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为降低高危妊娠致产后出血的发生;方法:对40例产后出血的产妇进行严密的观察和护理,及早发现产后出血及时进行抢救,降低对产妇的危害;结果:产妇都不同程度的受到危害,但经过精心护理,产后出血的并发症和死亡率较以前降低;结论:必须重视产后出血的护理,严密观察及早发现和精心护理对降低产后出血,减低对产妇的危害有很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当胎儿及其附属物分娩出后,全部产程已经结束,助产人员往往有一种“万事大吉”的麻痹思想,而事实上,此时最容易发生产后出血,严重的产后出血是产妇死亡的四大原因之一。产后出血多发生在产后2小时内,因此要求护理人员除严密观察产妇阴道流血外,周密的护理计划也是预防产后出血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产后出血是影响孕产妇预后的四大因素之一。高死亡率使得产后出血成为全球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世界范围内活产的430/100000产妇死亡率中有25%是由它造成的【1】。对于严重的产后出血快速输入血液是挽救产妇生命的关键之处。异性血的输入在临床上很罕见,本文报道上海长宁区妇幼保健院2017年8月20日发生一例产妇ABO血型鉴定不明的产后出血的抢救案例及护理体会。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产妇的精神因素对分娩方式及产后出血的影响并提出综合护理对策.方法 对本院2007年1月至2010年12月1805例初产妇中42例产后出血患者的精神因素及分娩方式进行观察.结果 在1805例产妇中,自然分娩产妇与阴道助产、剖宫产产妇比较,产后出血发生率显著降低;产后出血者与无产后出血者抑郁评分以及焦虑评分相比均有显著差异.结论 产后出血是危及产妇健康甚至生命的严重并发症,注意观察休克体征、有无休克的先兆及产妇心理反应,及早做好治疗准备,对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2003年1月~2007年12月56例产后出血发生的原因,探讨产后出血预防、抢救和治疗。方法:回顾过去五年中56例出血产妇临床资料。结果:宫缩乏力是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产后2小时是产后出血的高峰,出现产后出血采取积极果断有效的抢救措施是防止产妇死亡的重要保证。结论:认为加强产前保健,重视对高危孕妇的产前检查,密切观察及正确处理产程,加强产后2小时的观察,是预防产后出血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6.
产后出血发生快,来势凶猛,直接危及产妇的生命,抢救时必须争分夺秒,积极查找原因,及时处理,确保产妇的生命安全。加强产妇产前、产时、产后监护,了解产妇的心理状态,做好产妇的心理护理,积极处理好四个产程,对有出血的产妇积极查找原因,针对病因及时处理,能够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率,降低产妇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产后出血预测评分和联合护理干预措施对降低阴道分娩产后出血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1年1~6月自然分娩的3 729例产妇为观察组,实施产后出血预测评分,评分≥5分为产后出血高危产妇,高危产妇实施联合护理干预措施;选择2010年1~6月自然分娩的3 322例产妇为对照组,实施常规产程护理。比较两组产妇产后出血发生率、产后出血产妇的出血量。结果:观察组产妇产后出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后出血产妇的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产后出血预测评分及联合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防治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确保产妇健康。  相似文献   

8.
46例产后出血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产后出血是产科最常见的并发症,是产科的危急病症之一,一旦发生则影响产妇健康,甚至危及生命。严重的产后出血已成为我国目前产妇死亡的首要原因。预防并及时适当地干预可降低产后出血,故应重视预防。现对本院2004年1月至2008年12月发生的46例产后出血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产后出血是产科的严重并发症,是指胎儿娩出后24h内阴道流血量超过500ml者。产后出血多发生在产后2h内,其主要原因是它编乏力而致产后出血,其发生率约占产后出血70%~80%。为了有效地预防产后出血的发生,我院于1996年9月应用阴道放置卡孕检预防产后出血,取得了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且应用时表我院自1996年9月~1998年9月对住院分娩的产妇应用阴道放g卡孕检预防产后出血1500例为研究对象,对1996年9月前分娩的1500例产妇没有应用卡孕检为对照组。两组孕妇一般情况见表1,两组产妇年龄。孕产次数、孕周无显著差异。12药品…  相似文献   

10.
产后出血的处理和护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钱耀琴 《护士进修杂志》1999,14(5):F003-F003
产后出血是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产后出血分为早期产后出血与晚期产后出血。胎儿娩出后24h内阴道流血量达500ml以上者,称为早期产后出血(简称产后出血)。产后24h以后发生的出血,称为晚期产后出血,也称产褥期出血。产后出血的主要临床表现为阴道流血过...  相似文献   

11.
浅谈产后出血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产后出血为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在我国目前居首位。产妇一旦发生产后出血,预后极其严重,若休克较重,持续时间较长者,即使获救,仍有可能发生严重的后遗症[如席汉氏综合症(shethan syndnome)],故应特别重视做好防治工作,当然加强产前监测、产时监测及产后护理是预防产后出血必不可少的环节。  相似文献   

12.
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出血量超过500ml者称为产后流血。产后流血是分娩期严重并发症,也是产妇死亡原因的主要因素。依据发生的时间可分为两种:早期产后出血和晚期产后出血。产妇在48小时内出血称为早期出血。48小时至6周内所发生的出血称晚期出血,也称继发性产后出血。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经阴道分娩产妇产后出血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8月至2011年7月在南京市妇幼保健院产科经阴道分娩产后出血产妇105例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产后出血的原因并总结其护理措施。结果本组产妇产后出血的原因为:子宫收缩乏力80例(76.19%),软产道裂伤13例(12.38%),胎盘因素11例(10.48%),凝血功能障碍1例(0.95%)。105例产妇经急救治疗与精心护理后均痊愈出院。结论加强产妇产前、产时、产后的健康教育及护理,正确处理各产程,对预防产妇产后出血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产后出血是产科常见的严重并发症,其发病突然,来势凶险,短时间内大量失血可迅速发生失血性休克,若处理不当,休克时间过长,可使产妇短时间内死亡或引起脑垂体缺血坏死继发严重的脑垂体功能减退一席汉综合症(Sheehan syndrome),给产妇身心带来巨大伤害。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是我们产科工作者努力的目标。因此,应特别重视产后出血的防治与护理工作,以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及孕产妇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15.
程燏琦 《全科护理》2008,6(36):3342-3342
胎儿娩出后24h内阴道出血量达到或超过500mL,称为产后出血。产后出血是产后常见的并发症,是引起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轻则产妇抵抗力降低易发生产后感染,重则导致产后出血性休克从而危及产妇生命。做好产后出血的预防及护理有其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韦琼兰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15):4076-4076
目的 探讨提高产后出血急救护理措施.方法 总结3a间在我院分娩的2 766位产妇,其中所发生的59例产后出血的急救护理措施.结果 本组59例发生产后出血的产妇均抢救成功治愈出院.结论 及时发现产后出血,对产后出血产妇迅速建立静脉通道,积极寻找出血原因,迅速止血,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张米英 《家庭护士》2008,6(4):289-290
胎儿娩出后24h内阴道出血量达到或超过500mL者称为产后出血。产后出血是产妇常见而又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是引起产妇死亡的首位死因,约占全部孕产妇死亡的半数以上。及时做好产后出血病人的预防及护理工作,可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和提高病人的生存率。现将产后病人的预防及护理方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8.
2002年1月-2008年1月,我院分娩产妇796例,其中发生产后出血36例,并对其相关因素进行分析,以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郑小文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29):7210-7210
产妇死亡原因主要为产后出血、产褥感染、妊娠合并心脏病及子痫,而产后出血是导致产妇死亡的四大原因之首[1]。短时间内大量出血可迅速发生出血性休克,严重者危及产妇的生命。所以,必须高度重视产后出血的监视与护理。笔者对我院  相似文献   

20.
产后出血是危及产妇生命安全的严重并发症,在我国产妇死亡中居首位,以农村更为多见。作者通过对2004年1—12月在我院分娩并发产后出血的69例产妇进行观察,分析其出血原因,以子宫收缩乏力性出血为主。现从临床分娩处理及护理措施中总结出经验,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