察组患者术中采用复合保温措施;记录两组患者麻醉前、麻醉后30、60、120、180min、手术结束时的体温,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SSI发生率;应用SPSS 19.0统计软件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结果对照组患者在麻醉后60、120、180min、手术结束时体温均低于观察组患者,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SSI感染率18.33%、手术结束时低体温发生率100.00%,观察组患者SSI感染率5.83%、手术结束时低体温发生率为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腹部手术患者SSI的发生与术中低体温具有相关性,复合保温措施可有效降低术中低体温的发生率,进而降低患者SSI发生率,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老年开腹手术围术期手术部位感染(SSI)与低体温的相关性,分析体温变化,低体温发生率与SSI发生率及不同程度患者切口愈合情况,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0年12月-2013年10月行开腹手术患者12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3例,对照组在围术期采用常规保温措施,观察组在常规保温措施基础上实施综合保温措施;观察两组患者低体温及SSI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手术部位感染率6.35%、低体温发生率4.76%,对照组分别为19.05%、85.7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麻醉后60、90、120、180min体温分别为(36.5±0.3)、(36.4±0.2)、(36.4±0.3)、(36.4±0.2)℃,对照组分别为(36.1±0.2)、(36.0±0.1)、(35.5±0.3)、(35.5±0.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体温>36.5℃患者切口愈合率显著优于<36℃患者与36~36.4℃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6.0~36.4℃患者切口愈合率显著优于<36℃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开腹手术围术期患者SSI发生率与低体温有关,采取综合保温方法可对围术期低体温的发生进行有效的预防,且可使SSI发生率降低,具有重要临床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围手术期保暖护理对老年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广州市番禺区何贤纪念医院2018年1-12月收治的择期行腹部手术治疗的96例老年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围术期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给予保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鼓膜体温变化情况、围术期指标、手术前后认知功能和术后寒战发生率。结果入室时,两组鼓膜体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后30 min和术毕时,观察组鼓膜体温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输液量、苏醒时间均少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2 d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寒战发生率为4.17%,低于对照组的20.8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手术期保暖护理可有效预防老年患者术中低体温,减少寒战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结肠及直肠手术患者围手术期低体温与手术部位感染(SSI)之间的关系,以降低SSI发生率.方法 选取2010年10月-2012年5月收治的190例结肠及直肠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95例,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以保温措施,对照组仅进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低体温和SSI的发生率,总结两者的关系.结果 研究组患者低体温发生率为0,SSI发生率7.37%,对照组患者低体温发生率为98.95%,SSI发生率18.95%,研究组低体温和SSI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体温越高SSI发生率越低,切口恢复与体温高低成正比.结论 结肠及直肠手术患者SSI发生率与低体温有关,围手术期施以保温措施干预,可以减少低体温的发生,降低SSI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复合保温对老年手术患者术后手术部位感染、炎性因子及复苏期寒战的影响,为老年患者术中术后手术部位感染及低体温的预防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7年6-12月在医院行腹部手术的120例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表格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术中给与常规保温,研究组患者术中给予复合保温措施,观察两组患者麻醉时、术中30min、术中60min、术中120min、术中180min、术后30min时患者直肠温度,术前、术后24h、48h时炎症因子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WBC)变化情况,复苏期寒战及术后手术部位感染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围手术期不同时点体温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患者围手术期体温变化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围术期不同时点PCT、CRP、WB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对照组术后24h和48h炎症因子PCT、CRP、WBC水平均高于研究组(P<0.05);对照组患者复苏期寒战发生率15.00%高于研究组的发生率3.33%(P<0.05),两组患者术后手术部位感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手术患者术中给与复合保温措施进行保温,有利于维持术中正常体温保持稳定,降低术后复苏期寒战发生率,减轻围术期炎性反应,对术后手术部位感染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开胸手术围术期低体温与手术部位感染(SSI)之间的关系,制定干预措施,以降低术后SSI发生率.方法 选择医院2011年9-12月择期开胸手术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60例;试验组在常规围术期护理基础上加以保温措施,观察两组低体温及SSI发生率.结果 试验组患者SSI发生率8.3%低于对照组1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低体温发生率100.0%,而试验组为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开胸手术围术期低体温与手术部位感染有关,并且成正相关,保温措施可预防轻度低体温发生,降低术后SSI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现代医院》2018,(3):459-461
目的探讨非糖尿病腹部手术患者围手术期基于血糖监测的护理干预对患者血糖管理及康复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3月收治的行腹部手术非糖尿病患者96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常规护理+基于血糖监测的护理干预,48例)和对照组(常规护理,48例),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血糖变化、围手术期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前1 d和术后48 h两组患者血糖水平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前10 min、手术30 min、术后1 h、术后12 h及术后24 h干预组血糖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切口感染、切口不愈合、腹胀、低血糖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非糖尿病腹部手术患者围手术期基于血糖监测的护理干预可调控患者血糖水平稳定,促进患者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降低手术患者麻醉诱导期低体温发生率。方法QC小组活动。结果手术患者麻醉诱导期低体温发生率由活动前的43%下降到活动后的3.8%。结论降低手术患者麻醉诱导期低体温发生率,可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确保患者安全。  相似文献   

10.
按照课题研究型品管圈活动步骤,针对ERAS理念下机器人手术管理现状、攻坚点进行分析与挖掘,针对性地拟定对策并予以实施,包括多学科协同、信息化建设、团队建设及培训、集束化管理等。手术患者满意度从85.2%提升到 95.4%,手术准备时间有效缩短,手术患者术中压疮发生率、低体温发生率以及机器人手术器械损坏率、系统故障发生率等均有不同程度下降,活动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1.
目的降低骨科俯卧位手术患者术中获得性压力性损伤发生率。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按照问题解决型品管圈活动步骤,运用质量管理工具进行改进。结果骨科俯卧位手术患者术中获得性压力性损伤发生率由活动前的1.85%降低至活动后的0.59%,构建了多学科协作链式管理。结论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降低了骨科俯卧位手术患者术中获得性压力性损伤发生率,改善了手术患者的照护结局,提升了护理服务品质,为构建科学、有效的术中压力性损伤预防管理体系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2.
减轻脑肿瘤术后胃肠道反应发生,有助于帮助患者术后快速恢复机体功能,从而改善患者预后。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对脑肿瘤术后胃肠道反应的影响因素进行深入剖析并探索改进,构建了五位一体智能宣教模式,规范了围术期进食水流程及细则,创新了“3A”闭环便秘管理模型,完善了围术期恶心呕吐管理,使患者脑肿瘤术后胃肠道反应发生率由43.51%降低为10.88%,围术期口渴饥饿、便秘、恶心呕吐症状得到有效缓解,患者术后住院时间缩短,患者满意度提高。  相似文献   

13.
降低肺癌患者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发生率,是提高肺癌患者生存质量的重要举措。从临床实际出发,运用品管圈方法,探讨肺癌患者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发生现状,针对VTE评估表未细化等真因拟定对策并予以实施,包括建立围术期VTE风险评估工具、制定围术期“三级三段”干预方案。通过开展活动,使肺癌患者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发生率由10.13%下降至3.16%,达成了活动目标。  相似文献   

14.
运用品管圈方法,组建多学科协作小组,针对提高围手术期使用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达标率进行改进,包括完善资料、修订流程、落实培训与考核等。改善后,胰岛素泵操作规范率由32.7%提升至96.0%,非内分泌科胰岛素泵资料完善率由30.2%提升至95.0%,胰岛素泵操作正确率由35.0%提升至83.0%,患者及家属糖尿病知识知晓率由35.0%提升至83.0%,护士对专科知识知晓率由51.8%提升至96.0%,围手术期血糖控制达标率由45.0% 提升至76.5%。品管圈活动开展可有效提高糖尿病住院患者围手术期血糖控制达标率,使全院围手术期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泵治疗血糖护理标准同质化,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降低泌尿外科老年患者术后恐动症发生率,提高其生活质量。方法开展品管圈活动,运用品管手法及统计工具了解泌尿外科老年患者术后发生恐动症的原因,从疼痛管理、术后活动管理、管道方案优化、宣教方式改变等方面予以干预。结果泌尿外科老年患者术后恐动症发生率由67.92%降低至28.57%,且优化了管理流程。结论将品管圈活动应用于泌尿外科老年患者术后恐动症干预,取得了良好效果,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依照课题研究型品管圈活动步骤,针对全身麻醉患儿围术期家庭式管理开展品管圈活动。从术前、术中、术后挖掘全身麻醉患儿围术期管理现状水平和攻坚点,多方拟定方策并反复循证,结合现实需求,形成三大方策群组予以实施。通过方策实施,减少了患儿苏醒期躁动等麻醉并发症发生,降低了患儿分离恐惧评分,提高了家属全麻知识知晓率,使患儿和家庭获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7.
目的降低老年心电监测患者医用粘胶相关性皮肤损伤发生率。方法开展问题解决型品管圈活动,针对电极片处发生刺激性皮炎和移除电极片时表皮剥脱两大症结进行深入分析,构建了皮肤损伤预防方案,优化了相关流程。结果老年心电监测患者医用粘胶相关性皮肤损伤发生率从14.3%下降至9.5%。结论应用品管圈工具可以降低老年心电监测患者医用粘胶相关性皮肤损伤发生率,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降低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中重度心理痛苦发生率。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对科室乳腺癌术后化疗存在中重度心理痛苦的患者进行现状分析,应用文献循证及头脑风暴法拟定对策并组织实施,包括心理痛苦识别技术、心灵减压方案、家庭参与等。结果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中重度心理痛苦发生率由活动前的54.59%降低至活动后的22.96%。结论将品管圈活动应用于中重度心理痛苦的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可改善其负性情绪,提升其社会支持度、生存质量和主观幸福感。  相似文献   

19.
目的 降低ICU患者谵妄发生率。方法 开展问题解决型品管圈活动。结果 通过组建医护一体化谵妄管理团队,规范镇痛镇静管理,对重症患者睡眠质量进行干预等多种策略,使ICU患者谵妄发生率从50.4%下降至19.4%。结论 科学、规范开展品管圈活动,可降低ICU患者谵妄发生率,保障患者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